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丹参:1998、1999年的高价,使种植面积增大,致使货量增多价格也随之落至低谷。由于前几年的低价,种植面积减少。目前已是产新后期,从产新之前看库存量很少,用药单位购货使丹参从低价走向高价的因素。2000、2001年山东、陕西、江苏、河南、河北、安徽的种植面积盲目扩大.货量严重供过于求使药农伤透了心,  相似文献   

2.
本期,市场走势依旧如前,市价少有波澜。时下,一些野生药材已陆续产新,家种药材种植已接近中后期,但多数商家认为今年下半年生意仍有好的转机。  相似文献   

3.
生地是仅次于甘草用量的药材,为春播作物。去年豫、晋、冀、陕等省的主产地种植面积均减少(价低、苗少),加上雨涝,10月产新时严重减产,产量仅4000—5000吨。加上陈货今年全国生地库存在8000吨左右,而年需求量为20000吨左右。供求缺口之大使药市上货少销  相似文献   

4.
进入金秋时节,已有部分品种产新并陆续上市。如:桔梗、沙参等,另有多数品种产新期临近,吸引诸多外地客商前来市场或实地考察今年的产量、种植量伺机入手,或批量购货,以作周转,从总体来看,地产市场较前期繁荣了很多。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今年5月中旬和7月中旬前后二次来到确山县,在主产区住了7天,察看了该地的大部分半枝莲地块,走访了30多位种植户和9家收购站的老板,向他们了解前些年的种植面积,发展历史,近年的产销量及价格,产新时间及种植技术,药农收益及看法,现存种植面积与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6.
在2003年6月底我们一行三人在山西调研了十几天,主要内容是,2003年的种植情况;全国库存情况;生地的农业成本;在需求方面也做了探讨。2003年11月初第二次去山西考察,这是产新时的调研。  相似文献   

7.
目前丹皮已正式进入产新,今年丹皮产新情况如何?为此笔者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日砂仁市场库存空虚,距离今年国内砂仁产新不到一个月,国外砂仁产新也仅有一个多月至两个月,许多朋友都拭目今年产新砂仁。笔者随即展开了砂仁产新的又一次调查,走访和考察了国内外主产砂仁的5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9.
三七是广西产的名贵中药材,自2003年10月份产新以来,在广西的销势市场便摆脱了多年低迷市态并不断加快,价格已连续向上攀高,产新前销价40头、60头、80头三七只是55—60元(千克价,下同),120头三七47—60元,无数头三七40-45元,经过10月、12月两  相似文献   

10.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管状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河南、四川、新疆等省区,但以新疆种植居多、产量大;每年6—8月为产新期。自90年代至今,其价格运行达二个周期的变动,其规律是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周期运行,每一个周期大约为5—6年,对其变动周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期,时值岁末年初,市上交易没有丝毫改观,走销依然没有好转。在过去的2005年,是农民、商家均获利的一年,整体药材价升,多数药材产新价涨,及时脱手的商家、农民获利均不菲,但是随着粮价下跌,药材价格多处中上等价位,在当前需求没有好转情况下,明年农民种植药材积极性增大,因此,2006年中药材市场将是价值回归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简析三七     
三七正值大量产新,价格不落反升,走动也有所加快,无数头三七由产新前的32元左右,升至目前的45元上下。三七产新逆势而升,引起部分敏感药商关注。  相似文献   

13.
立秋早过,天气转凉。虽然药市已经走进旺季,但是交易并没有明显好转。随着秋季大量药材产新到来,一些家种药材价格可能会出现回落,下半年产新的品种很多,随着品种的陆续产新,热点也将大增,也会出现些比较明显的商机。  相似文献   

14.
热闹的春节已过,现询问和求购生地种子的人相当多,目前培植户要价8--10元(千克价,下同),购买方个别难以接受。现河南温县一代生地种成交价9--10元,高价位的生地肯定会刺激一批又一批的种植大户出现,人们都希望产新有较大的收入。旱半夏由于销价突破十几元,达历史最高价位,有部分种植户看好它的种植前景,现产地种球价10--12元。  相似文献   

15.
红花自五月中旬从南到北陆续收获,而其价格似药市中的一匹黑马,一路狂升。从产新前的75-80元(千克价,下同),到6月初已突破百无大关,目前市场价已达110-120元,从产新至今不足月余,升幅达50%,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是种植面积减少,还是人为炒作?今后走势如何(值得一提的是红花到8月份才能全部产新结束)?众说纷纭。笔者根据今年种植情况及药市销售库存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认为五种原因推动红花价格持续升高,预计到产新全部结束后,红花将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16.
近期地产市场与上期相比稍显平淡,几个主产品种成交活跃,黄芩价稳中有升,但市场存量不大,虽然种植面积增加,但许多药厂对安国地产货需求增加(安国黄芩含量仅次于山东货)估计产新后价格不会降多少,现成交价(千克价,下同)8元以上。天花粉市价较为低迷,收货商较少,新货价在8—9元之间,统货6—7元,陈货市场成交少,价6元以上,由于价位较高且亩产量高,今年药农种植面积大,估计产新后价格会下滑。菊花由于库存越来越少,市场优质货少,近期上升2元,成交价22—23元,部分压货商惜售。荆芥今年面积比去年增加几倍,且长势较好,估计产新后价会下滑,现成交荆芥穗7—8元,全荆芥2.5元。山药市场走动较快,有部分供应商拿货,各等级上升1元,统货9元,选货11元,市场好货较少。  相似文献   

17.
川芎是目前市场上众商最关注的热点品种,价格升至15元(千克价,下同),有人认为入手风险性大,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几天之内,其价格竟拉升到16.5元,直逼20元大关。川芎产新越来越近,目前已有小面积提前产新,产新前价格不落反升,难道这是产新后落价的回光返照,还是商机背后孕育更大的商机!为此、笔者不避浅陋,翻阅有关资料,又走访有关人士,及综合当前市场情况,就川芎今后走势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观观感观种苗种植析毫州地产观。近期雨多晴少,毫州市场交易平淡,地产品种大都在产新过程中。乡下集贸市场略好于交易市场,周边各集市说不上热闹非凡,但屡有成交,有常年经营户及饮片加工商参与采购,以备秋季和今冬明春经营所需。和药农、种苗专营商真诚交流中,根据乐于种植的品种选择和种苗下种情况,结合近期药市动态,对毫州地产品种略加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青翘每年8月中旬开始产新,10月初产新结束,产新期一般为50-60天,每年的产新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后期,由于近年青翘产销顺畅,价位偏高,致使产新期一直前提,从2001年开始,每年的7月上旬,便有药农开始上山采摘青翘鲜果,如果价格平稳,天气正常采摘可持续到10月初,一直到青翘完全成熟变成黄翘为止,产新期长达90天左右。产地一般把8月10日以前的30-40天定为产新初期,把8月11日至9月10日这30天定为中  相似文献   

20.
安徽亳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10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而著称,而白芍又占亳州药材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之多,即28万亩,白芍作为四十种常用大宗药材品种,年需求量在1000万千克左右。因此白芍价格的升降沉浮不仅影响到基地种植面积多少,药农收益如何,同时也影响到中药生产厂家及药材市场囤积商户的切身利益,时下正值白芍产新季节,有关白芍的话题不绝于耳,现将白芍的种植情况、在地面积、库存情况、生产现状及今后走势综合起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