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建立清开灵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胆酸、猪去氧胆酸、栀子、金银花、黄芩苷进行鉴别;用HPLC法考察了溶出度并对制剂主要成分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检出胆酸、猪去氧胆酸、栀子苷、绿原酸、黄芩苷且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易于识别;黄芩苷的含量限度规定为不得少于9.0mg片/。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
韩杰 《中成药》2010,32(2):227-231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清开灵颗粒(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栀子、水牛角、金银花、板蓝根、珍珠母)中黄芩苷、栀子苷2种苷类成分的含量;胆酸、猪去氧胆酸2种胆酸类成分的含量,为制定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及限度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黄芩苷和栀子苷用kromasilTM C18分析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38 nm,测定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用kromasilTM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35∶65∶0.1),检测波长:192 nm。结果:该方法回收率黄芩苷:99.30%(RSD=0.2%),栀子苷:99.50%(RSD=0.4%),猪去氧胆酸:99.04%(RSD=0.2%),胆酸:99.06%(RSD=0.4%)。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3.
清开灵片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组成,具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见上述证候者.为了有效地控制本品的质量,对胆酸、猪去氧胆酸、栀子、金银花进行了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芩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开灵注射液为临床常用中药,是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8味中药经加工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能,用于中风偏瘫、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清开灵注射液已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六册[1] ,其含量测定项为分光度法控制黄芩苷的含量,无栀子苷的定量方法。文献报道,栀子苷的定量方法多为高效液相色谱法[2 4] 。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HPLC测定清开灵滴丸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巍杰  贾晓冬  肖引  张健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3):1034-1035
<正>清开灵滴丸是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桅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8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和镇静安神的功能,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和高热等症。为了有效地控制清开灵滴丸质量,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栀子苷含量。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6.
疱疹病毒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疱疹病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黄连、栀子、徐长卿、猪胆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对制剂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法可检出黄连、栀子、徐长卿、猪胆粉;黄芩苷在0.097 6~2.440 0μ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91%,RSD 1.2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重复性好,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并完善清开灵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清开灵滴丸中的黄芩苷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开灵滴丸中金银花及其所含绿原酸、栀子所含栀子苷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检测器同时测定清开灵滴丸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110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甲酸(68:17:15),流速为1.0 mL·min^-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开灵滴丸中扼子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10:9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开灵滴丸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同栀子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鱗酸(47:53:0.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Z75 nmD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猪去氧胆酸、胆酸、栀子苷和黄芩苷进样量分别在0.5050?6.312μg、0.515?6.440μg、0.02912?0.5824μg和0.1092?1.092μg内与冷面积(或峰面积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101.6%、98.61%和99.77%,RSD分别为1.7%、1.5%、1.42%和0.79%。结论提高后的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且毒性较小,能更全面有效控制清开灵滴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黄芩清肺分散片中栀子苷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黄芩清肺分散片中栀子苷的体外溶出度及溶出动力学。方法 :采用桨法 ,以自制普通片为参比制剂 ,采用HPLC法测定了两制剂在 pH分别为 1.00,2.85 ,4.50 ,6.80 ,8.00 5种不同溶出介质中栀子苷的累积溶出度 ,并分别用零级释放模型、单指数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及威布尔分布函数进行溶出动力学模拟。结果 :分散片中栀子苷的溶出受pH值影响不大 ,在 5~10min均能全部溶出 ,溶出过程以威布尔分布模型拟合最佳 ,分散片与普通片比较 ,溶出速率快 ,溶出更完全。结论 :黄芩清肺分散片中栀子苷在体外溶出动力学符合威布尔分布模型 ,分散片具有速释作用。  相似文献   

9.
HPLC-ELSD测定清开灵颗粒中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蒙  刘慧琼  程力惠 《中成药》2007,29(4):623-624,I0001
清开灵颗粒由胆酸和猪去氧胆酸、黄芩苷、金银花、栀子、板蓝根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作用,对温热病引起的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红或绛,苔黄,脉数者适宜;多用于湿热型肝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症。清开灵颗粒有效成分中有胆酸和猪去氧胆酸(Cholic acid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小儿清肺分散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百部、地龙、麦冬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ELSD法测定制剂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采用HPLC-UV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法可鉴别出百部、地龙、麦冬的特征斑点,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桔梗皂苷D浓度在43~430μ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72%(n=6),RSD=0.99%;黄芩苷浓度在0.02~0.1 mg·m 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90%(n=6),RSD=2.9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小儿清肺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延清 《中成药》2000,22(2):125-128
目的:建立三黄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甙等进行鉴别;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总蒽醌的含量;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黄芩总甙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大黄、盐酸小檗碱和黄芩甙;含量限度总蒽醌为不少于6.0mg/粒;盐酸小檗碱不少于7.0mg/粒,黄芩甙不少于22.0mg/粒。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处方中各组分可准确、快速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制定乳结消片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鉴别供试品中黄芩苷和橙皮苷等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准确、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1.06%。结论:该研究可作为制定乳结消片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抗敏颗粒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抗敏颗粒荆中的当归、桂枝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无干扰;以HPLC法测定本品黄芩中的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在98.1~100.6%之间,RSD为1.5%。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强,可作为抗敏颗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清眩治瘫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地龙、决明子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均能检出地龙、决明子;黄芩苷在0.01515~0.6060μg线性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78%,RSD=0.50%(n=5)。结论:该法方便、快捷、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芩地颗粒剂成品检验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芩地颗粒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芩地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用TLC方法检查重复性良好;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芩苷含量不得小于2.0%;颗粒剂含水量用干燥失重法,含水量不得大于14%。结论各项检验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和完善抗扁桃腺炎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抗扁桃腺炎合剂中的山豆根、连翘和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山豆根、连翘和大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2%,RSD=1.46%(n=5)。结论提高和完善后的质量标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抗扁桃腺炎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山  高欣宇  白海玉 《中医药学刊》2013,(10):2280-2282,I0009
目的:建立银连清瘟解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金银花、枳壳、浙贝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与标准品相对应的位置处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以峰面积(Y)对进样浓度(X)做线性回归,黄芩苷回归方程:Y=1.0752X+3.2701,r=0.9996,线性范围是0.15~1.8μg,精密度、回收率、重复性、稳定性等指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羚羊清肺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朴华英  刘继平  孙朗 《中成药》2001,23(8):566-569
目的:制定羚羊清肺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成品显微鉴别,另加臣药栀子、牡丹皮的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君药黄芩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羟羊清肺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约为1.5mg/粒,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96%。结论:结果准确,方法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9.
清胰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清胰片(大黄、白芍、胡黄连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白芍和胡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TLANHE-C<,18>(250mm×4.5 mm,10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法(TLC)法可鉴别出大黄、白芍和胡黄连相对应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27~1.08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6%,标准偏差(RSD)为0.39%.[结论]薄层色谱法呈现的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清胰片的鉴别,高效液相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修订清瘟解毒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清瘟解毒片中的葛根、赤芍、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葛根、赤芍、白芷的TLC鉴别法专属性强,简单可行。HPLC含量测定,黄芩苷在21~1.68 mg.L-1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黄芩苷的回收率为97.49%,RSD 0.32%。结论:该法能更为有效的控制清瘟解毒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