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与CT、MRI和临床触诊比较,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判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前两周分别进行PET、CT或MRI检查,分别获取①PET影像;②CT或MRI影像;③临床触诊的淋巴结状况.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3种方法 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PET在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方面较CT、MRI和临床触诊高14.3%(P=0.648);特异性比CT或MRI和临床触诊分别高15.4%(P=0.188)和7.7%(P=0.482).PET、CT或MRI和临床触诊的准确率分别是85.0%、70.0%和75.0%.结论 PET在头颈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面略好于CT、MRI和临床触诊.虽然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ET在头颈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有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英]/Yusa H…∥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99,57(1).-41~48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决定头颈癌患者预后和选择 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触诊、 CT、MRI和超声(US)检查.触诊的准确率低,结果 不可靠.CT及MRI可发现临床不能触及的淋巴结 及隐匿转移,但其花费昂贵,难以重复应用.US具 有花费低、可反复使用的优点,能发现小淋巴结,诊 断出颈部转移淋巴结. 在超声检查方面,过去已提出过多种判别指标, 例如最大、最小直径,形状,内部回声特点,有无回声 门.这些参数对于确定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价值, 但作为单一指标使用均有缺陷.一些学者提出综合 利用多种参数,但对其可靠性尚缺乏前瞻性研究. 作者在本研究中建立了口腔颌面部鳞癌颈淋巴结转 移的超声诊断标准,并对所得标准的可靠性进行了 验证. 回顾性研究对41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进 行颈部超声检查,原发灶部位分别是舌18例,牙龈 10例,上颌窦6例,口底和咽各2例,下唇、颊粘膜和 舌下腺各1例.颈清前2周进行多方位颈部超声检 查,选取最大、最小直径,形态参数,边缘特征,内部 回声类型和程度,有无回声门作为评价指标,然后与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资料以SPSS软件进 行统计学分析,包括非配对t检验、Fisher准确概率 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 对106个与超声检查相关的淋巴结进行分析, 得出以下相应公式: Y代表预测值,以0.5作为判断转移与否的标 准.λ亦代表预测值,转移为正值,非转移为负值. X1代表回声门,0-存在,1-不存在.X2代表内部 回声类型,0-均匀,1-不均匀.X3代表最小直径 的实际预测值(mm). 39个转移淋巴结中,32个λ为正值,Y>0.5. 67个非转移淋巴结中,62个λ为负值,Y<0.5.在λ =0水平,106个淋巴结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 确性分别为82.1%、92.5%和88.7%,误诊12个淋 巴结(7个转移,5个未转移).在-1≤λ<1的预测范 围,转移与非转移之间存在交叉.18个在此范围的 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各半.平均最小直径为6.1 mm和5.8 mm,内部回声均匀,无回声门.当限定88 个在-1≤λ<1范围以外的淋巴结后,18个淋巴结的 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96.6%. 前瞻性研究为了验证所得公式的准确性,对 38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进行前瞻 性评价.测定所有超声指标后,代入公式,计算λ 值.23例患者进行颈清扫术,共获得254个淋巴结 标本.术后病理证实,30个淋巴结发生转移,224个 淋巴结呈阴性.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 性分别为82%、91%和88%.17个淋巴结的预测值 在-1≤λ<1之间,6个阳性,11个阴性.超声检查 示,转移淋巴结的平均最小直径为10.7 mm,67%内 部回声不均,96%无回声门.非转移淋巴结的平均 最小直径为5.3 mm,98%内部回声均匀,67%有回 声门. 作者认为,该公式对于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是 一个可靠的标准,因为以往尚无敏感性与特异性均 超过75%的参数.但是对于预测值在-1≤λ<1范 围内的淋巴结,其判断价值有限,需结合其它检查方 法作出决定. [郑家伟摘邱蔚六校]  相似文献   

3.
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颈部恶性肿瘤有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大的淋巴结可经触诊诊断,而较小的淋巴结则需借助影像学检查或其他方法检测。笔者从临床触诊、影像学检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方面对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方法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临床触诊、B超和磁共振(MRI)诊断口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析B超、MRI在口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口咽鳞癌患者的100个颈部分区行术前临床触诊、B超和MRI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双盲法分析临床触诊、B超和MRI所见,将其结果在SPSS13.0软件中分别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6个区存在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检出其中的7个区(敏感度43.8%,特异度96.4%,准确度88.0%);B超确诊其中的10个区(敏感度60.0%,特异度97.6%,准确度92.0%),可以发现33.3%的临床触诊隐匿性转移区;MRI确诊其中的13个区(敏感度81.3%,特异度96.4%,准确度94.0%);可以发现66.7%的临床触诊隐匿性转移区。B超联合MRI检出其中的13个区(敏感度81.3%,特异度95.2%,准确度93.0%)。结论:B超或MRI评价口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准确度均优于临床触诊,B超联合MRI的可靠性并不优于单独使用MRI,但两者存在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诊断口腔鳞癌病例是否存在颈淋巴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0~2005年首诊收治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口腔鳞癌病例48例,术前均行颈部淋巴结MRI检查及临床触诊检查。对照术后病理结果,计算MR/检查及临床触诊检查对颈部转移淋巴结检出的敏感率、特异率及准确率等。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前MRI对本组口腔鳞癌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检查的敏感率、特异率及准确率均高于临床触诊,对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头颈部癌多是扁平上皮癌,常向颈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有很大影响。以触诊判断转移不太准,而通过CT和回声画像诊断虽已掌握,但和摘除的标本所作组织学检查不完全一致。颈部清扫术已不盛行,近来有用放疗和化疗来治疗  相似文献   

