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l,25(OH)2D测定及女性正常值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建立血清1,25(OH)2D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女性正常值。方法 用特定的试剂和分离柱分离纯化样品后,放免分析法测定,并观察不同年龄段女性人群的血清1,25(OH)2D含量变化规律。结果 女性健康人群的血清1,25(OH)2D正常值范围是5.5~60.8pg/ml,均值是27.7±11.0pg/ml,且血清1,25(OH)2D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P〈0.01),两呈中度相关(r=-  相似文献   

2.
转移生长因子β1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酶动力学法测定培养基中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内氢离子随TGF-β1浓度的变化情况;Leica Quantimet 500图像分析系统对骨吸收陷窝进行图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骨吸收陷窝变化.结果随着TGF-β1浓度的升高,处理组与对照组ACP和TRAP的活性分别从(1.71±0.33U)/L和(1.41±0.29)U/L降低到(1.32±0.21)U/L和(1.01±0.11)U/L(均为P<0.01),骨吸收陷窝的数目与面积从(16.67±1.35)个/片和(582.24±178.68)μm2减少到(13.29±1.47)个/片与(442.38±148.27)μm2,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破骨细胞相对荧光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TGF-β1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分泌H+无明显影响.结论TGF-β1虽然不能抑制氢离子释放,但能通过改变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进而直接抑制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25-(OH)2D3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霉素模型组,后者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诱导肾病模型,再随机分肾病组和1,25-(OH)2D3组。实验5周末测定大鼠尿蛋白、相关生化指标及电解质。肾小球CD2AP免疫组化及荧光染色分析肾小球CD2AP蛋白的表达。多元回归分析CD2AP的平均吸光度值(A)与上述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肾病组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甲状旁腺素(PTH)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Alb)、1,25-(OH)2D3、离子钙(Ca^2+)降低(P〈0.05或P〈0.01),磷(P)无明显差异(P〉0.05),CD2A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肾病组相比,1,25-(OH)2D3组尿红细胞、尿蛋白、TC、TG、PTH下降(P〈0.05或P〈0.01),而Alb,1,25-(OH)2D3、Ca^2+增加(P〈0.01),P无明显差异(P〉0.05),CD2AP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值与尿蛋白呈负相关(rs=-0.63,P〈0.01),与1,25-(OH)2D3、Alb水平正相关(rs=0.59、0.27,P〈0.05)。结论1,25-(OH)2D3可减轻ADR肾病大鼠血尿、蛋白尿,调节血脂及钙磷代谢障碍,恢复CD2AP蛋白的表达,具有保护肾脏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的研究证实1,25-(OH)2D3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生存期。本文就1,25-(OH)2D3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免疫活性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器官移植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成为突出的临床问题。在其发病机制中,1,25(OH)2D3受体的异常引起重视,本文从细胞分子研究水平上对1,25(OH)2D3受体的细胞分布、表达调节与配体的分子作用机制及慢性肾衰1,25(OH)2D3受体的异常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者血清25(OH)D3与胰岛素抵抗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对82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筛查,共筛选出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其中初发糖尿病患者40例,既往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同时筛选出糖调节受损患者(IGR组)94例,选择同期170例非糖尿病血糖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NGT组)。所有参与者记录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BMI)、并行口服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留取血清,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放免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MA);分析血清25(OH)D3与胰岛素抵抗及尿MA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及IGR组中25(OH)D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2型糖尿病中有63.16%的患者维生素D缺乏,较非糖尿病患者(42.35%)明显增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而与年龄、BMI、空腹血糖水平、HOMA-IR、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缺乏非常严重,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及促进尿微量白蛋白分泌。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病中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维生素D(VitaminD ,VD)是众所周知的钙磷调节剂 ,近年来研究提示 ,它还具有调节细胞的增殖 ,分化和免疫功能的重要作用[1] 。在体内 ,VD是通过其代谢产物 1,2 5二羟基维生素D3 (1,2 5 Di hydroxyVitamin D3 ,1,2 5 (OH ) 2 D3 ,或VD3 )与VD3 受体 (VitaminD3 Receptor,VD3 R)结合而发挥生物效应。本文通过对 78份乳腺肿块的VD3 受体的检测以及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 (ER、PR)比较来探讨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 :乳腺肿块 78份 ,直径 1 5~ …  相似文献   

9.
