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肛肠手术通常采用利多卡因行骶管麻醉,但由于麻醉恢复快,不能有效缓解术后患者肛周疼痛,现采用利多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复合亚甲蓝行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术后能有效缓解肛周疼痛,达到镇痛目的。2012年至今,笔者采用亚甲蓝复合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65例,并与61例行传统麻醉的肛肠手术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亚甲蓝组和对照组,亚甲蓝组65例;对照组61例。  相似文献   

2.
陈晓燕  阮军峰  周蓉  张斌斌 《当代医学》2021,27(15):123-125
目的 探究肛肠手术中运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采用传统解剖定位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穿针调整次数、麻醉生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成功率以及麻醉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肠手术中实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可确保定位更准确,有效提升阻滞麻醉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住的100例肛肠手术实施骶管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实施局麻行肛肠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9.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及麻醉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给予骶管麻醉,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切口愈合时间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本院进行局部麻醉肛肠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进行两组的随机分配,并保证两组的人数一致,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麻醉时间更长,愈合时间更短,并且使用的麻醉药物更少。结论对肛肠手术的患者实施骶管麻醉,能够具有更高的麻醉效果,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并且使用简单,可以广泛的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5.
简易骶管麻醉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易骶管麻醉(以下简称骶麻)是硬膜外麻醉的一种特殊形式,因其具有操作简便、镇痛完全、肌肉松驰完善而广泛应用于肛肠会阴部手术。我院7年来共开展骶麻1058例,有几点体会,现提出供大家参考。1准确定位骶裂孔为骶管麻醉的穿刺部位,因此骶裂孔的定位是骶管麻醉...  相似文献   

6.
彭云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07-270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保留自主呼吸,辅助骶管阻滞麻醉,在新生儿腹部手术及肛肠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间14例新生儿腹部及肛肠手术麻醉病例资料进行回顾。结果:14例麻醉均顺利完成,随访无麻醉并发症。结论:气管插管全麻,保留自主呼吸,辅助骶管阻滞麻醉,在新生儿腹部手术和肛肠手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李子明 《当代医学》2016,(13):27-28
目的 研究探讨肛肠手术中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肛肠病手术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骶管麻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分别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麻醉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和90.4%,麻醉时间分别为(2.1±1.0)h和(3.9±1.4)h,利多卡因的用量分别为(12.8±2.3)mg和(98.2±23.1)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和36.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肛肠手术的过程中采用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高效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金民赫 《大家健康》2015,(5):151-152
目的:探讨与分析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及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观察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及术中肌松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术中肌松效果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而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分析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及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观察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及术中肌松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术中肌松效果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而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0.
骶管是硬膜外腔的延续,骶管麻醉是硬膜外麻醉的一种。骶管麻醉是通过骶裂孔骶管麻醉穿刺,主要使麻醉药液在骶部硬膜外腔扩散,阻滞骶神经,使肛周神经传导中断,局部痛觉丧失,从而达到完全无痛和肛门括约肌充分松弛的麻醉效果。主要适用于直肠、肛门、会阴部手术,而且成为肛肠手术  相似文献   

