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组织 ,好发于骶尾骨和颅底的蝶枕软骨处 ,多见于 40~ 60岁男性 ,是一种少见肿瘤 ,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 ,6岁 ,入院前 15天因患“感冒” ,到门诊做CT扫描。CT片见后纵隔 4× 4× 3cm类园形软组织密度增高影 ,边缘光滑 ,病变上缘向椎体左侧漫延 ,呈亚铃状 ,诊断为后纵隔肿瘤 ,入院手术治疗。开胸探查见肿瘤位于后纵隔 ,约 7× 5×5cm ,质中等 ,右下极局部软 ,针刺抽出 2毫升胶冻样红色粘液 ,肿瘤前方有完整包膜 ,后方基底部宽 ,无包膜 ,完整手术切除 ,术后病理报告脊索瘤。术后一切良好 ,痊愈…  相似文献   

4.
邓勇志  王子林 《肿瘤》1996,16(3):443-443
脊索瘤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原发于纵隔者更为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2岁,主诉因右侧胸部不适2年,加重1月入院。1990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们胸首都不适,院外购片发现右纵隔肿瘤,朱治。次年7月症状加重,活动后气短,间断出现声音嘶哑,可自行好转。1992年3月症状再次加重,入院。体温36.ZC,血白细胞8.6X10’几,分类嗜中性细胞088,淋巴细胞010,单核细胞0.02,红细胞50X10‘VL,血红蛋白150yL,血小板210X10VL,血沉lmm/60ndn。1992年4月16日胸片见右后下纵隔10cmX7cm边缘光签球形块影,心脏受压前…  相似文献   

5.
<正>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17岁。2016年7月体检胸片发现,纵隔影增宽,进一步行CT和MRI检查。CT增强表现为:左侧后上纵隔肿物影,大小约3.8×5.5×5.2cm,总体密度较均匀,CT值约39Hu(同层肌肉CT值约60Hu,图1),向前贴邻气管后壁、气管向右侧移位,向后紧邻椎前筋膜,贴邻食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5 0岁。无明显诱因后腰部持续性疼痛并向右下肢放射 4个月 ,双下肢麻木、走路不稳、着地空虚感 3个月。查体 :T10 平面以下针刺感觉减弱 ,以右侧为主 ,右下肢精细触觉弱 ,双下肢肌萎缩 ,肌张力正常 ,左下肢肌力Ⅴ ,右下肢肌力Ⅳ ,Babinski(± )。MR表现 :平扫T11、12 椎管内外偏右侧有不规则分叶状混杂信号影 ,以长T1长T2 信号为主 ,边界不清 ,T11椎体及T11、12 椎弓棘突椎间关节骨质结构破坏 ,信号不均匀降低呈蜂窝状 ,相应阶段硬膜外脂肪受压消失 ,蛛网膜下腔受压闭塞 ,脊髓明显受压变形移位。增强扫描呈不规则…  相似文献   

7.
原发前纵隔精原细胞瘤罕见,本文报告1例。患者,男,35岁。因胸痛、胸闷,活动时呼吸困难1个月,于1984年2月6日入院。检查: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睾丸无异常。化验:血沉27mm/H,AFP(一),纤支镜检查未发现异常。胸部正位片(图1)。右侧上纵隔呈弧形突出,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光滑与纵隔呈钝角,双肺野未见病变。侧位片示气管前可见密度均匀,边缘清晰之圆形阴影约7×8cm。气管体层未见气管阻塞阻断征象。术前诊断为前上纵隔肿瘤(胸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1984年2月18日手术发现在前纵隔有9×8×7cm肿块。质硬,凹凸不平,包膜不完整,后上侵及无名静脉,下极达心包,后面累及肺门,有两个1×2cm肿大淋巴结,未行活检,前连胸腺未扪到边缘,穿刺为实质性,易出血、质脆,呈烂鱼肉样,无法剥离切除,取两处组织送病理。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1岁,左肩背部不适一周.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发现前纵隔占位,边缘分叶,中心密度稍低,累及无名静脉,增强扫描占位边缘"环状"强化.  相似文献   

