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Rb、p16、p53、p19、p21在衰老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何首乌饮抗大鼠睾丸组织衰老的机制。 方法 选用8周龄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何首乌饮高、中、低剂量组、何首乌丸剂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2只,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磷酸化Rb蛋白(pRb)、p16、p53、p19、p21在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差异。 结果 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Rb、p53、p16、p19、p21表达明显增加,pRb表达明显减少(P<0.05);何首乌饮、何首乌丸组能显著提高pRb的表达,降低Rb、p53、p16、p19、p21表达(P<0.05),何首乌饮高剂量组调节作用大于其他各组(P<0.05)。 结论 何首乌饮通过调节睾丸组织Rb/p53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p53、Rb、p16、p19、p21在衰老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探讨p53/Rb细胞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在睾丸组织衰老中的意义. 方法 选用8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采用RT-PCR方法 检测p53、Rb基因在大鼠睾丸组织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睾丸磷酸化Rb、p16、p19、p21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睾丸组织p53、Rb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睾丸组织与正常组比较:p16、p19、p21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而磷酸R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 结论 Rb/p53细胞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在衰老大鼠睾丸组织发生明显改变,Rb/p53细胞转导通路阻滞可能在睾丸组织的衰老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对衰老大鼠卵巢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及Caspe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造模后灌胃何首乌饮连续60天后,大鼠断头取卵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Caspe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卵巢细胞Bax、Caspse-3表达量增加,Bcl-2表达减弱;六味地黄汤可使卵巢Bax、Caspse-3表达量降低,Bcl-2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剂能延缓衰老大鼠卵巢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及Caspese-3蛋白表达抑制卵巢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卵巢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造模后灌胃何首乌饮连续60天后,大鼠断头取卵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卵巢组织PCNA,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PCNA阳性细胞数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何首乌饮各剂量组PCNA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何首乌饮各剂量组TUNEL阳性细胞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首乌饮可明显提高衰老大鼠卵巢的增殖能力并抑制其凋亡,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离体大鼠睾丸间质细胞p53、 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自由基氧化损伤方法建立睾丸间质细胞衰老模型,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何首乌饮对离体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衰老情况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53、Bcl2和BAX mRNA在间质细胞中表达水平。结果:间质细胞模型组β-半乳糖甘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何首乌饮能明显降低间质细胞衰老标志物β-半乳糖甘酶的含量。模型组间质细胞p53、BAX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Bcl2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何首乌饮干预组的p53、BAX的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Bcl2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结论:何首乌饮可以上调间质细胞Bcl2mRNA表达水平,下调p53和BAX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运动疲劳大鼠睾丸组织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影响.方法:复制运动疲劳动物模型,测定睾酮水平,采用RT-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睾丸组织LHR的表达变化.结果:LHR免疫组化阳性颗粒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以及精母细胞胞膜和胞质,何首乌饮预防组和何首乌饮治疗组阳性信号较强,模型组最弱.LHR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为:何首乌饮预防组、何首乌饮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何首乌饮组,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何首乌饮可以提高大鼠睾丸组织LHR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尾悬吊模拟失重对雌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对雌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为太空探索者的健康保护提供可借鉴的科学线索。方法: 利用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状态大鼠模型;选取Wistar雌性大鼠72只,随机均分为6组,3个实验组分别为:模拟失重7 d组、模拟失重14 d组和模拟失重21 d组;3个对照组是与模拟失重组相对应的自由活动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结构,特异性脂褐素染色观察卵巢组织衰老状况;逆转录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细胞衰老相关分子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p53、p16、p21和P27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16、P21和P27的蛋白表达;随机取健康雄性大鼠分别与各组雌性大鼠合笼,比较生育仔鼠数量和存活率。结果: 与各对照组相比, 模拟失重7 d组、14 d组和21 d组大鼠血清中E2下降,FSH和LH上升(P<0.05);大鼠卵巢组织卵泡数量明显减少,卵巢组织发生细胞衰老现象,细胞衰老相关分子TERT mRNA表达被抑制(P<0.05),衰老相关的细胞周期调控分子p53、p16、p21和p27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P<0.05)。