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的分娩镇痛方案对产妇分娩疼痛、产程及保护会阴完整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12月于本院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07例,年龄22~30岁,BMI 20~39.9 kg/m~2,ASA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组(T组,n=54)和单纯硬膜外阻滞组(C组,n=53)。所有产妇在宫口扩张至3 cm时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并连接镇痛泵。T组产妇在宫口开全时夹闭镇痛泵,并行超声引导下双侧阴部神经阻滞。C组产妇直至第三产程结束时停用镇痛泵。记录两组产妇宫口扩张至3 cm、硬膜外阻滞后30 min、胎头着冠时和会阴缝合时的VAS评分;记录第二产程时间,使用器械助产、会阴侧切情况和会阴撕裂程度;记录产妇分娩后24 h内局部血肿、局麻药中毒、蛛网膜穿破和大小便失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硬膜外阻滞后30 min比较,胎头着冠时T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明显升高(P0.05)。胎头着冠和会阴缝合时T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T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C组(P0.05),会阴撕裂程度明显轻于C组(P0.05)。两组使用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产妇均未发生局部血肿、局麻药中毒、蛛网膜穿破、大小便失禁等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较单纯硬膜外阻滞能更有效地缓解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会阴损伤,保护会阴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吗啡已被广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虽然其镇痛效果好,但易发生尿潴留等副作用。本研究采用三种剂量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和尿潴留的情况,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在良好镇痛前提下行早期拔除导尿管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4~32岁,体重55~86kg,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方法均选用硬膜外麻醉,于L2~3间隙穿刺置管,向头侧置管3~3.5cm,硬膜外用药均为1.73%的碳酸利多卡因,试验量为3ml,观察5min,确保硬膜外导管未置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血管内…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超前镇痛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硬膜外超前镇痛和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3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5):术后硬膜外镇痛组(C组)和硬膜外超前镇痛组(P组).于T_(10,11)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P组切皮前20 min时硬膜外注射0.5 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4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C组病人术后硬膜外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于硬膜外穿刺前(T_0),术后2 h(T_1)和18 h(T_2)时,采集静脉血样6 ml,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和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和T2时血清Cor、CRP的浓度和血浆ACTH浓度均升高(P<0.01);与C组比较,P组T1和T2时血清Cor、CRP的浓度和血浆ACTH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 与术后硬膜外镇痛相比,硬膜外超前镇痛可更好地抑制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提出自然分娩和椎管内镇痛要求的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孕妇200例,初次妊娠,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分为2组(n=100):单纯硬膜外阻滞+PIEB组(E组)和DPE+PIEB组(D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E组将硬膜外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3~4 cm,D组进行针内针蛛网膜下腔穿刺,随后将硬膜外导管置于硬膜外腔内3~4 cm。连接硬膜外脉冲泵(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参数设置:首次剂量10 ml,背景剂量10 ml/h,PCA剂量5 ml,间隔时间20 min。记录镇痛起效时间、给药后30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到S2的情况、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输注量、罗哌卡因补救镇痛情况、罗哌卡因用量和分娩方式。记录孕妇低血压、瘙痒、恶心、呕吐、穿刺后头痛和胎儿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的Apgar评分。产后1 d常规随访产妇对镇痛满意度评分。结果与E组比较,D组镇痛起效时间缩短,感觉阻滞平面达到S2比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罗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血浆泌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连续注射 0 2 %罗比卡因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6 0例健康足月产妇 ,择期在联合椎管内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等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 :镇痛组行硬膜外镇痛 ,注入 0 2 %罗比卡因 (5ml/h)持续 4 8h镇痛 ;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泌乳素 (PRL) ,视觉模拟评分 (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 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术后PR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1) ,镇痛组PRL高于对照组 ,2 4h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 8h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镇痛组初乳时间较对照组提前 (P<0 0 5 ) ,婴儿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 (P <0 0 5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发生。结论 剖宫产术后罗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 ,能促进PRL分泌 ,初乳时间提早 ,增加婴儿体重。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初产妇400例,ASA Ⅰ或Ⅱ级,足月、单胎、头位,无妊娠并发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非镇痛组(n=200).硬膜外镇痛组宫口开至3 cm时,采用0.1%罗哌卡因混合0.5 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镇痛,宫口开全后停止镇痛.