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时的相关因素,探讨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289例,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82例)及正常尿酸组(207例),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酸与血肌酐、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等有关(P〈0.05);T2DM并高尿酸者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冠心病及肾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T2DM患者尿酸水平与多种因素相关,提示高尿酸血症是T2DM多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胆红素和尿酸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相关性。 方法 将2007 年4月至2009 年5 月于我科就诊的疑似心肌缺血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和正常对照组,并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279 例患者,其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191 例,正常对照组88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入院时肱动脉收缩压、纤维蛋白原和肌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与年龄[OR=1.084,95%CI(1.040,1.129),P〈0.001]、高血压病[OR=3.025,95%CI(1.462,6.261),P=0.003]、糖尿病[OR=2.519,95%CI(1.066,5.951),P=0.035]、吸烟史[OR=5.412,95%CI(2.186,13.401),P〈0.001]和纤维蛋白原[OR=1.748,95%CI(1.059,2.885),P=0.029]呈正相关,与直接胆红素[OR=0.599,95%CI(0.418,0.858),P=0.005]和高密度脂蛋白[OR=0.219,95%CI(0.049,0.985),P=0.048]呈负相关。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也未证实血清尿酸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存在相关性。 结论 除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传统危险因素外,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和血清直接胆红素降低也是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尿酸水平与之相关性不显著,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结合传统危险因素、纤维蛋白原和胆红素的检查,有针对性地筛选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加强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对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联合评估价值。方法 对195例冠心病患者和69例非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尿酸和甘油三酯(TG)水平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尿酸及TG水平高于对照组。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纤维蛋白原和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有意义的回归关系。联合评估发现高尿酸水平(≥416μmoL/L)及高TG水平(≥2.33mmol/L)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较单一指标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OR值为3.13。糖尿病患者在相应的尿酸和TG水平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升高。结论 联合应用尿酸和TG评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可能有一定意义。综合考虑患者体内的嘌呤代谢和脂质代谢,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更为重要.也更有利于临床医师合理评价冠状动脉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河北省蔚县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情况,并观察高尿酸血症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该县各地区7,083名20岁以上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①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情况:总体血尿酸水平为(345.43±68.52)μmol/L,其中男性为(371.82±78.22)μmmol/L,女性为(315.28±73.67)μm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5.40%,男性患病率为16.88%,女性为10.83%;②痛风患病率:痛风125例,痛风患病率为1.76%,其中男113例(2.11%),女12例(0.70%);③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北省蔚县人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均呈现升高趋势。高尿酸血症患者易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表明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仍在继续升高,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危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分析其在IgA肾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0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依据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分为高尿酸血症组21例和非高尿酸血症组81例,比较2组临床及病理指标差异。结果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患病率、24h尿蛋白、收缩压及血清肌酐水平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病变积分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其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博  常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1):5115-51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情况、机体的代谢状态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了8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体重指数(BMI)、血脂的各项指标、肌酐(Cr)水平,观察两组心脑血管病发生情况。结果:高尿酸组BMI、TG、LDL-C、Cr明显高于正常组,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高尿酸血症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有更高的发生率,同时加重了肥胖、血脂异常、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对健康查体的老年男性患者进行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清肌酐、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尿酸、血糖测定;并探讨影响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 1 677例老年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349.29±87.60)μmol/L,其中高尿酸血症者372例占22.18%.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肥胖、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老年男性患者中占相当的比例.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肾功能损害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方法 筛选西安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280例糖尿病患者,以血尿酸水平为基准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各140例,检测两组患者心血管相关指标和肾损害指标,评价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结果 高尿酸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及甘三油酯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组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高尿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时间分别为12.58±2.36月和11.75±1.96月,短于正常尿酸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呈正相关,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新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概率更高、发病时间更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升高,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正常。