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汤泽强  李永辉  秦音  詹玲  陈振望 《吉林医学》2012,33(23):5045-5046
目的:探讨未成年服刑人员在监管场所特殊环境下浅表脓肿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了解发病原因,行脓肿小切口切开冲洗引流术,并利用患者就诊、手术和换药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治愈率100%。结论:健康教育加脓肿小切口切开冲洗引流术是未成年服刑人员在监管场所特殊环境下浅表脓肿防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甲沟炎行部分拔甲术加清除甲床坏死组织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16例甲沟炎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解释工作,手术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116例甲沟炎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术后复发率低。结论:部分拔甲术加清除甲床坏死组织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甲沟炎复发。  相似文献   

3.
拔甲治疗足拇趾甲沟炎216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拔甲治疗甲沟炎临床效果,探讨甲沟炎进一步治疗的方法。方法将保守治疗无效的甲沟炎患者施以不同的拔甲手术(部分拔甲或完全拔甲)。结果共治疗216例,拔甲后8~30d创面愈合,复发119例。结论单纯拔甲术治疗甲沟炎近期效果好,但治疗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部分拔甲术治疗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5例甲沟炎患者,急性感染18例,慢性反复感染37例,合并甲癣12例;单纯拔甲术(全部)16例,部分拔甲术并局部甲床、甲母破坏39例.结果 部分拔甲术疗程3~7d,平均4.5d,单纯拔甲术疗程8~39d,平均15d,二种术式术后随访8~12个月,单纯拔甲术5例复发,部分拔甲术并局部甲床、甲母破坏患者1例复发.结论 部分拔甲并局部甲床、甲母破坏术,使患者术后痛苦小,疗程明显缩短,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层部队门诊对甲沟炎拔甲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1例甲沟炎拔甲术患者,对其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地实施了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61例患者对甲沟炎的发病原因、预防保健、早期治疗、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良好行为与健康的关系等相关知识都基本上有了正确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结论对甲沟炎拔甲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强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引导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改良拔甲术治疗拇趾复发性甲沟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的探究。方法筛选我科通过改良拔甲术进行拇趾复发性甲沟炎治疗的患者130例,部分患者行拔甲加甲床切除术。对其疗效和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130例中,106例16d内痊愈,19例21 d痊愈,6例31 d痊愈,疗效相对较好。结论通过部分拔甲加甲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拇趾复发性甲沟炎患者,基本能够彻底消除病灶,复发率都比较低、治疗的时间也比较短、换药次数不像传统方法治疗的那么多、造成的创伤也小、恢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嵌甲性甲沟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47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嵌甲侧部分甲床、胚根切除及中、西药内服外敷等治疗,同时选择42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趾(指)甲部分拔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复发4例,随访1~3年,其中33例患者均在随访9个月~1年时趾(指)甲长至末端,失访10例;对照组治愈27例,复发15例,随访1~3年,11例因复发而改为其他手术方式,失访9例。结论对于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采用改良拔甲术结合内服外敷的方法较传统拔甲术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嵌甲型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嵌甲型甲沟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患者。A组采用传统全甲拔除术,B组采用部分拔甲术+甲床部分切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B组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拔甲术+甲床部分切除疗效优于全甲拔除术,患者痛苦小,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改良拔甲术治疗甲沟炎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彻底治愈甲沟炎的新型、简便实用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00例患者,选用患趾部分趾甲拔除术,配合GX-Ⅲ型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气化破坏患侧部分甲床及趾甲根部生发层。彻底消除患侧部分趾甲的生长,并同时气化切除患侧增生肥厚的甲唇。结果100例患者中,97例痊愈,3例患侧趾甲再次长出,术后短时间内甲沟炎复发,经两次治疗痊愈。结论针对甲沟炎患者,尤其是屡次发作的顽固性甲沟炎患者,采用改良拔甲术,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拔甲术是外科门诊常用手术方法,用于治疗多种甲沟、甲下的感染和损伤以及甲板、甲周的某些疾病.传统拔甲术在分离甲板与甲床时采用手术刀分离法,2002年1月~2012年9月对680例患者采用组织剪分离的方法进行拔甲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80例,男403例、女297例;年龄6~ 72岁,平均36岁;其中指(趾)甲沟炎278例,嵌甲合并感染233例,外伤致甲下积血或指(趾)与甲床分离84例,顽固性甲癣67例,甲周疣1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部分拇趾甲及甲床切除方法治疗顽固性甲沟炎的疗效。方法1978-01—2009-05对326例拇趾甲沟炎病人采用单趾一侧或双侧、双趾一侧或双侧病灶部分趾甲及甲床切除术。结果治愈319例(97.9%),复发7例(2.1%);44例(13.5%)患拇趾头变形者中,39例恢复正常形态(88.6%),5例(11。4%)变形有不同程度改善;11例(3.4%)合并骨髓炎者经治疗后痊愈。结论改良部分拇趾甲切除及病变甲床清除,使破坏后病变甲床不再生长趾甲,彻底清除甲沟炎的致病因素,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患侧部分甲床联合甲侧皮肤弧形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共71足趾顽固性甲沟炎患者采取部分甲床联合甲侧皮肤弧形切除术,分析研究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的伤口均愈合,术后随访58例患者(71趾)6~12个月,优55趾,良15趾,差1趾(1例患者1趾复发再次手术)。优良率达到98.59%。结论部分甲床联合甲侧皮肤弧形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甲沟炎效果优越,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根治嵌甲甲沟炎1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晋国  韩书北  郭庆峰  樊晓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23-4225,F0003
目的分析嵌甲甲沟炎的主要病因,探讨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63例(172趾)嵌甲甲沟炎患者采用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矫正甲床畸形。结果 163例患者随访1个月以上,其中81%的病例(132例)获得6个月~7年的随访,所有患者趾甲生长外形良好,无甲根松动,无嵌甲复发,行走、运动时无疼痛,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嵌甲甲沟炎的主要病因是甲床畸形,矫正畸形是治疗嵌甲甲沟炎的基础,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术治疗嵌甲甲沟炎方法简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甲沟炎是临床手足专科常见疾病,既往多采用全甲拔除术,近期效果满意,但较易复发[1]。笔者采用部分拔甲联合梭形整形术治疗甲沟炎,疗效满意,复发率低,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17年8月—2019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嵌甲型甲沟炎患者60例(选取单侧发病),均为嵌甲导致的患趾局部红肿疼痛,继发感染,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需要手术治疗[2-3]。排除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包括瘢痕体质、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糖尿病以及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4]。60例中右侧患趾41例,左侧19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6.77±5.68)岁,病程(10.08±3.92)个月。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  相似文献   

