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的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52例AIDS合并PSM患者中,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或斑片影19例(占36.5%)、实变影7例(占13.5%)、粟粒结节(≤5mm)25例(占48.1%)、结节(>5mm,≤3cm)16例(占30.8%)、肿块(>3cm)1例(占1.92%)、空洞7例(占13.5%)、支气管扩张7例(占13.5%)、肺间质病变31例(占59.6%)、心包积液5例(占9.6%)、胸腔积液11例(占21.2%)、胸膜增厚23例(占44.2%)、纵隔淋巴结肿大32例(占61.5%)。病变累及双侧肺38例(占73.1%)、累及肺段数≥2者42例(占80.8%)。6例肺部无病变,但临床表现均异常。结论:AIDS合并PSM患者的胸部CT常见征象为磨玻璃密度影或斑片影、粟粒结节或结节、间质病变、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磨玻璃密度影、散在多发随机分布的粟粒结节或结节、肺间质病变、病变多为双肺、多叶段分布较具特点,结合发热、特异性“脐凹”样皮疹、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个/μL等特征,可高度提示该病诊断。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宏军  张玉忠   《放射学实践》2009,24(9):952-954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CT群聚空洞表现特征。方法: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患者6例均行螺旋CT胸部扫描,其中1例前后3次复查CT对比。6例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均经病理及病原学确诊。结果:6例病变均呈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洞成群聚集,呈近似蜂窝样改变,洞壁厚薄不均,边缘清楚。空洞之间可有炎症渗出而致分界不清。两肺部位分布无特征性。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其中1例动态观察显示空洞闭合及出现多发新空洞,并合并卡氏肺孢子菌病感染。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CT表现为双肺多发群聚空洞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31岁,主诉"反复发热、盗汗1月半,腹疼、乏力20余天",于2012年3月13日入院。入院前1月半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热(体温不详),以午后、夜间明显,伴盗汗,偶伴胸闷、气促,自服草药效果不佳,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行相关检查未见异常,给予静脉输液(用药不详)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20余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伴纳差、乏力、消瘦、咳痰,呈白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的胸部X线片+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36例患者胸片中14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或局限性肺实变(38.89%),其中单肺2例(5.56%)、双肺12例(33.33%);8例呈弥漫性分布(22.22%),10例呈网织纹理(27.78%)、9例见小结节(25.00%)、7例呈磨玻璃密度影(19.44%)、6例见粟粒样病变(16.67%)、5例见肺气囊(13.89%)、4例见胸腔积液(11.11%)、4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11.11%)、2例见结节状肿块影(5.56%)、心包积液及自发性气胸各1例(2.78%);36例患者HRCT发现32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或局限性肺实变(88.89%),其中单肺4例(11.11%)、双肺28例(77.78%);13例呈弥漫性分布(36.11%)、10例见小叶间隔增厚(27.78%)、9例见小结节(25.00%)、8例呈磨玻璃样密度影(22.22%)、9例见粟粒样病变(25.00%)、8例见肺气囊(22.22%)、13例见胸腔积液(36.11%)、21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58.33%)、2例见结节状肿块影(5.56%),心包积液及自发性气胸各1例(2.78%)。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内多发的浸润性病灶或局限性肺实变及磨玻璃密度影,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肺间质病变即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粟粒样病变及肺气囊。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腹部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腹部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AIDS合并播散性PSM的腹部CT扫描表现.结果35例AIDS合并播散性PSM腹部CT示腹腔淋巴结肿大27例(77.1%);肝脾肿大18例(51.4%);肝脾实质病变共11例(31.4%),其中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3例(8.6%),脾内多发低密度结节5例(14.3%),肝密度弥漫减低5例(14.3%)及肝脏强化不均匀5例(14.3%);肠壁增厚3例(8.6%);腹水4例(11.4%);胰腺炎1例(2.9%).结论AIDS合并播散性PSM腹部常多脏器受累,腹腔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脾实质病变是其最常见的腹部CT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艾滋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认识和诊断艾滋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46例艾滋病胸部X线和CT表现。结果20例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病变,呈两肺网状合并斑片状、小片状、大片状、结节状及两肺磨玻璃状改变。10例表现为一侧肺部病变,其中1例合并有左上肺空洞。5例仅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11例两肺胸片未见异常。