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探究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TG、TC、LDL-C等血脂水平及SBP、DBP等血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及血压水平均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可通过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上述指标防范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ADM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关系.方法: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皮系统ADMA 水平,并与单纯高血压组作对比,了解高尿酸对高血压患者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内皮ADMA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病人的血清ADMA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病人(P<0.05);高血压病人的血清尿酸水平与ADMA呈正相关关系,r=0.713;P<0.001;高血压患者ADMA与尿酸水平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尿酸是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ADMA水平的自变量,其回归系数为0.002,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内皮ADMA呈正相关关系,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ADMA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根据74例冠脉造影复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组(n=46)与无病变进展组(n=28),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几项危险因素达标等情况。结果高血压(OR=13.51,95%CI:1.96~93.18)、高脂血症(OR=7.14,95%CI:1.39~36.75)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间隔时间长(OR=1.07,95%CI:1.02~1.11)是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而复查间期危险因素减少(OR=0.04,95%CI:0.007~0.287)则可以降低病变进展的风险。结论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有利于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邓伟胜  凌维汉  王弘 《临床荟萃》2020,35(6):521-524
目的 探讨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平均随访15个月,以支架植入段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3例)和对照组(7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动脉造影结果的差异,分析其与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通过对可能与ISRS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RS的危险因素有:2型糖尿病(OR=6.392, 95%CI 1.361 30.032)、支架长度>13 mm(OR=1.799, 95%CI 1.209 2.678)、椎动脉原始内径<3.5 mm(OR=0.069, 95%CI 0.013 0.383)、椎动脉起始部变异(OR=7.369, 95%CI 1.558 34.860)以及合并多处狭窄病变(OR=8.985, 95%CI 1.339 60.290)。结论 2型糖尿病、支架长度>13 mm、椎动脉原始内径<3.5 mm、椎动脉起始部变异及合并多处狭窄为预测ISR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必须更加重视这类危险因素患者的术前评估、随访和复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以维吾尔族居民为主的喀什地区女性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AD)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有效防治女性PCAD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女性244名,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和年龄分为3组:无冠心病组(69名)、PCAD组(104例)和晚发冠心病组(71 例),比较3组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被认为是冠心病(CHD)的风险因素,本研究拟探讨OSA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疑似CHD患者420例,所有受试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计算Gensini评分判断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多导联睡眠呼吸监测测定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析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与OSA的相关性。结果 Gensini评分≥80患者的年龄、AHI及高血压、糖尿病、OSA患病率高于Gensini评分<80患者组(P<0.01)。与无OSA患者和轻度OSA患者比较,中度、重度OSA患者Gensini评分均明显增高(P=0.007,0.037)。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人群中,年龄、男性、AHI、高血压、糖尿病是Gensini评分≥80的风险因素。在年龄≥55岁组,校正性别和年龄后,AHI升高增加 Gensini评分≥80的风险(OR=1.03,95%CI:1.00~1.05,P<0.05)。在年龄<55岁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较无糖尿病患者Gensini评分≥80风险增加1.77倍(OR=2.77,95%CI:1.29~5.94,P<0.05)。结论 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是与AHI具有相关性,中度、重度OSA患者Gensini评分更高,年龄≥55岁的患者Gensini评分与AHI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renal injury,AKI)患者的危险因素,明确术前实验室检查及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等与AKI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接受体外循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既往史、术前实验室检查、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等对术后并发AKI的影响。同时分析并发AKI患者术后7 d血清肌酐变化,为术后并发AKI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结果共纳入370例体外循环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糖尿病基础病史(OR=5.226,95%CI1.084~25.191,P=0.039)、年龄(OR=1.041,95%CI1.018~1.065,P<0.001)的增加、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1.127,95%CI1.043~1.218,P=0.003)升高、尿素氮(OR=1.211,95%CI1.077~1.360,P=0.001)升高、体外循环时间(OR=1.013,95%CI1.006~1.020,P<0.001)延长是体外循环患者术后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术后7 d分析AKI检出率分别为第1天4.19%(9/215),第2天51.63%(111/215),第3天87.91%(189/215),第4天97.67%(210/215),第5天99.07%(213/215),第6天100%(215/215),第7天100%(215/215)。结论有糖尿病史、年龄、BMI、尿素氮、体外循环时间是体外循环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漏误诊率,对于术后血清肌酐的观察至少应该连续4 d。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早期干预,对上述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均有重要意义。目的:明确山东沿海20岁以上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设计: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对象:调查范围为山东省沿海城市,包括青岛、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抽取年龄20~80岁本地常住(≥5年)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人群为调查对象。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长住居民约5000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情况。采用Sysmexchemix-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血脂、血糖、血肌酐,试剂购自日本西斯美康公司,其中血尿酸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1.77%和2.32%。