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亚健康(sub-health)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概念被科学范畴所容纳,从传统的身体健康和疾病概念中单独分离出来,吸引了世界相关方面的眼球。亚健康状态是指既不健康又没有疾病的一种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灰色状态[1],又称"第三状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趋势的严峻,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了解大一新生亚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亚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做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第三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本文重点就职业女性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形成原因、临床表现及干预对策进行阐述,并希望对于预防和改善学会女职工可能存在的亚健康状态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处于既非健康又非疾病的一种生理机能状态,此状态下虽然没有疾病,但亦非健康状态,此时有可能是由健康向疾病转变的中间状态~([2])。因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以防从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化。目前,通常将亚健康分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与社会适应亚健康3种类型。颈背疼痛型亚健康是躯体亚健康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正亚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次等健康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sub-health)是指人们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我国目前70%的人处于程度不同的亚健康,有着亚健康的体验。而在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  相似文献   

6.
所谓亚健康状态(亦可简称亚健康),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的感觉和症状,如失眠、乏力、体力下降、情绪不稳(包括紧张、低落、烦躁等),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下降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  相似文献   

7.
亚健康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隐形杀手,也是现代医学难题之一。它已经成为国际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一次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有5%,处于各种疾病状态下的人也只有20%,而有75%的人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什么是亚健康呢?亚健康一般是指身体上没有病态表现,没有哪个器官有任何的疾病,但有许多的不舒服的生理状态,它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又叫“第三状态”,“次健康”、“灰色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亚健康的检测方法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健康状态(Subhealth Status)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人群中约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许多医学专家认为,亚健康正成为威胁全球的世纪病。我国对亚健康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国内研究者在研  相似文献   

9.
应重视老年人的亚健康状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亚健康”状态一般认为是指人类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老年人是亚健康的易发人群,“亚健康”状态一般表现为生理性(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社会适应性亚健康,亚健康的发生基础-紧张的积累,当紧张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引发亚健康状态,健康-亚健康-疾病三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应遏制“亚健康”向疾病的转化,而努力使“亚健康”转化为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状态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状态.无证可辨是指现代医学检测提示异常,但与患者当前"证"不相符合,出现中医辨证论治证据不足,从而无证可辨的现象.亚健康状态可有症,可无症,其与传统医学提出的"无证可辨"中的"无证"有一定相关性.其中无症之人在使用中医中药时因其无症,辨证论治过程中无证可辨.本文试图找出...  相似文献   

11.
“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第三状态,是指处于健康(约占人群总数的15%)与疾病(也占15%左右)之间的过渡状态,是指未患病,但已有不同程度的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的人群的身体状态。许多已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以为自己是健康人,实际上在面对同样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时,亚健康人却不能像健康人那样轻松承受,因此正确认识亚健康状态以及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因素,是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的前奏。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一、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可导致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亚健康人群多为40岁以上的人…  相似文献   

12.
亚健康状态(sub-bealth)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因此称为第三状态,也称为灰色状态、病前状态等。它拥有广泛的内涵,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中  相似文献   

13.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1].在我国,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处于亚健康的人数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其中以中青年人最常见,对社会已经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稳心Ⅰ号治疗女性亚健康状态2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亦可称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是肌体虽无明显确立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稳心Ⅰ号是我院黄永生教授经多年临床研创的有效复方中药制剂,临床治疗女性亚健康状态218例,取得显著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亚健康状态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情志因素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情志因素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是指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长期的情志异常,会导致人体心理发生病态的改变,进而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异常变化,从而产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改善情志状态能够改变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及发展,从而防止疾病的产生,是预防和调节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治疗环节之一,也是中医理论中"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情志因素的深入研究,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亚健康状态的内在机理变化,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状态、亚临床状态、病前状态或潜病期等,是指人的身心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量健康状态,此时机体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表现在人的生命活力下降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身心出现种种不适。在中医学上,虽无亚健康这一称谓,但亚健康的种种表现均可归属于中医许多内科杂病范畴的证候表现.中医未病学中的潜病态、前病态即包括亚健康状态。中医认为健康是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人若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异常,出现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7.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是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仅有某些功能性改变的"灰色状态",或称"病前状态"。WHO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普遍存在[1]。失眠约占亚健康状态的42.5%[2]。失眠可引起人体免疫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是多种疾病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  相似文献   

18.
姜莲莲 《大家健康》2016,(2):284-284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似健康又非健康又非病是中间或者说是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一般女性的检出率高于男性,40~50岁年龄段较其他年龄段高发,教师、公务员高发。生活现代社会的人们,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易失眠、倍感疲劳、作息不规律、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反复感冒等等,医学专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9.
亚健康状态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体质状态,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其防治方法也丰富多彩,笔者从中医推拿角度回顾了近几年来推拿疗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现状,并进行了展望与述评.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 亚健康是国际医学界20世纪后期提出的医学新思维,是指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检,是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新话题。亚健康既可表现为个体的亚健康,又可表现为群体的亚健康和社会的亚健康,而这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就人类个体亚健康来说,其表现为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维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