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在治疗飞行员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航空医学鉴定标准。方法对1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飞行员进行了电生理(EP)检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E)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AF)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房性心动过速(AT)1例。对其中12例采用RFCA治疗。结果RFCA即刻成功率为100%,全组无并发症发生。1例房性心动过速未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所有飞行员术后地面观察6个月后,返院进行随访复查,同时进行飞行鉴定。12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24h动态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食道电生理检查均未检测到术前的同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延迟成功率为100%,医学鉴定合格。1例AT仍有发作,飞行不合格。结论对于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应作为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医学鉴定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楚蒙  张晓凤  李君 《人民军医》2011,(12):1097-1098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是指非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生在左心室左后分支内的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随着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的发展及射频消融技术的普及,目前多数患者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我院自1996年8月~2002年10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6例行射频消融术,其中术后出现新的心律失常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施行射频消融术的19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例的电生理特性、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19例快速心律失常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0例,隐性旁道7例,显性旁道3例;左侧旁道8例,右侧旁道2例;双旁道1例;房速1例。经射频消融均获成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高,且安全可靠,为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12倒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侵径路分别采用下位法和后位法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结果总成功率91.7%,并发症率8.3%。作者认为:(1)改良房室结慢径路下位法比后位法明显有效,但发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危险性亦增加;(2)建议对≤55岁的患者先采用后位法消融,如不成功则转为下位法;对如>55岁的患者可直接采用下位法消融;(3)采用下位法泪融时,一定要先以消融电极稳定地记录到明确的His电位,然后再向下弯曲导管进行消融,这样既可提高定位慢径路的准确性,又可减少发生心脏阻滞的危险;(4)放电中出现与窦律竞争的交界区心律现象常提示消融有效,而出现交界区心动过速则提示可能发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6.
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是根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我们结合12例显性间隔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对此类旁路的心电图、电生理特点及消融方法时行了初步的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维消融组(n=100)和国产三维消融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放电消融时间、即刻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 1年心动过速复发率。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国产三维消融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二维消融组[(65.5±14.7) min对(58.4±11.3) min,P<0.05],X 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3.5±2.4) min对(15.3±1.8) min,P<0.05];两组放电消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35) s对(180±20) s,P>0.05],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RFCA治疗AVN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安全有效。由于初期应用Columbus系统,整体手术时间可能略长。  相似文献   

8.
刘惠亮  汪琪 《武警医学》1996,7(3):157-158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武警总医院心肾内科刘惠亮,汪琪,罗建平,吕晓群,李卉(北京100039)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达95%以上[1]...  相似文献   

9.
右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导管定位心内科黄从春,卢才义,刘宣力,郄小红,田赦华,王文清,毛树森主题词:导管消融术;心动过速;室上性目前,与左侧旁道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相比[1~3],右侧旁道的消融有如下困难:①不易准确定位旁道,②操作和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0.
马建军 《兵团医学》2016,50(4):14-17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常规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左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时采用主动脉瓣逆行途径或穿刺房间隔途径标测和消融,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右股静脉标测和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采用下位法消融慢径路.结果:5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9例(69.6%)、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7例(30.4%),其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6.4%(54 /56),平均手术时间为(108.6±20.5) min,术后复发率1.8%(1 /56).56例患者中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3.6%),其中1例出现短暂性可逆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患者均无瓣膜损伤、心包填塞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痘.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单侧股静脉路径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212例。根据不同的股静脉入路,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116)经传统双侧股静脉路径穿刺置鞘,左侧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右侧放置标测和消融导管,B组(n=96)经改良路径穿刺置鞘,即经单侧右股静脉分别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标测和消融导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股静脉穿刺时间、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所需时间、X线总曝光时间和消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穿刺股静脉成功所需时间分别为(446.56±89.25) s、(439.57±67.79) s(P=0.52),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所需时间分别为(2.21±1.23) min、(2.05±1.13) min(P=0.33),消融时间分别为(71.34±15.48) min、(69.76±18.03) min(P=0.49) ,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3.34±1.87) min、(3.19±1.19) min(P=0.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穿刺处假性动脉瘤各1例,B组出现穿刺处血肿1例;均未发生股动静脉瘘、心脏压塞、左心房食管瘘、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经单侧右股静脉路径行房颤射频消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射频电流消融(RFA)是当今快速根治心律失常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现代心血管介入治疗的重大进展;是一种安全、快速、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的介入性治疗手段,为广大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所接受。本文就500例射频电流消融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项新的介入放射治疗技术。采用低热量射频电流产生热能经导管消融心脏异常传导通路,达到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疗效确切。但如处理不当,也可致心包积液、心包填塞、血栓栓塞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这除了要求手术者具有全面的心脏电生理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术外,术前准备及术后监护尤显重要。我院自1996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导管法消融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对62例心脏结构正常的右室流出道单型性室早及18例右室流出道单型性室速进行了单导管射频消融。采用起搏标测法,以起搏时与室早或室速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结果:80例室早或室速均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形态。消融即刻成功率93.7%(75/80),未成功的5例改为在CATO三维标测系统下消融成功,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早数为(14563±2453)次/24h和(586±158)次/24h,有1例患者出现心包填塞,经穿刺置管引流后消失。随访期间有5例复发,再次用单导管法射频消融成功。结论:经单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融心脏结构正常的右室流出道单形室早、室速,可作为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并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大量节省费用、技术易掌握。  相似文献   

