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讯专栏编辑 :我遇到 1例女性患者 ,34岁 ,常主诉心悸、胸闷。其心电图有 2种表现 ,图 1是其中一种。窦性心律6 8bpm ,窦性心律后有早搏二联律 ,即一个窦P后 ,经 0 .2 4s的PR间期引起QRS波 (R1) ,该QRS波后紧接着一个提前出现的QRS波 (R2 ) ,因该QRS波时限 90ms ,考虑为交接区早搏 (或高位室早 ) ,早搏后又是一个窦P ,周而复始重复上述情况 ,形成的心室率约为 136bpm。心电图图 1的诊断 :窦性心律伴一度房室阻滞 ,频繁的交接区早搏形成二联律。图 2为次日记录的心电图 ,图中P波倒置 ,即Ⅱ、…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6 8岁。因右侧肢体功能障碍伴神志恍惚、失语2d入院。当天CT诊断为急性左颞叶及基底节区脑梗死。心电图检查 ,诊断广泛心内膜下缺血 ,不排除心内膜下心梗 ,Q-T间期延长 (见图 1)。心脏B超 :心内结构未见异常。临床诊断 :急性脑梗死。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 ,心率 6 8次 min ,P -R间期0 14s ,Q -T间期 0 4 8s(延长 ) ,心电轴正常 ,QRS时间 0 6 8s ,T波 :Ⅰ、aVL、V2 、V3、V4 、V5、V6 宽大倒置 ,aVR宽大直立 ,Ⅱ浅倒 ,ST段V3、V4 、V5水平下降 0 0 5~ 0 1mV。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律 ;…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根据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鉴别Ⅰ型长QT间期综合征 (LQT1)与Ⅱ型长QT间期综合征 (LQT2 )已患及未患本病者。由于心电图作为诊断工具的局限性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及其最常见类型LQT1和LQT2的诊断很困难。应用自动化的计算机程序 ,作者分析了 15例LQT1、15例LQT2和 43例健康人 (训练组 )的动态心电图记录 ,采用QT间期、频率依赖性以及QTe(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 )与QTa(QTS波群起点至T波顶点 )的差值等指标选取最佳的诊断标准 ,以期对上述三组受试者做出鉴别。采用盲法应用已确定标准 …  相似文献   

4.
本对16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VT)行回顾性研究。观察了窦律时T波交替、QT间期延长、由室性期前收缩构成的联律问题的长短、房颤的心室率、抗心律失常药物与PVT的关系。可见0PVT重整后的危险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16岁。因腹泻、呕吐 7d伴腹胀、四肢无力 1d入院。临床诊断 :急性胃肠炎、低血钾症。心电图诊断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低血钾。补K 前心电图示 :P波形态正常 ,P2、5、8的PR间期 0 .2 6s,P3、6、9的PR间期 0 .36s,P1、4、7之后QRS波脱漏 ,其房室阻滞比例为 3∶2。除aVR、V1 导联外 ,余导联T波平坦或低平。QT间期为 0 .36s。V3导联U波振幅高于T波。心电图诊断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低血钾。补K 后心电图 (血K 4 .5 8mmol L) :PR间期 0 .16s,除aVR导联外 ,所有导联T波均直立。QT…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们观察到一例室性并行心律伴 2∶1~ 3∶2传出阻滞及“手风琴”样改变 ,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 ,16岁 ,发热、流涕、咽痛、咳嗽五天 ,因四肢抽搐来我院就诊 ,心电图示Ⅲ° -AVB ,心室率 4 0~ 5 0bpm ,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立即安装临时起搏器 ,给予激素等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行心律性室早及室速 (如图A、B)心电图分析 :图A两行为模拟Ⅱ导联连续记录 ,基本心律为窦性 ,HR87bpm ,出现的室性早搏 ,联律间期不等 ,相继为 0 4 4s、0 6 2s、0 38s、0 36s、0 4 4s,发生在窦性心律晚期者为融合波 ,其前有P波…  相似文献   

