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健  李艳祥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492-493
目的总结骨转移瘤的发病规律、早期临床表现,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86例骨转移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转移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病人,男多于女,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肺癌、乳腺癌占首位。转移部位躯干骨占52.3%,全身多处骨转移占41.9%。结论骨转移瘤的发生率较高,X线、骨扫描、CT、MRI检查能协助诊断骨转移瘤;双磷酸盐联合全身化疗、局部放疗能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骨转移瘤1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骨转移瘤的发病规律、早期临床表现 ,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方法 :对 10 3例骨转移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3例骨转移瘤多发生于 4 0岁以上的病人 ,男多于女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 ,转移时间多在确诊 3个月之内 ,其中肺癌、乳腺癌占首位。转移部位躯干骨占 5 3.4 % ,全身多处骨转移占 4 3.7%。结论:骨转移瘤的发生率较高 ,X线、骨扫描、CT检查能协助早期诊断骨转移瘤 ;双磷酸盐联合全身化疗、局部放疗能够减轻疼痛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王虹  利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94-1495
目的:总结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水平,同时提高原发病的检出率。方法:对45例骨转移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转移瘤多发于40岁以上的病人,男多于女,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肺癌、乳腺癌占首位。转移瘤的最好发部位是脊椎,全身多发转移瘤占51.1%。结论:骨转移瘤的发生率较高,X线、骨扫描、CT、MRI检查以及骨髓穿刺活检能协助诊断骨转移瘤。  相似文献   

4.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99mTc-MDP全身ECT骨显像(简称骨显像),其中19例同时进行了X线摄片及CT检查,以比较三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骨显像、X线摄片及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0.5%、52.6%和57.9%,似然比分别为2、39、1.11和1.38。骨显像对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和乳癌的骨转移瘤敏感度分别为90.9%、77.4%、72.7%和35.7%,似然比分别为9.99、3.43、2.66和0.56。骨转移部位以脊柱和骨盆为多,均为60.8%。提示骨显像适用于骨转移瘤的诊断,其诊断价值高于X钱摄片及CT检查,尤其适用于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骨转移瘤的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转移瘤的X线分析石光(贵州省交通医院放射科贵阳550002)骨转移瘤在恶性骨肿瘤中最为常见,约占22%,晚期癌肿病人发生骨转移可高达70~85%。近年来虽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骨扫描的诊断方法,但X线检查仍是诊断骨转移瘤的主要手段。笔者收集40例骨转移瘤...  相似文献   

6.
探讨^99m锝-MDP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行^99m锝-MDP全身骨显像检查;30例患者中全身骨显像阳性26例,占87%,而同期X线检查确诊骨转移者仅6例,占20%。本法可以发现肮癌的早期骨转移。  相似文献   

7.
王小微 《当代医学》2021,27(18):149-150
目的 分析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WB-DWI)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接诊的高度疑似为骨转移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素全身骨显像和WB-DWI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0例患者中,骨转移瘤49例,良性骨病灶21例(包括术后骨损伤或外伤12处,骨退行性改变9处);WB-DWI准确度为92.86%(65/70),高于核素全身骨显像的81.43%(5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WB-DWI检查在骨转移瘤鉴别诊断中效果良好,可明显提高肿瘤转移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骨转移癌骨痛1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巍  刘韬  秦丽红  胡萍 《广西医学》2009,31(11):1663-1664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患者骨痛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对1168例核素全身骨显像确诊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骨痛特征、疼痛部位与核素骨显像转移灶的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168例骨转移癌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615例,占52.65%。疼痛部位以颈、胸、腰背、髋部等处(中柱骨)多见,占52.85%(325/615),而核素显像脊柱骨有转移灶仅40.16%(247/615),有广泛性骨转移灶占36.91%(227/615),而表现为全身骨痛仅占5.53%(34/615),疼痛部位、程度与核素骨显像转移灶分布有明显的不一致性。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痛部位、程度与核素骨像转移灶分布不一致。近半数骨转移患者无骨痛症状,不能仅仅以临床上是否出现骨痛症状作为行核素骨显像的指征。应把核素全身骨显像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作者分析了45例骨转移瘤的特;点和放射治疗的效果。有骨转移瘤的患者血清中碱性、酸性磷酸酶升高92.3%。在病理类型中以腺癌居多占57.8%。转移部位以椎体骨为最多占53.3%,其次为骨盆和肋骨。放射治疗减轻骨转移引起的骨痛有效率为100%。达到疼痛完全缓解占46.7%;疼痛明显缓解占22.2%;疼痛减轻占31.1%。疼痛缓解率与放射剂量的关系为:>40Gy组,完全缓解率为28%、明显缓解率为22%,疼痛减轻50%;41~50Gy组,完全缓解率58%,明显缓解率21%。疼痛减轻21%;51Gy以上组,完全缓解率为62.5%,明显缓解率为25%,疼痛减轻1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9m锝-MDP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行99m锝-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全身骨显像阳性为26例,占87%,而同期X线检查确诊骨转移者仅6例,占20%。结论:本法可以发现肺癌的早期骨转移  相似文献   

