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PA微囊化胰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化胰岛是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海藻酸-聚赖氨酸-海藻酸微囊(APA)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囊化胰岛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微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微囊的完整性,微囊的移植部位等影响APA微囊治疗效果的因素,以期为完善微囊化胰岛的治疗效果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采用Sun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制作技术,分别包裹大鼠胰岛和胰岛素分泌细胞系,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结果表明APA微囊化大鼠胰岛或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均可使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达3周至110天;移植微囊无明显的组织学反应。证明该APA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隔离作用。为进一步发展生物型人工胰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叶斌  王维  刘晟 《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5(10):607-610
目的评估移植于I型糖尿病犬肝脏中的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NPI)的生物相容性、免疫学特性及生理学特性。方法I型糖尿病犬分为A、B两组,每组15只,A组每只犬分别经肝动脉灌注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40~60万个,B组每只犬分别经肝动脉灌注未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40~60万个,两组动物移植后均不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移植前后分别测量移植受体的肝脏功能及淋巴细胞CD4 /CD8 比值。移植6个月后所有移植受体的肝脏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后A组外源性胰岛素用量从移植前的22 u逐渐降至5 u,B组所需外源性胰岛素从移植前的24 u下降至10 u。移植后2~3周B组胰岛素用量恢复到移植前的水平,而A组的部分动物的胰岛素剂量继续减至8 u。B组受体移植后血的CD4 较移植前升高,而A组的CD4 和CD8 细胞移植后无明显变化。移植后所有受体的肝功能及组织结构未见异常。结论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在受体犬的肝脏中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微囊可以延长移植物的存活,且异种移植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能够纠正糖尿病犬的高血糖状态。  相似文献   

4.
经肝动脉肝内移植异种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异种肝内植入新生儿猪胰岛细胞的可行性,以及移植物生理功能和产生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化学药物诱导法制作5只犬的糖尿模型以后,将分离,纯化后的新生猪胰岛细胞肝动脉植入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肝内,测量移植前后胰岛纱用量,血糖以及血清C肽水平和肝功能的变化,并对肝,肾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移植以后血清C肽明显增高,对葡萄糖刺激试验反应敏感(P=0.0122)血糖逐步恢复正常(P=0.000015  相似文献   

5.
微囊化人嗜铬细胞异种移植用于实验大鼠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明  刘珺  毕好生  江辉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4,20(4):207-210,214,F004
目的 评价微囊化人嗜铬细胞(ME HCC)移植入大鼠蛛网膜下腔后治疗慢性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ME HCC对脊髓组织的影响。 方法 将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股结扎法结扎单侧坐骨神经,制作慢性神经痛模型;取 ABO同型健康成人脑死亡后的双侧肾上腺进行嗜铬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培养的嗜铬细胞记为HCC;用2%海藻酸钠(Alginate)包裹 HCC并进行体外培养。30只慢性神经痛模型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蛛网膜下腔移植入Alginate空微囊组为A组;蛛网膜下腔移植入HCC组为B组;蛛网膜下腔移植入ME HCC组为C组。观察大鼠自发痛行为的改变以及电痛阈的改变,于移植术后第12周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制作腰段脊髓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移植物对脊髓组织的影响。 结果 移植后第1~9周与移植前相比,A组大鼠自发痛行为无明显改善,B组和C组大鼠自发痛行为显著改善;移植后第10~12周,B组大鼠5 min离地时间为 103±20 s,C组大鼠5 min离地时间为72±15 s,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A组大鼠电痛阈无显著性差异(P>0 05),B组和C组大鼠疼痛明显减轻,电痛阈由(0 26±0 05)mA升至(0 68±0 12)mA(P<0 05),B组和 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术后第10~12周B组电痛阈降至(0 36±0 04)mA,C组电痛阈为(0 66±0 05)mA,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移植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Sun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灌酸钠(APA)微囊制作技术,分别包裹大鼠胰岛素分泌细胞系,移植于糖尿病小鼠腹腔。