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女性, 9岁.间断腹痛月余.查体:左下腹可触及一腊肠样包块.CT示肠套叠.术中见降结肠肠套叠,结肠内有一3cm×3cm×2cm大小带蒂息肉,切除肠管送检.  相似文献   

2.
<正>患儿女,3岁,因"阵发性哭闹伴呕吐1 d余"入院,无发热、咳嗽、腹胀、腹泻,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左中上腹压痛,可触及3.5 cm×3.0 cm大小腊肠样包块。超声检查:左中上腹探及同心圆型包块,超声诊断肠套叠。遂行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肠套叠复位术,术后回盲瓣开放,包块消失,肠套叠复位。灌肠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3岁。因左下腹包块5年余,左臀部包块并左下肢疼痛不适3个月入院。查体:左下腹略隆起,可触及一直径约10cm的包块,左臀部可触及一直径约10cm的包块,质软,轻度压痛,与皮肤无粘连,可轻度活动。左臀部至窝坐骨神经沿线压痛明显,超声检查:左下腹及盆腔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混合性包块,以实性高回声为主,包块边界尚清,内部回声高低不均,此包块向下向后延伸与臀部包块相连,部分髂骨回声失落(图1),腹、盆腔内包块范围10.3cm×9.5cm,臀部M:肿块;箭头:髂骨图1腹盆腔内纤维肉瘤声像图包块范围8.5cm×5.0cm,CDFI:其内可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4.
结肠炎性包块超声误诊为结肠癌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结肠炎性包块超声误诊为结肠癌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4岁。以右下腹包块2a来超声科检查。超声所见:右下腹见11.4cm×10.3cm×5.2cm实体性肿物;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周边呈低回声。中心部可见强回声气体反射呈“假肾征”。超声提示:右下腹实体性肿物,考虑结肠癌。患者人院后行手术治疗。手术见右下腹回盲部肠套叠肠壁充血水肿,升结肠内侧壁肿物约4.0cm×3.0cm×2.0cm大小实质性,中等硬,表面光滑无溃疡,考虑良性肿瘤,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炎性渗出性病变。这与术前诊断不符属误诊。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2 5岁。停经 4 0 d,行人工流产术后 1个月 ,持续性下腹痛来院就诊。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 :举痛 ,子宫 :大小正常 ,拒按 ,于右宫角处可触及一约 12 cm× 9cm× 8cm囊性包块 ,压痛 ,形状规则 ,左附件区可触及一约 5 cm× 4cm× 4 cm囊性包块 ,压痛。B超示 :右附件区囊性包块 ,左附件区囊实性包块 ,以右卵巢囊肿蒂扭转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子宫后壁偏右浆膜下有一约 12 cm× 9cm× 8cm血肿。清除血肿见宫壁有一约 0 .5 cm× 0 .5 cm的小孔 ,左输卵管包块内有绒毛组织 ,行血肿清除及宫壁修补术及左侧附件切…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0岁,2003年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感左下腹隐痛,呈持续性,无放射痛,未予特殊治疗,一年后发现左下腹包块约鹅卵大小。体格检查: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左下腹微压痛,可扪及一约8cm×8cm圆形包块,质地中等,活动度尚可。实验室检查:肝功及肾功均正常。B超检查:于左侧附件区可探及一约8.2cm×7.2cm囊状无回声区,边缘清晰不甚规则。超声诊断:左侧附件囊性占位(卵巢囊肿可能)。手术见:双侧卵巢大小正常,左半结肠小肠明显粘连,小肠与乙状结肠之间有约8cm×7cm囊性包块,针刺抽出淡黄色液体。术中诊断:大网膜及肠壁间积液。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60岁。因"发现左下腹包块2周余"入院。超声检查:左下腹左肾下方探及范围约6.7cm×4.5cm的低回声包块(图1),界限欠清,形态欠规则,边缘回声增强,内部回声为均匀低回声,因肿块后方衰减明显,肿块后方界限显示不清晰,彩超观察,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下腹低回声肿块,因肿块后方衰减明显,性质来源待定,建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6岁,因进行性消瘦1个月来就诊.超声检查:左下腹探及一实质性包块,大小为12.8 cm×6.7 cm,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内部血供丰富,可见多条动、静脉血流分布其中(图2).平卧位,盆腹腔扫查:可探及液性暗区,前后径为5.6 cm.超声提示:①左下腹实质性包块,多考虑为结肠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②腹水.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1岁,一年前平卧时触及左下腹有一成人拳头大小之包块,无月经改变及其他不适感,未经重视,近几月来又于右下腹部触及一成人拳头大小之包块,并明显感觉左下腹包块逐日增大,无明显伴随症状。超声所见:左侧腹见10cm×7.7cm×9cm混合性团块,右下腹见14cm×12cm×5cm大小混合性团  相似文献   

10.
