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运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心肌iNOS、eNOS,AKT,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葛根素120mg/kg腹腔注射四周能不同程度增加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区域和非缺血区域心肌eNOS蛋白表达以及AKT磷酸化水平,而对iNOS蛋白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作用的分子机制与其促进AKT磷酸化水平,从而激活eNOS,使NO生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运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NO水平;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HIF-1、VEGF、eNOS mRNA的表达。结果:葛根素120 mg/kg腹腔注射4周能不同程度增加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区域和非缺血区域心肌VEGF mRNA、eNOS mRNA、HIF-1 mRNA的表达和血清NO的含量。结论: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作用的分子机制与其激活HIF-VEGF-AKT-eNOS-NO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诱导血管新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三印  沈映君  陈士林  陈新滋 《陕西中医》2007,28(10):1416-1417
目的:探讨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和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显微镜下计数血管环新生血管生成,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心肌微血管密度(MVD),研究葛根素在体内外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在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中,葛根素12.5-100μg/ml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平均新生血管数明显增多,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在整体动物实验中,治疗组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与模型组相应区域心肌微血管密度比较明显增加。结论:葛根素在体内外均有一定的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这可能是葛根素治疗心肌缺血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四逆汤预处理诱导大鼠心肌延迟预适应的一氧化氮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颖  吴伟康  赵明奇  刘克玄 《中成药》2005,27(2):187-190
目的:探讨四逆汤(熟附子、干姜、炙甘草)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min,再灌5 min,反复循环3次,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 mL·kg·d-1)连续3 d,末次灌药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以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为评价指标并测定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及一氧化氮的含量,通过RT-PCR检测eNOS mRNA及iNOS mRNA的表达.结果: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LDH明显减少,SOD的活性升高,MDA的生成减少,NO含量显著增加伴随iNOS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的eNOS 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其机制与N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促进血管新生角度探究麝香通心滴丸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保护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及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建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组(MI组)、麝香通心滴组(STDP组)[20 mg(/kg· d)],并设立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6只。STDP组每日予药物灌胃,Sham组与MI组每日予同体积蒸馏水。观察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变化,给药28 d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病理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HE)与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结构及纤维化病变情况;免疫荧光麦胚凝集素(WGA)染色测量心肌细胞面积;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情况并测定心肌毛细血管密度;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法、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心脏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p-VEGFR2)、促血管生成素-1(Ang-1)、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大鼠出现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现象,血糖显著升高;与Sham组比较,MI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比值明显降低,心脏微血管密度明显下降,并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化与心肌细胞肥大(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VEGF、p-VEGFR2、Ang-1、Tie-2、eNOS、p-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iNOS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MI组相比,STDP组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明显改善,微血管密度增加,VEGF、p-VEGFR2、Ang-1、Tie-2、eNOS、p-eNOS的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0.01或P<0.05),iNOS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麝香通心滴丸可保护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净  王键 《中医药学刊》2004,22(7):1223-1225
目的:研究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制作出大鼠气虚血痪证模型,然后用线栓法阻断模型鼠大脑中动脉2小时,再灌注1d,3d,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和iNOS、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模型鼠脑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eNO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iNOS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脑络欣通可能通过促进eNOS蛋白的表达。抑制iNOS蛋白的表达.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研究甘木通总黄酮(TFCD)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与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关系。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TFCD后处理组(TFCD)、TFCD后处理联合PI3K抑制剂LY294002组(TFCD+LY)、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Y),每组8只。记录各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和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Akt,p-Akt,eNOS,p-eNOS的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心肌eNOS,iNO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I/R组比较,TFCD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血清中LDH,CK和MDA含量显著降低,NO,eNOS,SOD和GSH-Px含量显著升高,Akt和eNOS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eNOS和iNOS mRNA表达显著提高,LY294002可显著取消TFCD的以上作用(P0.05或P0.01)。提示TFCD后处理能够减轻大鼠M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调控NO生成和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钱国强  蔡川  梁雪冰  赵国平 《中成药》2011,33(6):1039-1041
目的 研究当归四逆汤有效成分单体组合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体质量为250~300 g,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IR,Ischemia-Reperfusion)组,缺血再灌注加药物(IR+药)组,缺血再灌注加药物加阻断剂(IR+药+L-NAME)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各组心肌组织iNOSmRNA,eNOS mRNA表达的变化,各组大鼠血清中CK-MB、NO的水平变化.结果 药物组NO水平增高(P<0.01),CK-MB量下降(P<0.05),eNOS表达量升高(P<0.001),iNOS表达量下降(P<0.01).结论 当归四逆汤有效成分组合缺血预处理对心肌起到了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eNOS,下调iNOS表达,从而调节NO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周丹  田天  舒庆  赵小燕  马薇  张建怀  范丽霞  郑其萍 《中草药》2018,49(21):5166-5169
