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计算机运算特点的语言障碍分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计算机智能模糊运算的方法实现计算机智能诊断,首先要有基于计算机运算特点的语言障碍分类。本文提出与计算机运算相结合的患者语言障碍类别有:语言输入障碍、语言处理障碍、语言输出障碍。与计算机运算相结合的听口语表达过程的障碍类别有:听觉障碍、失语症、智能障碍、构音障碍、其他障碍。具体分离出以下19种障碍:听觉障碍(获得语言前)、听觉障碍(获得语言后)、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完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轻度智能障碍、中度智能障碍、重度智能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儿童语言障碍、纯词哑、纯词聋、记忆力障碍。  相似文献   

2.
朱少敏  霍春暖 《现代康复》1997,1(2):131-132
语言障碍是脑血管病患常见症状之一。约有70%-75%的脑血管病患出现语言障碍,影响患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导致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困难,从而影响患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语言康复是指对语言障碍患进行语言矫治,使患尽可能地恢复正常语言表达的各种措施。对失语、构音障碍、呐吃、听觉障碍的患进行训练,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在辅助认知障碍诊断和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计算机在认知障碍领域的应用发展很快,为了使计算机更好地应用于认知障碍的诊断,将认知障碍区分为:输入障碍,提取障碍,处理障碍,输出障碍,在诊断方面,目前计算机可区分事言获得前后的听觉障碍;准确分析出各种语音参数的差异,推测构音障碍的轻重,协助失语和智能障碍的区分,在康复方面,广泛应用于失语症,智能障碍,儿童语言发育障碍,听觉障碍等康复训练,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语音识别技术,模糊计算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认知障碍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高峰  张艳华  王慧霞 《全科护理》2022,(17):2389-2391
目的:探究词联导航训练法(WANT)联合基础构音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病人语言功能、构音功能及相关肌群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科室125例老年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3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构音训练,观察组实施WANT联合基础构音训练,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构音功能、语言功能和相关肌群控制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FD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实施WANT联合基础构音训练,可增强病人的构音功能和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5.
脑瘫儿童的语言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各类型脑瘫儿童语言发育与构音的特点。方法 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和构音障碍检查法,对76例不同类型脑瘫儿童进行语言发育和构音能力的全面评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语言障碍见于73.1%的患儿。痉挛型双瘫患儿语言听理解与口语表达一致,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5.95%和48.65%,且二者常并存。痉挛型四肢瘫和徐动型脑瘫患儿听理解与口语表达发育分离,理解明显好于表达,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90%和64.7%。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痉孪型四肢瘫构音障碍突出,见于所有息儿。偏瘫患儿较少发生语言问题。结论 语言障碍是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不同脑瘫类型的语言表现各有特征性,康复时应对患儿进行认真的语言—言语评定。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观察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57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利用schuell刺激法[2]和语言障碍诊治仪进行康复训练.结果:训练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61.0%,其中皮质下、运动性及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恢复较好.结论:语言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言语能力,其恢复程度与失语症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粤语失语症的评价与语言治疗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粤语失语症的评价和语言训练特点。方法: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CRRCAE)法,编译成适合粤语方言特点的检查法,对10例粤语失语症患者进行评价,并进行语言对其中4例普通话-粤语双语失语症患者进行粤语与普通话双重刺激训练。结果:诊断运动性失语3例,完全性失语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1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2例,命名性失语1例,底节性失语1例。语言治疗后,患者听理解,复述,口语表达,朗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计算机语言障碍诊治系统(语言障碍诊疗仪)对脑卒中构音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运用语言障碍诊疗仪结合传统的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传统语言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中心制定的构音障碍评价法进行评定,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构音评定达句子水平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0例与12例,P〈0.05)。但对于构音器官的检查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语言障碍诊疗仪对脑卒中构音障碍具有一定疗效,能改变语言治疗方法的单一局面,且节省人力。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失语症听觉理解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听觉理解障碍是脑血管病失语症的常见症状,分析听觉理解各个过程的特点,对于汉语失语症的分类、比较东西方失语症的异同、探索语言在脑内加工过程的神经机制及言语康复具有一定意义。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和听觉理解补充检查法,并结合CT、MRI技术,对不同类型汉语失语症听觉理解障碍各个过程的特点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与结论 ①失语类型不同,听觉理解在各个层级受损程度也不同;②不同类型失语都存在音素辨别的损害或保留;③在词的理解上,多数失语存在程度不等的困难等级,皮质下失语无此特性,与英语失语症有一定的差别;④各种失语对被动句理解比主动句更困难;⑤各组失语中篇章理解损害均较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应用Schuell刺激疗法对患者语言功能及构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97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头针疗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49例增加Schuell刺激疗法,对比两组患者语言功能、构音清晰度、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书写能力、言语表达、听理解力、阅读能力及中国式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判定法(CFCP)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DAE)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0%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结论 联合Schuell刺激疗法对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明显,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构音清晰度,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版《构音障碍评定表》、失语症筛查表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排除失语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系统训练包括松弛训练、呼吸训练、构音器官运动训练、构音类似运动训练、构音训练、韵律训练、视、听觉反馈的训练以及低频电刺激结合发声训练。治疗1个月后再次采用《构音障碍评定表》进行构音器官运动及构音的评定。对患者治疗前后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61例患者在构音器官运动及构音方面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构音器官运动:治疗后在最长发音时间、头部控制、唇力度、舌外伸范围、灵活度方面改善率明显提高(P<0.01或P<0.05)。