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目的 总结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经验,并与股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穿刺置管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Ⅰ组) 184例,股静脉置管组(Ⅱ组)92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1针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误穿动脉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及导管栓塞率和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的血液流量等情况.结果 Ⅰ组1针穿刺成功率较Ⅱ组高,导管相关感染率、误穿动脉率及导管栓塞率较Ⅱ组低,Ⅰ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且血液净化治疗时的血液流量不足率(血液流量少于180.mL/min)较低,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可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对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效果的影响及优缺点,以供临床合理选用.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122例分别应用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各类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研究导管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血液净化时最大血流量、净化效果及患者耐受性等.结果 颈内静脉置管较股静脉置管血流量充足,留置时间长(P<0.05),患者耐受性较好,且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均较低(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首选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颈内静脉的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经验,比较两者在血液净化治疗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肾内科2003年3月-2005年9月共92例行经皮股静脉置管,2005年9月~2009年3月共184例行经皮颈内静脉置管的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净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二种深静脉的置管术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误穿动脉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及导管栓塞率进行比较.结果颈内静脉置管术一针穿刺成功率较股静脉置管术高,导管相关感染率、误穿动脉率及导管栓塞率前者较后者为低,导管留置时间长.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具有临床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置管(CVT)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探讨导管的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 a间该院血液净化中心对70例急慢性肾衰患者,穿刺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三个部位CVT共72例次,其中颈内静脉20例,颈外静脉21例,股静脉31例.结果导管留置时间,颈外静脉1~19个月,颈内静脉3 d~20个月,股静脉1~38 d.CVT并发症发生率为5.5%,其中感染(2.7%),血流不畅(1.4%),出血(1.4%).结论血液净化应用CVT有快捷、安全的优点,导管留置时间:颈外静脉和颈内静脉差异无显著性,但比股静脉明显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股静脉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及其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及其临床应用,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颈内静脉置管成功率92%,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94%,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具有使用可靠、成功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使临床更合理、更安全的选择置管方式。方法 选择颈内静脉置管77例次,锁骨下静脉置管43例次,股静脉置管78例次。观察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透析效果评价及相关的并发症。结果 颈内静脉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透析效果评价均优于股静脉,股静脉优于锁骨下静脉,三种置管方式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出现和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等待内瘘成熟应选择颈内静脉,血液净化充分,患者行走方便;急、慢性肾衰合并严重心肺疾患应选择股静脉更安全;锁骨下静脉不宜选择;②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是防止导管感染的有效环节;③浓肝素封管是防止导管阻塞的关键,应积极提倡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吴鹰 《中外医疗》2011,30(11):43-44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穿刺置管方法的不同采用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肾内科患者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92例(I组),股静脉置管组46例(Ⅱ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组一针穿刺成功率较Ⅱ组高,导管相关感染率、误穿动脉率及导管栓塞率较Ⅱ组低,I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且血液净化治疗时的血液流量不足率(血液流量少于180mL/min)较低,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可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是目前急诊透析中常用的手段,主要部位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目前学者们大多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建立血路,认为股静脉置管易合并感染,且置管保留时间短。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10年11月间共采用股静脉留置导管技术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145例次,现就其留置导管时间及并发症,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种深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2个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方法分析2007年7月~2009年6月我院血液净化室对70例急、慢性肾衰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髂外静脉置管35例(治疗组),股静脉置管35例(对照组)。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股静脉97%,髂外静脉94%。二次穿刺成功率:股静脉100%,髂外静脉100%。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3~115天(36.34±25.29)天,髂外静脉4~116天(55.57±31.75)天,感染发生率:股静脉25.6%,髂外静脉5.7%。结论髂外静脉置管操作简单,血流量充分,导管使用时间长,感染率少,可作为血液透析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对302例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穿刺时的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期间发生的问题进行统计。结果: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5%,失败率为1.3%,死亡率为0.03%,穿刺时的并发症为16%,留置期间的并发症为24%,血流量可为200-300/min,留置最长时间为158天,结论:颈内静脉置管简单易行,血流充足,只要注意使用方法,较其他形式之留置导管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妇产科危重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盲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52.38%,研究组多次穿刺成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47.62%,研究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52.38%,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危重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进行临床救治,可显著提高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穿刺并发症发生率,避免患者遭受严重身心伤害,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总结出颈内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针对性的对92例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术行血液透析治疗,随时跟踪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及时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详细登记护理体会。结果:穿刺92例,其中右侧颈内静脉84例,左侧颈内静脉8例,均采用seldinger置管技术,穿刺成功,未发生与置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感染率小等特点,经过术后有效的规范对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的相关操作,其留管时间相对较长的优势,可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的治疗中推广应用,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Several million subclavian-vein catheters are placed in patients each year to enable caregivers to administer chemotherapy,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or long-term antibiotics or to manage preoperative fluids. Subclavian venipuncture requires the position of a deep vein to be identified with only surface landmarks. But the traditional right subclavian vein (RSV) catheterization (primitive procedures) is not the answer for all patients. The precise location of the vein is not known, and it is importa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method to achieve central venous access safely in any given patient. To modify the primitive procedures of the RSV catheterization for greater success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atomic studies and ultrasonography were conducted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were validated. Methods Anatomical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RSV and its adjacent structures were performed on 20 adult cadavers according to modified procedures. The RSV catheterization of 2900 cases was carried out by the modified procedure, 500 of these cases were observed by ultrasonography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anatomical stud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showed that the insertion point differs from the bodily form of fatness or leptosome. The clinical data revealed that in the 2900 cases which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modified approach, the success rate was 98.90% (2868 cases), the failure rate was 1.10% (32 cases),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is 0.79% (23 cases), and the catheterization time is (31.2±10.5) minutes. Five hundred and sixty cases of the RSV catheterization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recommended insertion procedure;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modified approach and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he successful rate of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was 73.0%, of which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6.1%; the two approach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uccessful rate: χ2=626.642, P&lt;0.01; complication rate: χ2=80.708, P&lt;0.01). Conclusions The modified RSV catheterization is characterized with a higher success rate and less complications, and the insertion procedure differs from the bodily form of fatness or leptosome.  相似文献   

14.
