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脾虚、湿胜是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祛风药性辛而升散,祛风胜湿,升举中阳,疏肝理脾,升清降浊之功用,对中阳下陷、中焦湿滞、肝郁脾虚等型泄泻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泻以病程分为急性、迁延性、慢性腹泻,以病因分为伤食泻、风寒泻、暑湿泻、寒湿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等,总的原因与脾虚湿胜有关。着以辨证施治,散寒、清热、湿运、导滞,结合化湿、燥湿、利湿、渗湿与和中等法,使湿去中和脾阳得以振奋,肠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泄泻可止。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余绍源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而肾虚肝乘亦互为影响,病程中虚实夹杂,常兼夹湿滞风邪等病理因素;临证分为脾虚湿盛、脾肾虚泻、肝郁脾虚、肠风飧泄4个证型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李东垣的升脾阳法对于泄泻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脾虚为病机之核心,或兼肺虚,或兼湿盛,或兼寒积,脾虚则清阳不升,正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治疗以补脾健脾为本,根据不同的病机或补益脾肺,或燥湿健脾,或攻逐寒积,或健脾升阳。  相似文献   

5.
慢性泄泻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泄泻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和肠结核等,按中医辨证论治分为脾气虚弱型,脾虚挟湿型、肝郁脾虚型、脾阳虚衰型、肾阳虚衰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新安王氏内科认为,泄泻病位在脾胃与肠,脾虚湿盛为发病之关键;治则治法以健脾化湿为主,结合芳香醒脾、升阳补脾、温阳运脾、养阴润脾、理气调脾及固涩止泻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渗湿汤对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舌象及舌部菌群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90例及正常健康人30例为研究对象,90例病人随机分为健脾渗湿汤治疗组30例,贝飞达治疗组30例,氟哌酸治疗组30例。其中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舌象等临床表现,测定舌部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健脾渗湿汤治疗组和贝飞达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哌酸治疗组。90例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舌象异常(腻苔)、舌部菌群构成与健康人(薄白苔)有差异。治疗后健脾渗湿汤组和贝飞达组白腻苔及舌部菌群改善明显,说明健脾渗湿汤和贝飞达均具有调整舌象和舌部菌群失调的作用。结论:健脾渗湿汤具有调整舌部微生态失调、恢复正常舌象的作用,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认为《时病论》对泄泻的辨治主要体现了辩证求因、审固定性、据性论治的特点,治疗上也强调了补脾虚利水湿的原则。并结合临床体会,指出了该辨治特,点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意教授对泄泻的中医治疗有着独到的经验。认为六淫伤人,脾胃失调,皆能致泻,但实泻以湿邪为主,久泻以脾虚为主。实泻治以祛湿兼清热或温寒,久泻治以益气健脾,兼以疏肝补肾。辨证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肾阳亏虚。  相似文献   

10.
简介陆上清老师经验方“小儿止泻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陆上清老师经验方“小儿止泻灵”青海省中医院儿科(810000)张永霞泄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小儿脾常不足,或责于脾虚不运,或...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的临床体会。其基本病机为脾气虚弱,肠腑湿热,气机不展。配伍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阴阳并调,加减化裁用于脾虚湿热型泄泻有明显疗效。临床治疗60例,治愈15例,显效3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相似文献   

