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了解糖尿病(DM)患者线粒体DNA(mt DNA)3161-3610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提取104例DM患者和50例正常无DM家族史对照者,空腹外周血mt 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3161-3610基因片段直接测序.结果 104例DM患者有2.88%同时出现mt DNA 3497C→T和3571C→T点突变和3290 T→C点突变,1.92%出现3421G→A基因突变.结论 提示mt DNA3497C→T和3571C→T点突变以及3290 T→C和3421G→A点突变可能与DM有关.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已明确线粒体基因突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心肌、视网膜、骨骼肌、肾及胰腺等造成多种疾病,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糖尿病成为研究热点,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是近年来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现就此方面研究综述如下。1线粒体DN...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单位1(ND1)基因的T3394C位点突变与中国人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随机收集338例无血缘关系的糖尿病患及262例正常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扩谱,限制性内切酶Hae Ⅲ消化进行突变筛查,DNA序列分析确认。结果:糖尿病患中T3394C突变共8例(2.37%),正常对照组中只有1例(0.38%,P<0.01),糖尿病突变患中4例有糖尿病家族史,4例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和/或出现并发症,需用胰岛素治疗。结论:ND1/T3394C突变在糖尿病患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组,提示这个位点突变可能是导致线粒体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概述线粒体DNA突变原因及特点,尤其是转移核糖核酸亮氨酸tPLNALeu(UUR)基因NT3243A-G点突变在中国糖尿病人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影响.由于线粒体DNA突变影响ATP生成,改变了细胞内线粒体代谢产物的含量,同时引起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下调,从而导致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的特殊类型糖尿病的发生,出现一系列临床上的特殊表现,并对未来线粒体基因突变性糖尿病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概述线粒体DNA突变原因及特点,尤其是转移核糖核酸亮氨酸tRNALeu(UUR)基因NT3243A-G点突变在中国糖尿病人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影响。由于线粒体DNA突变影响ATP生成,改变了细胞内线粒体代谢产物的含量,同时引起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下调,从而导致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的特殊类型糖尿病的发生,出现一系列临床上的特殊表现,并对未来线粒体基因突变性糖尿病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一类多因子疾病。近年对NIDDM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之一为发现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为VandenOuweland等[1]于1992年首次发现第1个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nt3243A→G突变糖尿病家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中国糖尿病人群进行线粒体tRNA亮氨酸基因中3256位点C→T(tRNA~(Leu)(UUR)nt3256C→T)基因突变筛查,以了解其在中国家族性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无亲缘关系的770个糖尿病家系的先证者(男/女为381/389)及309名非糖尿病对照者(男/女为202/107)进行RNA~(Leu)(UUR)nt3256C→T突变的筛查。结果在770个糖尿病家系的先证者组和309名非糖尿病对照组中,未发现tRNA~(Leu)nt3256C→T突变。结论tRNA~(Leu)(UUR) nt3256C→T突变可能不是中国人线粒体糖尿病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是一种以葡萄糖代谢紊乱为特征,广泛影响全球4亿多成年人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1])。线粒体基因3243突变糖尿病占一般糖尿患者群的0. 5%~2. 8%,因该病通常具有母系遗传和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特征,故又被母系遗传糖尿病伴耳聋综合征(maternally inherited diabetes and deafness syndrome,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单基因糖尿病的诊断率大大提高,有利于临床的精准治疗。线粒体糖尿病(mitochondrial diabetes mellitus,MDM)国际通用名称为母系遗传糖尿病伴耳聋(maternally inherited diabetes and deafness syndrome,MIDD),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12SrRNA、ND1基因突变与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mtDNA)12SrRNA1382、1442位点及NDI3394、3423位点突变与中国上海地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技术检测mtDNA12SrRNA、NDI片段的突变情况。结果286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12SrRNA1382位点有6例存在A→C的点突变,1442位点8例存在G→A的点突变;242例非糖尿病对照组中,2例存在1382位点A→C,1例存在1442位点G→A的点突变。286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和242例非糖尿病对照组中,未发现NDI3394位点突变,而3423位点的突变率为100%。结论12SrRNA1382、1442位点突变可能增加糖尿病的易感性。mtDNANDI3423位点突变率为100%,可能与人种有关;3394位点不存在突变说明糖尿病的发生在线粒体遗传上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DNA ND4 12026基因突变与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线粒体DNADN412026位点在中国上海地区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突变情况。并探讨该位点突变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PCR-SSCP、PCR-RFLP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技术检测线粒体DNAND4片段的突变情况。结果 发现286例糖尿病患者血样中有12例患者mtDNAND4基因上12026位点存在AtoG的点突变,导致异亮氨酸错义突变成缬氨酸,而在242例非糖尿病对照组个体中仅1例存在同样突变,对该位点突变的临床分析发现起病年龄低。58%有家族史,需要胰岛素治疗。