7.
口腔鳞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将影响预后。据文献报道,单侧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下降约50%;双侧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下降75%;出现结外扩散者,生存率下降50%。单个淋巴结阳性,使远处转移率增加一倍(从6.9%到13.6%);3个淋巴结阳性者,远处转移率增加至48.8%。因此,手术前准确判断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在口腔癌的治疗中十分重要。 除临床检查外,已有多种技术被用于检测颈淋巴结转移,例如超声检查(US)、CT和MRI等,但其准确性和预后判断价值仍有争议。作者回顾分析45例口腔  相似文献   

8.
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诊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意义,作者用MRI检查62例患者的颈部淋巴结情况,并用双盲法对照(磁共振图像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MRI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敏感率为85.7%,特异率为94.8%,准确率为89.6%;而单纯触诊发现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率、特异率、准确率分别为67.8%、69.2%、68.9%。经统计学处理,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触诊。同时提出,颈部淋巴结转移灶除了在形态、大小方面发生改变外,淋巴结的内部信号及其周围邻近的软组织结构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应用CT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技术及方法,并综述了颈部淋巴组织的正常解剖、CT图像上正常淋巴结的形态及密度和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CT诊断与触诊法相比,CT是一种更为客观、准确、较为可靠的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确定磁共振(MRI)诊断口腔癌的颈淋巴结隐匿性的效果。方法:41例临床触诊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行MRI颈部扫描,了解颈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的情况,并在术后同病理诊断对照。结果:41例病人被手术切除的颈淋巴清扫标本内有12例经病理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其中MRI发现9例,其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7%,3列假阴性,主要是转移的淋巴结体积小,形态无明显的变化,其内部信号变化不明显,结论:MRI技术可作为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该文旨在研究淋巴结中央液化坏死和肿瘤组织学包膜外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7例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术前CT、手术记录及术后组织病理学进行研究。结果:术前CT显示的26个中央液化的淋巴结,20个术后病理证实发生肿瘤包膜外转移(77%)。21例肿瘤淋巴结包膜外转移的淋巴结.20个在CT上显示为中央液化坏死。85%的无包膜外转移的淋巴结在CT上无中央液化表现。结论:术前CT显示淋巴结中央液化坏死,提示肿瘤可能发生淋巴结包膜外转移.淋巴结直径并非淋巴结包膜外转移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汪卫东,罗济程,邱蔚六,孙大熙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是其能发生转移,就头颈部癌而言,主要向颈淋巴结转移。头颈部癌是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对其预后的影响较大 ̄[1],并影响肿瘤的分期及治疗。目前,临床医师主要采用触诊检...  相似文献   

13.
MRI成像技术。由于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独特的优点及相当高的准确率。远远超过传统的颈部触诊。因此。MRI可指导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分级、分期、放疗和化疗和疗效评估。帮助选择较佳的颈淋巴清扫的术式、作者就MRI的技术特征。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MRI特征表现及颈部淋巴结MRI的诊断价值等方面的最近进展进行了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14.
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颈部情况评价至今仍是个问题。触诊颈淋巴结转移的假阳性率在4%~42%之间,假阴性率主要与肿瘤的原发部位和大小有关,约在0~77%范围内。有许多人强调用CT作为评价颈部情况的影像学手段,然而,其错误率也保持在7.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虽然CT和MRI对口腔颌面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但评价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方法仍有缺陷。本文对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进行再评价。方法:运用显微病理方法检查了口腔颌面部鳞癌病人42例,颈淋巴结清扫术的1722个淋巴结的形态学特征。结果:37%恶性转移淋巴结的直径小于10mm,而淋巴结结外膨隆在很小的淋巴结也可发现。结论:目前,评价颈淋巴结状态的影像学标准主要建立在淋巴结的大小上,本文结果提示,现有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对判断颈淋巴结转移存在局限性,本文旨在对改善口腔颌面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新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N0患者是否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一直存在争议。临床N0患者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后病理检查发现有 30 %左右的患者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 ,而术前进行CT、MRI、PET等检查也难以发现颈部隐匿的淋巴结转移 ,因此临床上只能根据原发灶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等因素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与MRI检查比较,评价PET/CT(integrated PET-CT system)在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08-2011年47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于术前2周内分别进行PET/CT、MRI检查.分别获取PET/CT影像和MRI影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2种方法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PET/CT、MRI判定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89.5%和73.7%(P<0.05);特异度分别为89.3%和78.6%(P>0.05);准确率分别为89.4%和76.6%(P<0.05).结论: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淋巴结转移判定中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 47例口腔癌患者颈淋巴结超声检查进行前瞻性研究 ,并与触诊检查进行对比 ,初步评价超声检查在转移淋巴结诊断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有 47例口腔癌患者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1 1例 ,年龄 30岁~ 72岁 ,平均年龄 46 .8岁。 47例患者中 ,舌癌32例 ,口底癌 1 0例 ,颊癌 5例 ,所有患者符合以下条件 :①有活检证实 ;②以前未做过放、化疗及手术治疗 ;③以局部扩大切除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作为初次基本治疗方法。在术前 ,对每位患者的患侧颌下区颈部进行触诊及超声检查 ,先详细记录触诊查到的肿大淋巴结的数量、大小、质地、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OVI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2010年12月13日),并采用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期刊的方法收集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性试验。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纳入及文献质量评价,应用MetaDisc 1.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分区为单位)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4、0.93;诊断比值比为47.89;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73 8。结论PET/CT对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很高,可以作为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选择,但在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其诊断费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颈淋巴清扫术系由Crile于1906年首创,为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重要手段。但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迄今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因此多年来各国学者在颈淋巴结触诊阴性患者的治疗问题上一直存在有较大的争论。本文收集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试就颈清扫适当症的一般原则,关于选择性颈清扫的争论,近年来在减少颈清扫手术并发症及探索早期诊断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