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SLC30A8、CDKN2A/2B、HHEX、TCF7L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对中国吉林省长春地区113例T2DM患者及107例正常对照(NC)者SLC30A8基因rs13266634位点、CDKN2A/2B基因rs10811661位点、HHEX基因rs1111875位点、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的SNP进行检测。结果 SLC30A8(rs13266634)CC、CT基因型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均低于TT基因型(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高于TT基因型(P0.05),CC基因型的空腹血糖(FPG)高于TT基因型(P0.05)。三组CC、CT、TT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N2A/2B(rs10811661)TT、CT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CC基因型(P0.05),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C均高于CC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的TG高于CC基因型(P0.05)。三组CC、CT、TT基因型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EX(rs1111875)GG、GA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AA基因型(P0.01),FPG、TC、TG均高于AA基因型,GG基因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AA基因组(P0.05)。三组GG、GA、AA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30A8基因多态性位点rs13266634、HHEX基因多态性位点rs1111875与T2DM心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DKN2A/2B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811661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LC30A8基因rs1326663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甘肃汉族、回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汉族和回族T2DM组和对照组SLC30A8基因的基因型,同时进行人体测量学及临床指标的检测,分别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细胞功能。结果 SLC30A8基因的基因型CC、CT和TT频率在汉族、回族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均0.05);等位基因C、T频率在汉族、回族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亦有差异(P均0.05)。汉族C等位基因患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4倍(OR=1.54,95%CI 1.09~2.16);回族C等位基因患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6倍(OR=1.56,95%CI 1.09~2.22)。结论 SLC30A8基因rs13266634多态性与甘肃汉族、回族T2DM的发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发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中T2DM易感性与TCF7L2基因rs7903146T/C和rs7901695T/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否相关。方法收集T2DM患者和正常体检人群的抗凝血,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进行SNPs分析;运用SHEsis软件对T2DM组和正常对照(NC)组的TCF7L2基因的SNPs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rs7903146T/C和rs7901695T/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T2DM及NC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s7903146T/C位点的T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7903146T/C和rs7901695T/C位点连锁平衡(D′=0.060),rs7901695T-rs7903146T单倍型在T2DM组的频率明显高于NC组(P<0.01,OR=1.803,95%CI:1.183~2.7487)。结论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rs7903146位点C→T多态性可能与T2DM关联,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可增加罹患T2DM的风险,rs7901695位点C→T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但rs7901695T-rs7903146T单倍型与T2DM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2DM遗传易感性与广东汉族人群PPARGC1A基因rs6821591和rs297084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运用SNPscanTM分型技术检测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NC)PPARGC1A基因rs6821591和rs2970847位点的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NC、T2DM组rs6821591位点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7.31%、32.69%/67.57%、32.43%,rs2970847为23.91%、76.09%/23.95%、76.05%,两组双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TT/CT/CC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协变量前后,两组rs6821591和rs2970847位点的隐性、显性、共显性及超显性遗传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遗传易感性可能与广东汉族人群PPARGC1A基因rs6821591和rs2970847位点SNP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RKAA2基因rs2051040多态性与东乡族T2DM发病风险及脂代谢的关系。方法运用高效变性液相色谱技术检测218名东乡族人群中PRKAA2基因rs2051040多态性,其中T2DM患者(T2DM组)104例,健康者(NC组)114名。分析该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T2DM的关系,比较不同基因型间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rs2051040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2DM组rs2051040多态性与HDL-C及BMI相关。结论 rs2051040多态性位点与东乡族T2DM发生无相关性,但与T2DM患者血脂和BMI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桂北地区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 C/G单核苷酸多态性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100例健康对照者及232例T2DM患者(其中DN 105例)的脂联素基因-11377 C/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T2DM患者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的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Or=1.625,95%CI 1.05~2.51);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T2DM、DN患者间无统计学意义;T2DM患者CG+GG基因型BMI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 C/G与桂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发病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酰辅酶A羧化酶B(ACACB)基因(rs2268388及rs2268393)多态性与中国昆明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相关性。