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翁书和,张小玲,廖群香,朱纯石(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广州,510120)主题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病,肥大性中图号R540.5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本病具有明...  相似文献   

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冠心病一例高虹(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关键词心肌病;冠状动脉疾病中图法分类号R5422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特殊类型[1],1979年Yamaguchi[2]等首先报道。临床常因其心电图表现酷似缺血型ST-T改...  相似文献   

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y cardiomyopathy,AHCM)是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亚型,心肌肥厚主要局限于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  相似文献   

4.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CG)系肥厚型心肌病的~种特殊表现,临床经过一般缓和,预后较好。但心电图检查却貌似凶险,心肌明显“缺血”,极易误诊。困心尖部心肌局部肥厚,超声心动图(UCG)容易漏诊。我院自1990~1996年遇见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14例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诊断特点.方法 分析1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特征,确定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方法.结果 心电图显示以胸导为主的导联R波振幅呈V4≥V5>V3规律增高,同时伴有T波对称性深倒置,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显示心尖部心肌肥厚.结论 标准12导心电图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关系增高伴对称性T波深倒置,应该考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改变特点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首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局限于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心肌肥厚。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于体检时心电图异常而进一步检查发现,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普通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尖部位常受肺、胸壁等影响,无法得到清晰的图像,往往造成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7.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其病理改变主要在心肌,尤其是左心室形态学改变。其特征为不均等的心室间隔增厚,但心尖部肥厚心肌病尚少见,现将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5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电图、MRI及心脏超声在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5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MRI及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影像学表现,并评估三种影像学手段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效能。结果52例病例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左胸导联RV4-6电压增高、左胸导联前后肢对称且有深倒置巨大T波、ST段水平压低各35(67.31%)、40(76.92%)、32例(61.54%),均无异常Q波,不同程度心律失常6例(11.54%);MRI影像学表现:单纯型P-心尖部心肌肥厚、单纯型T-心尖部心肌肥厚、混合型P-心尖部心肌肥厚、混合型T-心尖部心肌肥厚各23、12、12、5例;T-心尖部心肌肥厚患者心尖部室壁弥漫性肥厚,以典型"黑桃心"征象为主要表现,P-心尖部心肌肥厚患者心尖部室壁轻度肥厚,多为节段性肥厚,无"黑桃样"征象;超声检查影像学表现以心尖部心肌对称或不对称性肥厚为主,肥厚心肌回声不均匀,收缩较僵硬,心尖部心腔狭小甚至闭塞,超声检查22例未见明显异常,18例心尖部心肌肥厚,8例左室舒张功能降低,10例左房增大。结论心电图、MRI及心脏超声在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均具有一定价值,MRI可精确显示各心肌壁肥厚程度,利于心肌病分型、心脏功能分析,因而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较心电图和超声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肥厚型心肌病中心肌肥厚的病变部位主要局限于左室乳头肌以下的心尖部时,临床上称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此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病人客观检查阳性率低,易和系统性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及其它可引起左心室肥厚的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和漏诊。我院从1987年3月-2003年12月11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早期心动图、心电图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尖部心肌肥厚为主的心肌病,属于非梗阻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临床上较少见,其原因之一可能与误漏诊有关[1] .一九九三年十月至二零零参年三月我科经二维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确诊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患有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时另取无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左室心尖部心肌厚度、心尖部增厚率、左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收缩末期左室心尖部心腔面积以及E/A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运用超声诊断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帮助患者获得更好地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及左心室造影等方法诊断29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结果提示心电图胸导联T波深倒伴有ST段压低和R波电压增高者,除外高血压病后,应高度怀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本病。对诊断困难者应进一步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心脏核磁共振或冠状动脉与左室造影以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肥厚型心肌病遗传规律;探讨彩色多普勒心肌组织显像(DT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家系调查。对肥厚型心肌病人用DTI测定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测定二尖辩环、左室后壁、心尖部及空间隔运动速度。结果该家系4代68人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8例,其中梗阻性3例,非梗阻性5例。心肌舒张功能指标:MVRDEV、LVPWENDV、LVPWEXDV、LVPWMDV、APMDV显著降低,反映收缩功能指标部分降低。结论肥厚型心肌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TI对该病的诊断及了解心脏功能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梦宇 《当代医学》2014,(24):49-50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并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 在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0例,测量室间隔心尖段、左室后壁、侧壁心肌的厚度,并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果 2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后壁、侧壁及室间隔心尖段心肌明显增厚,厚度16~31cm,1例左室流出道近心尖部梗阻,左室舒张功能减退14例,左房增大13例。其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15例,R波增高〉25mv 17例,出现冠状T波16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快速准确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能够避免单纯根据心电图造成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5.
7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霓  张竑卉  孙芸芸 《广东医学》2004,25(2):164-165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7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合并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73例(100%);伴胸前导联T波倒置0.05~0.1mV或以上,以V3或V4最明显41例(56%);R渡振幅增高以V3,V4或V5为主31例(43%);胸导联病理性Q波0例;ST段压低,以V3或Vd最明显34例(46%),合并心房纤颤5例(7%)。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心电图异常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2例临床分析黄蕾林佑善蔡绳(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心内科200032)自从1979年Yamaguchi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首次描述以来,已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1~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较少见,但临...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心肌病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多表现为不均等的心室间隔肥厚,亦有心肌均匀肥厚或心尖部肥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造影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评价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左心声学造影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检出率,并对此类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用心肌声学造影进行评价。结果:左心声学造影和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左心声学造影诊断检出率均高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检查中应用左心声学造影方式,其诊断准确率更高,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点,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为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体检且一切正常的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均有一定的异常。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心尖心肌厚度与R波最大波幅、左室后壁厚度与R波最大波幅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28、0.7254,P0.05)。心尖心肌厚度与ST段压低深度、心尖心肌厚度与T波倒置深度与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35、-0.6649,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而且两者的多种异常表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特征是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晚近,形态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除此之外,尚有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和左心室中部肥厚。1976年Yamaguchi等和Sakamoto等首先报告,左心室心尖部的心肌肥厚时,临床表现颇具特征。可称之为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亚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本病有遗传性,遗传方式推测系X伴性隐性遗传,然文献报告中尚有分岐。本文报告1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