7.
QT间期及其离散度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和正常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告100例健康成人同步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和QT间期离散度(QTd):(1)各参数测量结果(±s):QTd、QTcd(矫正QTd)、JTd(JT离散度)、QTpd(QT顶点离散度)、JTpd(JTp离散度)、Tp-TEd(T波顶点至T波终点间期离散度)、QRSd(QRS间期离散度)和O-Qd(QRS起始时间离散度)分别为25.6±11.2,26.8±12.6,26.1±12.5,24.6±14.7,32.0±15.6,31.0±14.6,20.6±8.8和12.5±7.3ms,其范围均在5~50ms以内,与国际上研究结果一致。笔者认为QTd的正常值可暂定为<50ms;(2)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同步记录方法,比常规非同步记录更能反映QTd的实际情况,并且可测量同步12导联QRS起始部时间(Q-QT)及其离散度(Q-QTd);(3)本文资料由国内和国外三组不同人员测量结果相同,表明QT、QTd测定的可重复性好;(4)性别差异,QT间期女性比男性长,而QRS间期男性比女性长,其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2 7岁 ,2 0 0 0年 5月 16日肌注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 ,次日感觉“心里不舒服”来诊。图示常规 12导联PⅡ 直立、PaVR 倒置 ,PP 0 68s( 88bpm ,PR 0 18s)。各导QRS波形态、时间及电压正常。TⅠ、Ⅱ、aVF、V4~V6 呈“±”双向型。QT间期0 5 2s。心电图诊断 :窦律、T波改变、QT间期延长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为突出表现的一组急性病毒感染[1 ] ,可引起心电图ST -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以及U波异常已有报导[2~ 4] 。该病灭活疫苗为家鼠型 (Ⅱ型 )病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5 6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图为Ⅰ导联连续描记 ,窦性心律 ,心率 60次 min ,P -R间期 0 14s,图中出现 2组插入性室早 (PVS)二联律 ,其后的P -R间期逐渐延长。如P1 R为 0 14s ,P2 R 0 18s,P3R 0 2 7s,P4未下传 ,呈 4∶3房室传导 ,R7是房室交接区逸搏 ,与其前窦性P波形成房室交接区干扰。P8R是 0 14s ,P9R 0 16s ,P1 0 R 0 2 0s,P1 1 R 0 3 2s,P1 2 未下传 ,呈 5∶4房室传导。本例Q -T间期延长达 0 6s。讨论 插入性PVS引起房室交接区文氏现象 ,与PVS的逆行隐匿性传导有关。由…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5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显示规律出现窦性P波,PP周期匀齐,心房率84bpm。P波2∶1下传心室,心室率42bpm。PR间期130ms,QRS时间136ms,QRS电轴-86°,QRS终末部分粗钝,V1呈rsR′型,呈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方支阻滞图形。Ⅰ、aVL、V2~V4导联T波倒置,V5~V6导联T波平坦,QT间期长达548ms,与心室率缓慢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图1 说明见文内作者单位: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电图室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2∶1房室…  相似文献   

11.
心电图上QT间期不长者 ,由运动试验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较为少见 ,现报告 1例如下。患者女 ,5 1岁。阵发性胸痛 ,劳累时加重 1月余。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胸片、常规心电图正常 ,拟诊劳累性心绞痛 ,行活动平板心电运动试验 (TET)。采用Bruce方案 ,共运动了 7′10″,达 3级 ,在恢复期 2min时出现冠状T波 ,3′44″患者发生晕厥。心电图示 :成对室早 (PVS)、短阵室速 (VT) ,后自行终止 ,恢复神志。经分析系少见的QT间期正常 ,短联律PVS(RonT现象 )诱发TdP见图 1。讨论 TdP多在QT间期延长基础…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伴心电图异常已引起临床重视。本文分析 5 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本组男 3 7例 ,女 13例 ,年龄 42~ 81(平均 62 )岁。其中高血压病 3 6例 ,脑动脉硬化、冠心病 12例 ,原因不明 2例。5 0例脑出血病人中心电图异常 43例 ,占 86% ,其中ST段抬高 3例 ,压低 13例 ,异常Q波 3例 ,左室肥大伴ST -T改变及QT间期延长 12例。余房早、室早房颤、窦速、窦缓、室内传导阻滞等数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 ,程度较严重 ,以ST段改变最多 ,抬高、压低、T波倒置、U波明显、异常Q波、QT间期延长 ,左室肥大伴ST -T改变及各种…  相似文献   