方法分别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及Taqman探针技术,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中对184例T2DM患者和70名健康对照者(NC)的ACACB基因(rs2268388及rs2268393)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 T2DM组和NC组ACACB基因rs2268393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10,P=0.09;χ2=1.29,P=0.24);T2DM组ACACB基因rs2268388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C组(χ2=10.469,P=0.005;χ2=4.71,P=0.007);T2DM组ACACB基因rs2268388及rs2268393位点AABB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NC组(χ2=10.526,P=0.001);AABB基因型是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4,95%CI:1.32~1.57);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CACB基因rs2268388AA基因型、高BMI及高WHR是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HDL-C是T2DM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中,ACACB基因rs2268388AA基因型可能与T2DM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2A基因rs28366003与昆明地区汉族人群DK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对89例并发DKD的T2DM患者(DKD组)、168例无DKD的T2DM患者(T2DM组)及108名健康对照者(NC组)的MT2A基因rs28366003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MT2A基因rs28366003多态性DKD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NC组及T2DM组(χ~2=16.537, P=0.000;χ~2=9.086,P=0.011)。DKD组MT2A基因rs28366003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C组及T2DM组(χ~2=17.341,P=0.01;χ~2=5.752,P=0.0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2A基因rs28366003位点GG基因型可能为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昆明地区汉族人群MT2A基因rs28366003多态性可能与DKD发生有关,GG基因型可能为DK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人群中mTOR基因的单核苷酸(SNP)位点(rs2295080)多态性与T2DM及其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别选取T2DM患者(T2DM组)213例和同期体检健康者(NC组)248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测定mTOR基因SNP位点(rs2295080)多态性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T2DM组SNP位点(rs2295080)基因型频率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等位基因T频率高于NC组(OR=1.493,95%CI:1.077~2.069,P=0.016).T2DM组该位点多态性与FPG、HbA1 c、HDL-C、LDL-C及TC无相关性(P>0.05),与TG相关(P<0.05). 结论 mTOR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T2DM发病相关,且在T2DM患者中,SNP位点rs2295080多态性与TG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rs2070665位点在甘肃裕固族、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高通量飞行质谱基因分型法(MALDI-TOF)分别对甘肃肃南裕固族227人和汉族306人进行ApoB基因rs2070665位点多态性检测和血脂水平检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裕固族血脂异常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汉族血脂异常组(P0.05)。2汉族TC和CC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裕固族(P0.01);裕固族血脂异常组TC基因型LDL-C值高于汉族(P0.05),裕固族血脂异常组CC基因型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汉族(P0.05),裕固族健康对照组TT基因型TG水平明显高于汉族(P0.01);同民族内血脂异常组、健康对照组不同基因型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汉族T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高于裕固族(均P0.01);同民族对比,裕固族ApoB基因rs2070665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血脂异常的风险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OR:1.778;95%CI:1.136~2.780),汉族无差异。结论:甘肃肃南裕固族人群和汉族人群ApoB基因rs2070665位点基因多态性差异显著,裕固族人群ApoB基因rs2070665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具有血脂异常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脂素基因位点rs61330082、rs4730153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NPscanTM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对346例确诊T2DM患者(T2DM组)及1426名非T2DM对照人群(NC组)的内脂素基因位点rs61330082、rs4730153进行基因分型。Logistic回归分析T2DM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内脂素基因位点rs61330082、rs4730153对T2DM的诊断价值。结果 T2DM组女性比例、年龄、肥胖、吸烟史、高血压、FPG、HbA1c、TG高于NC组(P<0.01),HDL-C低于NC组(P<0.01)。与NC组比较,T2DM组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频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女性、肥胖、高血压、TG、rs4730153位点GG基因型是T2DM的危险因素,HDL-C是T2DM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68,最佳切点值为20.04%,敏感度60.1%,特异度66.1%。结论 内脂素基因位点rs4730153突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补体因子H基因1277T>C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补体因子H 1277T>C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观察其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湖南籍汉族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146例健康时照者中的分布频率.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TT、TC基因型和T、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性(OR为3.06,95%Cl为1.60~5.86,P<0.01).结论 湖南汉族人群中补体因子H 1277T>C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相关性,该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冠心病遗传易感标志.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克罗恩病(C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国外研究发现NOD2、IRGM、ATG16L1、STAT4基因突变与CD相关。