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对微小RNA及小干扰RNA等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编码RNA是一大类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并在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中起独特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非编码RNA(ncRNA)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探讨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参与转录后调控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能够调节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干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并且某些miRNA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存在紧密联系。因此,miRNA作为一种新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可能成为研究肿瘤于细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中只有少量细胞具有发生肿瘤以及持续的自我更新能力,这类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被定义为肿瘤干细胞(CSC)。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了多种实体肿瘤中CSC的存在。消化系统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就消化系统肿瘤中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miRNA与幽门螺杆菌致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n)感染为胃腺癌和MALT淋巴瘤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Hpylori 感染损伤胃黏膜屏障,通过影响细胞内信号通路刺激上皮细胞增殖及修复,诱导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miRNA作为基因转录后的一种调控方式,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免疫应答的调节.miRNA...  相似文献   

5.
在肝大部分切除或肝损伤后,处于增殖静止状态的肝细胞被激活并扩增以修复受损的肝脏,近年研究发现以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代表的非编码RNA可以通过调控肝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以及肝脏祖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来参与肝再生。现就miRNA和lncRNA与肝再生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肝脏疾病及肝...  相似文献   

6.
凋亡蛋白抑制因子是一类抑制凋亡的调节分子,其成员livin是新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通过与内源IAP抑制剂SMAC和Caspase-3,Caspase-7及Caspase-9结合,发挥抗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其分子结构、生物学特征、抗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以及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等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Smac/DIABLO (the second mitochondrial activator of caspase/direct IAP binding protein with low pI)是一种新发现的线粒体蛋白,在细胞发生凋亡时,与细胞色素c一起被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与IAPs结合,解除IAPs对caspase的抑制,从而诱导细胞凋亡。Smac这种促凋亡作用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嫱 《山东医药》2012,52(34):91-94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影响mRNA稳定性和翻译效率的小型调节RNAs,由20~24个核苷酸组成,通过对功能RNA蛋白翻译的抑制或mRNA的降解来调节基因表达。miRNA参与了血管生成、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等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与内皮细胞上特异的VEGF受体结合,可促进血  相似文献   

9.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广泛表达于各种真核细胞,具有高度稳定性、保守性和特异性的内源性闭合环状非编码RNA.研究揭示, circRNA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circRNA在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治疗中有着巨大的潜能,有望成为该类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药物研发的新靶点,而这一方向已成为当前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在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衍变过程中, circRNA主要以微小RNA"海绵"的形式发挥调控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circRNA的生物学功能,详细综述了circRN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circRNA成为消化系统肿瘤预防、诊断和治疗新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降解靶基因信使RNA(mRNAs)或抑制蛋白翻译在转录后环节调控基因表达。每个miRNA可以有多个靶基因,而几个miRNAs也可以共同调节同一靶基因。  相似文献   

11.
肿瘤淋巴管形成与抑制在消化系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阻断淋巴管生成是抑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有效途径,有关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此文综述了肿瘤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及针对上述靶点的抗肿瘤淋巴管生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如不及时控制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目前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姜黄素是一种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脂质过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姜黄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此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姜黄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人体发现环氧和酶(cyclooxygenase,COX)至少存在3种异构体:COX-1、COX-2和COX-3。COX-2呈诱生性表达,在消化系肿瘤发生、发展、分化、转移、预后中起重要作用。现就COX-2与常见消化系肿瘤研究综述如下,为消化系肿瘤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沙利度胺治疗消化道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利度胺治疗实体肿瘤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抑制实体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协同激活T淋巴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目前许多评估沙利度胺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二期临床研究已经肯定沙利度胺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此文着重介绍沙利度胺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和腹膜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2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IM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影像资料,观察并评估病灶的部位、形态、生长方式、最长直径、边缘、密度、包膜是否完整、表面有无溃疡,分析病灶增强方式及强化程度等,结合文献分析总结IMT的CT特征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结果14例IMT位于肠系膜3例,胃窦2例,结肠2例,胃体、回肠、回盲部、腹膜后、胆囊、肝脏、胰腺各1例。病灶最长径为2~9(4.90±2.20)cm,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7例为单发类圆形,1例为多发类圆形;9例有完整包膜,5例包膜不完整;8例瘤内见迂曲血管,11例瘤周见供血血管;12例病灶内见坏死囊变,3例内见钙化,2例内见脂肪,1例合并出血。增强后13例强化不均,7例为全瘤填充样强化,6例为边缘环形强化,1例为中心分隔样强化;9例呈明显强化,4例呈轻度强化,1例呈中度强化。 结论IMT可来源于消化道和腹膜腔各区域,临床表现不典型,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提示IMT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辅助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和治疗后随访,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成拟态是近几年来在发现的一种与经典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不依赖机体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血管模式,他描述了高度侵袭性肿瘤细胞可以发生基因逆转,表达内皮细胞相关基因,在三维基质中培养时形成管状结构或网络样管道的特有能力.研究证实,与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血管生成拟态的特点、发生机制、对肿瘤治疗的意义以及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Skp2在人类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kp2是F-box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对正常细胞周期起调控作用,主要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物中的p27的降解调控.研究发现,Skp2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此文就Skp2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肿瘤伴发消化道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例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伴发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收集70例GIST中,8例伴发消化道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标记CD117、CD34、Vimentin等。结果伴发消化道癌的8例GIST(4例良性,3例交界性,1例恶性)中,胃腺癌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例,结肠腺癌1例。2种病变位于同一器官者4例,位于消化道不同部位4例;2种肿瘤均不相连,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腺癌6例,鳞状细胞癌2例,且临床及组织学均未能同时诊断出2种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Vimentin、CD34均为阳性8例;CD117阳性7例,阴性1例;S-100灶性阳性2例;SMA、Desmin只有1例小灶阳性表达。结论GIST与消化道上皮性肿瘤同时发生者并不少见,临床应重视对本病的诊断,内镜活检结合术中探查、术后病检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提高其柃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益生菌制剂可以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和黏膜屏障功能,从而治疗相关疾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临床上得到验证。现就近年来益生菌制剂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和慢性肝病等常见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为更好地开发和医用益生菌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