长期低剂量镉暴露对大鼠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低剂量镉暴露对大鼠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 24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通过饮水进行镉染毒,染毒剂量为2 mg/L和10 mg/L;对照组饮水中加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染毒后第24周,收集血液、腰椎及两侧胫骨,分别用于血抗酒酸酸性磷酸酶5b测定、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形态分析。通过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胫骨破骨细胞形成情况。结果染毒组大鼠骨密度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高剂量组大鼠骨密度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骨组织形态分析显示镉作用后大鼠胫骨骨髓腔增宽,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连接明显减少。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镉染毒可以增加大鼠胫骨破骨数量及面积,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染毒组大鼠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镉染毒能增加大鼠骨组织内破骨细胞数量,骨吸收的过度活跃可能是低剂量镉骨损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病情况入手,探讨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活性代谢产物种类以及活性维生素D监测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使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做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1,25(OH)2D3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将45例临床蛋白尿期的(24 h尿蛋白≥1 g)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缬沙坦160 mg 1次/日口服)、骨化三醇组(缬沙坦160 mg 1次/日+骨化三醇0.25 μg 1次/晚 口服)、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TW)组(缬沙坦160 mg 1次/日+TW 20 mg 3次/日),每组15例,观察12周,定义尿蛋白下降超过基线值50%为显著疗效,尿蛋白下降小于50%或升高或出现肾衰竭为一般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各随访点尿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组3月与0月比较,尿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85)vs(3.77±1.34),P〈0.01],TW组尿蛋白下降1月与0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0.55)vs(3.82±1.56),P〈0.01],但2、3月尿蛋白下降与1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时,与对照组比较,骨化三醇组尿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85)vs(2.84±1.47),P〈0.05],且与TW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85)vs(1.91±0.69),P〉0.05].但就显效率而言,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三组之间无差异.结论 1,25(OH)2D3联合ARB能有效减少DN蛋白尿,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ARB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中25(OH)D3的水平,并探讨其水平与其他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3月在我院肾病科住院的CKD非透析患者119例及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对照者3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所有入选者25(0H)D3的水平,比较2组间25(0H)D3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体内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KD3~5期患者血清25(0H)D3含量均显著降低(PG0.05),CKD患者血清25(OH)D3缺乏率达37.8%,不足率高达60.5%;CKD3~5期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肌酐(SCr)水平均显著升高(PG0.05),CKD5期患者的血磷水平显著升高(P〈0.05);25(OH)I)3与SCr、PTH、年龄、血糖(GLU)呈负相关(r=-0.480、-0.217、-0.604、-0.183,均PG0.05);25(0H)D3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性别、原发病种类呈正相关(r=0.569、0.512、0.359、0.200、0.300,均PG0.05)。结论本地区CKD3~5期患者的25(0H)D3水平明显下降,且CKD患者的25(OH)D3水平与SCr、eGFR、Alb、Hb、PTH等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同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体内25(OH)D3水平,分析两者结果的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50例住院患者,对同一血清样本分别用LC-MS/MS法和ELISA法测定25(OH)D3水平,同时用LC-MS/MS法测定25(OH)D2的水平。