<正>患儿男,2岁,持续性腹痛伴发热、腹胀、呕吐、便血2天;当地诊所考虑为“肠胃炎”,予抗感染治疗后未见缓解;外院超声提示右下腹2.9cm×2.2cm混合回声包块,呈“同心圆”状,考虑为肠套叠。查体:全腹压痛,以右下腹为著,伴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7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7.3%,血小板计数186×109/L,C反应蛋白167.4mg/L。腹部超声:右下腹3.2cm×2.1cm“螺旋状”走行的管状混合回声团,一端管腔直径约1.7cm,内见1.4cm×0.7cm强回声团,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9岁,因“左下腹包块4 d”入院。患者感冒后咳嗽时无意间发现左下腹有一包块,如核桃大小,无疼痛,无低热盗汗,血、尿常规正常,入院体格检查:左下腹腹直肌旁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3.0 cm×2.0cm,边界尚清,质稍硬,光滑,轻压痛,活动度差,与皮肤不粘连,压之不消失。入院诊断:腹壁纤维瘤(左下腹)。左下腹包块处超声扫查:于肌层内可见3.0 cm×2.1 cm的不均质团块,边界清,该团块周围可见条索状正常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8岁,剖宫产术后3年,月经期左下腹疼痛2年余,无腹泻及发热,每次月经干净后腹痛即停止。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左附件区见一无回声包块,考虑巧克力囊肿,包裹性积液不排除。我院超声检查:左下腹探及一83mm×50mm×103mm的囊实性混合回声包块,有包膜,边界清,包块上方紧贴腹壁肌层,包块左下方可见左侧卵巢回声,囊性部分为密集细弱回声,实性部分为条索状、团块状不均质中等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左下腹混合回声包块内部及周边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左下腹混合回声包块,性质待定,考虑子宫内膜异位。  相似文献   

13.
患者为,3岁,5天前发现右下腹一包块,于1989年11月18日入院。查体:体质消瘦,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均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腹软,右侧腹可明显触及15×10×8cm包块,质硬,活动,压痛( )。血、尿常规及肝功均正常,大便潜血(一)。临床诊断:1.肠套叠,2.兰尾周围脓肿。 B超检查:右侧腹可探及19.8×14.6×9.8cm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7岁。因右下腹隐痛5d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妇科检查:绝经后子宫,活动好,无压痛,左侧附件区未及异常,右侧附件区偏上方触及一囊性包块,质偏韧,略活动,边界清,明显触痛。临床初步诊断为右卵巢囊肿慢性蒂扭转。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体前位,大小约2 .7cm×3 .1cm×2 .3cm ,肌壁回声均匀,外形平滑,内膜呈线状高回声,厚约1mm ,规则。左卵巢大小约1.8cm×0 .7cm ,右卵巢显示不清,右附件区未见包块回声。经腹部超声检查:右下腹部测及一大小约5 .9cm×5 .0cm×6.1cm无回声包…  相似文献   

15.