11.
329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显像阳性结果186例,阳性率56.53%。骨转移好发部位依次为胸部(65.05%)、椎体(43.55%)、骨盆(36.56%)、四肢(26.34%)和颅骨(8.60%)。多发转移者149例,占80.1l%,单发病灶37例,占19.89%。对25例单发病灶者随访发现6例为骨转移,占24.00%。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99mTc-DMP全身ECT骨显像,其中9例同时进行了X线摄片及CT检查,以比较三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骨显像,X线摄片及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0.5%,52.6%和57.9%,似然比分别为2,39,1.11和1.38。骨显像对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和乳癌的骨转移瘤敏感度分别为90.9%,77.4%,72.7%和35.7%,似然分别为9.99,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经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534例,其中肺癌197例,乳腺癌128例,鼻咽癌107例,前列腺癌11例,消化道(食管、肝、胃、结、直肠)肿瘤47例,妇科(子宫、卵巢)肿瘤9例,泌尿道(肾、膀胱)肿瘤4例,其它肿瘤(甲状腺、纵隔、下颌、喉等)27例和原发灶不明的肿瘤4例进行了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534例各种类型恶性肿瘤患者中,经骨显像检查发现骨转移者279例,骨显像阳性率52%,其中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和鼻咽癌显像阳性率依次为71%、51%、45%和33%。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恶性肿瘤有无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显像阳性病例中骨痛症状存在与否,约各占半数,因此骨痛症状存在与否并非骨显像指征。借助于骨转移瘤在骨显像上特征性改变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7例肿瘤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925MBq-1 110MBq行271人次SPECT全身骨显像,观察转移瘤在全身骨骼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接受2-9次骨显像随访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最终发现49例骨转移瘤,占50.5%。第1、2、3次被确诊为骨转移瘤分别为23例(23.7%);16例(16.5%);7例(7.2%);第4-6次被确诊骨转移瘤各有1例(1.03%)。结论肿瘤病人核素骨显像的定期随访,对骨转移的早期发现、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患者随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核素骨显像在恶性肿瘤患者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1 0 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 2 75次常规99mTc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分析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 :首次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 1 8例 ,第 2次骨显像发现骨转移瘤 1 4例 ,第 3次及第 4次骨显像分别诊断骨转移瘤 1例与 2例。首次骨显像到发生骨转移的时间为 2~ 2 4个月 ,平均 7个月。结论 :定期复查骨显像能及时发现骨转移瘤 ,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16.
黄红  周仲佑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576-3578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X线平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9例前列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 925 MBq~1 110 MBq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X线平片检查,观察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并与X线检查对比分析。结果:骨显像发现30例骨转移瘤,阳性率90.9%。其中无骨痛患者发生骨转移14例,占46.7%。4例为单发转移,占13.3%。26例为多发转移,占86.7%。X线发现21例,阳性率63.6%。二者符合率为66.7%。结论:核素骨显像有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灶的价值。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PECT 全身骨显像与CT 扫描图像在 PACS系统联合观察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在PACS系统中,选择100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且在1月内均行SPECT 全身骨显像及某个或多个部位的CT 扫描的患者。由2位资深影像学科医师共同分析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两种检查共同部位图像发现的病灶计数并行转移灶、非转移灶和不能确定的判断,根据术后病理或随访获得正确诊断。分别计算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骨转移瘤显示的异常率、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SPECT 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骨转移瘤显示的异常率分别为94.79、82.29、98.96%;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45.10、96.08、99.02%;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4.04、88.89、98.99%。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与CT扫描图像在 PACS系统联合观察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明显的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同位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春雷  张心敏  边海蓉 《上海医学》2003,26(5):346-347,T002
目的 用^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对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以探讨不同细胞类型的肺癌骨转移的特点、规律及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自1996--1998年收治的162例肺癌骨转移阳性病例,对肺癌骨转移的部位、病理类型、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癌骨转移以胸部骨转移最多见,其他依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肺腺癌较其他病理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多发性转移占72.2%,孤立性占27.8%。骨扫描阳性的病例中,有骨痛症状者为58%(94/162例);68例无痛病例中,有ll例被证实为假阳性。骨扫描可于症状出现前5d-7个月诊断骨转移。结论同位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具有临床诊断价值,肺癌患者应常规行骨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19.
脊柱骨转移瘤的X线与MRI诊断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柱骨转移瘤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是骨转移瘤中最为多见的一种,国内文献报道脊椎转移瘤约占58.4%,国外文献Habermarm等报道因癌症死亡病例经过仔细尸检证实椎体转移者占70%以上。因此,早期正确诊断有无脊柱骨转移,对指导临床合理治疗和评价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36例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旨在提高对脊柱骨转移的再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89锶(^89Srel2)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及其与不同原发癌的关系。方法对^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证实不同原发肿瘤多发性骨转移骨痛患者93例。使用^89Srcl2治疗后.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及骨转移灶改善情况,评价其对不同原发肿瘤骨转移灶及转移性骨痛的治疗价值。结果93例中70例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总缓解率为75.3%。其中完全缓解(疼痛基本消失)10例,占10.8%;部分缓解(疼痛明显减轻,能正常活动)41例,占44.1%;轻度缓解(疼痛有所减轻,但仍不能正常活动)19例.占20.4%。无效(疼痛加重)23例。占24.7%。结论^89Srel2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转移性骨痛的治疗制剂。其对骨转移病灶也有治疗效应。止痛效果以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所致骨痛的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