黎洋  蒋先洪  米永华 《四川医学》2012,33(5):827-829
目的探讨双腔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总结以后穿刺及对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以2008年9月~2011年9月我科243例因各种原因需行血液净化治疗而建立临时双腔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243例双腔股静脉置管患者中,置管成功者239例(98.4%),置管失败者4例(1.6%)。置管术后至2周内出现导管不通畅或导管完全阻塞16例(6.5%);导管相关性菌血症10例(4.1%);留置导管周围渗血9例(3.7%),留置导管滑脱4例(1.6%),局部血肿形成3例(1.2%),术侧下肢肿胀3例(1.2%),动静脉瘘1例(0.4%)。结论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作为肾内科常规治疗手段,具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技术相对简单,风险小,能保证足够血流量的优点。在急慢性肾衰竭、中毒及内外科其他多种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崔展  孙建辉 《四川医学》2013,(9):1434-1435
目的 评价床旁彩超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盲穿不成功的33例患者穿刺所用时间及改为床旁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所用的时间,记录直接在床旁彩超引导下43例患者穿刺置管所用的时间,分别计算盲穿及彩超引导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盲穿组中33例患者盲穿耗时长,经过反复多次穿刺均不成功,而改在床旁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均一次性成功,彩超引导组43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两组76例患者在床旁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耗时短;盲穿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4.34%,总成功率90.27%,并发症发生率1.47%,彩超引导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0.结论 床旁彩超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用时少,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搬运方便,应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及成功率。方法:30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拟行静脉转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声引导和传统盲穿法行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二次以上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组与盲穿组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6.67%和53.33%,二次以上成功率分别为13.33%和26.67%,总体成功率分别为为100%和8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和20.00%。结论:对于上腔静脉综合征需行高危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超声引导法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且穿刺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技术在无痛内镜患者行浅静脉置管中的指导效果,明确此应用对穿刺置管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80例无痛内镜检查患者(BMI27 kg/m~2)随机分为触摸组和超声组。触摸组采用传统的视觉加触摸法行浅静脉穿刺置管;超声组采用超声仪先查看浅静脉位置、走行及周围组织情况,然后采用先平面外定位穿刺再平面内引导的方法行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穿刺三次未成功)、穿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确定先平面外定位穿刺再平面内引导的超声技术在较肥胖患者行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指导作用及对患者检查治疗的影响。结果 (1)超声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82.5%,触摸组为43.5%,超声组高于触摸组(P0.01)。(2)超声组穿刺置管时间为(12.175±5.217)s,触摸组为(24.8±21.472)s,超声组短于触摸组(P0.01)。(3)超声组血肿和药物外渗发生率分别为2.5%和0%,触摸组均为10%,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触摸组(P0.01)。结论用改良超声引导技术对较肥胖患者行浅静脉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62-65
目的 探讨不同定位方法对早产儿脐静脉置管后异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早产儿66例,分为两组(X线摄片定位组33例,超声定位组33例),统计两组置管成功例数,置管后24 h、48 h、4 d均予超声检查异位情况。结果 X线摄片定位组、超声定位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7.9%、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9);置管后的24 h用超声检查导管位置,X线摄片定位组、超声定位组异位率分别为34.5%、10.0%(P=0.023);48 h和4 d的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脐静脉置管后超声定位较X线摄片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性高,两种置管后的定位方法应定期以超声技术反复筛查,超声技术的定期检查可以确保将脐静脉导管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总结2007 年9 月-2011 年11 月间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97 例资料,并分析穿刺成功率、进针次数、置管穿刺所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置管成功率100%,进针次数1-3(1.5±0.6) 次.操作时间15-30(19.2±5.5)min,2 例(2%) 中心静脉导管误入颈内静脉内,1 例(1%) 置管后41d 形成血栓,10 例(10%) 于置管后1-80(32.9±25.7)d 发生感染.结论 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