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珠海市香洲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登革热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方法对珠海市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珠海市香洲区2007年报告登革热病例128例,本地感染127例,输入病例1例,发病率为16.30/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发生5例以上的暴发疫情3起.疫情波及8个镇、街道办事处.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病例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以25~39岁为主,职业以工人、家务和待业、学生为主. 结论珠海市香洲区2007年登革热流行波及面广、以本地感染病例为主,散发与暴发并存及季节性等特点,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珠海市香洲区已成为地方性登革热流行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3年禹州市登革热疫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查阅禹州市登革热暴发疫情处置资料及蚊媒监测资料对2013年禹州市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禹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9例,发病率为2.55/10万,无死亡病例。地区分布于神镇苗家湾村;流行时间集中于9月份;男女性别发病数之比为1:1.27;年龄分布于40至69岁人群,占总病例数的55.17%;临床表现以轻型为主;实验室检测显示,流行株为登革病毒Ⅲ型。结论 2013年禹州市神镇苗家湾村登革热疫情为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的一起暴发疫情。依靠群众,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快速杀灭成蚊和消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另外,应开展持续的媒介监测,为今后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2019年珠海市登革热流行病学数据及及登革病毒包膜蛋白基因(E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了解珠海市登革热流行规律和病毒遗传进化特点。方法 2019年珠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的血液标本,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磁珠法提取病毒核酸,用Real-time RT-PCR进行检测,阳性标本用RT-PCR扩增E基因并进行测序分型获得的基因序列,采用MEGA6.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共收集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185例,实验室诊断病例99例,实验室诊断病例较2018年同期增长154%。其中输入性病例53例,本地感染病例46例,男性61例,女性38例,进入9月份本地感染病例增多,以散发状态为主,其中本地暴发疫情2起;75例成功测序,以DENV-1型为主,占88.00%,全部属于基因Ⅰ亚型,分布在3个不同分支上,分别与2017年越南、2015柬埔寨、2014年马来西亚、新加坡,2012、2014年斯里兰卡等流行株高度同源;DENV-2和DENV-3病例均为输入病例。结论 珠海市登革热主要由东南亚输入,极易发生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定期对流行的登革病毒进行序列分析有利于分析该病毒的基因进化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依据河南省登革热监测结果,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探究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防控对策。方法收集自2005年十二年以来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河南省输入性登革热发病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南省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87例,输入性病例81例,本地感染病例6例;年龄以20~50岁为主,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为84岁;男女比例为1.56:1;输入来源地: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地区为主要来源,无本国内输入病例。感染病例的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和商业服务为主。结论河南省登革热流行以输入病例为主,病理溯源证实疫情来源以东南亚地区染疫后输入河南省;本地感染病例来源于国外疫源地归国人员感染后携带病毒入境导致的二代感染。十二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河南省输入性登革热随归国人员传入风险持续存在。应完善输入性登革热疫情预警监测建立,防止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6年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病例10例,本地感染病例765例,累计发病率为10.1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9个区82个行政街(镇);全年本地疫情流行期为6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明显存在8-9月和10-11月两次发病高峰;共发生60起暴发疫情,其中10起暴发疫情对流行曲线的走势有较大影响,累计病例456例,占全年全市总报告病例数的59.61%;实验室监测表明2006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Ⅰ型登革病毒,各1例输入性病例,毒株分别为Ⅲ、Ⅰ型登革病毒。结论2006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流行,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较大,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登革热在广州市已形成地方性流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1起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控效果。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患者及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登革病毒抗体检测,采用RT—PCR进行登革病毒型别鉴定,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开展蚊媒密度监测。结果首例病例于8月22日发病,末例病例于10月16日发病,疫情持续55d,共发生登革热病例14例,其中实验室诊断9例、临床诊断5例。病例发病时间相对集中于9月份(11例)。登革病毒分型结果:检出2个血清型(Ⅲ型和Ⅳ型),其中Ⅲ型1例,Ⅳ型6例。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最高达40,经采取快速杀灭成蚊、清除伊蚊孳生地和对积水点投药杀灭蚊幼等综合防治措施后,布雷图指数降到标准值(5.0)以下,疫情得到控制。结论该起疫情为1起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主要由Ⅳ型登革病毒引起。加强登革热病人管理和快速杀灭成蚊、彻底清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为今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登革热疫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实验室资料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结果2006年广东省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 010例,年发病率为1.10/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发生10例以上的暴发疫情共14起。疫情涉及广州、汕头、佛山等7个市。全省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共经历3个发病高峰,3个高峰依次降低。病例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以20~39岁为主(41.5%),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农民、学生为主。14例输入性病例的输入地来自柬埔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实验室检测发现,2006年广东省登革病毒的流行株均为登革Ⅰ型,各1例输入性病例分别分离出登革Ⅰ、Ⅲ型毒株,其与本地检测的流行株无关联。