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益心舒胶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10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计分、Lee氏心力衰竭积分、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心脏彩超指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与Lee氏心力衰竭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均可明显降低血浆AngⅡ、hs-CRP水平(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YHA分级及血浆VEGF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加用益心舒胶囊能有效干预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 (CHF)合并抑郁的患者 ,预后要明显比无抑郁症者差。CHF与抑郁都存在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 ,对心力衰竭 (HF)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干预 ,可能同时改善HF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HF)时,体内可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水钠潴留及心率加速,这些机制早期似可维持心输出量(CO)与器官灌注,但代偿过度反可损害心泵功能、降低CO,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深入了解和认识HF时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 ,一是因为其病因多样 ,二是由于CHF是一个多系统紊乱综合征 ,不仅影响心血管系统 ,还涉及到肌肉、骨骼、肾脏、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1〕。现已公认CHF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并以心室重塑为主要特征 ,近 1 0余年来又认识到以细胞因子 (CK)升高为标志的免疫激活在CHF中的作用。CHF时激活的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可能形成一个互相调节的网络 ,共同促进CHF的发生发展。本文就CHF的CK变化及其与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关系综述如下。1 CHF的CK变化CK是由各种免疫细胞和某…  相似文献   

5.
6.
心力衰竭治疗的新问题:神经内分泌不协调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近年来 ,心力衰竭的治疗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 /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 ,目的是有利于改变衰竭心肌的生物学性质。应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阻断其与心肌重塑之间的恶性循环 ,是治疗的关键。迄今为止 ,已有大量临床试验的实证表明 ,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病残率 ,并能改善和逆转心肌重塑。其中 ,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临床试验亦表明 ,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联合应用还有协同作用。例如 :单独应用ACEI的相对死亡危险性下降 2 4% ;而合并应用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萘哌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7例CHF患者(CHF组)与24例健康者(对照组)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肾上腺髓质素(Adm)、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A型利钠肽(ANP)、B型利钠肽(BNP)和C型利钠肽(C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HF组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4例,给予常规心衰治疗;萘哌地尔治疗组(B组)23例,在A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萘哌地尔,1月后重复上述测定.结果 (1)CHF患者血TNF-α、IL-1、IL-6、ET-1、Adm、NPY、ANP、BNP、C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G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A组和B组治疗前后比较,血TNF-α、IL-1、IL-6、ET-1、Adm、NPY、ANP、BNP、C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而CGRP水平增高(P<0.01);(3)B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比较,TNF-α、ET-1、ANP、BNP降低更明显(P<0.05),NPY水平下降更显著(P<0.01),而CGRP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NYHA分级改善更明显(P<0.05),但IL-1、IL-6、Adm、CNP和LVEF差异无显著性(P>0.05).(4)LVEF与TNF-α、IL-6、ET-1、BNP呈负相关(P<0.05).结论 TNF-α、IL-1、IL-6、ET-1、Adm、NPY、CGRP、ANP、BNP和CNP可能与CHF发生发展有关,萘亮哌地尔治疗可能进一步降低CHF患者TNF-α、ET-1、ANP、BNP、NPY水平和提高CGRP水平并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抗神经内分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循证医学对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和利钠肽等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不断问世,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已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现将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及醛固酮拮抗剂4种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 ,随着有关 CHF的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化学的进展 ,近年来对 CHF的药物治疗提出了一些具有启示性的新观点。目前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活性是确定 CHF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其中交感神经活性与死亡率密切相关 [1] ,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应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死亡率[2 ,3] 。病理生理学对 CHF传统认识只是强调血流动力学失调 ,因而在治疗措施上采用正性肌力药物和外周扩血管药物 ,目的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但长期临床实践已观察到血流动力学异常虽可解释 CHF发生的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阳虚与非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研究,探讨阳气亏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为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阳虚组(29例)与非阳虚组(26例),入院后检测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脑钠素(BNP)、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这些神经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阳虚组心功能明显比非阳虚组差(P0.05);阳虚组患者EF值明显低于非阳虚组(P0.01),BNP、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非阳虚组(P0.05);AngⅠ、AngⅡ、醛固酮、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4)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AngⅠ、AngⅡ、ALD、BNP、FT3、FT4、TSH、T3、T4中筛选出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BNP、FT4进行回归分析,BNP与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中存在BNP、FT4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损伤性作用,并且阳虚型心力衰竭较非阳虚型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更加明显,损伤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与细胞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国内不少学者运用中医药对CHF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其对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方面的影响,取得不少成果。