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462-1463
目的研究阿托品化定量评分在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将常规阿托品化的各项临床指标定量化,以评分标准判定患者阿托品化的程度,从而指导阿托品的临床应用;对照组以常规阿托品化指标指导阿托品的临床应用。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痊愈时间、阿托品过量中毒率、阿托品中毒反跳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痊愈时间、阿托品过量中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阿托品中毒反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化指标定量观察能有效减少阿托品用量、降低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率,缩短病程,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阿托品化定量观察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阿托品化定量观察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品化定量观察组 (观察组 ) 5 0例 ,阿托品化常规观察组 (对照组 ) 4 0例。对照组以常规阿托品化指标指导阿托品的应用 ;观察组将常规阿托品化指标定量化 ,依此量化标准判断阿托品化的程度 ,并指导阿托品的临床应用。比较 2组不同观察方法的阿托品用量、痊愈时间及阿托品中毒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阿托品用量为 (336 .3± 84 .3)mg ,对照组 (4 0 8.2± 12 6 .5 )mg,2组差别显著P <0 .0 1。痊愈时间观察组 (10 .2± 5 .3)d ,对照组 (14 .1± 4 .7)d ,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2组差别显著P <0 .0 1。阿托品中毒发生率 ,对照组 2 1.88% ,观察组 5 .13% ,P <0 .0 5。结论 阿托品化定量观察能准确地指导阿托品应用 ,减少阿托品的用量、减少阿托品中毒的发生 ,缩短病程 ,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阿托品。其他抢救措施及药物应用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剂量及反跳和中毒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减少,治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用药方法简便,易于观察和调整阿托品用量,能缩短阿托品化时间,减少阿托品中毒及反跳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吸附联合导泻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红  陈淑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1859-1860
目的:探讨活性炭吸附联合导泻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加活性炭悬液胃肠道反复灌洗,灌洗后导泻。观察两组患者服毒至开始抢救时间、入院时胆碱酯酶活力、反跳发生病例数、呼吸衰竭发生病例数、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病例数、死亡病例数;观察两组中存活病例达阿托品化的时间、达阿托品化所需的阿托品用量、入院至痊愈阿托品用药总量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达阿托品化所需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反跳发生病例数少,达阿托品化所需的阿托品量及入院至痊愈阿托品用药总量也较对照组少,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性炭吸附联合导泻可明显缩短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达阿托品化的时间,减少阿托品用量,降低反跳的发生率并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解毒剂和尽快达阿托品化拮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毒蕈样症状,减轻对重要脏器(心、肺)的损害,以及积极预防反跳,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迅速清除毒物,尽早使用解毒剂并短期达阿托品化,对症治疗。结果5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55例经及时抢救治疗3~10 d后,病情稳定,痊愈出院;3例出现反跳,其中2例均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酌情用阿托品维持5~11 d痊愈出院,1例死于呼吸衰竭。而发生反跳的时间为急性中毒的10 h~6 d,乐果中毒反跳时间较晚,在中毒的5~9d。结论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治疗其急性期处理关键是短期达阿托品化,这与首剂使用剂量和维持剂量有关;急性期处理后预防反跳重于治疗。  相似文献   

6.
对10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57人,对照组45人,观察组用定量观察的方法观察,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观察,比较两组不同观察方法指导有机磷中毒时阿托品用量,阿托品化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有显著差别(P<0.01),而阿托品过量或中毒,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率亦有显著区别.说明定量观察阿托品化具有简捷、实用、科学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监测胆碱酯酶活性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检测胆碱酯酶活性对决定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阿托品用量的指导作用。方法:将79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根据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结果,不同中毒程度使用不同量的阿托品,对照组则根据1974年卫生部规定标准分中毒程度决定使用阿托品量。结果:观察组平均阿托品用量(300.5±204.6)mg,治愈49例,治愈率96.1%,无一例因阿托品过量或病情反跳死亡。对照组平均阿托品用量(480.2±220.1)mg,治愈23例,治愈率82.1%;死亡5例中有3例因阿托品中毒致死,1例因病情反跳而死亡。结论:监测胆碱酯酶活性决定使用阿托品用量方法可减少阿托品用量,避免阿托品过量中毒,还能及时预测病情反跳,防止过早减量或停药造成严重后果,从而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氧化乐果中毒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急性氧化乐果中毒患者29例作为实验组,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泵血液灌流治疗.另选取30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只采用规范化治疗.比较2组患者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时间,阿托品总用量,反跳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CHE活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阿托品总用量,反跳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液灌流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缩短CHE活力恢复时间,减少阿托品用量,降低反跳率,提高急性氧化乐果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阿托品剂量与拔尿管时间长短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有机磷农药中重度中毒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只要神志清楚,达到阿托品化后,每小时静脉注射阿托品1mg,即给予拔除尿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留置尿管时间较长,直至停用阿托品或阿托品剂量很小时,如每2~3h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给予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拔尿管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尿潴留,但尿路感染、尿道口疼痛和腹胀等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阿托品化后,每小时静脉注射阿托品1mg拔除尿管未增加尿潴留的发生率,同时可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37-838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同时采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阿托品及氯磷定用量,监护管路压力,护理静脉导管等监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ICU监护期间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ICU监护期间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死亡率6.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5.0%(P<0.05)。