尿酸值高于正常者,在第3天再次抽空腹血进行复查。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生率,以及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果:计划调查5500人,实调查5003人,应答率为90.96%,其中男性2395人(47.87%);女性2608人(52.13%)。①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13.19%,按照2000年山东人口标化率为13.27%;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8.32%,8.56%,χ2=108.52,P<0.01),男性发病风险为女性2.5倍(OR=2.5)。痛风的患病率为1.14%,标化率为1.10%;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94%,0.42%,χ2=30.38,P<0.01),男性发病风险为女性5.3倍(OR=5.3)。②正常人群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343.40±84.54),(258.90±70.90)μmol/L,t=48.03,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469.43±48.08),(399.73±104.91)μmol/L,t=11.70,P<0.01]。男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502.44±106.76),(403.48±52.72)μmol/L,t=2.07,P<0.05]。③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的发生率为8.64%。④女性50岁以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7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而男性6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50~59岁为高发年龄段,60岁以后又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且女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平均年龄比男性分别晚7.5和8.5岁。⑤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饮酒频率、饮酒量、食贝类量及频率、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为男性高尿酸血症独立的危险因子,OR=1.016~30.217,95%CI(1.010~1.023)~(9.955~214.869);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重体力劳动为保护因素,OR=0.492,95%CI0.339~0.713,OR=0.755,95%CI0.575~0.991。年龄、高血压、食贝类量、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腰臀比、轻体力活动为女性高尿酸血症独立的危险因子,OR=1.022~27.34,95%CI(1.006~1.040)~(9.955~214.869);同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OR=0.428,95%CI0.223~0.820。结论: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②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危险因素包括贝类等海产品高摄入、低体力活动、腹型肥胖、肾功能减退、代谢综合征有关,其中男性还与饮酒情况,女性还与年龄有关。③男性在各年龄段均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的危险阶段,而女性则重点在50岁以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我国9省市35~7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5706例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2.08%(标化后11.57%),其中男性为14.59%(标化后14.84%),女性为10.21%(标化后9.2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女性人群中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卡方检验P<0.05),而在男性人群未见明显趋势(趋势卡方检验P>0.05)。高尿酸血症伴发疾病中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80.40%),其次为超重和肥胖(74.61%)、高血压(58.32%)、腹型肥胖(45.47%)、糖尿病(11.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OR=1.01,95%CI:1.01~1.02)、男性(OR=1.36,95%CI:1.21~1.53)、高甘油三酯血症(OR=4.28,95%CI:3.84~4.76)、高胆固醇血症(OR=1.19,95%CI:1.06~1.33)、高血压(OR=1.17,95%CI:1.05~1.30)、肥胖(OR=1.69,95%CI:1.52~1.88)、饮酒(OR=1.36,95%CI:1.19~1.56)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结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年龄、男性、高血压、肥胖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增加以及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病的密切关系,积极控制高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2型糖尿病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69名为正常对照组。按踝肱指数<0.9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下肢动脉病变组及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生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NGPTL4及VEGF浓度。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及2型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病变组血清ANGPTL4浓度分别为(44.78±15.15)μg/L与(47.46±10.43)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52.87±12.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VEGF浓度分别为(340.98±76.18)ng/L与(314.83±75.30)n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82.58±81.4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与无下肢动脉病变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血清ANGPTL4浓度低于2型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病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血清VEGF浓度高于2型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合并糖尿病且糖尿病病程>10年(OR 4.594,95%CI 2.540~8.311,P<0.001)、空腹血糖>8 mmol/L(OR 2.353,95%CI 1.023~5.416,P=0.044)、糖化血红蛋白>8%(OR 6.442,95%CI 2.874~14.441,P<0.001)、VEGF升高(OR 3.745,95%CI 1.566~8.953,P=0.003)是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而ANGPTL4的升高(OR 0.154,95%CI 0.064~0.372,P<0.001)可减少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结论ANGPTL4为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保护因素而VEGF为危险因素,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其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病程,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mension, 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2018)、CBM(1995-2018)、中国知网(1958-2018)、万方数据库(1995-2018)、VIP(1989-2018)等数据库,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进行检索,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个RCT,28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房颤病程[MD=2.83,95%CI(2.48,3.19),P<0.05]、BMI[MD=0.84,95%CI(0.49,1.18),P<0.05]、左心房前后径[MD=2.63,95%CI(2.14,3.12),P<0.05]均大于未复发组;复发组LVEF低于未复发组[MD=-2.14,95%CI(-3.04,-1.25),P<0.05];患者术前是否患有冠心病[OR=0.75,95%CI(0.55,1.03),P>0.05]、糖尿病[OR=1.15,95%CI(0.86,1.53),P>0.05]、高血压病[OR=1.07,95%CI(0.75,1.54),P>0.05]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无关系。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房颤病程长、BMI数值大、左心房前后径长和LVEF低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而患者术前是否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