记录镇痛前和镇痛15 min时VAS评分;评价运动阻滞程度;记录分娩方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重;记录镇痛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硬膜外镇痛组镇痛15 min时VAS评分由(8.3±0.8)分降至(1.6±1.1)分(P<0.05).与非镇痛组比较,硬膜外镇痛组顺产率和阴道器械助产率升高,剖宫产率降低,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延长(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组下肢运动阻滞发生率为0.5%,下肢麻木发生率为9.0%,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65岁以上择期上腹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n=11):按临床术后习用哌替啶50mg按需肌肉注射镇痛;Ⅱ组(n=15):切皮后30min硬膜外腔流向吗啡1.5mg 0.5%布比卡因6-7ml镇痛;Ⅲ组(n=15):切皮前30min硬膜外注腔注射吗啡1.5mg 0.5%布比卡因6-7ml超前镇痛组。Ⅱ、Ⅲ组于手术后均采用PCEA继续镇痛治疗。比较3组术后镇痛的效果,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1d、3d、5d及7d的呼吸功能。结果:Ⅲ组术后病人的吗啡用量减少,VAS评分量低,呼吸功能改善最为明显,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改善最为显著。结论: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术后PCEA,可改善术后的呼吸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对机体创伤大,病人术后疼痛剧烈。临床常应用阿片类镇痛药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但其镇痛效果不太满意,一部分病人加用哌替啶等镇痛药辅助镇痛。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可提高镇痛效果,但由于病人术前胸-腰椎骨折,术前不能进行硬膜外穿刺,因此以往对该类病人难于采用术后硬膜外镇痛。本研究拟采用在完成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操作后,由外科医师直视下置入硬膜外导管,术后采用PCEA,以探讨这种镇痛方法对该类病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10例,年龄23~32岁,BMI 20~31 kg/m~2,ASAⅡ级。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奇偶性分为程控间歇脉冲输注组(PIEB组)和持续输注组(CEI组),每组205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PIEB组以每次7 ml(6 ml/min)脉冲式输注,每小时1次;CEI组以7 ml/h的速度持续泵注给药。镇痛泵药物为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生理盐水,总量120 ml,PCA 7 ml,锁定时间60 min。记录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和宫口开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按压次数、镇痛药用量、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催产素、器械助产、会阴侧切、产后出血500 ml发生情况;记录中转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和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镇痛后2~5 h和宫口开全时PIEB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EI组(P0.05)。PIEB组按压次数和镇痛药用量明显少于CEI组(P0.05),产妇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CEI组(P0.05),第一产程时间明显长于CEI组(P0.05),使用催产素明显高于CEI组(P0.05),会阴侧切明显少于CEI组(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及器械助产、产后出血500 m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转剖宫产、新生儿窒息、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程控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临床分娩资料,按年和月分别统计硬膜外分娩镇痛率、顺产率、产钳率和剖宫产率;收集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而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资料.分娩镇痛的方法是待产妇宫口开至2 cm以上时采用0.15%罗哌卡因或0.1%罗哌卡因复合2 mg/L芬太尼硬膜外镇痛,首剂负荷量10ml~12ml,背景量5 ml/h~8 ml/h,患者自控镇痛量1ml~5 ml,锁定时间15 min,宫口开全停泵.结果 与2005年比较,2006年硬膜外分娩镇痛率升高(21.90%对33.8%,P<0.05),顺产率升高(51.7%对55.2%,P<0.05),剖宫产率降低(43.9%对40.1%,P<0.05),产钳率无明显变化(4.4%对4.7%,P>0.05).随着每月硬膜外分娩镇痛率由8.4%升至41.2%时,剖宫产率由46.9%降至37.6%,两者之间呈负相关(r=0.678,P<0.05).两年共完成硬膜外分娩镇痛5 461例,其中1125例(20.6%)以削宫产结束分娩,原因分别为胎儿窘迫371例(33.0%),头盆不称323例(28.7%),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219例(19.5%),活跃期停滞141例(12.5%),发烧44例(3.9%),其他原因26例(2.3%).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为畏惧产痛而要求削宫产的产妇提供了自然分娩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但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而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剖宫产的原因是否与分娩镇痛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连续恒速注药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硬膜外镇痛在国内应用曰益广泛,硬膜外单次反复注药镇痛,药物浓度易于波动,不利于术后安全管理。目前以硬膜外连续恒速注药镇痛(EO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为主。本文对80例腹部及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施行EOA镇痛治疗,获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术后硬膜外镇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1042-1042
我院应用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术后硬膜外镇痛,并就镇痛效果、并发症与罗哌卡因联合吗啡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腹部手术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0.2±7.2)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行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硬膜外镇痛,Ⅱ组行罗哌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方法两组患者均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于T8~12或L1~2间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术中硬膜外腔间断注入1.5%利多卡因 0.2%地卡因维持麻醉。术毕Ⅰ组患者硬膜外注入0.25%罗哌卡因5ml加曲马多100mg,接镇痛泵,内含0.125%罗哌卡因100ml、曲马多800mg、氟哌利…  相似文献   

13.