ICU监护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中间综合症1例,中毒反跳1例,院内感染3例;对照组患者发生中间综合症3例,中毒反跳2例,IMS1例,院内感染5例,观察组患者ICU监护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6.1%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8%(P<0.05)。血液灌流在注重监护的前提下用于急性有机磷中毒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4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措施,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通气时间(72.45±6.78) h、阿托品用量(142.65±16.2) mg、昏迷时间(6.15±1.34) h、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4.36±1.08)d、住院时间(8.16±2.36)d、死亡率(3.12%)、并发症发生率(15.6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加强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品持续静脉滴注(CVDA)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将82例AOP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CVDA与阿托品间断静脉注射(IVIA),观察两组的疗效、阿托品使用总量、使用天数、反跳及阿托品依赖、中毒发生例数。结果:CVDA组阿托品使用总量少、使用天数短,反跳及阿托品中毒发生率低,阿托品依赖发生率较高。结论:CVDA能减少阿托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洗胃方法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66例本院收治的AOP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方法(即温开水一次性洗胃至洗出胃液无味为止),实验组采用生理盐水间歇洗胃法。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反跳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反跳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洗胃方法在AOPP患者救治中能减少阿托品用量,降低患者反跳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4.
阿托品微泵持续注射救治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托品微泵持续注射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阿托品100mg/h微泵持续用药,至阿托品化后减少10--15mg继续给药。对照组以传统方法间歇给药,阿托品10-15mg静昧注射,每5—10min1次,至阿托品化后10mg,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至10.15min1次。两组患者保持阿托品化状态7-10d或更长,同时配合洗胃,使用复能剂氯解磷定及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阿托品化时间、痛死率、阿托品剂量不足及反跳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阿托品微泵持续注射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用药方法简单,能缩短阿托品化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阿托品剂量不足及反跳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对阿托品化进行观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根据常规阿托品化指征进行观察与护理,观察组应用评判性思维对阿托品化进行观察与判断。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化误判率、并发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阿托品化误判率为30.0%,观察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1);对照组患者并发中间综合征13例(21.7%),观察组5例(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25±2.14)d,低于对照组(13.41±2.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09,P<0.05)。结论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化观察过程中,应用评判性思维模式,可降低阿托品化误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最佳给药方法。方法:将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阿托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对照组:阿托品采用常规间隔静脉推注。结果: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在阿托品中毒、治疗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0%(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具有省时、省力,容易维持和不容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是较好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重度氧化乐果中毒患者予以血液灌流治疗及其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急性重度氧化乐果中毒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两组患者皆予以临床护理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胆碱酯酶( ChE)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 IMS)发生率、反跳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阿托品应用总量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在ChE活力恢复时间、IMS发生率、反跳发生率及阿托品应用总量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氧化乐果中毒,并加强临床护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可明显减少阿托品用量、ChE活力恢复时间、反跳与IMS发生率,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89-290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研究组加用留置胃管洗胃配合血浆置换治疗。对比两组阿托品用量、解磷定用量、恢复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及两组中间综合征、预后情况。研究组阿托品用量、解磷定用量、恢复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6.5±15.8mg、11.5±2.8mg、38.5±4.7h、7.6±2.8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5±19.7mg、15.9±5.8mg、63.8±8.7h、9.7±3.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2%和0%,对照组为26%和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胃管洗胃配合血浆置换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肯定,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龙静 《医学临床研究》2016,(6):1222-122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急救措施治疗(阿托品静推、彻底洗胃、持续吸氧等),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治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1/3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8/40),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21/3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治愈率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血液灌流辅助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我科诊治的急性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7),其中观察组采用醒脑静联合血液灌流,对照组仅用血液灌流,比较两组间的阿托品用量,昏迷至清醒时间,机械通气例数,胆碱酯酶(CHE)恢复正常时间,反跳现象例数,中间综合征例数.结果:观察组阿托品总用量,昏迷至清醒时间,机械通气例数,CHE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跳现象,中间综合征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较单纯血液灌流能明显减少阿托品用量,加快血CHE活性恢复,使昏迷至清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