15.
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 3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射频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93年至 2 0 0 3年 10年间我院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近千例患者中 ,37例同时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 ,男 2 0例 ,女 17例 ,年龄 12± 76岁 (平均 4 7± 15岁 ) ,均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病史多年。其中瓣膜病 4例 ,先天性心脏病 5例 ,高血压心脏病 17例 ,心肌病 3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4例 ,肺心病 1例。射频消融方法 :常规行左右股静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必要时颈内静脉穿刺 ,放置电极导管至冠状窦 (CS)、高右房 (HRA)、右心室 (RV)及希氏束 (His)位置。根据患者病情 ,高血压患者先控制好血压 ,有心功能不全者术前将心功能纠正为I -II级。术中根据情况 ,决定先行射频消融还是先纠正某些基础心脏病 ,由旁路参与的心动过速患者 ,尽量少诱发心动过速 ,以免诱发心功能不全。结果  37例患者 36例 1次消融成功 ,1例首次消融失败第 2次手术成功 ,2例复发 ,经再次手术成功。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4例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2 1例 (显性旁路 7例 ) ,多径路 2例。 3例二尖瓣狭窄患者 ,2例先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1例因发作频繁先行射频消融术。 2例房间隔缺损和 3例动脉导管未闭者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指导作用。方法将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CARTO组(在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和对照组(在常规X线下行射频消融)。比较两组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0例均即时消融成功。CARTO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105.8±23.8minvs117.1±21.6min,P>0.05),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6.3±2.6minvs16.2±7.0min,P<0.05),放电次数显著减少(2.7±1.5vs5.8±2.4,P<0.05),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73.2±80.5svs355.8±96.4s,P<0.05);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随访6~9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病例。结论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AVNRT安全有效,较常规X线透视下标测定位准确可靠,可减少放电次数,缩短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DSA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31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 2 4 2例 ,房颤 2 1例 ,室性心动过速 14例 ,心房扑动 35例。结果 所有病例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总成功率为 91.8% ,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 ,总发生率为 0 .6 3%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 ,发生率 0 .6 3% ,气胸 4例 ,发生率 1.2 4 % ,下肢动脉栓塞1例 ,发生率 0 .32 % ,术中或术后发生迷走亢进 (表现心率减慢、出汗、血压下降、恶心、呕吐 ) 6例 ,发生率为 1.9%。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并发症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前 10 0例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明显高于 10 0例后的病例 (11/ 4 )。手术者丰富的心脏电生理和心脏影像学结构知识 ,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无C臂X光机条件下射频消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方法  2 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按常规电生理检查方法和射频消融术方法进行操作 ,冠状窦电极经颈内静脉放置。结果  2 7例患者均射频消融成功 ,随访 2~11月无 1例复发。结论 基层医院无C臂X光机条件下 ,只要熟练掌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内电生理和靶点图特征 ,以及X线心脏影像 ,根据体表心电图选择适当的病人 ,也可成功地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行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19.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方法及疗效。方法  39例房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 ,房速病史 (4 .5± 1.6 )年。合并房间隔缺损 2例 ,冠心病 1例 ,皮肌炎 1例 ,其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房速发作时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确定心房最早激动点(EAA)。结果  3例房速为房早诱发 ,其余均为心房电刺激诱发并可终止。有 9例同时伴发其他心动过速 ,其中 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房扑、2例旁道。房速时标测到EAA ,并消融成功的部位确定为房速起源部位 ,33例成功病例起源部位为冠状静脉窦口附近 9例 ,靠近希氏束部位 5例 ,沿终末嵴分布于右房侧壁 13例 ,上腔静脉 2例 ,房间隔 3例 ,右上肺静脉 1例。房速消融成功率 81% (33/39) ,9例合并的其他心动过速也均消融成功 ,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X线透视时间为 (16 .4± 2 .1)min。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房性心动过速 ,疗效好、安全性高 ;激动顺序标测是最有效的标测方法 ;房间隔及终末嵴是房速的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1 174例,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70例(单条旁道中,左侧旁道590例,右侧旁道52例;多条旁道2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62例,AVRT合并AVNRT 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26例,房速5例,典型房扑7例。结果:第一次消融成功率为96.5%,未成功者或复发者在第二次消融后总成功率为98.9%,其中AVRT总成功率为99.4%,AVNRT总成功率为99.2%,IVT总成功率为96.2%,房速总成功率为60.0%,典型房扑总成功率为71.4%;总复发率为1.2%。未出现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结论:RF-CA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