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晟洁  李福凤 《新中医》2018,50(7):30-33
中医诊断学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中医辨证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依据,通过四诊合参,综合各类临床信息,对疾病进行确切诊断。作者对近10年来糖尿病的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情况进行整理,系统地归纳了目前中医界专家学者对糖尿病病因病机、舌象、脉象、面诊、闻诊和问诊的客观化研究进展,并对糖尿病中医四诊客观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医四诊过于主观化和抽象化,因此如何将中医四诊客观化、标准化是现今中医诊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四诊信息的采集是中医四诊客观化的必要手段,目前在望、闻、问、切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整理概括近15年中医四诊采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装置,分别从望诊、问诊、闻诊、切诊等几个方面按照采集装置不同的原理、侧重解决的采集问题等分类表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论治,而望、闻、问、切四诊是辨证论治的前提。所以本文以培养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为目的,总结了儿科临床望、闻、问、切的经验与技巧。  相似文献   

4.
问诊一得     
四诊之中,问诊最为重要,因为“望”、“闻”和“切”,只能辨出患者的当前情况,通过“问”才能了解病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经过,推知病患之来龙去脉。故医者在诊断时应不厌其烦,多方了解,使患者或其家人谈出发病的具体细节,来启发医者打开思路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现举两则病例示之。  相似文献   

5.
《十问歌》的演变及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膺荣  朱泉 《山西中医》2005,21(4):61-62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内容,即使在多种辅助检查已基本普及的今天,依然不可替代。四诊合参是中医一贯的主张,不可偏废。问诊的重要性,前贤多有论述,其临床意义也是其他诊断不可取代的。张景岳首创的《十问歌》,几经后人修订,基本涵盖了问诊的主要内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尚有待进一步完善。下面简述《十问歌》的演变并作适当补遗,希望对推动中医问诊与时俱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聚梅 《光明中医》2007,22(9):47-48
中医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实现的,而四诊之首为望诊,望舌是望诊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中医临床辨证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在辨证论治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四种基本方法,以观察和诊断疾病,称为四诊。中医眼科以问诊和望诊为主,闻诊和切诊为辅。眼作为人体的视觉器官,与脏腑、经络等有着密切联系,故眼病辨证必须局部结合整体,做到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力军 《家庭中医药》2004,11(12):17-17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将四诊的结果综合起来,您体质的寒热虚实,大夫就了然于心了。其中,问诊、切诊体现了医生的诊病水平,至于望诊、闻诊就要看您的配合了,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9.
数据科学的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于中医四诊疗法为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为了解中医四诊数字化信息采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真实世界中医药数据科学的研究提供依据,结合近20年的文献,概述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以及四诊合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平台等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研究现状。其中望诊数字化信息获取主要体现为面诊、舌诊与目诊的数字化,闻诊为声诊、嗅诊的数字化,问诊为临床电子病历、量表与问诊系统研发的数字化,切诊主要从脉波数字化理论标准化研究、脉象传感器与脉诊设备的使用场景论述。最后,结合中医四诊数字化的研究现状对采集信息的智能设备方面和四诊信息融合与应用于临床诊疗两个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总结与展望,期望能够为今后的四诊数字化提供思路与启发。数据科学与中医药的结合将更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创新与长远发展,信息采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中医四诊的过程中,使中医诊疗技术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中医整体治疗水平并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谈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是“四诊”之一,教学时,望、闻、问、切依次分别而授,并在强调“四诊合参”时,常批评一些先不让病人讲话,先候其脉,后将病情讲于病人,让其感到候得很准,再处方用药的中医先生的片面做法。这就使初学者头脑中产生了先望后问,闻中  相似文献   

11.
章虚谷言:“望、闻、问、切,名曰四诊,医家之规矩准绳也”。诊脉是切诊中的主要内容,因而诊脉绝非可有可无,但由于受前代眼科著作中:“目不专重诊脉说”和现代眼科检测仪器的引进,以及四版《中医眼科学》教材中,只有诊断概要,而无眼科诊法,更无望、闻、问、切,四诊;五版《中医眼科学》教材眼科诊法中:“至于切脉多居问诊与眼部望、问诊之后,以作参考,……,相对来说,眼科的诊断舍脉从证者确实不少”。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诊脉在眼科领域内的作用似乎不很重要,即使应用也多应付,故有讨论的必要,现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脉诊是医者运用手指触觉切按病人的某些浅表动脉,以探测脉象,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中医临床特有的诊病方法,又称“持脉”、“候脉”、“切脉”[1],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脉诊是医者运用手指触觉切按病人的某些浅表动脉,以探测脉象,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中医临床特有的诊病方法,又称“持脉”、“候脉”、“切脉”[1],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诊法的内容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望诊是察看病人的神气、颜色、形体、动态、舌象以及排出物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与病情有关资料等;切诊是切脉和触按病人身体有关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诊断方法,即诊法,就是中医调查了解疾病的方法。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又称为“四诊”。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习惯上简称为“四诊”。四诊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必须把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要能正确地诊断疾病,就必须对疾病的有关情况作系统的周密调查,中医是靠望、闻、问、切。“四诊”来完成的,这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疾病的发生发展不外乎表现症状、体征两大类。所谓症状是病人所感觉到的异常表现,如头痛、恶心、心悸等;所谓体征是指医生所检查到的一些病理现象,如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结代等。前者中医是靠问诊来得知的,后者则是通过望、闻、切来完成的。“四诊”各具其特点,如通过望诊能直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通过闻诊可辨别病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研制的相关内容,为中药复方颗粒的研制提供参考。中医学具有先进的理念,但其特点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医诊断信息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医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在实现中医证侯客观化过程中,四诊中舌诊、脉诊数字化是较易实现又至关重要的技术。舌脉信息获取,分析和理解结合问诊标准化信息;进行多特征、多层次融合识别;开展舌、脉、问诊信息辨证的决策层融合研究,综合进行信息取舍,实现了脉象可视化、舌诊数字化,建立基于四诊的中医证候诊断数字化、客观化平台,为中医远程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霍勤 《光明中医》2009,24(8):1415-1416
问诊是中医临床检查病情的重要活动,是中医四诊的重要环节.问诊的目的是医者为了获得临诊当时所不能感知到的病情.过去,关于问诊等四诊活动的认识论研究,多把问诊定性为感性认识,其实问诊并不是医者利用感官直接感知病情,而是根据需要在发问的前提下,获得的是病方的语言信息,把病方关于病情的语言信息转化为临床辨证需要的病情形象,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辨认、想象或构思等以思考活动为特点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诊断信息数字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研制的相关内容,为中药复方颗粒的研制提供参考。中医学具有先进的理念,但其特点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医诊断信息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医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在实现中医证侯客观化过程中,四诊中舌诊、脉诊数字化是较易实现又至关重要的技术。舌脉信息获取,分析和理解结合问诊标准化信息;进行多特征、多层次融合识别;开展舌、脉、问诊信息辨证的决策层融合研究,综合进行信息取舍,实现了脉象可视化、舌诊数字化,建立基于四诊的中医证候诊断数字化、客观化平台,为中医远程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儿科为哑科。因小儿年幼,不能表述或不能正确表述所患疾病的临床症状,常由小儿的父母代为表述,但常常由于父母疏于观察,对病状的把握不清而导致所采集的病情有失偏颇,在"问诊"方面所获不多。就切诊而言,小儿诊时哭闹,气息脉象难凭,所得脉象不足以信,给"切诊"方面带来困难。致四诊难全,故闻诊在儿科疾病诊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仲渝主任医师在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