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依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中医"痹病"范畴,古籍称为"龟背风""竹节风"腰痛""肾痹""脊强""大偻"[2]。冯兴华教授从事中医风湿病学研究50余年,在病症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经验丰富。在此将冯兴华教授治疗AS累及不同部位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冯兴华教授认为AS病位主要在肾,其病性为本虚标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炎性腰痛、肌腱端炎、外周关节炎和关节外表现为特点.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四肢关节,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间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增生,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本病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并与HLA-B27密切相关.本病早期主要症状为腰背等关节僵硬、疼痛,活动后可缓解,晚期造成关节强直、畸形,致残率高.目前西医缺乏对本病有确切效果的治疗药物.中国传统医学论著中虽无此病名,但不乏与本病相似的记载,历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于"骨痹""肾痹""顽痹"等范畴,并在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AS,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观察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通过加味乌头汤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其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可见腰背僵硬或疼痛,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严重功能受损。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缓慢,病程长,致残率高,后期脊柱呈典型的竹节样改变~[1]。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古人称之为"鱼背风""竹节风""骨痹"~[2]。80年代焦树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等.早期表现为下腰部僵硬疼痛,交替性臀部疼痛,腰椎活动障碍,久坐、久卧后加重,活动后减轻等,晚期可出现脊柱强直、驼背等畸形.属中医"骨痹"范畴,肾督亏虚是致病之本,瘀血痹阻是致病之标.笔者采用补肾活血法,应用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60 例,治疗1 年后,评价疗效,显效26例,有效32 例,无效2 例,有效率96.67%.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并累及骶髂关节,主要表现为腰背痛的慢性病症.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腰痛""龟背风""肾痹""竹节风""大偻"等范畴.<素问·痹论>云:"以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吾师苏励教授从医30余载,对<伤寒论>颇为推崇,勤...  相似文献   

7.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不明确,主要损害骶髂关节及形成脊柱附着点慢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引起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AS属于中医学"大偻""竹节风""腰痛""脊强"等范畴~([1])。有研究显示AS在我国的患病率约占总人口的0. 32%,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男性患者大约是女性的3倍~([2])。目前临床对AS没有  相似文献   

8.
温补肾阳、祛风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逐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强直性脊柱炎(阳虚督寒型)患者,以温补肾阳、祛风通络法,采用自拟补肾逐痹汤加减治疗。结果:临床有效率为96.2%。结论:补肾逐痹汤具有改善AS临床症状与体征的作用,具有阻止AS病情发展及保护和改善脊柱关节功能的作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冯兴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宏潇 《中医杂志》2004,45(7):495-496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风湿性疾病,属中医学"骨痹"、"脊强"范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冯兴华教授从事痹证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载,精于AS诊治.余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吾师治疗AS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强直性脊柱炎归属于中医学"龟背风"、"竹节风"、"骨痹"、"肾痹"、"腰痹"等范畴。雷公藤为卫矛科一年生藤本植物,又名断肠草、黄藤根、南蛇藤等,它作为传统医学中一种常用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止血等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AS)与遗传和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脊关节,以腰脊疼痛、两胯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为临床特点。本病属中医学肾痹、骨痹范畴,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肾督亏虚、风寒湿热之邪乘虚深侵肾督、筋脉失调、骨质受损所致。以肾督亏虚为本,风寒湿热为标。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以及外周关节的疾病。病情发展至后期,可常常因脊柱关节发生强直出现身体畸形,严重者因累及髋关节而出现终身残疾。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常称之为肾痹、骨痹等。《金匮要略》中治疗痹证方很多,虽无具体名称,但其中"湿病""历节病"等篇的有关描述,另从治未病的角度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程为关节的滑膜炎,当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由于病因不明,西医缺乏根治疗法,近期疗效尚可,但副作用较大.RA属中医"顽痹""尪痹""历节风"等范畴,近年来临床观察,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将有关文献资料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造成脊柱活动受限及骶髂关节损害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大偻""腰痛""肾痹""竹节风"等范畴。国内外学者从中西医不同角度对本病进行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现将近5年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西医学研究1.1诊断标准纽约标准及修订纽约标准通过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累及脊柱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病变以中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骨突关节.在我国AS患病率为0.3%,是造成人群残疾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6.
马晓芬  葛素霞  王云 《光明中医》2013,(11):2396-2397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也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我国AS患病率为0.3%左右,属于中医诊断中的"骨痹、痛痹"范畴,是目前医学界的一个难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近年来开展了中药熏蒸联合隔姜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 (AS)属中医学之肾痹、骨痹范畴 ,又称竹节风。现代医学认为 ,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受累脊柱有迅速发生屈曲畸形骨性强直的趋势 ,危害较大。目前 ,AS尚缺乏特效治疗。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 AS取得较好效果 ,概述如下。1 诊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主要侵犯髋关节和骶髂关节、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骨痹”、“肾痹”、“龟背风”等范畴。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笔者采用推拿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等中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的全身性疾病,最终发展为严重畸形如竹节状脊柱,该病属于中医学“骨痹”、“肾痹”范畴。若早期不给予有效治疗,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主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韧带、肌腱附着端的炎症,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男性,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和畸形。中医学多称为“腰痹”、“竹节风”、“骨痹”、“龟背风”、“肾痹”等。近年来,本人运用温阳通络法治疗阳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