11.
肛肠术后的剧烈疼痛是造成肛肠病患者惧怕手术的主要原因.我科采用骶管麻醉注入吗啡及术后使用长效止痛剂等方法对肛肠病患者实施了联合镇痛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003年8月~11月住院的64例采用联合镇痛术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骶管麻醉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每年在骶管麻醉下行肛肠手术近 10 0 0例 ,手术要求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运动神经阻滞恢复快。本研究选用氯普鲁卡因 (晋城海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2 0 0 30 30 1)与利多卡因 (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0 30 113) ,观察对比在骶管麻醉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3年 3~ 5月、ASA ~ 级肛肠手术患者 16 0例 ,患者年龄 38± 7.5岁 (17~ 78岁 ) ;其中混和痔内扎外切 99例 ,肛瘘切除 2 9例 ,肛裂侧切括约肌松解术 15例 ,其他 1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氯普鲁卡因组 )和对照组 (利多卡因组 ) ,每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108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行0.7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治疗组行0.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镇痛效果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麻醉阻滞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能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减少中毒的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肛肠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航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203-204
目的观察鞍麻和骶麻、局麻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局麻、鞍麻和骶麻。观察术中的镇痛、肌松效果,监测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变化。结果鞍麻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骶麻、局麻组(P〈0.05);而在血流动力学方面,鞍麻组和骶麻组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鞍麻在肛肠手术有比骶麻、局麻更好的优势,而且其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局部解剖变异少,是肛肠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骶管注射疗法起源于外科麻醉法,即将一定剂量的局麻药注射于骶裂孔内,以阻滞骶神经,使会阴部产生区域性麻醉,缓解肛肠病术后疼痛.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对肛肠术后患者进行骶管注射疗法,止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18~70岁,复杂肛瘘50例,混合痔18例,外痔8例,肛裂6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鞍麻和骶麻、局部浸润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5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小剂量鞍麻、骶麻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术中的镇痛、肌松效果,监测术前、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小剂量鞍麻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骶麻、局部浸润麻醉组(P〈0.05);而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小剂量鞍麻组和骶麻组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鞍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比骶麻、局部浸润麻醉有更好的优势,而且其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局部解剖变异少,是肛肠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骶管阻滞、骶管阻滞复合镇静、静脉全身麻醉和吸入全身麻醉用于非住院肛肠手术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ASA Ⅰ ~Ⅲ级行非住院手术治疗的肛肠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骶管阻滞组(Ⅰ组)、骶管阻滞+镇静组(Ⅱ组)、静脉全麻组(Ⅲ组)、吸入全麻组(Ⅳ组).结果 Ⅰ组、Ⅱ组各观察时点M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5时的HR较T1时降低(P<0.05).Ⅲ组和Ⅳ组T2和T5时MAP、HR均显著低于T1时(P<0.05).改良骶管阻滞成功率为95% (57/60).4组PACU停留时间分别为(40.2±8.5)min、(45.7±9.8) min、(42.3±9.9)min、(43.5±10.2) 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离院前疼痛VAS评分各组均<3分.结论 改良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镇静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非住院肛肠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喉罩静脉或吸入全身麻醉可作为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位硬膜外麻醉、低位蛛网膜下腔麻醉及骶管麻醉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8年5月进行肛肠外科短小手术患者102例,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硬膜外组(低位硬膜外麻醉)、腰麻组(低位蛛网膜下腔阻滞)和骶管麻醉组。观察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尿潴留、术后6h下肢活动情况及术后头痛、局麻药中毒反应等情况。结果三组在麻醉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和腰麻组在术后尿潴溜、术后6h下肢活动情况及术后头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和骶管麻醉组在局麻药中毒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硬膜外阻滞优于低位蛛网膜下腔阻滞和骶管麻醉,减少了术后尿潴溜、术后头痛、活动障碍及局麻药中毒反应等并发症,且低位硬膜外阻滞具有麻醉管理方便不需强调体位变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陆剑锋 《吉林医学》2014,(14):39-40
目的:对静脉镇静复合小儿骶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小儿下腹部手术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组80例进行单纯骶管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组82例在进行骶管神经阻滞基础上复合静脉镇静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肌松满意度、患儿配合度等均明显优于单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因麻醉操作和麻醉用药导致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于小儿下腹部手术应用骶管神经阻滞麻醉复合静脉镇静麻醉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平稳各项生命体征,增加手术肌松满意度,提高患儿的手术配合度,安全性较高,可更好地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复合组与单药组,各65例。患者均采用骶管阻滞镇痛方式,单药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复合组则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总体麻醉效果、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数字评分法(NRS)]、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术后2、6、12、24 h的NR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起效时间、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均短于单药组(P<0.05);总体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可有效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