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诊治措施。方法脂肪液化程度较轻的患者与脂肪液化程度较重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疗效。结果腹部切口渗出液较少患者进行处理后1,0~15 d切口愈合,且均未进行Ⅱ期缝合处理;对腹部切口出现大量渗出液,且腹部切口出现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的患者,一般进行治疗3~5 d后实施Ⅱ期缝合处理,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 d。所有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腹部切口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现象。结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并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应根据其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对可能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瑞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08-3009
目的 分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42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的多少分为A组和B组,根据临床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脂肪液化切口经过相应处理后均痊愈,A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 d~1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2.1 d;B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6 d~2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8.4 d.结论 及时有效的引流、合理地使用电刀、积极治疗糖尿病、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预防和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润巧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99-4000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3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3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干预后,切口渗出液消失,术后3 d-7 d切口处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院内感染,术后7 d~15 d切口愈合出院。结论针对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不同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8例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情况分为A、B 2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A组术后2 d~4 d愈合,无需Ⅱ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 d~5 d后可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 d~28 d.2组患者切口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糖代谢紊乱、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皮下液化腔放置负压硅管引流的方法可以减少瘢痕面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白糖外敷治疗妇科腹壁切口脂肪液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糖外敷治疗妇科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妇科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治疗组严格消毒下挤出腹壁切1:2渗液,挤压后白糖外敷;对照组挤压后常规应用75%酒精消毒切1:2换药治疗。观察2组的腹部切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为4d~10d,平均(6±3.5)d,而对照组为6d~21d,平均(12±7.4)d,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外敷白糖治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莫瑞祥  陈延林 《华夏医学》2008,21(1):108-109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诊治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6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脂肪液化的切口经处理均痊愈。其中切口渗液较少的30例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14d,平均为12d;切口渗液较多的32例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6~24d,平均为18.6d。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注意对糖尿病的治疗,及时有效地引流,正确地手术操作,合理地使用电刀,对预防和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观察23例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9~37 d愈合,平均17.3 d,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体型较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过度牵拉、术前软组织损伤等可能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橡皮片引流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观察23例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9~37d愈合,平均17.3d,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体型较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过度牵拉、术前软组织损伤等可能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橡皮片引流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邱玲琍 《当代医学》2014,(28):27-28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12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n=60)。实验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3.65±0.62)d及平均切口愈合时间(10.86±1.27)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8.65±1.64)d,(18.50±2.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操作简单,切口愈合效果令人满意,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与防治。方法对72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病理特点和诊治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均于术后3~6d发生,且具有独特的发生规律,经及时对症处理腹部切口渗液少、范围小者术后7~12d切口愈合;切口渗液多、范围广者术后14~20d切口愈合。结论重视早期诊断,有利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郭振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89-2990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 月-2011 年6 月65 例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脂肪液化发生原因、治疗经验及预防措施.结果 造成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为肥胖、糖尿病、低蛋白血症、高频电刀使用及术中操作不当,其中肥胖约占52.3%,较其他原因明显为高.6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1 例细菌感染,平均住院时间(15.5±4.2)d.结论 针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进行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对降低脂肪液化发病率,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碘伏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充分引流腹部切口渗出液后分别用碘伏及酒精外敷腹部脂肪液化伤口,观察两组患者愈合程度及痊愈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腹部切口愈合时间7±1.7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0±2.1天,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碘伏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简单便捷,费用低,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2007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29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术后9-14d愈合,无需二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5d后可行二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d。并探讨其发生原因。结果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是否使用电刀、缝合技巧、暴露时间长短、术后切口观察处理、自身因素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29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A组术后9~14d愈合,无需二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5d后可行二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d.并探讨其发生原因.结果 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缝合技巧,暴露时间长短,术后切口观察处理、自身因素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治疗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微波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9.12±2.35)d,短于对照组的(11.44±3.27)d(P〈0.01)。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微波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加快切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献忠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804-3805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针对3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再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结论伴有肥胖、糖尿病以及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术后没有进行微波照射理疗,是导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涂爱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761-4761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产科24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患者皮下脂肪含量过多、电刀的使用、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止血不彻底、自身愈合能力下降等有关。结论针对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对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秀平 《吉林医学》2014,(15):146-3343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优化临床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52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用红光照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2.1±0.9)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5.8±3.1)d;治疗5 d后,试验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两项指标试验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治疗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妇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60名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确诊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试验组采用微波仪照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根据患者切口恢复和治愈情况,记录其治疗时间、切口的愈合时间和总有效率,对比分析不同疗法对于治疗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是4.02±3.87d,切口的愈合时间是12.77±2.69d,治愈28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是8.65±1.34d,切口的愈合时间是17.14±3.34d,治愈2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疗效较常规治疗好,切口恢复快,治愈率高,有效降低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是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措施,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研究妇产科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切口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于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病例进行支持性治疗,抗感染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3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1个月后随访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其中4例二期缝合,没有切口感染的发生,愈合时间5~15d。结论切口液化的原因可能与患者肥胖,切口暴露时间过长,自身体质比较差,术后的咳嗽和胎膜早破等有关。对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针对性进行护理,有效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顺利愈合,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