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1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肛门成形术后肛门功能不良(失禁、狭窄、回缩、污粪)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11例肛门再次成形术患儿治疗过程。结果:11例患儿均经一次或二次以上手术治疗后临床痊愈出院。Kelly评分4分以上。结论: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术后发生肛门功能不良。若发现肛门肌肉合体破坏不严重,或者肛门不在正常肛穴位置,完全可以再次行肛门成形术,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儿童肛门直肠损伤的外科处理原则。方法:1985-1999年作者治疗8例儿童肛门直肠损伤,详细分析了患儿的病历,对治疗问题和主要并发症作了评估。结果:1例直肠戳伤作了初期结肠造口,未发生并发症。4例肛门直肠损伤朱作初期结肠造口,因创面感染,作Ⅱ期结肠造口。2例直肠初期修补,未作结肠造口,未发生并发症。另一例作阴道直肠修补。结论:儿童肛门直肠损伤的外科处理原则是粪便转流、创面修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总结探讨小儿肛门闭锁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1994年以来的所行肛门闭锁畸形患儿11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获访的7例中,3例有污便,1例有排尿后滴尿,尿道狭窄,发生原因与手术经验不足、扩肛时间不足、瘘管处理不当、直肠分离不足及年龄太小、解剖层次不清有关。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式、充分作好手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排便功能控制。方法 对27例先天性巨结肠行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随访患儿6mo~3a,对大便控制能力、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获访20例,大便控制评分正常12例,好6例,欠佳2例;发生便秘3例;未发生结肠炎。结论 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切除部分无神经节直肠肌鞘组织。可减少术后便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先天性肛门闭锁治疗体会。方法:1990年-2002年共收治51例,其中高位无肛17例,中间位10例,低位24例,分别采用会阴肛门成形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腹-会阴肛门成形术,肛门成形术后均行半年-1年的扩肛治疗。术后存活者随访2—10年。结果:51例共存活45例,死亡6例。低位便失禁发生率4.3%,肛门狭窄无;中间位I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50%,肛门狭窄无,分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40%,肛门狭窄无:高位I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100%,肛门狭窄发生率66.7%,分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88.9%,肛门狭窄发生率66.7%。结论:低位锁肛I期手术效果良好;中间位及高位分期手术可以提高生存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有效的护理和支持疗法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术后随访、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亚甲蓝合剂减少肛门外小手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101例肛门手术术毕在切口周围及基底注射亚甲蓝合剂,观察病人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1例术后疼痛轻,无需止痛剂,无术后出血,无尿潴留及排大便困难。结论:在肛门小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合剂可明显减少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杨晓东  左敏 《广东医学》2001,22(3):230-231
目的 运用新术式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探寻一种疗效可靠,又易于操作,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手段。方法 采用经肛门星点状支持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76例,观察其术后疗效及有无严重并发症,并跟踪随访6个月至3年。结果 73例痊愈,占96%,3例轻度复发,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肛门星点状支持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具有明确的疗效和优势,并可保持肛门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耿辉  王旭 《吉林医学》2007,28(15):1705-1705
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一期做后矢状路肛门成形术治疗中位先天性肛门闭锁29例,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或裂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人造肛门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常需切除肛门,在腹壁上作结肠造口,形成一个永久性人工肛门,术后患者改变原有的正常生理排便方式,大多数患者手术后均会不同程度产生悲观失望、焦躁的心理反应,甚至拒绝手术。因此,术后对于人造肛门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2003年3月~2006年3月共护理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人造肛门的患者62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骶尾路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101例唐咸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南宁530021)我科1980年1月至1995年1月采用优尾路肛门成形术治疗中、低位肛门直肠畸形101例,除8例术后肛门狭窄需扩肛或手术外,余病人排便功能良好,现报...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肛门闭锁的发病率不高,文献介绍约为1/5000~1/10,000。我科近8年来,共收治这类病儿14例,施行手术后,经过精心护理,维持恒定的体温,保持创面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措施,平均住院13天左右,全部痊愈出院,现作一小结。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6例,女8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1~3天,其中低位闭锁(距肛穴皮肤2cm以内6例,高位闭锁2cm以上8例)14例中,先天性肛门闭锁并发会阴漏3例,阴道前庭漏3例,直肠子宫阴道漏1例,肛门闭锁并回肠末端13cm缺如1例。手术治疗14例。6例为肛穴皮肤切开肛门一次成形术;7例为先行横结肠造瘘…  相似文献   

12.
栾汝建  张林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0):654-655
目的总结直肠癌经腹切除保留肛门结肠拉出新术式的效果。方法采用经腹切除保留肛门结肠拉出术治疗55例直肠癌患者。结果术后存活5年以上者39例,存活3年以上者15例,1例术后2年发生坐骨转移后死亡。结论经腹切除保留肛门结肠拉出术操作简单,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肛门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总结报告了6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原位肛门重建术,经 2~8年随访后,发现远期并发症13例,其中肛门狭窄6例,粘膜过长4例,肛周感染3例.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赵洪 《实用新医学》2006,7(10):1006-1006
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当今仍公认为一种经典式手术,但Miles术后永久性的人工肛门使患承受了最大的痛苦负担,随着手术技巧和条件日臻完善。手术并发症虽明显减少,但各种并发症仍时有发生。总结六盘水市医院2003年5月至2005年1月25例人工肛门术后出现的4例并发症为资料,以探讨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肛门闭锁婴儿因出生不到一周 ,生命力弱 ,全麻后会造成呼吸停止 ,术后引起肛周感染和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等并发症 ,使手术成功率降低[1] 。针对这些问题 ,我科从 1989年~ 2 0 0 3年不断改进护理措施 ,预防各种并发症 ,提高了患儿成活率与手术成功率。1 临床资料2 8例中男婴 16例 ,女婴 12例 ,年龄为出生后2 4h~ 4d。无瘘型 2 5例 ,其中肛门膜状闭锁 12例 ,低位直肠闭锁 10例 ,高位直肠闭锁 3例 ;有瘘型 3例 ,尿道直肠瘘 2例 ,直肠阴道瘘 1例。 2 6例彻底治愈 ,经随访 ,在 1~ 1.5岁时已有正常排便习惯和正常的肛门功能 ,2例需二次…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保留正常的排便功能,该术式提供了既能切除肿瘤又保留肛门正常排便功能的方法,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过程,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丘常华  郑练  陈伦家 《河北医学》2001,7(6):523-524
目的:探讨重建内括约肌在肛门成形术中应用及术后对排便功能影响价值。方法:无肛畸形18例,其中8例高位,中位10例,全部行重建内括约肌的肛门成形术,随访平均3.5年,通过临床评分标准定肛门排便功能。结果:术后肛门功能临床评定优先76.8%,良者16.6%,而术后功能差者5.6%,结论;术中保留及重建内括约肌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排便功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1年2月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32例,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处理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肛门后切术14例,全组患儿肛门外观正常,排便基本正常;会阴肛门成形术13例,10例患儿肛门外观正常,排便基本正常,2例轻度大便失禁,1例经常污裤;结肠造瘘术5例,1例患儿到上级医院行Pena术,肛门外观基本正常,经常污裤,1例仍随诊,3例失访。结论先天性肛门闭锁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以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易辛  钱群 《医学新知杂志》1997,7(4):172-172,174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自1908年由Miles首例以来[1],一直是临床医师治疗直肠癌应用最广泛的术式,但人工肛门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我们选择了两组病例进行观察,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1临床资料1986~1996年我院收治直肠癌110例,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有效方法。方法:3例患儿均采用肛门膜状闭锁切开术。结果:3例患儿均完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患儿应在出生后立即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