本文从中医药对CHF的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两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当前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效果、安全性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R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托伐普坦,15 mg/d,疗程7 d,治疗前后测定超声心动图、电解质、神经内分泌因子、24 h尿量、6 min步行距离(6MWD)及静息心率(HR),记录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1 min静息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24 h尿量、6MW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钠(Na~+)显著高于对照组,7例低钠血症患者均得以纠正,对照组有3例未明显改善;观察组尿素氮(BUN)、肾素(PRA)、醛固酮(ALD)、血清B型脑钠肽(BNP)、血清半乳糖凝集素(Gal)-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普坦加药治疗RHF能显著增加患者尿量,纠正低钠血症,降低心力衰竭标志物水平,对肾功能影响小,但仍需警惕服药后高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独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整体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计分、Framingham慢性心衰评分、6 min步行距离、射血分数、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Framingham评分、NT-proBNP、Ang-Ⅱ、ALD、ET-1、hs-CRP、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在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等体征监测结果对比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控制病情发展,调节自主神经平衡,抑制炎性因子,为慢性心衰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抗醛固酮治疗对神经内分泌激素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CHF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40 mg/d,连用3个月。分别于入院后及3个月时,根据临床症状评价心功能;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雌二醇(E2)、睾酮(T)、肌酐、尿素氮、血钾、钠;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浆AngⅡ、ALD均有降低,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E2升高,T降低,差异达显著性;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更加明显;治疗组血钾明显升高;两组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螺内酯治疗可改善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性激素水平,进一步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力衰竭是一组严重而复杂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率高,存活率低,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共同通路。目前认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激活是心衰病理生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他们参与并促进了心衰的发生发展,又被心衰进一步激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心衰的不断发展与恶化。本文就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利钠肽类、炎性细胞因子系统、C反应蛋白及其他神经体液因子与心衰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的HFPEF患者8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比索洛尔治疗2 w,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以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脑钠肽(BNP)、脂蛋白(L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轻微疲倦,1例恶心,停药后症状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对HFPEF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拉贝洛尔对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的影响及其治疗可能机制。方法 200例≥70岁的女性CHF患者均为初次发病,病情相对稳定,无其他伴随疾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按时饭后服用拉贝洛尔200 mg,2次/d。采集患者静脉血液,分析心房钠尿肽(ANP)、醛固酮(ALD)和抗利尿激素(ADH)及血浆肾素活性(PRA)的浓度。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血浆ANP、ADH、PR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而ALD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拉贝洛尔治疗老年女性CHF可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过度激活,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常见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防治建议已实施2年多,需要总结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近期有机会与各地的同道们一起讨论,发现临床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下列3个方面:(1)“强心、利尿、扩血管”传统的观点仍很强劲;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应用不到位。(2)实施中对指南理解上存在某些偏差及应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有些错误认识。(3)强化规范化不够。最近欧洲心血管病学会(ESC)逐步推出一些指南的新版本,新版本的指南增添了新的临床试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后神经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39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NYHAⅡ~Ⅲ级),于口服利尿剂的基础上加服苯那普利和缬沙坦,治疗6个月比较心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浓度的变化;以21例口服苯那普利的慢性心衰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ALD均下降,苯那普利+缬沙坦组>苯那普利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用药后心功能均得到改善,但元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与苯那普利合用可更完全抑制慢性心衰患者过度激活的RAS,且心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得到进一步改善,以及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