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酸赖氨酸治疗100例轻中型脑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盐酸赖氨酸对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按分层随机化法分成例数相同的赖氨酸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GCS评分、腰穿压力和临床自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赖氨酸对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降低颅内压有明显效果。结论:赖氨酸对治疗急性轻中型颅脑损伤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邵竹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959-959
目的:研究高压氧在颅脑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CS),观察102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GCS评分的变化,探讨高压氧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机理。结果:高压氧治疗前,GCS评分3-8分35例,9-12分49例,13-15分18例,高压氧治疗后,GCS评分3-8分6例,9-12分33例,13-15分63例,疗效满意,结论:高压氧救治颅脑损伤患者,对促醒及恢复功能,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均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合并肢体骨折的诊断原则、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08年收治的颅脑创伤合并肢体骨折59例,总结其受伤机制、颅脑创伤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预后等特点,采用Fish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伤情导致不同预后所占比例的差异。结果 按GCS评分划分:轻型39例,中型7例,重型13例;出院GOS统计:死亡3例,植物状态4例,重度残疾8例,轻度残疾12例,生存良好32例;入院GCS评分与出院GOS评分呈直线相关关系,不同伤情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差异明显。结论 在颅脑创伤合并肢体骨折患者中,颅脑损伤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积极处理颅脑损伤时,重视骨折,尤其是大骨干骨折的诊疗,也是降低该类损伤伤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糖血镁水平及白细胞计数与格拉斯哥(GC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97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GCS评分分为轻型(12~15分)、中型(6~11分)、重型(3~5分)3组,检测患者血糖血镁浓度及白细胞计数。结果:随着GCS评分的降低,血糖浓度升高、血镁浓度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显著,与颅脑损伤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颅脑外伤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血镁浓度及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患者监测病情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GCS评分与CT像计分对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GCS得分与CT图像之间的关系.方法 511例颅脑损伤患者连续进行10 mm厚度和区间CT切片扫描,根据CT图像得分和临床GCS标准,CT图像计分理想总分为15分,依据积分情况分为轻型(≤5分)33例,中型(6~10分)247例和重型(≥11分)231例.GCS评分为:轻型(13~15分)61例,中型(9~12分)311例,重型(3~10分)139例.结果 两种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图像计分与GCS评分在颅脑损伤病情分级存在相关性,随着GCS评分病情的加重而CT图像计分呈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12分)为中型颅脑损伤,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中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一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个月认知功能(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够改善中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CS评分方法进行疗效评定:65例中康复良好31例,中残1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4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行去大骨瓣减压应及早进行,并且去除骨瓣要足够大,脑组织受压时间越短,脑组织损伤程度相对越轻,抢救成功率越高。应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安全且效果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410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年龄、GCS评分、线形颅骨骨折等九种因素与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GCS评分、膜下血肿、凹陷性颅骨骨折与颅脑损伤后早期癫亲有关,经我因素分析,GCS评分、硬膜下血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与年龄、GCS评分、硬膜下血肿、凹陷性颅骨骨折有关,上述四种因素同时存在时,GCS评分、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朱贤富  王振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50-2451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加用HBO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和严重颅脑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CS、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GCS评分明显提高,D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残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传统去骨瓣减压术)48例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50例。观察两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手术前后梗死面积和GCS评分情况,观察两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梗死面积和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梗死面积均低于术前,GCS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梗死面积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改善GCS评分,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鹏宇  周广滨  李钊 《中国药业》2014,(18):108-108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以15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3个月后预后评分(GOS)。结果 治疗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及3个月后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显著缩短患者昏迷时间,促进意识恢复,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颅脑损伤后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以及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在早期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测定患者机械通气前与机械通气后的抢救成功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LIS评分、GCS评分以及ALl指数,观察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结果抢救成功率为68.6%;机械通气治疗前的GCS评分、LIS评分、ALl指数等指标与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呼吸及生理指标在机械通气后均达到通气目标;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颅脑损伤后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张广军  李元柱 《河北医药》2006,28(11):1049-1050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挫裂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6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伴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29例,预后良好13例,预后不良16例;GCS6~8分31例,预后良好26例,预后不良5例.结论 伤后GCS评分是影响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挫裂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和恰当的术后处理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永和分院2003年1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用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盐酸纳洛酮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脑血流动力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评分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盐酸纳洛酮组脑血流动力学Vs和Vm值,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6个月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能够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紊乱,提高GCS评分和KPS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伍颖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822-1823
目的总结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65例,对其GCS评分小于8分的患者的诊疗及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43例(66.2%)患者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Ⅰ级26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3例,Ⅴ级5例,死亡22例(33.8%)。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治疗快速有效是患者生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与创伤性颅脑损伤(TB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22年7-12月收治的TBI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组), 另选取同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非颅脑损伤患者62例为对照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重型(GCS评分3~8分)组、中型(GCS评分9~12分)组、轻型(GCS评分 13~15分)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的伤后24 h内血清sST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sST2水平差异及观察组中轻、中、重三组血清sST2水平差异, 分析其与GCS评分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sST2水平对TBI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sST2水平为96.25(48.05, 200.00)μg/L,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45(19.78, 40.46)μg/L(Z=-8.19, P < 0.05);重型组血清sST2水平稍高于中型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奥拉西坦治疗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期GCS评分,治疗结束后及康复期GOS评分。结果奥拉西坦治疗组GCS评分在用药7d后开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2周的治疗期结束后和4个月后随访进行GO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后评定病死率,治疗组死亡5例(10.4%),对照组死亡12例(25.0%),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观察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昏迷患者的随机分组。B1组(观察组65例):临床选择术后护理干预的方法;B2组(对照组65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GCS评分以及出现疾病并发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昏迷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GCS评分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昏迷患者(P<0.05);在疾病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昏迷患者(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临床给予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昏迷症状,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最终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中、重度型颅脑损伤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5例,均为损伤后24h内入院,GCS3-12分,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NS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以放免法检测其血浆ET水平,并选择同期健康献血者30例,行ET检测,结果: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4h内已出现血浆ET含量显著增加,纳洛酮治疗后ET水平明显下降(P<0.01),GCS评分明显提高(P<0.01),与NS对照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ET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克林澳早期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为民  邓文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36-193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克林澳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药物治疗均在颅脑损伤后6小时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克林澳静脉滴注160mg/d,连续14天为1个疗程。把意识觉醒时间、GCS评分、TCD以及GO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意识觉醒时间,不同时期GCS评分。经TCD显示缓解脑血管痉挛效果以及预后GO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克林澳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可靠,可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