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云 《医疗装备》2009,22(8):59-59
1 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害的原因 1.1 职业接触:医护人员在各种诊疗护理过程中经常与注射器、输液器、刀片、玻璃等频繁接触,由于防护意识淡薄,被此类锐器划伤或刺伤时有发生。锐器伤主要是针头刺伤,做好使用后针头的处理在预防锐器伤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检验科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原因的分析,达到有郊的预防以及应有的防护措施的目的。方法:对科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年限为2012-2017年。结果:阳性标本暴露1例,为锐器刺伤1例,阴性标本暴露12例,带血锐器刺伤4例,接触暴露血液8例,合计暴露13例;其中带血锐器刺伤5例,接触暴露血液8例。结论:检验科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是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但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在处理各种标本的过程中多加注意和防护还是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伤害.有报道证实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国外52%,国内63.4%一64.5%[1].锐器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而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度地方性流行区,艾滋病流行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因此预防职业性锐器伤尤为重要.锐器伤主要包括针刺伤、玻璃碎片划伤、刀刺伤等,临床一线护士每天操作时由于接触了大量的注射器、输液器、各种锐利器械、玻璃制品等,因而发生锐器伤的机率较高,其中,针刺伤是锐器伤中最常发生的.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的高危职业群体[3].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性锐器刺伤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我国临床护十职业性锐器刺伤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制定我国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209篇护士锐器刺伤调查分析的检索文献中,筛选出26个回顾性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以来,共在全国23个城市的229家医院调查护士19 171名,81.37%的护士过去1年中至少发生过1次锐器刺伤.2004年前护士锐器刺伤率、针刺伤率和污染针刺伤率分别为8.68、4.17和2.68次/人·年,2005年后下降为3.42、2.54和1.58次/人·年;锐器刺伤以针刺伤(54.31%)和玻璃伤(38.31%)为主;针刺伤主要发生在收集和整理废弃针(24.90%).拔针和分离针头(22.62%),注射、抽血、穿刺和加药(21.10%),给针头重戴帽(15.62%)等环节;锐器刺伤报告率9.42%,手套佩戴率19.22%,培训率40.66%,乙肝疫苗接种率66.67%.临床护士的锐器刺伤率与护士年人均门诊量呈正相关.结论 锐器刺伤率与护士工作量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等相关,护士锐器伤的预防措施亟待加强,应尽快发布并宣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卫生防护标准.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护理人员是一个从事特殊工作的群体,他们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各种病人及各类病原微生物零距离接触,直接面临医院感染的危险。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每天完成大量的注射、取血、输液、输血等病人的治疗工作,由于频繁地接触医疗锐器,发生锐器伤及针刺伤的机会较多,若被污染的针头、锐器刺伤,有可能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实习医学生被锐器刺伤的现况,分析其被锐器刺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08名实习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9%的实习医学生曾经被锐器刺伤过,锐器刺伤者中被污染锐器刺伤的比例为65.27%。曾经被锐器刺伤者中,大专、中专实习医学生被刺伤的比例高于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实习医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00)。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低学历、缺乏医院职业防护培训、没有受过职业防护教育和男性是造成实习医学生被锐器刺伤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实习医学生在工作中应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医院也应进一步强化对实习医学生职业防护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加强对男性和大、中专实习医学生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风险教育。  相似文献   