各模拟失重组雌性大鼠生育的仔鼠数量较相应的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仔鼠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 尾悬吊模拟失重导致雌性大鼠生殖功能下降,该现象与模拟失重诱导卵巢组织细胞衰老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对β 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新生24h 内的SD大鼠进行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将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分为模型组、何首乌饮保护组、何首乌饮治疗组、何首乌饮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Hoechst33258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各组海马神经元硫氧还蛋白1(Trx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Trx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何首乌饮治疗组和预防组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Trx1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 结论 何首乌饮可明显减轻Aβ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氧化蛋白Trx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14ARF、p53、mdm2及p21WAF/CIP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167例胰腺癌、101例癌旁与13例良性病变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这4种蛋白在胰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p14ARF、p53、mdm12及p21WAF/CIP1在胰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5.3%(59/167)、57.5%(96/167)、64.1%(107/167)和39.5%(66/167)。同癌旁组织相比,p53和mdm2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p14ARF和p21WAF/CIP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21WAF/CIP1的阳性表达与年龄、神经受累显著相关(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淋巴结转移和神经受累均显著相关(P<0.05);mdm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显著相关(P<0.05);p14ARF与年龄和浸润转移显著相关(P<0.05)。四者阳性表达两两之间统计学上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 p53和mdm2的过表达以及p14ARF和p21WAF/CIP1的缺失表达可能会导致胰腺癌的形成和进展;4种蛋白主要以p14ARF-p53-mdm2-p21WAF/CIP1通路的方式作用于细胞的转化和肿瘤的形成;联合检测p53和mdm2的表达可用于评定胰腺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睾丸生精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2月龄Wistar雄鼠45只,随机分为3组:青年对照组、自然衰老组、何首乌饮组,每组15只,何首乌饮组和自然衰老组于16个月开始分别灌胃何首乌饮和等量蒸馏水,连续60d。青年对照组于12月龄,其余两组于18月龄分别进行实验,通过Real-time PCR、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大鼠睾丸组织线粒体凋亡通路关键基因DR6、BAX、Caspase-3、Cyt-C、14-3-3σ的表达变化。结果自然衰老大鼠线粒体凋亡通路关键基因14-3-3σ表达明显低于青年对照组,DR6、BAX、Caspase-3、Cyt-C表达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而何首乌饮用药后能明显逆转上述现象。结论何首乌饮提高衰老大鼠精子质量与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The INK4a-ARF locus encodes 2 separate proteins through differential splicing of alternative first exons to produce p16INK4a (exon 1alpha) and p14ARF (exon 1beta) products in human cells. The p16INK4a protein inhibits the cyclin D-dependent kinases (CDK) that control the phosphorylation of the Rb protein and cell proliferation. The p14ARF gene product can complex with and sequester the MDM2 protein within the nucleus, thus modulating the activity of the p53 protein. Loss of p16INK4a expression would disrupt the retinoblastoma (Rb)/p16INK4a/cyclin D-dependent kinase (CDK4) pathway, whereas loss of p14ARF expression would inactivate both the Rb and p53/ MDM2/p14ARF pathways through MDM2, which can complex with either Rb or p53. Loss of the p16INK4a gene on 9p21 has been documented in a wide range of human tumors, including one third of glioblastomas. However, in tumors showing homozygous loss of exon 2 of the p16INK4a gene, loss of exon 1beta of the p14ARF gene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we have assessed deletion of the p14ARF gene in 29 pediatric and 107 adult high-grade astrocytomas and 9 glioma cell lines, using multiplex PCR analysis for exon 1beta. We found homozygous deletions for exon 1alpha and exon 1beta in 3 of 29 (10%) of the pediatric cases (2 grade III, 1 grade IV), 25 of 107 (23%) of the adult cases (6 grade III and 19 grade IV), and 8 of 9 (89%) of the glioma cell lines. Therefore, loss of the INK4a-ARF locus in high-grade astrocytomas may contribute to the highly malignant behavior and treatment resistance of these tumors through elimination of multiple checkpoint cell cycle control proteins.  相似文献   