腹茧症4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3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 1a,迅速增大伴下腹隐痛不适 2个月入院。查体 :子宫正常 ,左附件区可触及一约 10 cm× 10 cm囊性包块 ,压痛明显 ,活动差 ,右附件正常。B超示 :左附件囊性占位。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切开到肌层后 ,提起腹膜 ,小心切开 ,但切开处即是与之粘连包裹小肠 ,多处切开仍不能打开腹腔 ,沿肌层下钝性分离见此层腹膜包裹全部小肠 ,子宫及双侧附件 ,分离至左髂窝见左卵巢有一约 10 cm×10 cm囊性包块 ,包膜完整 ,呈灰白色 ,与小肠、结肠严重粘连 ,内有巧克力样液体 ,因与肠管粘连致密无法分离 ,行…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性,52岁。下腹包块1个月伴胀痛入院。患者既往体健,绝经2年。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6.1 cm×4.9 cm×4.2 cm,形态不规则,前后壁见多个低回声,大者5.2 cm×5.1cm×4.6 cm;左侧盆腔见一包块,大小为10.5 cm×9.8 cm×7.8 cm,内回声不均匀,部分区脂肪回声;右附件未见异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宫体后位,子宫不规则增大如孕3个月;左附件区可扪及一包块,大小10 cm×10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5岁,家长发现其肉眼血尿1周,为全程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寒战、高热.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左肾下极见2个实性包块,分界清晰,肾盂、肾盏受压并向外突起,大小分别为4.3 cm×4.0 cm×3.5 cm和3.2 cm×2.9 cm×2.4 cm,较大者呈均质低同声,内见条带状无回声,较小者包块内部回声略低,分布不均匀.CDFI:包块内血供较差,周边可见血管环绕(图1~3).超声提示:左肾下极多发实性占位(肾母细胞瘤可能).遂行左肾切除术,术中见左肾增大,形态失常,下极呈不规则隆起,其内可见2个包块,包膜完整,较大者为均质红色肉瘤样组织,约4 cm×3 cm×3 cm,较小者为白色鱼肉样组织,约3 cm×2 cm×2 cm(图4).术后病理:肾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男 ,2 1岁。 1999年 10月 5日在某基层医院行左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 ,术后当晚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 ,经对症处理后疼痛缓解 ,1周拆线出院。术后第 2周左下腹出现约拳头大小包块 ,B超示 :腹腔内有直径 10cm液性肿物 ,左肾轻度积水 ,左输尿管上段扩张 ,直径1.0 cm。未予处理 ,1周后复查 B超提示肿物增大至直径 2 0 cm,故于 11月 6日入我院。查体 :左下腹可见直径2 0 cm包块 ,边界清 ,不移动 ,表面光滑 ,轻压痛 ,张力较高。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 10 6 g/ L ,血白细胞和肾功能正常。肿物穿刺抽出淡红色血性液。静脉肾盂造影示左肾…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3岁,发现左下腹包块3月余.查体:子宫前倾位,略大,形态欠规则;肛门指诊未触及肿块,指套无血染.实验室检查:CA125、CA19-9、AFP及CEA均正常.B超:左下腹见6.3 cm×4.9cm低回声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肿块周边及内部均见血流信号,内部血流阻力指数0.77.CT:左下腹肿块约5.8cm×4.5 cm,密度均匀,增强后强化明显;部分小肠增宽(图1),拟诊小肠间质瘤.行左侧腹壁肿块切除术,术中于腹壁后鞘层探及8.0 cm×5.0 cm×4.0 cm肿块,腹膜完整覆盖,质中,边界清楚.术后病理示梭形细胞呈编织状密集排列,核呈纺锤形(图2);病理诊断:(腹膜)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 女,34岁.因发现左下腹无痛性包块1个月余,于2003-07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左下腹触及固定包块,质硬,边界清楚,约8cm×6cm大小,无压痛.B超提示左中下腹混合型包块,CT示左侧腹膜后腰大肌旁巨大囊性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