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竹茹  亢玉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27-2828
总结我院妇产科2011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经验,包括常见的风险事件名称、原因和对策等。认为通过风险管理,对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归类,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1],是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护理风险是指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日,具有不确定性、水平高、复杂性的特点。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对于产科来说因其妊娠分娩中不确定性高的特性使其属于高风险科室,因而产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凸显重要。现就我院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玲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05-3607
目的:探讨产科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将120例住院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宣教、病房管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难产率、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产科护理风险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曾桂英  刘国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344-1345,1343
目的: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急诊科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减少了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应用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韩美玲 《实用全科医学》2009,7(9):1008-1009
目的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以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衡量和评价、处理、效果评价4个阶段的护理风险管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ICU护士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减少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的应用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实施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转变管理理念,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改进护理工作方式,增加人力投入;加强急救应激能力;识别和评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早作出预见性处理;加大产科急救管理,建立急救预案。进行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比较,结果采用U检验。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减少,护理记录质量及产妇满意度提高,与实施风险管理前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施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增强医护人员的产后出血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措施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产科于2016年1月—6月实行风险规范管理,与此同时选取2015年6月—12月未实行风险管理措施的相关资料,对比实施前后产科护理各指标情况.结果 与实施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前相比较,实施后我院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产科护理中,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对于保证孕妇顺利分娩、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我科分娩的1638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期间的162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按《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中的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和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下产科的护理质量,并统计两种管理模式患者的满意度变化。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后产科基础护理质量指标比率(使用药物错误、高危药物外渗、患者跌倒、运送患者意外事件、医源性皮肤损伤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和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比率(产后出血、产后乳房胀痛、阴道分娩尿潴留等)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产科基础护理质量指标比率和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比率,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避免产妇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而引发的投诉与医疗经济纠纷,应做好产科护理中风险管理工作。本研究将对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主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宣传,提高风险安全与法律等意识,改进与完善好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风险管理之后,护理质量与产妇满意程度得到提高,很好地防范了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医疗纠纷得到减少,对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产科病区护理风险,保证孕产妇与新生儿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比较风险管理前后,产科病区护理服务、护理质控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变化情况。结果:孕产妇综合满意度和护理质控平均分数明显提高,护理投诉纠纷率、差错发生率和护理风险事件下降显著。结论:对产科病区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加强风险管理,可使护理服务和护理质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血透室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2012年我院血透室各类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制定有效的对策,制定相关管理方案,并与2013-2014年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P<0.05);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风险管理实施前。结论:识别、评估血透室护理风险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减少透析室护理风险,改善护患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熊丽  唐海兰  蒋明珉 《西部医学》2009,21(5):881-882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风险管理前与执行风险管理后的护理质量比较,评估护理工作加强风险管理的价值。结果护理综合评分由95.2%上升至97.8%,病人满意度由91.0%上升至97.0%,一般差错由5起降至2起。无护理投诉发生。结论在产科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面临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手术室是医院重点科室及高风险科室,一旦出现护理缺陷,将产生严重后果。为有效避免和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手术护理和优质的手术环境,我院于2007年起对手术室实施风险管理,加强和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严把质量关,取得满意效果,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待产孕妇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6)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74)给予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分娩方式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质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有利于产科护理安全以及护患关系,是一种较为积极有效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运用风险因素管理办法,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制订相应的风险因素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权益.结果 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 在精神科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阴道分娩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护理风险管理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风险管理组产妇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等。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护理风险管理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护理风险管理组产妇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新管理模式实施的效果,确保风险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使今后产后出血的风险管理更有效率。方法改变产后出血风险管理模式,进行风险识别,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产科急救管理,制定产后出血预警、应激预案及工作流程;识别和评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早作出预见性处理;加大人力投入和强化业务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救治能力。对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风险管理前组比较,风险管理后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医患关系缓解,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纠纷和投诉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对产后出血实施新管理模式的风险管理中,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使医务人员的产后出血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将风险降至最低,提高了产科质量及住院孕产妇的满意度,可有效地防范医疗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彩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49-15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识别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因素,采取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学习和培训及加强沟通等措施.结果: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老年病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医患纠纷、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开展品管圈活动进前后收治的两组产妇做为研究组(112例)与对照组(108例)。对比产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产科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开展品管圈前;研究组产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理效率,最大程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强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方法健全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安全和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规范仪器设施的应用和管理。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由2005年的2.9%(7/238)降至2006年的0.7%(1/150),护理投诉降至为零,患者及家属满意率由95.0%提高至98.9%,急救物品完好率由98.8%提高至100.0%,护理质量由95.7分提高至98.0分。结论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灾害脆弱性分析对产科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评估,识别产科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并采取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孕产妇安全。方法:运用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产科风险指标,计算指标风险值并进行矩阵分析,辨识潜在高风险事件。结果:在29个指标中,风险值排在前5位的为:分娩安全核查表执行不到位(48.07%)、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41.71%)、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低(38.52%)、产后出血防范不到位(37.82%)、5 min剖宫产流程不畅(37.15%);矩阵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评价指标中处于高风险带的有6项,处于中风险带的有21项,处于低风险带的2项。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可明确产科高风险事件,通过应急演练可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