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杉醇与调强放疗同期治疗鼻咽癌的耐受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CY  Lu TX  Zhao C  Lu LX  Han F  Sun Y 《癌症》2007,26(4):398-402
背景与目的:各放化疗序贯方式中以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局控率以及无远处转移发生率的增益作用最为肯定.临床试验证实,紫杉醇是目前治疗鼻咽癌最为有效的单药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每周1次紫杉醇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同期使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紫杉醇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nt dose,MTD).方法:局部晚期(Ⅲ/Ⅳa期,'92福州分期)鼻咽癌初治患者入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按国际常见不良反应标准第3版(CTCAE v3.0)分级,出现剂量限制毒性(doselimiring toxicity,DLT)为观察终点.紫杉醇起始剂量为30 mg·(m2·w)-1,逐级递增10 mg·(m2·w)-1.鼻咽和上颈部靶体积均采用全程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和锁骨上区靶体积采用常规颈前分割野技术照射.IMRT处方剂量鼻咽肿瘤68 Gy分30次照射,颈部转移淋巴结60~66 Gy分30次照射.结果:从2005年4月至2005年9月共入组15例患者,完成了30~60 mg·(m2·w)-14个剂量水平的试验.30 mg·(m2·w)-1和40 mg·(m2·w)-1水平的6例患者均未出现DLT;50 mg·(m2·w)-1水平的3例患者仅1例出现3级口腔粘膜炎并持续4周,按原定试验方案,再以此剂量治疗3例患者,均未发生DLT,试验继续进入下一剂量级别;60 mg·(m2·w)-1水平的3例均出现3级口腔粘膜炎并持续3周以上,剂量递增试验终止.由此初步确定本研究治疗方案中紫杉醇的MTD为50 mg·(m2·w)-1,DLT为口腔粘膜反应,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血液学不良反应及除口腔粘膜反应外的其他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较轻.全组患者治疗结束时鼻咽肿物及颈部转移淋巴结临床缓解率均达100%.结论:口腔粘膜反应是每周使用紫杉醇与IMRT同期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主要DLT,紫杉醇的MTD为50 mg·(m2·w)-1.  相似文献   

2.
以猪为模型,在高剂量单次照射后用磁共振显像(MRI)与同位素显像研究大脑的改变,特别以MRI的预驰时间作为评定健康脑放射损伤的早期标记。共17只去势的雄性动物,15只照射,2只对照。用12MeV电子线照射,剂量率2Gy/分。以40×35mm野照射右大脑半球,在2cm深度计算脑组织平均剂量(90%等剂量),10只单次量为40Gy,5只为60Gy。随访期2天至6个月。照射前1周及照射后每月1次做闪烁照像,包括~(99cn)Tc-HMPAO SPECT研究脑血流,~(99cn)Tc-DTPA  相似文献   

3.
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剂量学优势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时的肿瘤靶区、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剂量分布优势。方法:选择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进行根治性治疗的10例肺癌,先在适形放射治疗体位下在模拟机下常规定位,标出其射野范围后进行CT模拟扫描。非小细胞肺癌在DT40Gy时行第2次CT扫描调整CTV,常规照射设野避开脊髓加量。采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评价常规照射和三维适形照射对肿瘤靶区、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比常规放射治疗,从剂量分布对肿瘤靶区有更好的适形度,95%CTV达到的平均剂量高出11·5Gy(5~20Gy),平均高出医生给予剂量CTV体积的38%(10%~59%)。在正常组织中,除健侧肺的V20和V30比常规放疗稍高外(1·1%和1·7%),脊髓的最大剂量平均低4Gy(-4~12Gy),心脏V35低24·3%(-4%~75%),双肺V20和V30分别低7%(-5%~20%)与7·4%(-6%~20%),患侧肺的V20和V30分别低13%(-7%~45%)和15%(-8%~40%)。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比常规放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对肿瘤靶区有更好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并且能更好的减少正常组织脊髓、心脏和肺的照射体积和剂量,特别是高剂量的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调强放疗初步结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鼻咽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的初步疗效。方法:对91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处方剂量分别为GTV(鼻咽部和颈部淋巴结肿瘤靶区)66~70Gy,CTV1(临床靶区)60~62Gy,CTV2和CTVn(颈部淋巴结区域)54~56Gy。11例患者IMRT结束后有局部残留,1例采用IMRT追量照射10Gy/4次,其余给予鼻咽腔内后装追量照射9~15Gy/3~5次。分析疗效及放射治疗毒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1和2年生存率为97·1%和97·1%,局控率为97·1%和92·5%。