结论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流行呈波及面广、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散发与多点暴发并存及季节性等特点,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广东省已成为地方性登革热流行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双版纳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登革热暴发疫情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328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294例,输入性病例34例(老挝19例、缅甸9例、泰国5例、广州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15.30/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2起暴发疫情,疫情涉及到全州2县1市。发病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9岁,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男性604例,女性709例;职业以商业服务、家政及待业和离退休人员居多。检出4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其中本地感染流行株为登革Ⅲ型,境外输入性病例病毒株,老挝为登革Ⅱ型,缅甸为登革Ⅰ、Ⅳ型。[结论]西双版纳州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存在境外输入传染源和适宜媒介伊蚊生存繁殖的生境条件,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疫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9年8月黄冈市黄州区发生的湖北省首起输入登革热病例引起本地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特征,评价疫情处置效果,为今后防控登革热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病例定义回顾性搜索病例,检测患者血清IgM、IgG、NS1抗原和登革病毒核酸,应用双层叠帐法监测成蚊密度,应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蚊幼密度。结果此起疫情自6月21日首例(输入)病例发病至9月11日末例病例发病,累计发现病例50例,流行高峰为8月20日至9月1日,无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发热(94.00%)、乏力(78.00%)、头痛(48.00%)、肌肉关节痛(37.00%)、皮疹/出血点(26.00%)。病例分布于1个街道(禹王街道)内相邻的2个村(韦家凉亭村49例、樊家湾村1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85∶1,发病年龄以50岁及以上人群为主,占89.10%。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各占26.10%,其次为工人13.00%。疫情家庭聚集性较为明显。有8例病例检测登革病毒核酸为阳性,基因分型为Ⅰ型登革病毒。应急响应启动后,黄州区各乡镇(街道)的村居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BI均降至5以下。结论这是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医务人员诊断识别能力不足、环境卫生差、蚊密度高是导致该起登革热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防控重点是传染源的早期发现和规范管理,蚊媒孳生环境的制理和快速杀灭成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广州市2010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为今后广州市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10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1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59例,输入性病例22例,累计发病率为1.57/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全市8个区26个行政街(镇)。检测可疑登革热发热患者血清标本1879人份,其中阳性139人份,阳性率为7.40%;分离到登革病毒29株,其中登革病毒Ⅰ型7株、Ⅱ型2株、Ⅲ型6株、Ⅳ型14株。蚊媒监测结果显示,蚊媒密度在6—10月份达到高峰,布雷图指数(BI)达4.02~6.40,与登革热疫情流行高峰相一致。结论2010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总体上呈现出中等强度、多点散发的流行态势,发病数较2009年明显增多,与广州市历年来登革热流行规律基本一致,属于发病规模较小的登革热暴发年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7—2016年泉州市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6年泉州市登革热疫情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7—2016年泉州市共累计报告106例登革热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100例,因输入性病例继发的本地病例6例。全年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其中8~10月占56.60%,本地感染病例主要发生在9月(1例),10月(2例)、11月(3例)。各年龄组均有登革热病例,其中20~49岁为主。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其中菲律宾66例占66.00%,印度尼西亚15例占15.00%。经Wilcoxon秩和检验,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和本地登革热病例在发病至诊断时间、发病至报告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泉州市登革热病例以输入性为主,存在发生本地暴发风险,20~49岁年龄组人群是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依据河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分析其输入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究输入性登革热的口岸防控对策。方法选择自2005年至2016年共计12年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河南省登革热发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年间河南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7例,输入性病例81例,本地二代感染病例6例;发病年龄以20~50岁年龄段为主,患者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84岁;感染者男女比例为1.56∶1;感染登革热的来源地: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地区为主要来源,无本国内输入病例(本地感染均为二代感染病例)。感染者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和商业服务为主。结论河南省登革热流行均以输入为主,主要疫源地以东南亚和南亚为主。防控对策在于:一方面,为前往疫区的人员提供登革热疫情评估报告,实施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防护;另一方面,完善口岸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建立,对来自疫区的货物实施检验检疫,将输入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3年南宁口岸回国人员中发现的5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出入境登革热监测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南宁口岸回国人员体检中发现的5例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RT-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5例病例均为输入性实验室确诊病例,来自登革热疫区,出现乏力、发热、头痛等临床症状,4例患者的DEV-IgM呈阳性,1例呈阴性,5例的登革病毒实时荧光RT-PCR结果均呈阳性.结论 荧光RT-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适用于登革热早期诊断.近几年南宁市报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增多,应加强进出口岸及边境地区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因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感染或局部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来源。