结论胸部影像学表现可反映出艾滋病患者合并的胸部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脑内合并机遇性感染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艾滋病(AIDS)合并脑内机遇性感染的影像学表现,评估CT,MRI对脑内机遇性感染的诊断能力。方法56例AIDS合并脑内机遇性感染的病人均通过CT和MRI检查,25例又经GD—DTPA增强扫描。结果56例AIDS出现脑内机遇性感染的影像表现,其中,脑弓形体感染8例,病毒性脑炎2例,结核瘤2例,结核性脑膜炎2例,隐球菌感染脑膜炎和脑脓肿2例,梅毒瘤4例.淋巴瘤3例,脑白质脱髓鞘病4例,脑梗死13例,脑萎缩4例,HIV脑动脉血管狭窄、痉挛8例,上颌窦炎3例,右侧额叶囊肿伴Veger腔形成1例。结论AIDS合并脑内机遇性感染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CT和MRI扫描对颅内机遇性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在临床定性诊断时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测和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多元化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多元化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tieieney syndrome,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CT扫描31例,DR胸片14例,经CT引导下穿刺26例,综合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45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灶累及1个肺段的10例,2个肺段的6例,3—5个肺段的4例,两肺弥漫性分布的20例,肺部无阳性表现者5例,其中病理证实同时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omoe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10例,合并细菌(化脓菌)感染8例,合并真菌感染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同时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病变表现形态多样,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仍不失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3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胸片及CT表现。结果:胸部淋巴结增大34例,其中两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22例,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而无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一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一侧肺门淋巴结增大而无纵隔淋巴结增大1例,仅有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肺部病变25例,其中多发结节18例,条索状影13例,磨玻璃样影11例,支气管血管束增厚5例,空气潴留4例,实变2例。支气管改变8例,胸膜病变3例。CT对纵隔内较小淋巴结及肺内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胸片。结论: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胸部结节病诊断容易;不典型者诊断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X线平片和CT表现,并与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对照结果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15例病变发生在单纯继发性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2例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淡薄影,7例伴弥漫粟粒性病灶,11伴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伴有肺外结核而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30例仅累及1个肺段,31例影像表现为致密的斑片影,23例伴有纤维增殖灶,19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在影像学表现上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袁虹  彭程  陆普选  梁芳芳  余卫业  刘艳  叶如馨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061-1063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粟粒型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肺部弥漫性粟粒性病变的临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确诊的9例艾滋病并发粟粒型肺结核和42例单纯粟粒型肺结核的CT影像检查及临床相关资料,观察肺粟粒结节的大小、分布、密度、磨玻璃影、结节边缘征象等,以及观察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心包积液的程度。结果:9例艾滋病伴粟粒型肺结核结节大小一致3例,分布均匀4例,密度均匀2例,磨玻璃影8例,结节边缘模糊6例,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胸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5例,肺外结核6例。42例单纯粟粒型肺结核中,结节大小一致32例(76%),结节分布均匀37例(80%),密度均匀33例(78%),磨玻璃影3例(7%),结节边缘模糊8例(17%),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28%),胸腔、心包积液11例(23%)。结论:艾滋病伴粟粒型肺结核与单纯粟粒型肺结核在结节分布、大小和密度、结节边缘征像以及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浆膜腔积液、肺外结核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了解其相关临床影像表现特征有利于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影像学检查除广泛应用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损害及鉴别机会性感染、脑瘤和血管性疾病方面外,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过程中出现的罕见的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病变都有较好的诊断价值[1].下面就临床中所遇到的AIDS罕少见脑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作一分述.  相似文献   

