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6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63例均行细针穿刺活检 ,并有 2 7例行手术切除 ,病检结果显示 2 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其中 14例患者肿大淋巴结内有囊性变。 43例为其它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或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无一例肿大淋巴结内发生囊性变。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若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临床上除需切除甲状腺外 ,尚需切除颈部肿大淋巴结。然而 ,若能判断肿大淋巴结为良性增生 ,则可只作甲状腺切除。超声在鉴别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上主要依据其形态…  相似文献   

2.
病例:患者女,46岁,因"右腰部间断疼痛半年余,逐渐加重2个月",拟诊"肾脏占位"入我院。B超提示右肾中上部有一略高回声团。CT示右肾占位,考虑肾癌(见图1);右下肺多发性结节影。各项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入院后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怀疑转移性肿瘤,遂追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2 4岁。颈部肿物一个月 ,生长缓慢。查体 :颈部偏左侧胸锁乳突肌深部可及一 3cm× 4cm× 4cm肿物 ,活动佳。病理检查 巨检 :灰褐色肿物 4cm× 3cm× 1.5cm。表面光滑 ,包膜完整 ,切面灰褐色 ,质稍脆 ,可见多个小囊腔 ,囊腔直径 1- 1.5cm不等。腔内含棕色稀薄液体 ,内壁可见乳头状突起。镜检 :肿物内可见大量淋巴组织 ,并有淋巴滤泡 ,可见边缘窦 ,淋巴窦道杂乱不清 ,由增生的鳞状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及假复层柱状上皮构成大小不等的囊腔。上皮细胞增生成复层突向腔内 ,少部分区域囊壁上皮增生呈乳头状 ,乳头较细 ,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98~2001年我院病理确诊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248例患者,其中男性164例,女性84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6岁,根据美国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颈部分区法,转移淋巴结位于单区内231例,两区以上17例。单个肿块可活动者120例,多个肿块可活动者108例,固定肿块20例。肿块直径0,5~10.0cm不等。病程10d~2年不等。原发灶位头面部的108例,位于颈部的76例,位于锁骨下的34例,原发灶不明的30例。病理学检查报告鳞癌156例。腺癌58例,未分化癌3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腺样囊性癌2例。肿瘤位于头面部的鼻咽癌主要行放疗加化疗,鼻腔、副鼻窦癌行手术加放疗,口腔癌主要以手术为主。原发灶位于颈部的甲状腺癌及喉癌主要行手术治疗、辅助放疗,原发灶位于锁骨下的主要行化疗。原因不明的颈部转移癌根据淋巴结部位,病理性质,全身情况等因素,选择放疗、手术、化疗,在积极治疗转移灶的同时寻找原发灶。结果随访3年以上,原发灶位头面部的3年成活率82%,位于颈部的3年成活率92%,位于锁骨下的3年成活率6%,原发灶不明的3年成活率40%。结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应根据原发灶的不同、病理性质不同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治疗。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癌应持积极态度,争取时间积极治疗,在治疗中寻找原发灶。  相似文献   

5.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癌1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 ,80岁。 3年前因右颈前区肿物 ,行手术治疗 ,术后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 1年前又发生同侧颈前区肿物 ,再行手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4个月前同侧颈部又明显增大 ,CT检查示癌肿复发。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见右叶甲状腺 9cm× 8cm× 6cm大小 ,质地硬 ,活动度差 ,左侧无异常。临床诊断 :右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病理检查 巨检 :灰粉、灰褐色结节 1枚 ,表面附皮肤 ,结节大小 9cm× 4 .5cm× 7cm ,梭形皮肤面积 9cm× 2 .7cm ;结节部分被覆包膜 ,切面灰粉、灰褐色、囊实性 ,结节表面见淋巴样组织 4枚 ,直径 0 .3~ 1 .8cm。…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2岁,反复上腹部疼痛40年,加重伴畏寒发热8小时,于1992年8月14日入院。查体:体温38.7℃,发育正常,营养较差,全身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上腹明显压痛肌紧,肝脾未扪及。RBC:3.55×10~(12)/L,WBC:  相似文献   

8.
正谭某,男,31岁,2015年2月5日因“颈部包块2月,吞咽困难7d”就诊。患者3个月前行右侧睾丸癌手术,术后半月即到我院肿瘤科行标准化疗,方案为“顺铂+依托泊苷”。2个月前可扪及右颈部一包块,未引起重视。继续化疗后,包块逐渐增大约鸡蛋大小,肉眼可见,为明确诊断到肿瘤科诊治。查体:颈部包块约10cm×10cm,扪之坚硬无痛,边界欠清,推之不移。超声提示:双侧颈部数个低回声结节,左侧较大者约6.2cm×5.89cm,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楚,CDFI可见点彩状较丰富血流信号。病理:精原细胞瘤。行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5 年生存率20%左右,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其中有40 %以上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给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因此,临床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姑息疗法显得尤其重要,现对本院近几年收治的40例纵隔转移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俐敏  张洁  许浪  肖和平 《临床荟萃》2000,15(16):726-727
目的:探讨胃癌癌周肥大细胞(MC)密度与淋巴结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俾士麦棕法检测伴有淋巴结癌转移的253例胃癌病例。结果:1 ̄6ILN病例MC密度高于≥7 ̄15ILN病便,7 ̄15ILN病例MC密度高于〉15ILN病例,P均〈0.01。≥5年生存年限的病例MC密度高于〈5年生存年限病便的MC密度,P〈0.01。5年生存率,1-6ILN病例高于7 ̄15ILN病例,7 ̄15ILN病例高于〉15IL  相似文献   

