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3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血清总IgE水平,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3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四抗体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了血清IgE水平,其中单纯性紫癜18例,胃肠型紫癜8例,肾型紫癜8例,关节型紫癜2例。结果,36例中血清总IgE阳性(≥90OIU/ml)的19例,占53%;吸入组中最高的是多价霉菌(11/36),其后依次是蒿属植物(3/36)、屋尘(2/36)、尘螨(2/36)、豚草(1/36)和树木花粉(1/36);食物组中过敏原以鱼(9/36)为最高,其后依次是牛奶(8/36)和蛋类(8/36)、虾蟹(7/36)、牛羊猪肉(5/36)、大豆花生(1/36)。认为酶免疫分析法对过敏性紫癜进行的血清过敏原检测为临床寻找相应过敏原和有效的预防,提供实验室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过敏性紫癜患儿过敏原分布,对15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别进行血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51例,阳性率为32.9%,81.3%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87例,阳性率为56.1%,76.1%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认为过敏性紫癜患儿以食入性过敏原为主,多数为多种过敏原混合致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T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UniCAP100检测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及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fx5E)测定sIgE水平。结果 17~84岁组TIgE水平明显高于0~3岁组与4~16岁组(P<0.05),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TIgE总阳性率为93.0%(614/660),其中465例(75.73%)TIgE>100kU/L。sIgE总阳性率为65.76%(434/660),吸入与食物过敏原均阳性者102例,其中92例TIgE>100kU/L。0~3岁组食物过敏原阳性率较另外两组显著增高(P<0.01),4~16岁组和17~84岁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增高(P<0.05)。吸入性过敏原Ⅳ~Ⅵ级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性(P<0.005)。结论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过敏原体外检测,不仅可以预示过敏体质,还可以查找过敏原因,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紫癜患儿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分布特征。方法对128例哮喘患儿和15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别进行血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布特征。结果哮喘和过敏性紫癜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为87.6%和32.6%,两组比较P〈0.01。哮喘和过敏性紫癜患儿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分别为22.6%和56.3%,两组比较P〈0.01。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78.1%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过敏性紫癜患儿有88.4%吸入性过敏原和78.3%食入性过敏原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结论哮喘患儿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过敏性紫癜患儿以食入性过敏原为主,两种疾病都存在混合过敏原,两种疾病夏秋季发病率升高,夏秋季杂草花粉为其过敏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疾病血清过敏原s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天津市公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疾病患儿,607例患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吸入性过敏原sIgE,其中男384例,女223例;629例患儿检测食物性过敏原sIgE,其中男383例,女246例。了解患儿静脉血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sIgE的浓度,判断患儿的过敏原以及过敏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者562例,阳性率92.6%;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者506例,阳性率80.4%;吸入过敏原sIgE比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高(χ2=38.8,P<0.01)。男童的吸入性过敏原包括昆虫混合(蟑螂、蚊子、跳蚤)s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童(χ2=5.29,<0.05);男童的树木混合1(梧桐、桦树、枫树、桑树)s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童(χ2=12.14,<0.01);树木混合2(榆树、柳树、棉白杨)s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童(χ2=24.17,<0.01);各种食物性过敏原sIgE的阳性率男童和女童无差异。检测显示本地区吸入过敏原sIgE霉菌阳性率最高,螨虫第二,树类第三。食物过敏原sIgE鸡蛋阳性率最高,牛奶第二,豆类第三。吸入过敏原sIgE多重阳性率高于食物过敏原sIgE多重阳性率(χ2=25.8,P<0.01)。607例吸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阳性率前3名中,霉菌和树木混合1不同年龄阳性率无差别;螨虫6岁以上儿童阳性率大于1~6岁儿童(χ2=5.55,P<0.05);629例食物性过敏原sIgE检测前3名中,鸡蛋、奶混合、豆类不同年龄阳性率均无差别。结论:对于过敏性疾病患儿检测血清过敏原sIgE可以明确过敏原,为患儿实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武翠娥 《吉林医学》2011,(30):6457-6457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中特异性IgE、总IgE水平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73例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中特异性IgE、总IgE水平。结果:73例患儿血清总IgE在100 IU/ml以上者67例,占91.8%。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中以户尘螨粉尘螨过敏者多见(23.3%),食物性过敏原中以虾蟹、腰果花生黄豆多见,分别占21.9%(16/73)、19.2%(14/73)。结论:对患儿进行抗过敏、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应积极检测患儿IgE水平并查找相应过敏原以尽量减少接触、减少紫癜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lgE,为更好地诊断和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186例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总lgE水平检测.结果 186例患者中总lgE阳性为165例(88.7%).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以户尘螨粉尘螨为最高;食物组阳性率以牛奶为最高.结论 对血清过敏原检测可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到过敏原,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指导意义,本地区户尘螨粉尘螨、蟑螂、牛奶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8.