结果 LC-MS/MS法测定的维生素D3的均数为14.99±6.51ng/ml,酶联免疫法测定的均数为20.91±9.70ng/ml,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25(P<0.01),线性相关方程为维生素D3(LC-MS/MS法)=4.829+0.486×维生素D3(ELISA法)。LC-MS/MS法组25(OH)D3浓度高于20ng/ml的比例17%,酶联免疫法组为52%,LC-MS/MS法组的25(OH)D2和25(OH)D3总浓度高于20ng/ml的为24%。25(OH)D2占25(OH)D总量的8.4%。 结论 LC-MS/MS法测定的维生素D3的数值明显低于ELISA法,两者正相关性较高,可经方程互换。酶联免疫法低估了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检测25(OH)D3的同时需测定25(OH)D2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Dex)不同作用时间对大鼠骨量、骨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和血清25羟维生素D3(25( OH) D3)的影响。方法 40只3.5月龄的sprague-dawley( 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干预4周和9 周。Dex组肌肉注射Dex 2.5 mg/kg,每周2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4周和9周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骨密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 OH) D3的含量。 结果干预4周,Dex组大鼠体重下降(56. 67 ±24. 43) g,9周下降(85. 83 ±26. 35) g( P < 0. 05); Dex组体重低于对照组(P < 0.01)。干预9周,Dex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 < 0. 05)。干预4周,Dex组大鼠骨组织VDR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1. 48 士 0. 32 vs 1. 15 ±0. 19)( P <0.05);9 周,Dex 组大鼠骨组织 VDR mRNA 表达低于对照组(1. 07 ± 0. 35 vs 1.38 ±0. 29) (P <0.05.。Dex组大鼠骨组织VDR蛋白表达在4周和9周与对照组均无差异(P >0.05)。干预4周,Dex组血清25( OH) D3含 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 >0.05);9周,Dex组血清25( OH) D3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SD大鼠肌肉注射Dex 2.5mg/kg,每周2次,9周能成功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Dex可能通过减少VDR的转录和25( OH) D3的含量来引起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体外研究模型,阐述活血化瘀中药鸡血藤有效组分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调控小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Ms)向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取20只4~6周龄清洁级C57/BL6小鼠,雌雄各10只,体重(20±2)g,无菌条件下分离出股骨和胫骨内BMMs,用α-MEM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和增殖。BMMs在加入M-CSF和不同浓度的芒柄花素(5~50?滋M)分别培养4 d后进行细胞增殖与毒性的CCK8检测。将生长状态良好的BMMs依次加入M-CSF和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对照组无特殊处理,DMSO对照组加入DMSO溶剂,各观察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芒柄花素(1~20?滋M),分别进行培养6 d后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破骨细胞的进行计数和统计分析。分别在破骨细胞培养的1、2 d收取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分化中关键转录因子NFATc1和c-Fos的表达以及磷酸化蛋白ERK表达;在培养的4 d提取RNA,Real-Time 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CTSK、TRAP、MMP9和Car2的活性。结果:CCK8检测结果提示芒柄花素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MMs的活性,在≤20?滋M的安全浓度范围内对BMMs细胞生长无明显毒性效应(P=0.278>0.05)。TRAP染色结果发现芒柄花素在(1~20?滋M)浓度范围内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尤其是10?滋M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P=0.000<0.05)。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芒柄花素(10?滋M)能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关键蛋白NFATc1和c-Fos的表达,而对磷酸化蛋白ERK的表达未见明显的作用。在破骨细胞功能上,Real-Time PCR检测芒柄花素(10?滋M)能著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相关基因CTSK(P=0.000<0.05)、TRAP(P=0.000<0.05)、MMP9(P=0.000<0.05)和Car2(P=0.000<0.05)的表达。结论:鸡血藤有效组分芒柄花素能够抑制原代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并下调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股骨头坏死中骨破坏及塌陷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破骨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B(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BB,PDGF -BB)对破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1)利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人破骨细胞 ;(2)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方法观察破骨细胞对PDGF -β 受体的表达 ;(3)在经过纯化的破骨细胞上清液中施加重组人基因PDGF -BB ,利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酸性磷酸酶 (AC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活性 ;(4)通过Leica图像分析仪观察在PDGF -BB作用下 ,破骨细胞所形成骨吸收陷窝的数目与面积。