11.
9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临床病理分析陈秀云,刘愉快(河南驻马店人民医院病理科463000)颈部淋巴组织丰富,全身各部位的恶性肿瘤都可以转移至颈部淋巴结,使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鉴别诊断常感困难。我们积累了9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现总结报道如...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11岁。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无痛性肿物而前来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 :右颈部多个大小不等的高回声团(图 1) ,包膜完整 ,大的约 1.46cm× 1.30cm ,小的约 0 .6 0cm× 0 .40cm ,部分呈融合状 ,周围见动脉血流环绕 ,其内亦见丰富血流。甲状腺右叶见 1.41cm× 1.2 9cm等回声团 (图 2 )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实质回声粗糙 ,血流丰富 ,其内部见 0 .0 8cm斑点状强回声 (沙粒体 )。在该肿块的左后方见一 0 .90cm× 0 .80cm低回声团 (图 3)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 ,回声粗糙 ,血流丰富 ,甲状腺峡部及左叶未见异常。超声诊断 :…  相似文献   

13.
我院10多年来,在门诊及住院病人中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方法诊断体表琳巴结转移癌317例,现将结果分析如后。原发灶与淋巴结转部位的关系本组317例经最后诊断,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部位的关系见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 ,6 1岁。舌下肿物 3月余。查体 :肿物位于舌系带处 ,息肉状 ,广基 ,表面不光滑细颗粒状。患者于 2年前患肾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巨检 :切除标本 1个 ,2 5cm× 2cm大小 ;表面附部分舌黏膜。镜检 :由比较一致的肿瘤细胞组成 ,瘤细胞较大 ,不规则形 ,胞质丰富 ,内含嗜酸性小颗粒 ,核大不规则 ,异型性明显 ,肿瘤细胞显实性巢状或梁索状排列 ,部分区域腺样排列 ,血管丰富 ,有坏死 ,肿瘤表面被覆鳞状上皮 (图1,2 )。keratin(+) ,vimentin和CEA(+)。病理诊断 :肾腺癌 (颗粒细胞型 )舌转移。讨论 肾腺癌是临床比…  相似文献   

15.
肿瘤转移是造成肿瘤患者心理压力、增加痛苦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肿瘤的转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转移的途径是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循环转移的。一个转移过程包括癌细胞从原发灶的脱离、转运和在身体另一个部位的生长三个环节。因此笔者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手术的成功和放、化疗的近期效果,应该将肿瘤看成一个比较难治的慢性病,要有一个长久治疗的精神准备,采取一个综合治疗的手段来治疗肿瘤(即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是最关心的问题,肿瘤转移有一定的规律性,淋巴结肿大是否有癌肿转移,简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文  王力红  温玉明  杨凯 《华西医学》2004,19(4):552-553
目的 :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nm2 3-h1质粒转染腺样囊性癌ACC -M细胞株对其颌面部移植瘤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体外用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amine)介导将nm2 3-h1质粒转染nm2 3-低表达的腺样囊性癌ACC -M高转移细胞株 ,经G4 18筛选得到高表达nm2 3-h1的细胞并以 5× 10 5/只植入 10只裸鼠颌下区 ,以未转染的细胞作对照。观察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4周后处死动物 ,获取标本 ,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未转染组有一只裸鼠颌下淋巴结转移 (1/ 10 ) ,4只 (4/ 10 )裸鼠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转染组未见淋巴结转移及明显增生。结论 :nm2 3-h1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w于2013年1月13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正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软,肝脾肋下及,未扪及肿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叩为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min,不亢进,未闻及气过水声,双肾区无叩痛。CEA为18.2 ng/ml(正常参考值0-4 ng/ml),心肝肺肾功能均正常。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胸中段癌120例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影响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因素。方法回顾1996年3月至2006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大体病理类型、病程长短、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外浸程度6方面分析总结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49、2%,转移度为18.3%。病程长短、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外浸程度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程的长短、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外浸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实践中应注意观察、分析,避免术中与术后综合治疗出现疏忽,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胃窦癌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探讨胃窦癌根治术是否有必要清扫14v组淋巴结。方法:回顾研究2008年1月—2010年12月胃窦癌患者18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研究其转移规律,探讨14v组淋巴结清扫在标准的胃窦癌根治术(D2)中的价值。结果:183例患者中,12例患者14v组淋巴结发生转移,14v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6%。14v组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Borrmann分型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肿瘤的侵犯深度、肿瘤的直径、肿瘤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14v组淋巴结发生转移的12例患者,其6组淋巴结均有转移;而第6组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病例中,有14.5%的病例14v组淋巴结有转移。结论:胃窦癌14v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6%,肿瘤分化程度低的患者更易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肿瘤往往已侵犯胃壁浆膜。14v组淋巴结转移与第6组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第6组淋巴结可以作为是否行14v组淋巴结清扫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Kai-1、Fit-4(fms样酪氨酸激酶4)和Tiam-1(T淋巴瘤侵袭转移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寻找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Kai-1、Flt-4和Tiam-1表达情况,比较它们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间的表达差异;对52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评估Kai-1、Flt-4和Tiam-1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Kai-1、Flt-4和Tiam-1阳性率分别为61%、49%和84%,表达率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1);Kai-1、Fit-4和Tiam-1表达呈正相关性;Kai-1、Flt-4和Tiam-1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90%、66%和94%,特异度分别为67%、67%和25%,准确度分别为78%、67%和49%;Kai-1在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术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Kai-1、Flt-4和Tiam-1表达异常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Kai-1和Flt-4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