结论 12026位点AtoG的突变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并有一定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浙江台州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DNA ND1基因中G3316A突变的发生率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无血缘关系的2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85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DNA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10例T2DM患者存在G3316A突变(3.70%),对照组中有1例突变(0.54%),G3316A在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线粒体DNA ND1 G3316A突变可能与浙江台州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解线粒体tRNALeu(UUR) nt32 4 3A G突变和ND 1基因nt3316GA突变在中国人 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精确发病率及该基因突变所导致的II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我们采用PCR RFLP技术对 716例随机抽取的无亲缘关系的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突变的筛查。结果 在 2型糖尿病组中发现 3例 (0 4 % )该基因突变携带者 ,并在先证者一级亲属中又发现 4例携带该突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mt32 4 3A G突变阳性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与mt32 4 3A G突变阴性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后发现mt32 4 3A G突变阳性的 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以下特征 :1) 发病早 (38 0± 10 1vs 5 3 4± 10 0岁 ,P <0 0 0 1) ;2 ) 体重减轻 (BMI,19 5± 2 0vs 2 4 9± 10 9kg/m2 ,P <0 0 0 0 1) ;3) 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OGTT试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2 94 6± 16 47 2vs74 6 9± 6 6 47 7,P <0 0 1)。在 2型糖尿病组中发现ND1基因nt3316G A突变16例 (2 2 % ) ,在 181例正常对照组中发现 5例突变携带者 (2 7% ) ,突变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携带mt3316位点G A突变的 2型糖尿病组与无该突变的 2型糖尿病组之间的临床特点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线粒体tRNALeu(UUR) nt32 4 3A G突变在中国人 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0 4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发现的糖尿病类型-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A→G突变在中国人糖尿病中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对厦门地区404例糖尿病(DM)患进行该基因筛查。结果:首次发现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结论:该类糖尿病主要发生在2型DM患中,为母系遗传方式,具有一系列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6.
谢燕 《重庆医学》2008,37(12):1327-1328
目的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诊治情况。方法分析32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治疗情况。结果32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率分别为TC及TG80%,LDL-C68%,HDL-C51%;血脂异常治疗率分别为TC及TG60%,LDL-C58%,HDL-C41%。结论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外源性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exogenous 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EIAS)合并线粒体糖尿病(mitochondrial diabetes mellitus,MDM)患者诊断、治疗的过程。方法 回顾南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12月收治的1例以EIAS合并MDM的发病过程、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总结分析其明确诊断、治疗的过程及特殊性。结果 本例患者30岁发病,糖尿病史7年余,初期即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既往于外院曾应用多种胰岛素剂型,在治疗过程中曾出现低血糖,注射部位皮肤出现水泡,伴皮肤瘙痒,同时出现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C肽结果“分离”,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y,IAA)阳性,考虑诊断为EIAS。治疗上停用胰岛素药物,予二甲双胍、DPP-Ⅳ抑制剂、阿卡波糖等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逐渐降至正常,血糖控制尚可;但患者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头磁共振提示脑干和双侧小脑半球萎缩,查阅相关文献及结合患者病史,完善基因检测,最终明确患者为线粒体DNA MT-TL1基因A3243G突变所致的MDM。同时...  相似文献   

19.
背景 线粒体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从而耽误治疗;基因检测是诊断线粒体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的 对3例临床疑诊为线粒体糖尿病的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线粒体基因测序,明确诊断,指导精准治疗。方法 选取2017-2019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六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疑诊为线粒体糖尿病的3例患者,将3例先证者及7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行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 3例疑诊患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存在线粒体tRNA 3243A→G点突变,明确诊断为线粒体糖尿病。对家系成员的分析显示部分成员存在该位点突变,已诊断为糖尿病,患者1家系成员基因检测显示其母亲、哥哥、女儿均为tRNA 3243A→G基因阳性者,其中1例虽有该基因突变,但目前尚未表现为糖尿病。结论 对于临床疑诊为线粒体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以求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线粒体膜分子异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线粒体膜结构的稳定.对糖尿病心肌线粒体膜分子改变及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深入认识,对其治疗措施有所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