结果表明APA微囊化大鼠胰岛或胰岛素分泌细胞,均可使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至拉近正常水平达3周至110天,移植微囊无明显的组织学反应。证明该APA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微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隔离作用。进一步发展生物型人工胰尊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微囊化周围神经组织移植体内后的生物活性,分析其在体内存活的时效. 方法 采用注射的方法 将微囊化周围神经组织移植到小鼠的腹腔. 结果 微囊化周围神经组织移植6周后,在小鼠的腹腔内保持了原有的形状和结构,囊内的细胞正常生存并保持增殖功能. 结论 微囊化神经组织可在体内保持活性至少6周,完善微囊化技术有望延长其存活时效,提高其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经肝动脉移植新生猪胰岛细胞治疗Ⅰ型糖尿病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异种胰岛细胞肝内移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了解猪胰岛细胞植入糖尿病病人肝内以后是否可控制病人血糖 ,了解移植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方法 培养 7~ 10d的新生猪胰岛细胞 ,经肝动脉植入 4例Ⅰ型糖尿病病人肝内 ;其中 2例植入 4× 10 6个胰岛细胞 ,2例植入 8× 10 6个胰岛细胞。移植后病人使用的抗排斥方案为 :术后当天 ,使用甲泼尼龙 5 0 0mg,第 2天将甲泼尼龙降至 5 0mg ,3d后服用泼尼松并逐步减量至 10mg ,维持该剂量 1个月 ;环孢素 8mg/kg ,每日 2次 ,使用 12个月 ;霉酚酸酯 2g/d ,使用 2 5d。测量移植前后外源性胰岛素用量、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由于使用甲泼尼龙的原因 ,移植后病人的外源性胰岛素用量一度上升至 6 0mg。随着甲泼尼龙用量的减少 ,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逐渐减少 ,较移植前减量约 32 %~ 5 8%。胰岛素减量幅度与植入胰岛细胞数量相关。移植以后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减少 ,血糖较移植前明显稳定 ,肝肾功能维持正常 ,病人体重增加 ,一般情况改善。移植异种胰岛细胞以后未发现肝功能和外周血CD4阳性淋巴细胞和CD8阳性淋巴细胞异常。结论 经肝动脉移植猪胰岛细胞治疗Ⅰ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使用的抗  相似文献   

9.
微囊化牛嗜铬细胞移植于脊髓蛛网膜下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微囊化牛嗜铬细胞(BCC)异种移植于大鼠和癌痛病人疹髓蛛网膜下方法,观察BCC镇痛作用和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衰对异种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移植后微囊组和非微囊组织大鼠基础热痛阈和尼古丁激发热痛阈明显升高,微囊组80%受试鼠的镇痛特续时间超过270天,将微囊化BCC樾入8例癌痛疾人朱网膜下,除1例痛效果不明显外7例缓解,减少或停止使用止痛药,镇痛作用持续时间〉60天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胰岛移植物的制备方法,采用胰管注射胶原酶、胰腺静止消化方法,分离成年大鼠胰岛,葡聚糖离心纯化。纯化后胰岛收获量为610~820个/胰腺,纯度达92%;胰岛形态结构完整,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对葡萄糖刺激反应胰岛素释放量是基础分泌水平的8倍;异种移植可逆转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达1周。结果表明:胰管注射胶原酶胰腺静止消化可获得高产量、高纯度、功能良好的胰岛。为临床胰岛移植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A promising treatment method for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s transplantation of pancreatic islets containing beta-cell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 MR technique to monitor the distribution and fate of transplanted pancreatic islets in an animal model. Twenty-five hundred purified and magnetically labeled islets were transplanted through the portal vein into the liver of experimental rats. The animals were scanned using a MR 4.7-T scanner. The labeled pancreatic islets were clearly visualized in the liver in both diabetic and healthy rats as hypointense areas on T2*-weighted MR images during the entire measurement perio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iron-oxide nanoparticles inside the cells of the pancreatic islet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diabetic rats was observed; normal glycemia was reached 1 week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is study, therefore, represents a promising step toward possible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human medicine.  相似文献   

12.