12.
今医者治慢性泄泻,用健脾、疏肝、温肾、固涩、化湿、消滞等法诸多,而甘寒诸品,以其性润味寒而易增滑泻,遂每为医者所远,笔者对此未敢苟同.诚然慢性泄泻大都与脾虚有关,但脾虚有脾气虚和脾阴虚之别,前者治以甘温香燥,而后者则当主以甘寒润泽,脾阴虚泄泻之患者,每兼内热烦懑,舌红脉数之证,此时投以凉润之品,非但无增泻之虞,却有脾旺阴复之功,医者决不能陈陈相因习俗所囿,而弃置此法.事实上前人有关论述颇多,在此就不一一复述.师于古人之训,验证于临床,每获良效,兹略举数例,以兹说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中虚精变理论的“脾虚湿瘀”观点,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病机和治疗进行阐发。[方法]从中虚精变理论“脾虚湿瘀”观点及免疫性不育病因病机出发,探讨二者的理论契合性,并基于“脾虚湿瘀”观点,确立免疫性不育的论治原则及代表方药。[结果]“脾虚湿瘀”观点植根于中虚精变理论,以脾虚为本、湿瘀为标,重视阐发理论的中虚致实部分。免疫性不育病机特点在于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脾虚、肝肾亏虚,在虚的基础上化生或合并湿、热、瘀等实邪。从“脾虚湿瘀”分析免疫性不育病机,虚证论治不仅要重视脾虚,亦当兼顾肝肾,实证论治不仅要重视湿瘀,亦须重视热、痰、浊、毒之衍变,这些因素均与免疫性不育的产生密切相关。以“脾虚湿瘀”指导免疫性不育的治疗,要以健脾活血祛湿为要,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并注重化裁,其运用的合理性已获得临床研究的支持。[结论]“脾虚湿瘀”观点与免疫性不育病机具有契合性,为本病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自立主任医师是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连续五批被聘为全国老中医药师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王师从医60余年,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擅长于中医脾胃病、妇科病、肝胆病等疾病诊治,尤其对消化系统疑难病症有极深的造诣。该文主要介绍了老师治疗慢性泄泻时的经验,其在辨证治疗过程中将慢性泄泻主要分为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证、脾虚湿盛证、肠道湿热证、脾肾阳虚证4个证型,据此明辨病机,精当选药,精炼用方;临床治疗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认为慢性泄泻以脾虚湿盛为本,湿热、瘀血、食积为标,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肾。临证时应细审虚实、详辨寒热,从脾、肝、肾三脏论治,灵活处方;同时善用风药,温清并用;兼顾他邪时,治以消食化积、活血化瘀;重视舌诊,舌症互参。  相似文献   

16.
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90例临床观察青海省儿童医院(810007)魏向德小儿脾虚泄泻是由于脾气虚弱或脾阳虚弱而致的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便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疾病。笔者从1994年6月至1997年6月用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90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  相似文献   

17.
丁甘仁先生认为外感泄泻与"脾、湿"关系密切,治疗外感泄泻,从"脾、湿"入手,再据兼挾之不同邪气佐以不同治法。脾虚常致食滞、气滞,故予健脾、祛湿、消食、和胃、理气之法。丁甘仁先生对于本病辨证准确,处方精当,用药醇正,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健脾渗湿汤对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肠道及舌部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90例及健康人30例,90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贝飞达治疗组30例,氟哌酸治疗组30例。其中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舌象等临床表现,测定四种肠道常驻菌及舌部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和贝飞达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哌酸组。90例脾虚湿盛泄泻的病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比健康人明显减少(P〈0.05),并且其舌部(腻苔)的菌群构成与健康人(薄白苔)有差异。治疗后中药组和贝飞达组粪便中双歧杆菌增加明显,白腻苔及舌部菌群改善明显,说明健脾渗湿汤和贝飞达均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及舌部菌群平衡的作用。结论:1脾虚湿盛泄泻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微生态失调及舌部菌群改变,并且两者具有相关性。2健脾渗湿汤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及舌部菌群失调的作用,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疗效显著。3.健脾渗湿汤是一理想的微生态调节剂,可起到益生元的作用,与益生菌合用可达到合生元的效果;与抗生素合用,可起到边抗边调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常常伴发腹泻,朱珊教授认为,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不外乎内、外二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小儿"脾常不足",无论是感受外邪、伤于乳食,还是他脏疾病伤及脾脏,导致脾胃运化失健,气机升降失常,水湿水谷清浊不分,合污而下,皆可发为泄泻。因此,朱珊教授提出,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关键因素,其所自拟的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抓住了脾胃受损与湿邪为患这两个主要环节,疗效重在健脾化湿,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慢性泄泻颇为多见,病因病机甚为复杂。中医认为,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但也有肝气乘脾及命门火衰、腐熟无权、健运失司所致者。其治疗一般多从健脾固肾入手。但由于患者的体质及病因病机不同,导致慢性泄泻寒热虚实证情错杂。只有精确辨证,在遣方用药上不拘常规,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笔者在临证中用祛瘀、升阳除湿、温通奇经等方法治疗慢性泄泻,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