7.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要面临许多职业危害,如生物性危害、化学危害、锐器刺伤等.其中由锐器对护士造成的损伤很普遍,但有62%~88%的锐器损伤是可以事先预防的[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锐器收集盒是预防锐器刺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被锐器刺伤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好做好防范进行说明.方法:通过对我院2016年被锐器刺伤的15名传染病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15名被锐器刺伤的护理人员采取预防措施之后并没有出现感染.结论:在当前医院中,医护人员面临则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根据相关资料报道,医护人员接触血源性病原体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高达80%.因此传染病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防疫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通过对锐器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加强防护,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相关人员可以对传染病护理工作中锐器刺伤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严格规范化操作,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降低到最低,力求最大程度的保护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实习护士因防范意识差、工作经验不足等,在临床操作中极易发生锐器刺伤。为了有效的预防实习护士在临床实习操作中锐器刺伤的发生,笔者对实习护士锐器刺伤及预防对策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05年6月-2006年4月将实习护士随机分为1、2两组,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两组各72人,其女性65人,男性7人,实习时间10个月。调查结果:问卷调查回收率1、2组均为100.0%。1、2组被调查实习护士中分别有64、21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锐器刺伤,其发生率分别为88.8%、29.1%;分别刺伤148、49人次,平均每人刺伤2.34、1.46次。发生于实习前3个月1、2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某院临床科室78名临床护士,1年内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8名临床护士有38名护士锐器伤53例次,刺伤率为48.72%,1年内刺伤1次的40人,占51.28%,2次的9人,占11.53%,3次的3人,占3.84%,4次的1人,占1.27%。发生锐器伤的操作环节主要是针头刺伤占54.71%,掰安瓿占37.73%,其他占7.56%,38名临床护士刺伤后均采取防护措施。结论:强化"标准"理念,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锐器伤的监控管理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闫淑芝 《中国保健》2010,(3):188-188
护士由于工作的环境及对象的特殊性.潜在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如接触各种传染病,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容易被各种锐器刺伤,为了增强这一群体的职业防护意识,了解自我防护情况,为实施传染病职业防护护理培训提供依据,对我院196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有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伤害。有报道证实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国外52%,国内63.4%~64.5%。锐器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而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度地方性流行区,艾滋病流行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因此预防职业性锐器伤尤为重要。锐器伤主要包括针刺伤、玻璃碎片划伤、刀刺伤等,临床一线护士每天操作时由于接触了大量的注射器、输液器、各种锐利器械、玻璃制品等,  相似文献   

13.
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38,自引:13,他引:38  
目的了解护士被锐器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护士被锐器伤的有关情况。结果被调查916名护士中有759人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82.86%,共发生2 572例次损伤,平均每人发生锐器伤3.39次,其中69.57%被污染针头所刺伤;锐器伤发生以针头和玻璃伤为主,分别占70.47%、24.20%;操作后整理用物特别在处理使用过的锐器时刺伤率达39.93%;护士在操作时只有42.25%戴手套。结论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采用防刺性护理用具,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思燕 《工企医刊》2014,(3):774-77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各种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各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6次锐器损伤中,缝合针刺伤113人次,占52.3%;医用针头刺伤66人次,占30.6%;玻璃损伤18人次,占8.3%;刀片割伤11人次,占5.1%;其他锐器损伤8人次,占3.7%。结论手术室护士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高,必须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一旦发生立即采取相应对策,将损伤后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工作中发生锐器伤的情况、防护意识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2-2006年参加工作和实习的医护人员共72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医护人员中发生锐器伤的人数为667(92.51%)。共发生锐器伤3868次,受伤2次以上的占92.05%。锐器伤以注射器针头刺伤为主,占57.94%;其次为手术时缝合针刺伤,占25.41%。发生锐器伤上报的占10.79%;在有潜在血液接触操作中每次均戴手套的仅占24.69%。结论临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意识不强,锐器伤的发生率高。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全面性防护意识,有效降低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和伤害程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苏恒斌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171-6171
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操作中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者不小心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易受到职业伤害,因此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职业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分别处理的原则,医疗废物中的针头、刀片等能刺伤人体的各种锐器须装入锐器盒内处理。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一次性锐器盒造价高、使用量大、推广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为锐器伤的防护提出改良建议。方法对广州市某综合医院近8年登记上报的378例锐器伤个案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78例锐器伤中,护理人员为高发人群,占76.2%;锐器伤大多发生在各种注射操作中(43.9%),其次是处理废物过程中(30.7%);90.5%锐器伤受伤部位在手,52.0%锐器伤人员未戴手套;明确暴露源病原学阳性者87例(乙型肝炎50例,梅毒25例,丙型肝炎12例);仅有25.3%(96/378)的医务人员在事后采取病原体监测或预防性治疗措施,不同职称以及受不同污染程度锐器刺伤的医务人员事后会采取相关防护措施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锐器伤高发人员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技能,开展安全器具,完善职业暴露后的管理和处置。  相似文献   

19.
基层医务人员锐器伤的调查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锐器刺伤的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锐器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其中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感染是职业危害的主要疾病.本次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是卫生部调研项目之一,我院有幸参加此项工作.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锐器伤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助产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种血源性疾病的增加,助产士进行各种操作时很容易被血液体液污染及锐器刺伤增加被感染的机会,故助产士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助产士应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并加强防护措施。1职业危害因素1.1生物因素助产士每天接触产妇的血液、分泌物和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