供体凋亡脾细胞输注诱导大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供体凋亡细胞输注诱导大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以直线加速器照射诱导供体Wistar大鼠脾细胞凋亡.将糖尿病SD大鼠分为4组,分别经阴茎背静脉输注Hanks液、供体正常脾细胞、供体凋亡脾细胞、供体坏死脾细胞,7天后于肾包囊进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测定血糖变化,观测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移植耐受的状态.结果 预输注供体凋亡脾细胞能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中位存活时间达31天),并使受体鼠对供体鼠的MLR明显减弱.结论 供体凋亡细胞输注能够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载供体源性CTLA4Ig的胰岛细胞通过阻断直接识别途径,诱导异种胰岛细胞抑制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使用本实验小组前期构建的携带供体源性(猪)CTLA4-Ig的腺病毒载体(Adv-pCT-LA4-Ig)转染猪胰岛细胞,植入糖尿病大鼠肾包膜下,建立猪-大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监测移植术后大鼠血糖变化及IL-4、γ-IFN的水平变化,检测移植物中pCTLA4-Ig、猪源性胰岛素(p-Insulin)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血糖在移植术后即开始明显下降,于第3 d左右降至正常,三组大鼠血糖分别在移植术后6、7、35 d左右开始升高;2.三组大鼠术后胰岛平均存活时间为7.43±1.72 d、7.22±1.72 d、34.50±4.14 d,实验组胰岛细胞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3.细胞因子变化:(1)γ-IFN:对照组在移植术后第1 d开始轻度升高,于第3 d后开始明显升高,第7 d达到高峰,此后缓慢升高;实验组在移植术后第1~28 d波动较小,同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在移植后第28 d开始上升,第35 d开始急剧上升;(2)IL-4:实验组在移植术后第1 d开始下降,第7 d达到谷值;对照组在移植术后第3~5 d轻微上升,在移植后第28 d开始下降至移植术前水平,第35 d开始急剧下降;4.病理学检查:实验组移植物无明显破坏,炎细胞浸润不明显;免疫组化可见大量pCTLA4-Ig、p-Insulin表达。结论:转染供体源性CTLA4-Ig的胰岛细胞通过阻断直接识别途径,可诱导异种胰岛细胞产生较长时间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4.
Dextran分离纯化大鼠胰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分离纯化大鼠胰岛的方法,并评价该法分离得到的胰岛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常规外科手术分离胰腺。然后将其剪为1mm3左右碎块,置于0·9mg/ml胶原酶V37℃振荡消化10~17min,以含10%胎牛血清的Hank’s液终止消化。60目筛网过滤。Dextran T40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胰岛。纯化后的胰岛经DTZ染色,吖啶橙/碘化丙啶(AO/PI)染色、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胰岛素分泌量,纯化后的胰岛进行异种移植,检测降糖效果。结果胰岛分布于11?xtran和1640及11%和22?xtran界面之间,平均每只Wistar大鼠消化后可获得2181±14个胰岛,纯化后回收1826±24个胰岛,胰岛收获量达(85·7±5·9)%,纯度高达95%以上。胰岛对葡萄糖刺激有良好的反应性,纯化后胰岛异种移植,可逆转实验性糖尿病SD大鼠血糖7~10天。结论胶原酶消化,Dextran T40纯化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胰岛分离纯化方法,获得的胰岛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为研究者提供可参考的建立模型的步骤。方法将10只SD大鼠气管作为供体,质量匹配后原位移植入20只SD大鼠体内。于移植后第10天取移植气管样本做苏木素和伊红染色及马松染色,观察上皮覆盖、纤维化程度。结果大鼠气管移植模型手术存活19例,从样本采集到手术成功用时(65±15) min。10 d后取材,苏木素和伊红染色可见上皮覆盖杂乱,但上皮覆盖完整;马松染色可见上皮下纤维沉积。结论新建的大鼠气管移植模型可以用于气管移植相关领域的研究,可避免操作繁复、不能模拟呼吸运动引起的气管活动及气流的影响,避免异位移植容易出现的移植气管机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cl-2基因转染胰岛细胞同种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效果。方法腺病毒介导胰岛细胞的Bcl-2基因转染,以表达Bcl-2的胰岛细胞经门静脉肝内移植治疗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通过观察受体大鼠的血糖变化和组织学改变来了解排斥反应和移植物的功能。结果胰岛细胞植入后48h内,基因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糖尿病大鼠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与未转染组比较,基因转染组大鼠移植物存活有效时间明显延长(16·4±4·3天vs6·8±2·2天,P<0·05),移植部位可见到结构和功能完好的胰岛细胞,局部炎性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胰岛细胞的Bcl-2基因转染对移植物的存活和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尾静脉注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hGLP-1)类似物基因(2×Val~2-hGLP-1)重组表达质粒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链脲佐黹素(STZ)诱导SD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含有hGLP-1类似物基因的重组质粒(plRFLS2-FGFP/Val~2-hGLP-1)转染组、空质粒(pIRES2-EGFP)转染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另取8只未经处理的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重组质粒转染组和空质粒转染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含相应质粒(110μg/只)的溶液,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动物共干预30d,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半的变化,采用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检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然后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胰岛细胞病变情况,免疫组化法分析胰岛素分泌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比较,重组质粒转染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基因治疗改善了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降低了胰岛素抵抗,提高了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P<0.01).空质粒转染组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比较,以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重组质粒转染组的胰岛素分泌水平提高,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比较,胰岛细胞病变程度明显改善.结论 hGLP-1类似物基因转染可促进胰岛细胞增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岛组织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