目的研究丹酚酸B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生成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丹酚酸B低、中、高(20、40、60mg/kg)剂量组,尾iv给药1周后,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5);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5);丹酚酸B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CK-MB、LDH和cTnI水平显著下降(P0.05);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均可增加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VEGF、Nrf2和HO-1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其中以丹酚酸B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丹酚酸B可促进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再生,该作用与其增加心肌组织VEGF、Nrf2和HO-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从肝治心组方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从肝治心组方(CGZXP)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设CGZXP组、生理盐水(NS)组,7d及14d后分别取材(梗死与非梗死区交界处、梗死中心区心肌组织),用碱性磷酸酶(ALP)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LEICAQ550CW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VEGF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比较用药前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结果CGZXP组7d、14d单位面积微血管密度、VEGF蛋白表达均较NS组明显增加(P<0.01),并能相应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对梗死中心区心肌的血管生成作用弱于梗死与非梗死交界部位.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CGZXP能促进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生成,缩小心肌梗死面积;CGZXP对VEGF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其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麝香保心丸对心肌一氧化氮合酶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了麝香保心丸对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及左室功能的影响,在大鼠心梗模型上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33mg/d2或6周,用心导管测定心脏功能,免疫组织化学地测定心肌eNOS水平,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可同时增加心肌eNOS的表达水平,改善心梗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淡豆豉对心肌缺血小鼠心肌SOD、MDA、NO及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心肌缺血机制。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淡豆豉提取物小剂量(20 g生药/kg)治疗组及淡豆豉提取物大剂量(40 g生药/kg)治疗组。治疗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淡豆豉提取物,连续7天,7天后腹腔注射脑垂体后叶素20 U/kg,诱发心肌缺血。检测各组小鼠心肌SOD、MDA、NO及iNOS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肌、MDA含量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升高,SOD、NO水平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心肌iNOS表达减弱,淡豆豉治疗组心肌SOD、NO含量显著较模型对照组提高,MDA明显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心肌iNOS表达增强。结论:淡豆豉提取物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心肌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葛花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复方丹参组,葛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共5组。通过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酶的变化来评价保护效果,通过检测血清中SOD、MDA的含量和心肌中β-ARK1、eNOS基因的表达情况来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葛花提取物能够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5),降低血清中心肌酶的含量(P0.05),同时能够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P0.05),并能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和心肌中β-ARK1的表达(P0.05)。结论:葛花提取物通过升高SOD的含量和降低心肌中βARK1的表达来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心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瓜蒌皮注射液干预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脉动脉,制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丹参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药。大鼠腹腔注射给药。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TTC),测定心肌梗死率;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浆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5项心肌酶活性,确定心肌细胞坏死程度;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活性,明确瓜蒌皮注射液调节血管舒张的能力。结果: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瓜蒌皮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其心肌梗死率及血浆中5项心肌酶活性,提高eNOS活性及NO分泌量,降低ET含量,维护缺血心肌正常生理功能,作用效果与丹参注射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瓜蒌皮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ET的合成、激活eNOS活性,提高NO分泌量,增强冠状动脉的扩张,增加冠脉流量;从而实现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射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射心通胶囊扩张冠脉、增加缺血心肌供血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射心通胶囊(低、中、高剂量)3个组,各组每日用药1次,连续5d。用手术结扎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测定血浆中NO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心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结果射心通胶囊3个剂量组均可显著升高心肌梗死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的NO含量(P<0.05),明显提高心肌细胞内eNOS的活性(P<0.05)。结论射心通胶囊可以提高eNOS活性,从而升高NO水平,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yoglobin,Mb)在早期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6h内检测Mb、心电图、CK-MB。结果:心电图特异性改变为55.81%,CK-MB阳性率为13.95%,而Mb阳性率为74.42%,心肌梗死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能早期诊断AMI,对AMI的早期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NO及NOS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 N O含量及 3种亚型 N 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电针百会、大椎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NO含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 3种亚型NOS(n NOS、i NOS、e NOS)的表达 ,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后 3种亚型 NOS表达。结果 督脉电针能减少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中 NO含量 (13.12± 3.15μm ol/L ) ,与缺血组比较 P <0 .0 1;督脉电针组缺血侧脑组织 i N OS、n N OS表达 (13.0 1± 1.32 ,32 .12± 1.5 6)显著低于缺血组 (P<0 .0 1) ,e NOS表达 (2 9.2 1± 3.0 1)显著高于缺血组 (P<0 .0 1)。结论 督脉电针能上调e N OS表达 ,同时下调局灶性脑缺血所致 n NOS、i NOS的异常表达 ,从而减少总 NO的生成量 ,降低缺血引起的毒性作用 ,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首乌丹参方(GTSM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首乌丹参方高剂量组(9g生药/kg)、首乌丹参方中剂量组(4.5g生药/kg)、首乌丹参方低剂量组(2.25g生药/kg)、阳性对照药复方丹参滴丸组(4.5g生药/kg)、工具对照药消心痛组(1.67mg/kg),共7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开放120min建立心肌I/R模型。通过RT-PCR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蛋白激酶C(PKC) mRNA和iNOS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对其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首乌丹参方各组PKC 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首乌丹参方中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消心痛组表达上调,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首乌丹参方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也能促进PKC mRNA的表达,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心肌iNOS mRNA弱表达,模型组呈现高表达,首乌丹参方可下调iNOS mRNA基因表达。结论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可促进I/R的大鼠心肌的PKC表达,下调I/R大鼠心肌iNOS mRNA的表达;其通过激动PKC,使心肌组织iNOS mRNA弱表达,可能是首乌丹参方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的保护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