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提高婴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确保静脉给药的有效性.对象接受静脉穿刺的患儿共128例,男性55人,女性73人,年龄0.08~7岁,平均3.24±2.16岁.方法 ①一把抓法即操作者一把抓住患儿的四指,利用拇指和四指向内的力,使患儿的手背稍微隆起,而暴露静脉; ②直刺法即进针点与静脉在一条直线上,保持针头在静脉管腔中央; ③先调法即在确认针头进入静脉管腔后,先开调速器,再松压脉带,确保静脉穿刺的成功;④慢速进针法针头进入静脉管腔后,速度一定要慢,以防损伤静脉.结果 128例婴幼儿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达100%,确保了静脉给药的有效性.结论 准、轻、稳的婴幼儿静脉穿刺方法在护理工作中取得满意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研究静脉腔内激光术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与单纯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将其分为静脉腔内激光+高位结扎组80例和单纯静脉腔内激光术组8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21~40个月,静脉腔内激光+高位结扎组的80例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无1例复发,而单纯静脉腔内激光术组的80例患者中有11例复发,改行二次手术,两组术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腔内激光+高位结扎术较单纯静脉腔内激光术安全性更高,具有微创,美观,安全,操作简单的特点,效果满意,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与分析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58例,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随后分为腔内激光组(29例)与静脉剥脱组(29例)。其中对腔内激光组患者采取腔内激光治疗术进行治疗,而对静脉剥脱组患者采取静脉剥脱术进行治疗。结果静脉剥脱组与腔内激光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均较佳,但是腔内激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骨髓腔内通路和中心静脉通路在危重症病人早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0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骨髓腔内组与中心静脉组,每组30例.骨髓腔内组与中心静脉组病人分别建立骨髓腔内通路与中心静脉通路进行输液或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输注相关指标、操作者满意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骨髓腔内组的第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于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开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比对。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序后奇偶数划分小组,研究组26例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结果课题反馈研究组数据异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开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股静脉插管(FVC)与颈内静脉插管(IJVC).对血液净化中心2年的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病人进行观察和比较,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12~8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46例,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10例,糖尿病肾病7例,多囊肾3例,痛风性肾病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中有效的给药途径,减轻血管活性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单腔中心静脉插管和84例双腔中心静脉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血管受损情况的差异.结果单腔组有13例(14.4%)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周静脉炎,其中2例出现皮肤坏死,经换药及植皮后愈合;双腔组未发现有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结论双腔中心静脉插管的使用能减少从外周静脉给药引起的化学性及机械性静脉炎,值得在体外循环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47-53
目的 评价静脉腔内激光治疗静脉性溃疡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治疗的80例静脉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患者出现发热、皮肤感觉障碍、皮下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观察组患者近期疾病复发率为5.00%,对照组患者近期疾病复发率为30.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静脉性溃疡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恢复快,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彭剑芳 《华夏医学》2002,15(5):653-654
随着医疗护理学的发展 ,静脉输液工具不断改进 ,从单纯头皮针发展到静脉留置针、深静脉留置管。 2 0 0 0年 4月至2 0 0 1年 7月 ,本院ICU护士对 15 0例患者行股静脉穿刺置管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5 0例 ,男 90例 ,女 6 0例 ,年龄 18~ 94岁。其中脑血管疾病 110例 ,心血管疾病 2 0例 ,急性有机磷中毒 1例 ,慢性支气管炎并呼吸衰竭 18例 ,产后DIC 1例。1.2 材料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 1个 (内有穿刺针 18Ga× 6 .5cm ,导丝 0 .32″× 6 0cm ,单腔导管 16Ga× 2 0cm ,缝线 ,缝针 ,5ml注射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均先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置管后单纯抽气10例,接水封瓶持续负压引流排气{2例.结果 22例自发性气胸治愈18例,好转2例,无效2例,治愈好转率90.9%,仅3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曲张静脉的疗效.方法 78例病人,男33例,女45例,共95条患肢行激光或激光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2~25个月,平均5.4个月,78例病人均疗效满意,恢复良好,无局部复发.