13.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3):217-217
征解44答案:1.频发室早;2.尖端扭转型室速;3.急性侧壁心肌梗死?诊断要点:本征解题难度标有二星号,说明本例心电图容易诊断与解释。一.多形性室速:本图为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心律失常,图中基本心律为窦性心律,因未能提供胸前导联心电图,故对心梗部位不能全面定位。在窦性心律的基础上,可见形态略有不同的频发室早。此外,在一次窦性心律后,联律间期为440ms的一个室早诱发了多形性室速。当多形性室速伴QT间期延长时称为Tdp(尖端扭转型室速),而不伴QT间期延长时,仍称为多形性室速。本例心电图窦性周期的QT间期正常,故本例心电图最早诊断为多形性室速。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因心悸、胸闷1周伴晕劂2次来院就诊。心电图(图1)示:Ⅱ导联PP规则,心率101次/min,QT间期 0.37s(最大值 0.35 s);可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落于窦性P波之上,呈二联律,ST段压低1mm,T波负正双向。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世早搏(室早)呈R在P上的现象(RonP),心肌缺血。约 10 min后,患者突感头晕.继而意识丧失。心电图(图 2)示P波不清,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02s,RR规则,心率150次/min,QRS-T波融合,诊断…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69岁。因“心律失常”曾先后 3次就诊 ,心电图均被诊断为“室早二联律”。本次于 2 0 0 1年 8月 13日住院心电图 (图 1)示 :窦性心律 ,心率 75次 min。P -R间期 0 .16s。QRS 0 .10s。P波规律出现。正常QRS波形与宽大畸形的QRS波交替出现 ,畸形的QRS波前有一P波 ,P -R间期长短不一 ,但多数 <0 .12s,可见P -R间期越短 ,QRS波畸形越明显 ,但P -J时间相同 ,且有δ波 ,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住院 4d后心电图仍为窦性心律 ,P -P规则 ,多数导联QRS波形态正常。在同步记录的V4~V6 导联中Q…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伴短联律间期宽QRS波散点图的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及房颤伴不同起源宽QRS波的心电散点图图形特征。方法对77例房颤及房颤伴短联律间期宽QRS波的病例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并制作每份病例24 h心电散点图。按照动态心电图诊断,将纳入病例分为房颤组、房颤伴室性早搏组(简称室早组)、房颤伴差异性传导组(简称差传组)、房颤伴预激组(简称预激组),观察各组图形特征。结果房颤组42例、室早组20例、差传组14例、预激组1例。全部病例均呈现有扇形散点图图形,各组又都存在特异性的图形,室早组有房室分离的图形特征,差传组有联律间期"趋短的"图形特征,预激具有经旁道连续房室传导的图形特征。结论在动态心电图中,不同原因导致的频发短联律间期宽QRS波具有不同的心电散点图特征。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62岁。因反复胸闷心悸 2 0余年就诊 ,临床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 (EH) ,高血压性心脏病 (HHD)。 2 4h动态心电图 (DCG)分析中发现 2 2∶0 0~ 0 1∶0 0频繁可见如图 1的宽大畸形QRS -T波 ,联律间期在 0 80~ 1 50s,多连发 3次或 3次以上 ,频率 46~ 60次 min ,R′ -R′间期不等 ;P -R′间期长短不一 ,但均 <0 1 2s ,有时可见室性融合波 ;P -P间期互差>0 1 6s,P波频率 49~ 68次 min,当心率≥ 60次 min时宽大畸形QRS波被抑制 ,终止时无代偿间歇。动态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动过缓 (SB)伴心律…  相似文献   

18.
正常成人QTmax,QTmin在十二导心电图的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找出正常成人最大QT间期(QTmax)和最小QT间期(QTmin)在十二导心电图的分布规律,提高QT离散度的敏感性。方法 在582例正常成人进行十二导心电图同步记录检查,找出QTmax和QTmin在各导联的数量和在十二导心电图中的分布规律,统计各导联缺失和不同导联组合缺失时的QT离散度均值,观察其对QTd的影响。结果 582例心电图平均QTd35.3±9.5ms,各导联QT间期均值avL最小  相似文献   

19.
短QT间期 (QT <30 0ms)者易发生室性早搏 (室早 )、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和心室颤动 (室颤 ) [1] 。本文报告 1例导管消融短QT综合征室速、室颤的成功经验。患者男性 ,2 2岁。阵发心悸、冷汗、黑 14年。其父猝死。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未见异常。血生化与心肌酶学检查均正常。 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 2 80ms ,QTc随心率增快而矛盾性延长 ,因联律间期短和多变的室早、多频率室速和室颤 ,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局部麻醉下经右股动、静脉送入标测和消融导管。测得A H间期 12 0ms,H V间期 5 0ms,右室不应期≤ 180ms…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 ,70岁 ,因心慌、胸闷、气短 5年 ,加重1个月门诊以冠心病收入院。入院第 2天作动态心电图 ,2 4h动态心电图中室性期间收缩有 1 12 86个 ,其中有 4种折返现象同时存在。图 1A示 :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 ,但联律间期不等 ,从492~ 5 0 0~ 5 0 7~ 5 31~ 5 62ms逐渐延长呈文氏周期。图 1B示联律间期从 5 4 6~ 492~ 45 3~ 437~42 9ms逐渐缩短呈反文氏周期。图 1C示第 1、2个室性期前收缩联律间期长为 5 4 6ms,第 3、4两个间期短联律间期为 45 3ms呈双径路传导 ,5 4 6ms两个长联律间期为慢径路传导。而 2个 45 3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