急性放射反应多为Ⅰ度和Ⅱ度以口干和放射性口腔炎为主,分别占72·5%和58·2%。远期放射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口干和听力下降,占患者的39·6%和17·6%。GTV、CTV1及CTV2的平均剂量分别为70·6、67·9和65·0Gy;5%体积的正常器官受照射剂量的平均值为:脑干41·4Gy,脊髓35·4Gy,左腮腺46·5Gy,右腮腺51·8Gy。结论:调强放疗能使得鼻咽癌各靶区得到很好的剂量分布,提高了初治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明显减轻了急性放射反应。鼻咽癌IMRT处方剂量70Gy以上,CTV2预防照射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鳞癌分级方法很多,每种方法侧重或单一依据某一因素,故有一定片面性和误差,急待改进。本文试图应用模糊集合论进行分级。 首先,对每张切片的细胞分化程度(F_1)、细胞间变程度(F_2)、生长速度(F_3)、生长方式(F_4)、侵袭深度(F_5)、间质反应(F_6)六个项进行赋值。赋值范围为[0,3]区间。每项值分若干观察指标赋值,并用公式计算:F_1=(1/12)(f_1+f_2+f_3+f_4),其中f_1为细胞排列分层,f_2为角化细胞,f_3为癌珠,f_4为细胞间桥。F_2=(1/18)(f_5+f_6+f_7+f_8+f_9+f_(10)),其中f_5~f_(10)依次为细胞大小、形状、核浆比例、胞核形状、核染色、细胞极性。F_3=(1/6)(f_(11)+f_(12)),其中f_(11)为核分裂相与癌巨细胞,f_(12)为坏死和假腺腔。F_4=(1/3)f_(13),其中f_(13)为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分次照射时,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与一次照射相比较,为在分次超剂量外照射条件下估算生物剂量提供依据。 实验用12~15周龄、体重2-3公斤、雄性青紫兰家兔,(60)~Coγ线一次全身照射1、2、3和4Gy,每剂量点4~5只动物,将其中5只受1Gy照射的家兔,在第1次照射后,每天(间隔24小时)加照1Gy,总剂量达4Gy,剂量率0.7256Gy/分。照前和照后90-120分钟,从心脏采血,肝素抗凝。染色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淋巴瘤协作组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滤泡增殖型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前瞻性随机研究。选择临床Ⅲ、Ⅳ期病人。治疗方案有两种:1、全身照射(TBI)及追加剂量照射,TBI为每周3次,中心平面剂量每次0.1Gy,总剂量2.5Gy(25次),对消退较慢的肿瘤或中途停止TBI者给予局部追加剂量,15~25Gy(2-2.5周);2、CHVMP(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沉默对裸鼠肺癌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A549和A549/HIF-1α(-)细胞株建立人肺癌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5、10、15和20Gy单次剂量X射线照射,观察放射治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根据肿瘤生长延缓和照射剂量分析肿瘤剂量效应及HIF-1α基因沉默对在体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放射治疗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观察到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肿瘤生长延缓愈显著,接受等剂量照射HIF-1α基因沉默肿瘤生长延缓更明显,根据肿瘤剂量效应曲线计算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40、1.34和1.31。结论:放射治疗能显著抑制A549和A549/HIF-1α(-)肿瘤生长,A549/HIF-1α(-)肿瘤对放射治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Ⅰ期临床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ang FH  Li YH  Li S  Jiang WQ  Guan ZZ 《癌症》2006,25(4):501-504
背景与目的:注射用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rhLTα-Da)是我国研制的一全新抗肿瘤生物制品。本研究旨在考察肿瘤患者对rhLTα-Da的耐受性,确定人体的最大耐受剂量(MTD),推荐Ⅱ期临床试验剂量。方法:剂量递增Ⅰ期临床试验。rhLTα-Da剂量分3级,即10μg·(m·2d)-1、20μg·(m·2d)-1和33μg·(m·2d)-1,每剂量组至少有3例患者。将rhLTα-Da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恒速滴注30min,每天1次,连续5天。结果:24例患者入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和寒战,为Ⅰ~Ⅲ度,发生率79.2%(19/24),消炎痛可一定程度减轻寒战和发热,其它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3/24)、恶心呕吐(3/24)、头痛(4/24)、乏力(2/24)、血压下降(2/24)和放疗区皮肤感觉异常(2/24)等,血生化指标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剂量限制性毒性见于33μg·(m·2d)-1剂量组,表现为1例Ⅲ度寒战,1例Ⅲ度发热,1例Ⅲ度呼吸困难。在本临床研究的剂量范围内,未见rhLTα-Da的明确疗效,但在个别肿瘤患者(恶性黑色素瘤、皮肤蕈样霉菌病和肾癌)中看到部分病变好转。结论:rhLTα-Da的MTD为33μg·(m·2d)-1,推荐Ⅱ期临床试验剂量为20μg·(m2·d)-1。  相似文献   

10.