方法 描述疫情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登革病毒(DENV)NS1抗原,用RT-PCR方法对NS1抗原阳性标本进行DENV血清分型、E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定,分析E基因序列一致性和进化关系。结果 2014年9-12月广西暴发DENV-1和DENV-2引起的本地登革热疫情,报告登革热病例854例(实验室诊断病例712例,临床诊断病例142例),79.63%(680/854)病例集中在2014年9月22日至10月21日;所有病例均为典型登革热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83.61%(714/854)病例年龄为15~59岁,46.60%(398/854)病例职业为干部和商业服务;疫情主要发生在南宁市和梧州市,E基因进化分析表明,中国南宁市本地病例分离株属DENV-1基因Ⅰ型,与新加坡分离毒株(SG EHI D1/529Y13)一致性为100.00%;梧州市本地病例分离株与广东省分离毒株(D14005)同源性最高,属DENV-2 Cosmopolitan基因型。结论 2014年广西登革热暴发疫情可能由输入性病例或媒介引起,中国南宁市本地暴发疫情病原为DENV-1,可能来源于新加坡;梧州市本地暴发疫情病原为DENV-2,可能从广东省输入。应加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监测和早期检测,做好蚊媒监测,提高疑似登革热病例诊断意识,以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05-2007年中国登革热监测资料,描述中国登革热流行现状、疾病分布和特征.方法 对2005-2007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登革热病例资料及国家登革热监测点的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全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623例,死亡1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356例,临床诊断267例.输入性病例151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3%;本地感染病例1472例.全国仅广东和福建省的9个地市报告本地感染疫情,其他省区均为输入性病例,输入地区主要为东南亚国家.夏季南方省份的蚊媒密度仍然较高,有84.6%的布雷图指数(BI)>5,约72.2% BI≥10.监测点未从蚊媒中分离到登革病毒,但广东省曾检测到病毒核酸.结论 国内本土持续性登革热流行尚未有效建立,但输入病例的威胁逐年增加.媒介伊蚊的广泛分布和较高的伊蚊密度、健康人群较低的抗体阳性率以及难以避免的登革热输入威胁使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具备了发生登革热本地爆发性流行的潜在条件,有必要在重点地区建立蚊媒综合监测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2016年东莞市某街道发生的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来源,并对防控措施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莞市2016年发生的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描述;用新发病例数和蚊媒密度变化来评价防控措施的效果。 结果 东莞市莞城街道在8月7日-9月3日之间发生3例登革热轻症病例,2男1女,为同一商铺工作人员。其中两名确诊患者血清标本Ⅳ型登革病毒核酸阳性并分离到2株登革病毒株, 2株病毒株E基因测序、进化分析同源性为99.3%,与印度2014年病毒株同源性为99.1%。经采取人工灭蚊、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疫点核心区和监控区的蚊媒密度逐渐降低,疫情于9月3日平息。 结论 本起疫情为一起由输入性病例或病媒引起的本地感染的Ⅳ型登革热暴发疫情。采取杀灭成蚊和清除蚊虫孳生地为主的措施可有效控制蚊媒密度,进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从化市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并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10月6日至11月6日从化市太平镇发生了一起由I型登革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疫情波及2个行政村,发病例数共49例,发病率为9.1/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以35岁以上为主,共34例,占总病例数的69.39%;男性27例,女性22例;血清学检查登革热IgM抗体阳性47例。结论该次登革热暴发疫情是从化市首起暴发疫情。对登革热流行的控制在于反复多次杀灭成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云南省瑞丽市2013年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用登革热病毒NS1抗原法检测病例血清标本,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104 d,共确诊病例232例,其中本地感染145例,缅甸输入87例。流行季节为8-11月,病例主要集中在瑞丽市城区(124/232,53.45%);男女性别比为1.23∶1,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80岁,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农民和家务及待业者居多。结论此次疫情为瑞丽市首次发生登革热本地流行;采取伊蚊综合控制措施,布雷图指数≤5.0,疫情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广东省河源市某建筑工地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和暴发原因,为登革热疫情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疫点开展病例筛查和蚊媒调查,采集可疑病例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用RT-PCR方法进行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和分型。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起疫情从首例至末例的时间跨度为51 d,共发生病例32例,均为轻症无死亡。32例病例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15~64岁,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登革病毒Ⅰ型阳性14例。首次伊蚊幼虫密度监测核心区符合防控要求的为11个,占64.71%;警戒区符合防控要求的为5个,占41.67%;监测区符合防控要求的为11个,占52.38%。采取控制措施后10 d,媒介BI值下降至5以下,疫情得以控制。结论本次疫情由登革病毒Ⅰ型引发,首发病例未能及时发现和疫点地区蚊媒密度较高可能是引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登革热流行区应加强疫情和蚊媒监测,做好预警和灭蚊防蚊工作,预防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2018年发生在宁波市某社区一起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病因,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查阅中心城区各8家市级医疗机构和6个疫点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日志和住院记录进行病例搜索,并对发现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清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和抗体,提取病毒核酸后扩增E基因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追溯传染源。结果该起疫情持续29天,发现病例27例,年龄以40~69岁为主,16例占59.26%。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100.00%)、乏力(37.04%)、头痛(33.33%)等症状为主,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减少占48.15%,血小板计数减少占88.89%。病例发病前2周内均无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24例病例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3例病例登革热病毒Ig M抗体阳性。基因序列分析发现,病毒株为登革热病毒1型,与2015年从缅甸输入中国台湾的Myanmar/2015/MG894863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本次疫情是由登革热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暴发疫情,输入来源地可能为缅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