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好、操作简便和不遗留手术疤痕等优势,联合手术治疗时,可扩大治疗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均先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置管后单纯抽气10例,接水封瓶持续负压引流排气12例.结果 22例自发性气胸治愈18例,好转2例,无效2例,治愈好转率90.9%,仅3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评价静脉腔内激光联合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静脉(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共10条患肢行静脉腔内激光联合SEPS术,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Ⅲ.返流的4条肢体联合行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结果10条患肢溃疡在10~60 d内愈合,所有病人随访6月以上未发现局部溃疡复发.结论静脉腔内激光联合SEPS术可以微创、有效地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可以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MSCTV)诊断静脉受阻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5例应用直接MSCTV诊断并经临床证实的静脉受阻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研究MSCTV成像方法,分析静脉受阻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本组共35例患者,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19例,上肢深静脉血栓2例,深静脉瘤栓3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11例。MSCTV深静脉血栓表现为静脉腔内的充盈缺损,管腔中断,侧支循环形成。深静脉瘤栓表现为静脉腔内和/或腔外软组织肿块影,管腔不规则狭窄并充盈缺损。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表现为静脉血管增多、增粗、纡曲。结论静脉受阻性病变具有一定的MSCT征象,MSCTV对诊断静脉受阻性病变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在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364例心脏手术当日留置三腔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规范化导管维护,分析三腔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效果.结果使用三腔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有穿刺点肿胀渗血(7例,1.9%)、穿刺处化脓(9例,2.5%)、导管置管深度改变(23例,6.3%)、堵管(29例,8.0%).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应用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可以显著降低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痛苦,提高输液体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门静脉(PV)和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形成的超声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PV和SMV血栓形成患者12例,全部行超声显像.结果 直接征象为血管内低回声团,7例为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栓,管腔内为均匀低回声团;4例为慢性期血栓,管腔内为不均匀低回声团;间接征象:肠腔扩张积液10例,扩张小肠40~60mm:肠壁增厚12例,增厚5~24mm;腹腔积液12例.结论 超声显像是诊断PV和SMV血栓形成并肠道缺血敏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在下肢静脉血栓疾病中的超声诊断分析.分析方法 对拟诊为38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分析其解剖结构及血流改变.结果 急性血栓26例,声像图表现为管腔内充满低回声团,彩色血流消失.亚急性和慢性12例,声像图表现为实质性偏强回声,形态不规则,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或管腔周围可及轨道状血流信号.结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表现出快捷、安全、诊断率高等特点,能确定栓塞部位、类型并能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1.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红细胞的清除速度;2.影响清除速度的因素;3.脑脊液黄变出现和消失的时间。为此,我们总结了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和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本材料来源于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三医院,选取诊断明确的6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包括因头颅外伤、血液病、脑肿瘤、脑膜炎和脑出血所致之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患者。60例均有明显的血性  相似文献   

19.
经蝶海绵窦手术静脉腔隙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蝶海绵窦(CS)手术中相关静脉腔隙的解剖位置和形态特点.方法 取血管灌注的尸头标本10例,经蝶入路暴露鞍底硬膜和CS下壁并切开,确定前、下海绵间窦在鞍底的相对位置.对CS静脉腔隙进行观察和测量,分析可利用的静脉空间.结果 4例标本有明显的前海绵间窦,5例有下海绵间窦,前海绵间窦位于视神经隆突下方,而下海绵间窦位于鞍底隆突向斜坡压迹转折处.CS分为内侧、下外侧和背外侧静脉腔,内侧和下外侧腔在经蝶手术中能方便使用,但背侧腔由于鞍旁段颈内动脉上水平部的阻挡,对经蝶入路影响较大.结论 经蝶海绵窦手术时,了解海绵间窦在鞍底的相对位置,并合理利用各CS静脉腔隙,能减少不必要的静脉出血,避免血管、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原因通常是急性血栓形成使冠脉管腔完全阻塞,局部心肌血流丧失。因而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能迅速重建冠脉血流,有效限制和缩小梗塞范围。本文对我院36例静脉溶栓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4—2007年确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6例,均符合溶栓条件,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8—72岁。溶栓距发病时间平均为(8.6±6)h,其中〈6h者19例,6—12h者17例,再依据冠状动脉临床间接再通指征分为再通组和未通组,两组性别、年龄、梗塞部位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