15.
甲沟炎类疾病的临床诊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海洋  袁善有 《医学综述》2011,17(5):745-747
甲沟炎病势较缓且病变范围局限,长久以来病因不明、分型不准,导致治疗上的混乱失当,已成为手足科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满意率低的顽疾。钳形甲型甲沟炎作为一种独立分型,与嵌甲型甲沟炎区分开来,是近年来该病基础研究的一大突破,使得该病的诊断更加系统与明晰,进而也推动了临床研究者对相关治疗方案进行诸多意义深远的改进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应用高效电子治疗机治疗拇趾甲沟炎 ,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 ,如拔甲和近年用手术刀切除部分甲基质等 ,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 .[病例报告 ]用高效电子治疗机治疗了 12例拇趾甲沟炎 .[讨论 ]应用高效电子治疗机去除形成钩刀状甲缘的基础———患甲根甲基质 ,以求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即使是耐药的金黄色葡菌萄球感染也可通过高效电子治疗机的瞬间高温作用达到灭活作用 .  相似文献   

17.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 《医学综述》2012,18(3):471-47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7例,评价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7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62.2%,总疾病控制率91.9%;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痤疮样皮疹48.6%,皮肤干燥32.4%,腹泻24.3%,恶心13.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29.7%,甲沟炎2.7%,无间质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方法、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部位、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程度、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室管膜瘤的全切除率为87.5%,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率12.5%;星形细胞瘤的全切除率为33.3%.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率33.3%,部分切除及椎管减压者33.3%;海绵状血管瘤的全切除率为100%;表皮样囊肿的全切除率为60%,近全切除及大部切除率40%;其他肿瘤的全切除率为100%。33例(91.7%)病人获得2个月~11年随访,其中25例存活,8例死亡。结论:决定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病理特点.早期手术预后较好.应力争在脊髓功能未出现严重损害前手术.以取得较好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剖宫产率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剖宫产因素的变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资料为2008、2003、1998、1993、1988、1983年(间隔5年)中的2、5、8、11月份在禹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病例;统计分娩方式,剖宫产原因,产妇年龄、生存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结果:剖宫产率由1983年的4.07%上升到2008年的28.90%,平均21.37%(449/2101),平均发展速度为每间隔5年148.00%;非医学因素剖宫产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剖宫产指征首位因素。结论:剖宫产呈逐年增加趋势,应加强分娩方式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理性认知剖宫产的利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生态环境危机、制药工程专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三个方面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在德育中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比重、基础课程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专业课程教学中强化环境道德意识来构建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