目的:分析NOD2、IRGM、ATG16L1、STAT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C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07年1月~2010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中国汉族CD患者66例,6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以PCR联合基因测序检测4种基因相应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CD组和正常对照组NOD2基因rs2066842位点、IRGM基因rs13361189位点、ATG16L1基因rs2241880位点和STAT4基因rs757486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两组间4种基因相应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OD2、IRGM、ATG16L1和STAT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CD发病不相关。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部地区55个T2DM家系的265名成员,检测其PEA15基因(位点rs8175359)和KCNJ10基因(位点rs248625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受检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T2DM组和家系成员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该多态性不与T2DM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测定80例T1DM患者(T1DM组)与80位正常对照者(NC组)的VDR-FoKΙ位点基因型. 结果 与NC组相比,T1DM组FF基因型频率(48.75%)、F等位基因频率(71.25%)明显增加;GAD65抗体阳性的T1DM组FF基因型频率(56%)、F等位基因频率(75%)也明显增加(P均<0.05). 结论 VDR-FoKΙ可能是上海地区汉族人群T1DM的易感基因,VDR-FoKΙ位点基因多态性也可能与GAD65抗体阳性的T1DM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IRGM和ATG16L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汉族C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18例纳入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其IRGM和ATG16L1基因的基因型,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CD组和正常对照组IRGM基因rs13361189位点、ATG16L1基因rs2241880位点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两组间2种基因相应的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IRGM和ATG16L1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西方白种人CD的易感性相关,但是IRGM和ATG16L1基因多态性却与中国汉族人CD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蒙古汉族人群硒蛋白(Sel)S基因G-254A位点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四引物扩增阻碍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124例内蒙古汉族食管癌患者和132例健康对照者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测序验证,分析两组SelS基因G-254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同时对食管癌发病风险进行分层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饮酒和基因突变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OR分别为1.782、1.594、2.286,均P<0.1);SelS基因G-254A位点CT、CC、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内蒙古汉族人群中携带T等位基因的CT和(或)TT基因型者患食管癌的风险高于CC基因型者(OR=2.005,95%CI:1.36~2.591),携带T等位基因且吸烟的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是CC基因型的2.611倍(OR=2.611,95%CI:1.410~4.835)。结论吸烟、饮酒和基因突变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与SelS基因突变可交互作用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多态性与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技术对804例冠心病患者和979例对照个体的mTOR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型,检测mTOR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位点rs2295079和rs1883965的基因型,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各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 [结果]rs2295079和rs1883965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两个位点构建的单体型rs2295079C-rs1883965A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是8.3%、6.5%,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携带rs2295079C-rs1883965A单体型个体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OR=1.29,P=0.047),该单体型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更为显著(OR=1.73,P=0.009)。 [结论]mTOR基因的单体型rs2295079C-rs1883965A与冠心病遗传易感密切相关,且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更加明显,提示该单体型可能是增加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对照组),采用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平台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检测,分析2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并且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rs200081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000813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847281在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0.590,95%CI:0.356~0.979,P=0.040);2组rs2847281在男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2000813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易感无关。rs2847281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存在性别特异性: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易感相关,C等位基因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C反应蛋白(CRP)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30864和rs3093059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中国汉族IS患者158例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90例为对照组。基因分型用PCR-RFLP技术,应用多因素1ogistic回归分析各SNP对IS发生的易感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CRP基因2个SNP位点rs1130864和rs3093059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rs1130864和rs3093059位点各单体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基因2个SNP位点rs1130864和rs3093059及其组成的单体型与中国汉族人群IS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