9.
1病例摘要 患者女,76岁,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块1天,由门诊收治入院。既往无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其他特殊不适主诉,否认高血压。胸部增强CT提示:前纵隔有一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影,大小约6.0cm×6.5cm,其内密度不均,见斑点状低密度影;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病灶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甚至在一些做过许多纵隔肿瘤手术的大医院,还在发生纵隔肿瘤手术过程中大出血导致死亡的情况。看来对一代又一代的医生还须强调:"较大的纵隔肿瘤或囊肿,常与周围组织粘连,界限不清,手术时不应强求从外部分离,达到完整切除或摘除,否则有损伤大血管(尤其是静脉)或周围器官等的可能。对较大的囊肿,宜先作穿刺证实,排除血管瘤,抽除部分内容物减压,然后一般采取切开囊壁,从囊内清除内容物,囊壁与外部致密粘连处不免强切除,可用石碳酸或高浓度碘酊涂抹烧灼,然后稀释清洗。"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主因"视物重影1年,持续性双侧鼻塞3月"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确原因出现视物重影,视力无明显下降,无明显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3月前出现双侧鼻塞,伴流清涕,偶有脓涕。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点鼻,鼻塞无明显缓解。在当地耳鼻咽喉科就诊,  相似文献   

12.
谢翩  陶瑜 《癌症》2002,21(11):1278-1278
患者女,30岁.因鼻塞、咽异物感3个月于2001年11月14日入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检查:鼻咽顶、后壁见白色、鱼肉样新生物,略呈分叶状,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CT及核磁共振检查:颅底斜坡肿瘤,破坏周围骨质.临床诊断:鼻咽肿物待查.行鼻咽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14.
冯彪  秦萍  程随涛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6):1223-1224
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主因"视物重影1年,持续性双侧鼻塞3月"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确原因出现视物重影,视力无明显下降,无明显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3月前出现双侧鼻塞,伴流清涕,偶有脓涕。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点鼻,鼻塞无明显缓解。在当地耳鼻咽喉科就诊,鼻腔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20岁,于出生后其母即发现患者骶尾部偏右有一米粒大小赘生物。此后,逐渐长大,到9岁时包块长到约2,000g,疼痛难忍,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手术切除后。第三年原处又长出一小包块,并逐渐长大。并于1年前出现溃疡,红肿疼痛,无法参加劳动。病程中无腰、盆腔、下肢疼痛及肌肉萎缩,于1985年8月31日入院。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32岁。因纵隔肿瘤术后 2年 ,背部疼痛、双下肢无力 1个月 ,加重伴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7d ,于 1999年 6月入院。查体 :体温、呼吸正常 ,脉搏 110~ 12 0次 /min ,血压 15 5 /98mmHg ,右第三肋间见长约 2 0cm手术瘢痕 ,无压痛 ,T3,4 棘突压痛、叩痛 ,未触及明显包块。T5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 ,双下肢肌张力高 ,肌力 0级 ,双膝腱反射亢进 ,双踝阵挛阳性 ,双侧Babinski征阳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纵隔体层X线片示右上纵隔影宽。CT片示自T1~T4 椎旁软组织影增厚 ,以右侧为主 ,T3,4 椎体、附件、肋骨小头破…  相似文献   

17.
 本院收治1例纵隔精原细胞瘤,罕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2岁。主诉不明原因咯血1周,胸片发现左下肺球形阴影,以肺部肿瘤收治,既往史(一)。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胸片示包块位于左下肺野,似有一蒂与纵隔相连,球形,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约8.7×8.5×7.3cm,纵隔阴影未增宽,左下肺有粟粒状阴影(图1)。手术发现:肿瘤自心包后缘向斜裂突出,境界分明,下界与膈肌相连,后外界压迫左下肺叶。瘤体硬,表面凹凸不平,切开表面的胸膜后,容易分离,出血量少,完整摘除瘤体。  相似文献   

19.
颈部脊索瘤很少见,且易误诊。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8岁,住院号38068,发现右颈部肿块一月余1984年6月13日入院。患者自入院前一个多月无意中发现右侧颈前有一无痛性肿块,渐渐增大,偶有进食梗噎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2岁.头痛伴左侧肢体活动不便6个月,于1998年3月17日来我院就诊.头部CT检查显示:肿物呈球形,其基底部位于右侧大脑顶叶硬脑膜上,诊断为右顶叶脑膜瘤.当日收入院.体检:意识清,左侧肢体活动不便,肌力Ⅳ级,肌张力稍高.术中见:肿瘤位于右顶叶,与硬膜联系紧密,并侵蚀颅骨,大小约为5.5 cm×4.0 cm×3.5 cm,包膜比较完整,颜色暗红,质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