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五行学说中金生水自然过程细节的分析,指出金生水这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开始其实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即海水吸收太阳热能,汽化环流到陆地,遇到陆地上低温金属山脉泥土等,释放热能,液化为水的物理过程。从此一侧面可以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实质是来源于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观察,概括而来,是自然科学,然后才广泛的应用到医学哲学等其它科学。  相似文献   

2.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行,即运也,动也”。它不是研究精神和物质关系的,而是研究事物运动规律,阐述事物及事物不同方面动态关系的学说。王强同志认为五行学说“基本上是属于唯心主义的”,中医学及东方文化应是开放体系,一方面是由于不了解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是由于替换了哲学概念,混淆了哲学范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五行”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中医学中的“五行”却具有特定的科学含义,并且已经与中医脏象、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理论融为一体,成为研究生命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论医用“五行”说的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五行学说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思华 《中医杂志》1994,35(8):493-495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的方法论运用于我国古代至近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一直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而延用至今。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似有曲解,对其科学内涵亦褒贬不一。笔者不才,愿就五行学说的学习心得一抒己见,以求正于同道。1 对五行学说的一般认识一般认为,“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五元学说是藏医学的核心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了藏医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药剂学、治疗学等整个学科领域;但目前对此学说的理解存在偏差,尤其是藏医五元学说与中医五行学说的异同存在一些模糊的观念。本文从藏医药学中五元的基本涵义、五元学说的来源、藏医学中五元学说、五行学说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7.
中医药学中的“五行”说,虽然来自哲学,但并非袭用其物质质料的意义,而是把它作为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而加以运用的。“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亦不等同于五种自然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人体脏腑系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机制,为人们防治疾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作为哲学理论,“五行”说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但在古代医家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并未完全受“五行”框框的限制,而是有所突破的。因而不能把哲学“五行”说的缺陷完全看作中医药学“五行”说的缺陷,二者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8.
9.
五行学说与稳态内蒙古太仆寺旗万寿滩乡爱国村(027018)杨军伟关键词五行学说稳态五行学说,尹始于先民,迨至战国,思想家邹衍将其与阴阳学说结合后,一些进步的医家将其合理部分引入到中医学中,成为中医的元科学。其实质及生克乘侮和亢害承制的科学价值,笔者认...  相似文献   

10.
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属于我国古代的唯物论与辩证法范畴,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便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元气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用以阐明生命过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断防治的客观规律。因此,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气与阴阳:欲弄清气与阴阳的关系,必须明确“道”、“太一”(太乙)、“太极”与阴阳的关系。《老子》认为,“道”又名“太一”,  相似文献   

11.
12.
试论五行学说的“自生”,“反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行学说产生于殷周时期。《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日木。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说明了五行的内容及性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医家将五行学说作为说理工具,运用于医学领域,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自然的关系作了广泛的阐述,提出五行各元素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等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传统五行关系的剖析,根据五行各元素复合关系的代数系统,推出新型的五行关系,认为五行各元素间还存在着“自生”、“反生”两种  相似文献   

13.
李利清 《陕西中医》2003,24(11):1019-1020
中医学要发展 ,基础虞坚尔指导 :本文试从五行学说入手 ,浅谈愚见。五行学说的精华在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 ,五行生克制化是对辨证唯物主义中普遍联系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原始朴素认识。五行关系在时间上呈螺旋状曲折前进 ,在空间上有无限可分性及层次性 ,理论上可以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无限地拓展。向微观至基因层次 ,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将阴阳五行综合 ,并润之以若干个拷备 ,就是阴阳五行双环 ,这与 DNA双链结构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样 ,我们就可以把五行学说推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15.
五行学说与客观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庄建西 《河南中医》1995,15(4):202-203
历史性地纵向研究现代控制论和古代五行学说,发现现代控制论是一种主观控制系统,是人的大脑产生以后的产物。在此之前应存在一种客观控制系统,五行学说就是其基本模式。这种客观控制系统与人脑产生的主观控制系统相融合而产生主观和客观协同控制系统,这是更高层次的控制系统。生物机体是由客观控制逐渐进化为主观和客观协同控制,电子计算机是从主观控制逐渐发展为主观和客观协同控制,当它们发展至完善的境地之后,都可以在一定  相似文献   

16.
中药四气五味的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其理论的形成则始于《内经》。虽然《内经》主要以药物气味作用于人体的特点进行阐述,但是,由于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其理论亦渗透了阴阳五行学说。其中,对药味用五行进行了归属,而且还用五行生克(因只有药味作用于人体,故不存在五行乘侮)学说对药味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论述。直至后世的张元素、吴仪洛、汪昂等医家,企图找出药物作用于人体理论的实质,更加明确提出了五行学说是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基础。那么,五行学说能否作为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依据呢?下面,我们根据《内经》对药味作用的理论,用辨证的观点对五行的物质归属及生克学说进行一下  相似文献   

17.
五行学说在针灸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而形成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五行学说深刻的影响,它同阴阳学说一样,已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中医针灸学术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罗小闯 《河南中医》2011,31(8):841-842
中医学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与人体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之中,用来阐释人体脏腑组织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还可用于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学说。近年来研究发现了一种由心房肌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心钠素。它所具有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在肾脏和肾上腺中通过与专一性受体的结合作用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心钠素在体内主要分布在心房中,而其专一性结合位点显分布在肾上腺、肾脏和心血管系统中。以此,我们看到了肾心两脏相互关系的直接实验证据,同时也为五行学说中水火相克关系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些基础研究依据。本正是从心钠素角度对五行学说中水(肾)火(心)相克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