术后双管硬膜外自控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一般仅通过单根硬膜外导管给药。鉴于某些手术范围很广,或需在两个不同部位施术,笔者采用双管硬膜外麻醉,术后经双管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twin-pipe PCEA,t-PCEA),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常规用于临床的体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硬膜外吗啡镇痛效果肯定,其机理已有许多报道。我院自1988年4月~1997年11月,对术后病人常规使用硬膜外复方吗啡镇痛法,已有10年共17124例,占同期手术总例数的584%。在组织管理、应用方法、配方选择、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介绍如下。应用范围与组织管理 凡硬膜外麻醉下手术且预计术后将有较大痛苦的病人,均行硬膜外复方吗啡镇痛术。对术后镇痛病人,麻醉医师除常规填写麻醉前小结外,还应填写术后镇痛登记表(设计于麻醉记录单中麻醉后随访部分)。将病人体重、床位变动情况,用药时间及用量填写清楚并签名以便交接班。对保留硬膜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提前预置硬膜外导管,根据产妇需要开始镇痛的个体化镇痛模式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这是一项标签开放的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年龄18~35岁,随机分为两组。个体化组产妇在产程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宫颈接近消失)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当产妇有镇痛需求且NRS评分≥5分时给予硬膜外镇痛;对照组在宫口开大1 cm时行硬膜外镇痛。主要研究终点是分娩过程最严重疼痛NRS评分及分娩时NRS评分≥7分产妇比例。结果194例产妇完成研究,分娩过程中两组最严重疼痛程度NRS评分[个体化组9(8~10)分vs对照组9(8~10)分,P=0.201]及分娩时NRS评分≥7分产妇比例[个体化组94例(96.9%)vs对照组89例(91.8%),P=0.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单胎、足月、头位且产科评估可试行阴道分娩的产妇,根据产妇需求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与传统的镇痛时机(宫口开放1 cm)相当。  相似文献   

16.
组别Ⅰ组n=20Ⅱ组n=20年龄40.8040.25表1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研究采用低浓度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持续硬膜外输注术后镇痛,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至3月,本院择期行子宫切除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年龄(40.53±9.61)岁,体重(55.30±6.83)kg,均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时间(73.38±24.04)min。术毕按双盲法分成两组,Ⅰ组:子宫全切术8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2例,术毕给予0.2%罗哌卡因5ml,接含0.2%罗哌卡因+0.0005%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前镇痛组(P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行硬膜外镇痛(PEA),镇痛药液均为5 μg/ml芬太尼+0.15%罗哌卡因.P组切皮前20 min硬膜外腔注入镇痛液15 ml,接镇痛泵以3 ml/h速度持续PEA;C组手术结束后开始PEA.于硬膜外穿刺前(T0)、术后2 h(T1)及次日早晨8时(T2)测定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术后2、6、12、24 h的疼痛评分.结果 T1时P组镇痛效果优于C组(P<0.05).两组T1及T2时血浆Cor、ACTH和CRP含量均高于T0时(P<0.05);T1及T2时血浆Cor、ACTH和CRP含量P组均低于C组(P<0.05).结论 5 μg/ml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PEA可为上腹部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硬膜外超前镇痛较硬膜外术后镇痛能更有效地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相同浓度的丁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盐酸丁卡因作为一种长效酯类局麻药常以合剂或单独用于硬膜外阻滞中[1],但很少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本研究拟通过与罗哌卡因比较,探讨0.125%的丁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可行性,为丁卡因应用于术后镇痛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下腹部手术及下肢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两组:丁卡因组(Ⅰ组)和罗  相似文献   

19.
术后静脉镇痛或硬膜外镇痛已开展多年 ,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是根据我院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 ,观察国产静脉镇痛泵在术后静脉或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并发恶心、呕吐、尿潴留、肠鸣音恢复 ,肛门排气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择 160例择期或急诊手术 ,以硬膜外或静吸复合全麻病人 ,ASAⅠ~Ⅱ级 ,其中男性 60例 ,女性 10 0例 ,年龄 16~ 70岁。施行手术种类 :胆囊切除、胃癌根治术、子宫肌瘤腹式切除、剖宫产术、腹腔肿瘤切除术、前列腺增生摘除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手术 ,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以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术麻醉失败的发生率以及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1 143例。决定中转剖宫产后硬膜外腔给予1%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剂量,观察5 min后给予1%罗哌卡因7 ml,罗哌卡因使用后超过20 min未起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