830例过敏性皮肤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及分析过敏性皮肤病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探讨本地区过敏性皮肤病与年龄、性别、季节的关系及过敏原种类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日本HITACHI公司试剂和CLA1过敏原分析仪对83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清总IgE和35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830例患者36项试验有一项以上阳性者553例,阳性率66.63%,35种过敏原试验有一种以上阳性者134例,阳性率16.14%,其中2岁~15岁年龄组35种过敏原试验阳性率27.45%,而>15岁年龄组35种过敏原试验阳性率14.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是粉尘螨、屋尘螨、家尘、青霉菌属和蘑菇。结论: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查,对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西安地区过敏患儿血清过敏原的种类及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疾病的59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检测总IgE和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为70.77%,其中吸入组中排名前五位分别为:点青霉/分枝霉/烟曲霉/黑曲霉/交链霉(17.1%)、矮豚草/蒿/葎草/藜(15.5%)、猫毛皮屑(12.8%)、狗毛皮屑(10.6%)、户尘螨(8.6%),食入组排名前五位分别为:牛奶(34.3%)、鸡蛋(11.5%)、腰果(9.3%)、蟹(7.6%)、牛肉(6.9%)。性别方面,男性患儿(59.0%)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女性患儿(41.0%)。年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增高,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下降。按季节分析,夏季的矮豚草/蒿/葎草/藜阳性率较其他3个季节高,秋季的蟹阳性率较其他3个季节高,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安市儿童常见的过敏原为牛奶、混合霉菌(点青霉/分枝霉/烟曲霉/黑曲霉/交链霉)、混合草(矮豚草/蒿/葎草/藜)以及鸡蛋...  相似文献   

10.
1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种类,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采用德国"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152例过敏性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检测。结果1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总IgE阳性为141例(92.7%),其中对一种致敏原阳性32例,占21.0%;对两种和两种以上致敏原过敏的患者103例,占67.8%。吸入组过敏原阳性主要为户尘螨粉尘螨、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点青霉分枝孢霉曲霉交链孢霉;食物组阳性率依次为鱼虾蟹、鸡蛋白鸡蛋黄、牛肉羊肉等。结论检测过敏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能帮助临床医生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到过敏原,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糖皮质激素受体(GCR)及T细胞亚群的改变,采用放射配基结合一点分析法,测定了患儿和健康儿童(各35 例)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GCR。结果:患儿外周血CD+3 ,CD+4 细胞及CD+4 /CD+8 细胞比值分别为46.03% ±9.40% ,31.06% ±6.80% 和1.23±0.33,淋巴细胞GCR值为3060±2153结合位点/细胞。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CD+3 ,CD+4 细胞及CD+4 /CD+8 细胞比值分别为53.11% ±5.40% , 35.01±4.41% 及1.52±0.26,淋巴细胞GCR为5210±1639 结合位点/细胞。患儿的CD+3 ,CD+4 及CD+4 / CD+8 水平较健康儿童低,GCR水平也低于对照儿童(P< 0.001),提示过敏性紫癜儿童具有免疫调节紊乱,GCR水平减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免疫调节紊乱,从而参予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HSP)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光电681K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40例HSP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并以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HSP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及急性期与对照期相比PLT无明显变化,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MPV、PDW均有明显变化,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肾受累患儿PLT、MPV、PDW比无肾受累的患儿明显增大,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与HSP发病过程,与其预后及肾脏是否受累和累积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小儿过敏性紫癜对心脑的损害。方法:对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92例患儿心肌酶、心电图、脑电图进行动态观察。结果:9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心肌酶异常21例,占22.8%;心电图异常37例,占40.2%;多发生在发病10d后;脑电图异常48例,占52.2%,混合型紫癜脑电图异常率高,异常程度重。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心电图异常恢复较快。脑电图恢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伴有肾脏损害的混合型紫癜,脑电图改变较重,恢复较慢。临床上应将心肌酶、心电图及脑电图的检测作为观察过敏性紫癜心脑损害的有无及损害程度的常规检查,便于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患儿的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孙淑梅 《黑龙江医学》2011,35(10):745-746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为其在临床过敏性紫癜治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为两组:西咪替丁治疗组23例,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组23例,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西咪替丁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泼尼松,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9.6%,P<0.01.结论 西咪替丁过敏性紫癜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AP)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含量及其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方法:选择AP患儿23例设为AP组,正常健康儿童23名设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浆TFPI含量并进行比较;将AP组病例给予基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检测其血浆TFPI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AP组血浆TFPI含量(59.639±24.568)ng/ml比正常对照组血浆TFPI含量(88.761±12.214)ng/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②AP组治疗后14 d血浆TFPI含量(71.209±23.055)ng/ml较治疗前(59.639±24.568)ng/m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显示随着时间延长,血浆TFPI呈升高趋势。结论:AP儿童血浆TFPI水平较正常儿童降低,随着病程延长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头痛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情况.方法将117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中并发头痛的57例作为头痛组,60例无头痛的病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行脑电图检查.结果头痛组57例中48例发现脑电图异常,对照组60例中29例脑电图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紫癜合并头痛的患儿常规行脑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7.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莉莉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0):1182-118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和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2%(P〈0.05)。结论:临床上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  相似文献   

18.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M-Alb,β2-MG,α1-MG,U-TRF和U-IgG。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组5项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但又与肾炎综合征患儿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5项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有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达57.14%。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可较好地反映肾损害程度,有助于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张蔓莉  江毅  王箴  周雅燕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4):2204-2206
目的探讨血、尿微量蛋白测定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测和诊断价值,为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42例HSP患儿分为尿常规阳性组(即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127例和尿常规阴性组115例,另选择健康对照组1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清蛋白(尿-Alb)和尿免疫球蛋白G(尿-lgG),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儿童的血β2-M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阳性组、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阳性组与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β2-M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常规阳性组、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阳性组与尿常规阴性组患儿的尿-Alb水平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阴性组、对照组儿童的尿-lgG水平与尿常规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常规阴性组与对照组尿-lgG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能较早反映肾损害的发生与否及其程度,可作为判断HSP肾损害的一个临床指标,为早期诊断和治疗HSP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