结果 (1)破骨细胞膜上有胶体金颗粒沉着 ;(2)破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ACP和TRAP活性随着PDGF -BB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分别从(1.85±0.13)u/L和(1.73±0.15)u/L(对照组 )增加至(2.86±0.15)u/L和(2.75±0.24)u/L(40μg/L组 ,P<0.01) ;(3)在PDGF -BB的作用下 ,破骨细胞所形成的骨吸收陷窝的面积从(435.08±237.50)μm2(对照组 )增高至(630.26±240.64)μm2 (40μg/L组 ,P<0.01) ,每个骨片上骨吸收陷窝的数目亦从14.00±1.41增加为26.00±2.00(P<0.05或P<0.01)。结论PDGF -BB通过与PDGF -β受体结合 ,可直接促进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18例维持血透(MHD)患者透析前、后和间期的血清甲状旁腺素(1-84)〔PTH(1-84)〕的含量,并观察了1,25(OH)2D3(罗钙全)大剂量冲击和常规剂量每日口服对MHD病人血清PTH(1-84)的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一次性血透可清除PTH(1-84)、血清磷(S-P)和补充血清钙(S-Ca),但持续时间短暂,两次透析前的PTH(1-84)、S-Ca、S-P无统计学差异;(2)罗钙全口服能降低MHD病人血清PTH(1-84)、纠正低钙血症,尤大剂量口服冲击疗法优于常规剂量口服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25(OH)2D3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延缓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进展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血清肌酐(Scr)水平处于104-265.2 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1 g,临床排除继发性肾脏病,前期随访肾功能无明显恶化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80 mg/d)及骨化三醇组(缬沙坦80 mg/d+骨化三醇0.25 μg/晚),随访6个月,随访时间点为0,2,4,6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Scr、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至随访终点时,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Scr、血钙、PT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95±24.30)μmol/L vs(186.05±46.18)μmol/L,P〈0.05],[(2.27±0.21)mmol/L vs(2.10±0.20)mmol/L,P〈0.01],[(145.22±42.30)pg/ml vs(193.44±55.04)pg/ml,P〈0.01];两组患者蛋白尿、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6±0.69)g vs(2.48±0.79)g,P〈0.05],[(1.41±0.30)mmol/L vs(1.49±0.34)mmol/L,P〈0.05];但与0月比较,骨化三醇组蛋白尿水平下降明显[(2.16±0.69)g vs(3.36±1.10)g,P〈0.01].结论:1,25(OH)2D3联合ARB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其疗效较单纯使用ARB药物为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骨水泥颗粒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对照组加入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α(IL-1α)及巨噬细胞克隆集落刺激因子(M-CSF),实验组并分别加入含有或不含有硫酸钙的骨水泥(PMMA±BaSO4)颗粒。对培养终末细胞作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表达,并以象牙磨片上虫蚀样骨吸收陷窝的形成为指标检测破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并比较各实验组中TRAP阳性多核细胞(multinucleatedcells,MNCs)及虫蚀样骨吸收陷窝形成时间的早晚。结果:各组TRAP阳性MNCs的数量无明显差异;PMMA±BaSO4组象牙磨片上骨吸收陷窝的面积均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并且PMMA±BaSO4组TRAP阳性的MNCs及虫蚀样骨吸收陷窝的形成均较对照组早。结论:PMMA±BaSO4颗粒能够促进TNFα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提早发生并促进其骨吸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建立血清 1,2 5( OH) 2 D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女性正常值。方法 用特定的试剂和分离柱分离纯化样品后 ,放免分析法测定 ,并观察不同年龄段女性人群的血清 1,2 5( OH) 2 D含量变化规律。结果 女性健康人群的血清 1,2 5( OH) 2 D正常值范围是 5.5~ 60 .8pg/ ml,均值是 2 7.7± 11.0 pg/ml,且血清 1,2 5( OH) 2 D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 ( P<0 .0 1) ,两者呈中度相关 ( r=- 0 .4 73,P<0 .0 1)。结论 血清 1,2 5( OH) 2 D含量的正常值范围应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设置和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