13.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HR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PAP的临床和X线胸片、普通CT和HRCT表现。结果:X线表现:自肺门向外放射的“蝶翼征”8例、两肺广泛片影6例和密布的小结节影4例。普通CT表现为片影和磨玻璃影7例和粟粒小结节影3例。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斑片影、磨玻璃影6例,“地图样”改变3例、“铺路石样”改变5例、“蜂房征”2例和实变区见“空气支气管征”4例。结论:HRCT表现的“地图样”分布,“铺路石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具有特征性,对PAP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材料和方法: 对21例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行超声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 (1)超声表现: 21例病例中有20例的超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其中,16例≥3cm的淋巴结/融合团块内可见大片无回声区,其内见细小点状回声漂浮,探头加压后见细小点状回声移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尚存的实性回声部分可探及较多的红蓝彩色血流信号.(2)临床诊断: 16例为淋巴结结核,2例为真菌感染,2例为化脓性细菌感染,1例病理符合坏死组织之改变,培养未见真菌、细菌,病因学未明.结论: 艾滋病患者颈部包块淋巴结炎可能性大,其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5.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脑部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脑部MBI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ADEM患者9例,在症状出现后1个月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自旋回波(SE)或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常规行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结果 (1)病变主要位于大脑白质内,其中累及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白质9例。(2)大脑半球内病灶特点为多发且分布不均匀,4例在侧脑室旁可见“垂直征”。(3)8例呈大小不等的片状合并部分点状分布,1例点状分布为主。(4)均表现为TlWI低信号,T2WI高信号。(5)9例注射Gd-DTPA后,7例可见显著异常强化,其中4例以环形强化为主,3例为点片状强化,另2例未强化。(6)4例急性期见灶周水肿,其中2例有占位效应。结论ADEM的脑部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并发肺结核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HIV/AIDS并发肺结核的CT表现.结果 HIV/AIDS患者肺结核的CT表现为:继发型肺结核19例(39.6%),病变形态以斑片状阴影为主,10例可见融合成大片的实变影;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7例(35.4%),其中急性粟粒型肺结核7例,表现为大小、分布均匀的粟粒影,而亚急性血行播散型10例,表现为大小、分布不均匀的粟粒、小结节影;多种征象混合表现10例(20.8%),表现为双肺斑片状渗出病灶与弥漫分布的粟粒、小结节灶相混杂.纵隔淋巴结肿大36例(75.0%),胸腔积液13例(27.1%),心包积液10例(20.8%).结论 HIV/AIDS并发肺结核的CT特征为局灶性肺实质病变较少而弥漫性的病变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肺部感染的影像病理资料,10例行胸部CT检查,13例行X线胸片检查,所有病例经细菌培养证实,其中1例CT引导下肺部穿刺活检证实,1例经支气管活检证实。结果:1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马红球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为单侧肺门区的中心型类似球形密度增高阴影,9例,占70%,合并空洞及液平面10例,占77%,胸腔积液3例,占23%,病灶发生在肺的内带10例,占77%,发生在外带1例,占7%;病理表现为肺泡内出血及淋巴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增生,符合坏死性肺炎的病理发展过程。8个月随访13例艾滋病患者抗马红球菌治疗后病灶明显吸收,9例肺部空洞缩小。1例死亡,1例失访,1例病灶完全吸收,1例尚无复查。结论: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为单侧肺门区的中心型类似球形密度增高阴影,实变,继发空洞,肺野毛玻璃样变,小结节及树芽征;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肺炎性假瘤罕见的X线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13例肺炎性假瘤的罕见X线表现,包括巨大肿物3例,钙化灶4例,空洞1例,多发肿物3例,并发恶性肿瘤4例(食管癌、肾癌、肺癌、胸膜间皮瘤各1例)。薄层CT扫描及B超扫描检查有助于观察肿物的内部结构,提供鉴别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9.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通CT和高分辨力CT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系列的普通CT和高分辨力CT图像以及病理标本,观察病变的分布、形态和继发改变。结果3例节段性病变和10例弥漫性病变。普通CT见网状结节和囊性气腔;高分辨力CT网状结节大小1~2mm,多数呈菱形。囊性气腔,囊壁1~4mm,多数囊性气腔呈圆形。13例病理标本复查,12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肺结节性硬化。结论年轻育龄期妇女,CT扫描,特别是高分辨力CT扫描的网状结节或囊性气腔应高度怀疑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