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措施。结果:46例病人顺利拔管,4例持续昏迷带管出院,1例突发呼吸衰竭死亡,9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3例发生肺部感染(绿脓杆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精心的观察护理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并发症、致残率、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入院病人多是昏迷状态。昏迷病人咳嗽反射及排痰功能减退或消失,为保持呼吸道畅通及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一项重要的救治措施。现将本院自2005~2007年收治的42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55例患者,5例因病情转重死亡.仅6例发生肺部感染,且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后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得当、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以期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取综合护理.结果:在临床实践中,3例死于原发病,1例死于气管套管脱出,2例并发肺部感染或切口感染,26例原发病好转后顺利拔管.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给予气管切开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9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本组治愈64例,好转17例,发生肺部感染8例,死亡5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精心的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可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有效预防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提出护理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循证支持,结合实际条件和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 55例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4例发生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气道内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有效降低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升护士主动学习意识,并能依据实证,科学、有效地实施护理措施,持续提高ICU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采用导丝扩张钳法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成功,1例改行正规的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平均7.8分钟。5例术中少量渗血,无严重并发症及与手术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安全、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可选择性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8.
朱冬敏 《家庭护士》2009,7(2):130-131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病人进行鼻饲肠内营养是较好的营养途径,对72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病人进行护理,护理内容包括鼻饲管护理、病人护理及并发症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人,5例因病情转重死亡,仅5例发生肺部感染,且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后治愈,其余病人均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有效的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及术后的各个环节做总结。结果: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可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结论:气管切开是解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术后护理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应该重视每一个护理环节。  相似文献   

11.
麻亚晶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1797-1799
目的 探讨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行气管切开患者肺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对68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加强气管切开前后的气道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有效护理干预,保证了呼吸道通畅,减少并预防肺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结论 护理干预是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内分泌物明显增多或脑脊液鼻漏、血块堵塞鼻腔,导致气道受阻出现窒息。为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常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充分的气体交换。气管切开术虽然改善了肺的通气,倘若护理工作不到位,可直接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2002年9月~2003年9月,笔者通过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精心护理,并在具体措施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进和创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包括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气道充分温化、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以及预防堵管和拔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时,应做好基础护理,有效湿化气道,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以改善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做好常规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和鼻饲的护理,并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时,积极查找原因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治愈28例,好转9例,植物生存状态5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4.44%。生存的43患者均无导管堵塞、气道狭窄、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加强护理,可减轻其脑水肿程度,降低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环境、无菌操作、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53例,死亡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早期严格呼吸道管理是护理关键,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包括及时实施充分吸痰、气道湿化、胸部体疗、口腔护理、消毒隔离、营养支持等措施。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并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8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肺部感染。结果:本组治愈54例,好转12例,自动出院5例,发生肺部感染6例,死亡1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病情危重,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病人常因中枢直接和间接损伤、误吸、咳嗽、吞咽反射减弱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和肺部感染而导致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气管切开不仅能解除上呼吸道阻塞,维持呼吸道通畅,可减少60%~70%呼吸道解剖死腔,使有效通气量显著增加,保证脑组织氧供,促进神经系统恢复,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气管切开虽然能及时的解决了病人的通气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概率。我科近五年对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术,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8例重度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肺部感染45例,气道内出血10例,气管套管阻塞3例,气管套管脱出2例。结论注重消毒隔离、树立无菌观念、及时适时吸痰、加强气道湿化雾化,可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气管切口、气道湿化、营养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因肺部感染出现死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运用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可避免因出现肺部感染导致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