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与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关系。方法15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观察组)和128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412.56±135.86)u/mL)明显低于对照组((582.74±176.37)u/mL)(P〈O.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降低是慢性胰腺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血清对氧磷酶1可作为预测慢性胰腺炎发病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时氧磷酶-1(PON1)活性的变化,探讨OSAS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仪监测诊断的80例OSAS患者,分为轻度组(n=22)、中度SK(n=23)、重度组(n=35).选取2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间血脂水平及PON1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及重度OSAS组血清PON1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的OSAS患者组间PON1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PON1活性随OSAS程度加重而降低.20例重度OSAS患者经3个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TG下降(P<0.05),HDL升高(P<0.05),血清PONI活性较前升高(P<0.01).结论:OSAS患者血清PON1活性明显降低,可能是OSAS患者易惠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nCPAP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OSAS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血清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中国人血清对氧磷酶 1(PON 1)活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入选研究对象 (包括 6 1例非冠心病患者 ,15 1例冠心病患者 )的血清PON 1活性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分组依据 ,并分析PON 1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PON 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t=17.2 5 ,P <0 .0 0 0 1) ;血清PON 1活性单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三支病变组 (F =9.5 36 ,P <0 .0 5 ) ;而双支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13)。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PON 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 ,随着病变支数增加 ,血清PON 1活性水平有逐步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ype 1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活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的变化。方法 51例T1DM患者(T1DM组)分为有并发症组36例和无并发症组15例,4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PON1活性、ox-LDL及血生化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T1DM组血清PON1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有并发症组血清PON1活性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ox-LDL和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血清PON1活性和ox-LDL水平呈负相关(r=-0.3660,P<0.01)。结论血清PON1活性和ox-LDL水平变化对阐述T1DM的发病机制,预防T1DM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酶-1(PON-1)和氧化应激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CHF101例(CHF组)并按心功能进行分级,同期行健康体检者21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PON-1、过氧化脂质(LPO)及总抗氧化物(TAS)。结果 CHF组血清PON-1、TA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LPO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加大,血清PON-1、TAS水平下降,LPO升高,不同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ON-1和TAS与LPO均呈负相关(r=-0.917,r=-0.910),而PON-1与TAS呈明显正相关(r=0.879)。结论 PON-1和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故PON-1可以作为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众多的危险因素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影响血清ox-LDL的因素众多,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生物酶类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有关,其中对氧磷酶1(paraaoxonase,PON-1)与ox-LDL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及ox-LDL水平的改变,探讨PON-1与ox-LDL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与冠状动脉(冠脉)Gensini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11月收治的334例I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31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PON-1的活性;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方法分析PON-1活性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的关系;根据Gensini评分不同,将IHD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60分;254例)和严重狭窄组(Gensini>60分;80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PON-1用于筛查严重IHD的诊断效能。结果 IHD患者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U/L:115.25(88.50,148.90)比126.40(93.27,161.93),P<0.05]。PON-1活性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值为-0.477,P<0.001)。严重狭窄组PON-1活性明显低于轻度狭窄组[U/L:93.95(58.65,124.88)比135.40(102.85...  相似文献   

8.
刘淑会  付秀红  齐子芳 《检验医学》2010,25(12):965-967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AMI)患者对氧磷酶-1(PON1)Q/R192基因多态性及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法检测65例AMI患者和70名健康体检者PON1活性及PON1Q/R192基因多态性。结果 AMI组血清PON1活性[(78.56±16.69)U/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18.65±30.25)U/mL](P〈0.01)。AMI组与健康对照组3种基因型及2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健康对照组间不同PON1 Q/R192基因型间血清PON1活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内及健康对照组内PON1 Q/R192不同基因型间血清PON1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ON1活性降低是AMI的危险因素之一;PON1Q/R192基因多态性与AMI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国人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入选研究对象(包括非冠心病61例,冠心病151例)的血清PON-1活性;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并分析PON-1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的关系,并对影响冠心病Gensini评分的影响因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1.95±0.12)vs(2.28±0.13)(t=17.25,P<0.01);血清PON-1活性单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三支病变组(2.02±0.15)vs(1.95±0.11)vs(1.91±0.11)(F=9.356,P<0.05);而双支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血清PON-1活性与Gensini评分间呈负相关(rs=-0.315,P<0.01);PON-1活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血清PON-1活性水平降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对硝基苯酚为底物的速率法测定66例治疗前CRC患者以及60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清PON-1水平。结果 CRC患者的血清PON-1水平较对照组人群血清PON-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患者血清PON-1水平在未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有吸烟史、肥胖、病理分级为3级的人群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是否淋巴血管侵犯、是否肝转移、肿瘤侵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数量及肿瘤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ON-1水平在CRC疾病患者中降低,有望成为CRC的疾病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浆PON-1活性测定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生育力的男性对照组50例,男性不育症组42例.