构音检查:治疗后较治疗前50单词检查[(22.84±14.81)个比(30.83±14.97)个,P<0.01)]、142个音节复述检查均明显提高[(52.42±43.49)个比(70.27±49.36)个,P<0.05)],文章正答率亦明显提高[(0.38±0.32)%比(0.52±0.31)%,P<0.05)]。结论采用综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运动性构音障碍有较好的康复效果。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小脑对汉语语言的作用及病变时语言障碍的特点,探讨小脑的语言加工机制,为汉语语言障碍的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检查38例小脑缺血性卒中患者。结果 构音障碍10例,小脑性语言12例,命名性失语8例,书写障碍8例。结论 小脑参与汉语语言加工,小脑病变可产生词语流畅性的障碍及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表现及语言训练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最常见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患日常的交流能力、心理发育、学习,成年患甚至影响工作及社会交往。因此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2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其中15例为4~11岁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10例为17~25岁成年人。方法:对1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及1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主要观察指标:①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②儿童与成年患语言治疗的治愈率。③观察语言训练的次数。结果:构音检查方面,儿童与成人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平均错误音儿童与成人差别无显性意义(P=0.9100)。训练时,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P=0.003),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P=0.008)。经训练15例儿童患12例完全纠正,3例部分纠正;10例成人患9例完全纠正,1例部分纠正后失访。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儿童与成人差别不大,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语言训练效果好,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黄圣雁 《当代护士》2015,(12):14-16
综述了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及效果。内容包括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语言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依据、语言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认为语言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减轻语言交流障碍,对促进其重返社会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儿童教育的重视,语言障碍的就诊率有提高的趋势。因听觉障碍、构音器官异常,与人交往障碍及神经系统疾患而导致的语言障碍已广泛得到重视。但由于语言环境而造成的功能性语言障碍或语言发育迟缓则重视不够。本文旨在探讨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1病例摘要近几年因语言障碍而到耳鼻喉科或神经科就诊,经听力检查正常,智力测定正常,除外神经系统疾病,构音器官正常,与人交往正常,但患儿所处语言环境较复杂者20余例。以下为3例典型病例:例1,男,26个月。因“只会讲爸妈”而就诊。患儿1岁5个月前生…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中枢的低灌注、低代谢与失语症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揭示的语言功能区血流量及代谢的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10例有明确失语症临床表现。CT或MRI证实为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评定、西部失语评定标准判断失语症类型,采用Frenehy构音障碍评定标准进行构音障碍的评定,采用普通磁共振确定病变部位,并用功能磁共振对病变可能波及的语言功能区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分析,并与对侧相应区域进行对比。结果:10例脑卒中患者利手评定,结果有8例为右利手,2例为左利手,经西部失语评定有5例为运动性失语,4例为感觉性失语,1例为传导性失语,MRI提示病变部位均为左侧大脑半球,MRS均显示语言功能区的N-已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的代谢较对侧相应区域降低;PWI显示受累语言功能区的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较对侧减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较对侧延长。结论: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区均呈低灌注、低代谢表现,这可能为失语症的发病机制,在制订语言康复计划时,可适当提高语言功能区的灌注与代谢,促进失语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Schuell刺激疗法治疗失语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chuell刺激法是应用强的、控制下的听觉刺激 ,最大程度地促进失语症患者对损害的语言符号系统的再建和恢复[1 ] 。1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内科收治 ,经CT或MRI诊断为脑卒中或脑外伤 ,经语言认知治疗室确诊为失语症的患者 19例。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8— 72岁 ;完全性失语 6例、基底节性失语 4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3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3例、非典型性失语 2例、混合性失语 1例。2方法2 .1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失语程度和类型 ,反复使用患者容易接受的和蔼语言 ,多途径 (听、视、触、嗅 )地给予患者一定的语言刺激 ;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各40例,根据WAB测验方法,评估护理后2组语言功能评分以及失语程度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流畅度、信息量、自发言语、听觉理解、复述、书写和阅读等方面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失语程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恢复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致运动性失语伴构音障碍的早期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患者常有各种不同的后遗症,其中失语伴构音障碍是主要后遗症之一,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均下降。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其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星非流利型口语。表现语量少、讲话费力、发音和语调障碍和找词困难等,因语量少仅限于实质词且缺乏语法结构而呈电报式语言;口语理解相对好,对语法词和次序词句子理解困难,复述、命名、阅读及书写均不同程度受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以声像训练为主的语言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障碍和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2002/200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药物治疗相同,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的大幅挂图、卡片,结合电脑制作发音练习、字图、句图匹配,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每次训练30~60min,每天必须接受1次训练,连续6个月,训练时要求家属参与,同时指导家属在训练时间外经常进行简单的训练。训练1,3及6个月时应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测定失语商(满分100分,分值高语言能力好),同时评估患者语言障碍程度(分为完全失语和重度、中度及轻度不完全失语);训练组训练前和训练6个月时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每项0~4分,总分<7分为无焦虑,>14分为肯定有焦虑)评估焦虑程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失语商:两组首次评估差异不显著,而1,3及6个月的评估结果,训练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②语言障碍恢复:训练组经训练后,其失语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有效率达到100%。③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训练组经训练后总分较训练前显著下降(6.22±0.455,11.92±0.315,t=56.41,P<0.01),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早期采用以声像图为主的系统语言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并可降低脑卒中的焦虑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