13.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抗免疫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抗衰老的分子机理。方法:在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同时,每日注射双歧杆菌LTA。检测各组小鼠体重增长曲线、胸腺形态、胸腺指数、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胸腺c-fos、p16蛋白表达及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2的含量。结果:与青年对照组小鼠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胸腺组织形态结构异常,体重、胸腺指数、胸腺c-fos蛋白表达与外周血IL-2含量显著下降,胸腺p1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双歧杆菌LTA,能显著逆转上述这些变化。结论:双歧杆菌LTA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有研究表明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多功能生长因子,但其抗衰老作用至今尚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脑组织、肝组织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丙二醛含量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成年Wistar大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按12 µg/kg剂量肌肉注射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生理盐水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模型组不作干预。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脑组织、肝组织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显著升高(P < 0.01或P < 0.05),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 < 0.01或P < 0.05)。结果证实,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通过降低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来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异体脂肪源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从筋膜学的角度设计观察脂肪源干细胞(ADSCs)异体移植对衰老模型大鼠体内自由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一种新的抗衰老方法。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治疗组(C组)。B、C组大鼠注射D-半乳糖(D-gal)复制亚急性衰老模型。C组大鼠在造模8周后,经尾静脉输入体外扩增培养的脂肪源干细胞3×106个。治疗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和脾脏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NO、IL-2水平及脾脏指数均显著性降低,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移植ADSCs后,治疗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NO、IL-2水平及脾脏指数均有所提高,而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异体移植ADSCs可有效增强大鼠机体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延缓D-gal诱发的大鼠衰老。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对过度训练大鼠睾丸组织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B组为安静何首乌饮组;C组为自然恢复组;D组为何首乌饮治疗组;E组为何首乌饮预防组,每组6只.C组、D和E组大鼠复制力竭运动动物模型,其中的E组每天训练前给何首乌饮20g/(kg...  相似文献   

18.
子宫颈腺癌中HPV16/18感染对p16Ink4a、Rb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DNA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6Ink4a、Rb在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HPV16/18感染对p16Ink4a、R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标记检测HPV16/18DNA和p16Ink4a、Rb蛋白在86例子宫颈腺癌、15例子宫颈腺上皮异型增生及24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子宫颈腺癌组和子宫颈腺上皮异型增生组HPV16/18D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和46·7%,均明显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8·3%(P<0·01);p16Ink4a蛋白在子宫颈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4·4%,显著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33·4%(P<0·01)。Rb蛋白在子宫颈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3·7%,低于慢性子宫颈炎组45·8%,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HPV16/18感染与子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p16Ink4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p16Ink4a与Rb蛋白表达与子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p16Ink4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G1组(P<0·05),G3组Rb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G1组(P<0·05)。p16Ink4a表达与子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子宫内膜样腺癌p16Ink4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透明细胞腺癌(P<0·05)。结论子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有关,HPV16/18感染可能影响p16Ink4a、Rb蛋白表达,使子宫颈腺上皮发生癌变并促进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归多糖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P对照组,衰老模型组,ASP衰老模型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qd×42d;ASP衰老模型组注射D-半乳糖的剂量与时间同衰老模型组,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 (100 mg/kg) qd×28d;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qd×42d;ASP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qd×14d,第15天起腹腔注射ASP(同ASP衰老模型组)。药物注射完成后第2天,取脾脏测定脾指数,石蜡切片观察脾脏显微形态学;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脾细胞百分率,CCK8测定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周期与活性氧簇(ROS)含量; ELISA检测脾细胞分泌TNF-α、GM-CSF能力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ting 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P21、RB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组大鼠脾指数,脾脏白髓面积比例,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S期比例及TNF-α、GM-CSF的分泌能力,SOD活性明显降低;脾细胞的SA-β-Gal阳性率,G1期与G2/M期细胞比例,ROS、MDA含量,P53、P21、RB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与衰老模型组比较,ASP使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脾指数,脾脏白髓面积比例,脾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S期比例与TNF-α、GM-CSF的分泌能力,SOD活性明显提高;脾细胞SA-β-Gal阳性率,G1期及G2/M期细胞比例,ROS、MDA含量,P53、P21、RB蛋白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
结论 D-半乳糖复制的衰老模型大鼠脾脏结构与功能损伤明显,当归多糖对其致衰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