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分别测定精浆PON-1活性和精液常规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男性不育组精浆PON-1活性、精子浓度、活力及精于正常形态率降低,P〈0.01;精索静脉曲张组和白细胞精子症组精浆PON-1活性降低,P值分别小于O.05和0.01;白细胞精子症组精浆PON-1活性低于精索静脉曲张组,P〈0.01;根据制定的ROC曲线.PON-l活性曲线下面积为0.907。结论精浆PON-1活性测定为男性不育症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AMI)患者对氧磷酶-1(PON1)Q/R192基因多态性及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法检测65例AMI患者和70名健康体检者PON1活性及PON1Q/R192基因多态性。结果 AMI组血清PON1活性[(78.56±16.69)U/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18.65±30.25)U/mL](P<0.01)。AMI组与健康对照组3种基因型及2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健康对照组间不同PON1 Q/R192基因型间血清PON1活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内及健康对照组内PON1 Q/R192不同基因型间血清PON1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ON1活性降低是AMI的危险因素之一;PON1Q/R192基因多态性与AMI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在各类肝损害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各类肝损害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 1)活性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用速率法测定134例肝炎患者血清PON 1活性,同时测定ALT、GGT、ALP、TP和ALB水平,分析ALT、GGT、ALP、TP和ALB水平与PON 1活性的关系,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PON 1活性的变化。结果:134例肝炎患者的PON 1活性比92例正常对照显著降低[(125.2±31.9 U/ml)vs(173.5±25.3 U/ml)],入院时PON 1活性分别为:重型肝炎(100.1±35.2)U/ml、急性肝炎(98.2±42.5)U/ml、肝炎后肝硬化(111.3±36.8)U/ml、慢性肝炎(125.3±31.2)U/ml。血清PON 1活性与ALT、GGT、ALB、ALP和TP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663、-0.546、0.587、-0.412和- 0.393),且血清PON 1活性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其他指标。治疗后2周,急性肝炎组PON 1活性逐渐上升,治疗后4周和6周,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组基本恢复正常,其他组经过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虽有上升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ON 1活性的变化有助于对肝实质细胞损伤坏死程度进行评估,有利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对各类肝损害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及芳香酯酶活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53例ACS患者为ACS组,47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的患者为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另以健康体检者52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纳入组人群血液标本检测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及芳香酯酶活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A1)等相关生化指标,分析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及芳香酯酶活性与ACS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HDL-C水平、PON1有机磷脂酶和芳香酯酶活性均低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N1有机磷脂酶和芳香酯酶活性均为ACS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HDL-C联合PON1有机磷脂酶和芳香酯酶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特异度和灵敏度均增加(P0.05)。多支阻塞组与单支阻塞组相比PON1两种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与TC(r=0.182,P0.05)、HDL-C(r=0.235,P0.05)、ApoA1(r=0.186,P0.05)均呈正相关。PON1芳香酯酶活性与TC(r=0.139,P0.05)、HDL-C(r=0.189,P0.05)、ApoA1(r=0.165,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PON1有机磷脂酶活性及芳香酯酶活性均下降,但PON1酶活性下降与ACS患者冠状动脉阻塞支数无关,PON1有机磷脂酶和芳香酯酶活性联合HDL-C检测可提高对ACS的危险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5.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酶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以对氧磷(paraoxon)为底物测定76例正常、26例急性肝炎、45例慢性肝炎和7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基础PON-1活性和1 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PCR扩增PON1基因,Alw I酶切PCR产物,对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进行分型.结果 正常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基础活性水平分别为403z±145,312±83,201±114,137±99 U/ml;1 m01/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分别为673±232,509±139,335±151,233±162 U/ml.与正常对熙比较,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活性基础水平和1 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肝硬化组下降最明显.肝硬化Child A,Child B和Child C组患者血清PON-1活性基础水平分别为185.5±98.6,141.6±93.6,86.7±51.2 U/ml;1mol/L NaC1刺激后PON-1活性分别为308.9±161.3,227.1±116.3,124.9±78.1 U/ml.Child B组比A组PON1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Child C组又比B组PON1酶活性显著下降(P<0.01).在肝硬化Child A,Child B和Child C组患者PON1的192位R-Q多态性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PONl活性下降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相关,可反应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且PON1基因192位多态性不影响肝硬化各组的PONl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CHD患者(A组)与同期149例健康体检者(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CHD患者[缺血性心力衰竭(IHF)、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无症状心...  相似文献   

17.
正对氧磷酶(PON)为一种能起催化水解磷酸酯键的芳香酯酶,发挥抗氧化应激的重要作用,PON1是PON超家族成员之一,PON1广泛分布在哺乳动物肝、肾、血、脾、脑等组织中,其活性在人群中的分布相差非常大。本文就PON1的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PON1的结构与功能1.1 PON1的结构PON相对分子质量为44×103,等电点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估脑梗死患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的基因192G/A多态性与脑梗死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29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17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PON1基因192G/A多态性。结果:PON1基因192G/A多态性在对照组和脑梗死组中的GG型、GA型和AA型基因型分布分别为36.75%、50.43%、12.82%和28.14%、50.85%、21.02%。G、A等位基因分布在对照组和脑梗死组中分别为61.97%、38.03%和53.56%、46.44%。经检验,PON1基因192G/A位点基因型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对氧磷酶1(PON1)的芳香酯酶活性检测新方法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情况,分析PON1的芳香酯酶活性检测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ON1芳香酯酶活性,同时统计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的PON1芳香酯酶活性,对比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以及不同病变程度的冠心病患者之间的PON1芳香酯酶活性,将冠心病患者的PON1芳香酯酶活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三酰甘油(TG)列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分析冠心病的影响因素,旨在通过PON1芳香酯酶活性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的年龄、BMI、TG、TC以及LDH-C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的PON1芳香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患者的PON1芳香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BMI、TC、LDL-C、TG以及PON1芳香酯酶活性均有关(P0.05),其中与年龄、性别、BMI、TC、LDL-C以及TG呈正相关,与PON1芳香酯酶活性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的PON1芳香酯酶活性会明显降低,且病变程度越重PON1芳香酯酶活性下降越明显,表明PON1芳香酯酶活性与冠心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