Rochester 医疗中心自1963年3月—1978年3月收治30例副鼻窦恶性肿瘤病人,大多数病人用~(60)Co 放疗,采用1野和2侧野照射,每一个病人均按病变范围设计照射野的形状.某些病例用10—18mev 和~(60)Co 联合放疗得到一个满意的等剂量曲线,上颌窦、鼻窦及筛窦均包括在放射野之内,21例眼眶一半在有效放射剂量之内,9例整个眼球被照射.20例上颌窦癌病例中5例术前放疗,剂量自4950rad/33天—7000rad/50天,10例接受术前或单纯放疗,剂量3400rad/24天—8600rad/43天。5例行根治性放疗,剂量在6000rad/50天—7500rad/73天。9例筛窦癌中3例术前放射剂量在4950~5500rad/5~6周,4例术前放疗剂量在5000rad/42天~7200rad/56天,2例因有远处转移仅行姑息放疗.4/30例无眼眶侵犯均挡眼。4例均长期生存,其中3例视力正常,仅1例12年半以后发生第2、3、5、6对颅神经功能损伤,以致视力下降至失明,手术证明眼血管纤维组织伴广泛玻璃变性,无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时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用WiMRT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系统分别进行6~9个照射角度的3D-CRT和IMRT计划设计,肿瘤量45Gy,计算出正常组织和靶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以及所需照射的总跳数,并根据10cm×10cm射野外漏射线和散射线剂量率的测量值,估算3D-CRT和IMRT放疗时射野外正常组织所受漏射线和散射线剂量。结果照射野数和照射角度一致,IMRT时膀胱、直肠、阴道所受平均剂量分别只有3D-CRT时的19.5%(29.3/150.3)、64.5%(538.0/833.0)和61.0%(1553.6/2546.3),靶区平均受照剂量略高于3D-CRT。IMRT病人射野外正常组织所受散射线和漏射线剂量约为3D-CRT病人的1.5倍。结论宫颈癌IMRT时射野外正常组织受漏射线和散射线照射剂量较高,但射野内靶区和邻近器官剂量分布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人自体骨髓移植前的全身照射及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7月~1992年3月共收治了8例白血病病人,进行骨髓移植前的全身照射,使用23MevX线,单次照射中心参考点(脐部)剂量8~10Gy,剂量率5~7CGy/分,治疗距离340cm,病人前方10cm之内加3.5cm厚有机玻璃以提高表面剂量,双肺遮挡后剂量在8Gy以下。本组病人随访7~27个月,1例于照射后4个月死于白血病复发,1例于照射后5个月复发存活至今,其余6例均无病存活。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为估计钚的潜在危险性提供实验数据,我们研究了钚与锶复合作用所致大鼠的生物效应。 实验取21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五个组。A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H2的生理盐水;B组腹腔注射硝酸锶7.4×10~2KBq·kg~(-1)体重(200μci·kg~(-1)体重); C组腹腔注射硝酸钚1.85×10~2KBq·kg~(-1)体重(5μci·kg体重);D组注入相同剂量的钚和锶,E组除注入钚和锶外,又加上全身照射Υ射线2Gy。  相似文献   

14.
叶华  吴琼  郭蒙  朱宇珍  郑学宝 《癌症进展》2013,11(1):68-70,81
目的观察半枝莲多糖(scutellaria barbata polysaccharides,SPS)对C26荷瘤小鼠血清Th1/Th2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C26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模型,SPS作用10天后,通过眼眶静脉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测定Th1亚群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亚群细胞因子IL-4、IL-10的含量。结果 SPS 100 mg·kg~(-1)·d~(-1)、200mg·kg~(-1)·d~(-1)剂量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L-4和IL-10水平明显下降,IFN-γ和IL-2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PS可以调节荷瘤小鼠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术前放疗在国外现在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还存在着照射剂量和时间上的争论。本文报告10例大剂量、短程术前放疗的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1984年11月~1987年9月,10例病人中7例术前接受4天总量1600cGy照射,3例为5天2000cGy。2~17天内(多数2~10天)行手术。10例均为男性病人,年龄为47~76岁,平均年龄61.3岁。均经膀胱镜检及活体组织检查证实,其中3例在2~5年前曾接受部分膀胱切除术。使用20MeV直线加速器,照射野早期为8cm×8cm,以后增加到15cm×15cm。全部病人均进行了一期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两侧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和回肠尿路转道。病理分期:8例为B期(B1、B:各4例),1例为A期浸及粘膜下层,另1例为D期右侧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肝癌细胞接受不同剂量或时间的6MV-X线照射后,对细胞凋亡和周期进程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MV-X线照射4Gy后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剂量6MV-X线照射后24h HepG2和PLC/PRF/5两种细胞的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状况。结果:4Gy 6MV-X线照射后24h,HepG2细胞凋亡率高于PLC/PRF/5细胞,分别为(7.61±0.77)%和(5.63±0.87)%(P<0.05),且随时间和剂量增加,差异越显著;HepG2细胞受4Gy照射后12h,G0/G1期比例下降,为(40.56±1.59)%,后逐渐上升,G2/M期比例增高,为(13.28±1.02)%,随后逐渐下降;2-6Gy照射24h后,G0/G1期比例逐渐上升,G2/M期比例逐渐下降;PLC/PRF/5细胞G2/M期比例在照射后24h阻滞最明显(22.11±1.48)%,后逐渐降低,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大。结论:2-6Gy 6MV-X线照射可诱导HepG2与PLC/PRF/5细胞凋亡,并改变周期进程,HepG2细胞发生G1和G2期阻滞,PLC/PRF/5发生G2期阻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12月至1996年12月收治61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分割照射组(30例)、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组(31例).60Co或10MV-X线三野照射.常规分割照射:2Gy/次,5次/周.总剂量66Gy/6.5周.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前四周同常规分割照射组,并40Gy/4周.第五周起缩野,每次1.3Gy,每日二次,间隔4~6小时,照射26Gy/2周,总剂量66Gy/6周.结果1、2、3年生存率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为77.4%(24/31)、54.8%(17/31)、45.2%(14/31)、常规分割组为53.3%(16/30)、33.3%(10/30)、20%(6/30).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明显好于常规分割组(P<0.05).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急性放射反应略重于常规分割组,但可耐受,不必中断放谢治疗.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食管癌能明显提高病人1、2、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精确放疗技术治疗胰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精确放射治疗胰腺癌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3例Ⅰ-Ⅲ期胰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放疗,5-6个适形野等中心照射,80%剂量线设定为PTV边缘剂量线,照射剂量给予3.0-4.0Gy/次,5次/周,总剂量40-45Gy/10-15次/2-3周。放疗期间静脉营养支持,少食多餐,每次放疗前口服思密达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每周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放疗结束后,每3-6个月复查1次。结果:CR 32.6%(14/43),PR 51.2%(22/43),NC 11.6%(5/43),PD 4.7%(2/43),CR+PR 83.7%(36/43),症状缓解率93.1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29/43)、41.9%(18/43)、23.3%(10/43)。不良反应多数为Ⅰ-Ⅱ级。结论:采用精确放射治疗技术治疗胰腺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对局部中晚期胰腺癌,精确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全身照射急性放射性反应与照射不同总剂量及分次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石家庄平安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接受6 MV X线全身照射预处理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射总剂量分为8 Gy组(12例)、10 Gy组(31例)和12 Gy组(5例),按分次照射剂量分为4 Gy/次组(17例)和5 Gy/次组(31例),总结比较各组患者放疗后的口腔黏膜、咽部、涎腺、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及肺的急性放射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照射总剂量8 Gy组咽部急性放射性反应0级11例(91.7%),1级1例(8.3%);10 Gy组0级10例(32.3%),1级13例(41.9%),2级4例(12.9%),3级3例(9.7%),4级1例(3.2%);12 Gy组0级2例(40.0%),1级、2级、3级各1例(20.0%);照射总剂量8 Gy组咽部急性放射性反应较10 Gy组和12 Gy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8,P=0.003);其他部位急性放射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次照射剂量4 Gy/次组咽部急性放射性反应0级13例(76.5%),1级2例(11.8%),2级、3级各1例(5.9%);5 Gy/次组0级10例(32.3%),1级13例(41.9%),2级4例(12.9%),3级3例(9.7%),4级1例(3.2%);分次照射剂量4 Gy/次组咽部急性放射性反应较5 Gy/次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6,P=0.009);其他部位急性放射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全身照射总剂量8 Gy及分次剂量4 Gy/次能减轻咽部急性放射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引言食管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放射疗法在其治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密切关注国内外食管癌放射治疗研究的进展,对我们拓展治疗思路、造福更多病人是十分有益的。1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因子的研究对时间———剂量因子的研究始终是食管癌放射治疗研究的最重要方面之一,近年来,对该问题的研究,已经逐步超出了单纯放射治疗的范畴。Zhao等[1]报道了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LCAF)的远期疗效,结果令人鼓舞。他们采取前2/3疗程所有患者均常规放射治疗,1.8Gy/d,5d/周,在4~5周内给予23分次照射,剂量41.4Gy;后1/3疗程,采用缩野照射,1.5Gy/次,2次/d,两次照射时间间隔不少于6h,共给予27Gy。全疗程总的放疗剂量68.4Gy/41分次/44d。该文作者认为:LCAF方案对局限性食管癌鳞癌的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与RTOG85-01和94-05标准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得出的结果相似,但该方案的急性放射反应和后期放射毒性更严重一些。作者还对LCAF方案加同步化疗治疗食管鳞癌的情况进行了Ⅲ期临床研究[2],化疗方案为:5-氟脲嘧啶(5-Fu)600mg/(m2·d)(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