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八氯二丙醚对体外培养CHL细胞DNA合成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八氯二丙醚对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细胞(CHL)DNA合成影响。方法采用DNA荧光定量测定方法,观察不同染毒浓度(0.250,0.187,0.125,0.062。0.046,0.031μg/m1)对CHL细胞DNA合成影响。结果八氯二丙醚浓度为0.062,0.046μg/ml时DNA合成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合成增加(P〈0.05),浓度为0.250。0.187,0.125μg/ml时,则表现为合成抑制(P〈0.05),且呈剂量一反应关系(P〈0.05);0.250μg/ml浓度在脱离染毒后2,4,6,12h内DNA合成量持续下降。结论在低浓度时(0.062,0.046μg/ml),八氯二丙醚可引起CHL细胞DNA合成能力增加。而在高浓度时(0.250,0.187,0.125μg/m1)则表现为DNA合成抑制,且这种抑制由DNA损伤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镍冶炼烟尘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毒性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方法以CHL细胞为靶细胞,采用噻唑蓝(MTT)颜色反应法,检测2份镍冶炼烟尘对CHL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crape-loading and dye transfer,SLOT)检测镍冶炼烟尘对CHL细胞GJIC的影响。结果2份受试物各剂量组在作用6、12h时,CHL细胞增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36h时,所有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现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的关系。2份受试物作用CHL细胞36h时IC50分别为21.36、23.07μg/ml。镍冶炼烟尘在25.00、50.00、100.00μg//ml时,荧光黄(LY)由伤沿列传向邻近细胞的列数减少,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间隙连接通讯能力降低。结论镍冶炼烟尘对体外培养的CHL细胞可产生毒性作用。抑制细胞生长。一定浓度的镍冶炼烟尘能够抑制CHL细胞的GJIC。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在二氢二醇环氧苯并(a)芘(BPDE)致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作如下处理:BPDE染毒组:以不同剂量BPDE(0、2、4、8pmol/L)染毒2h;预热+BPDE染毒组:细胞预热(42℃ 2h,37℃恢复1h)后,再按BPDE染毒组同样处理,各组均设溶剂对照。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DNA的损伤情况与HSP70的表达。结果(1)DNA损伤情况:BPDE染毒组DNA损伤程度随BPDE染毒剂量增加而加强,明显高于溶剂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相互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NA损伤程度与BPDE染毒剂量呈正相关(r=0.96,P〈0.05);预热+BPDE染毒组DNA损伤程度随BPDE染毒浓度递增,与预热溶剂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4、8μmol/L的BPDE组间,DNA损伤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PDE染毒组比较,各剂量下DNA损伤程度均明显增加。(2)HSP70表达情况:BPDE染毒组在2、4μmol/L的BPDE作用时HSP70表达逐渐升高,与溶剂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8μmol/L剂量时,表达下调,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热+BPDE染毒组HSP70的表达均比预热溶剂对照明增加,在4μmol/L的BPDE作用时HSP70表达水平最高,与2、8μmol/L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PDE染毒组相比,各剂量下HSP70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P70对BPDE所致A549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方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cytome(CBMN-cyt)assay]评价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方法]以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为受试细胞,分为2组。一组暴露于终浓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7.81、15.62、31.25、62.50、125.00、175.00、250.00μg/mL的三溴乙酸溶液24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F法)检测细胞毒性,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medianlethaldose,LC50);另一组暴露于终浓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31.25、62.50、125.00、175.00μg/mL的三溴乙酸溶液24h,并设阳性对照(终浓度为0.10μg/mL丝裂霉素C),采用CBMN-cyt试验检测遗传毒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31.25、62.50,125.00,175.00,250.00μg/mL三澳乙酸染毒组L5178Y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三溴乙酸染毒浓度的升高,L5178Y细胞的存活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尸〈0.01)。三溴乙酸对该细胞的LC50为135.7μg/mL。与阴性对照比较,125.00、175.00μg/mL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微核率均升高,各浓度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核质桥率也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核芽率和核分裂指数(nucleusdividedindex,NDI)无显著改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随着三溴乙酸染毒剂量的升高,L5178Y细胞的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1)。[结论]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可能与染色体损伤、DNA错误修复、染色体重组或端粒末端融合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 ethers,PBDE-47)对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10、20、40μg/ml PBDE-47,每组3个平行样,24h后,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活性氧(ROS)水平以及DNA损伤和细胞凋亡隋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和40μg/ml组LDH漏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GSH-Px活力均低于对照组,且20和4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GSH含量和S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染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内RO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μg/ml组尾部DNA百分率和Oliver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和40μg/ml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海马细胞DNA损伤、凋亡百分率与ROS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82,0.998,P〈0.05),细胞凋亡百分率与DNA损伤呈正相关性(r=0.967,P〈0.05)。结论PBDE-47可致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和诱导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呈现一定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硫化碳(CS2)对大鼠视网膜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CS2染毒组和高剂量CS2染毒组,染毒结束后取视网膜组织制成切片,测量内视网膜厚度比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染色(NADPH-NDP)法检测iNOS活力,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染毒组的内视网膜(包括内核层、内丛状层、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厚度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染毒组与低剂量染毒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染毒组视网膜iNOS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剂量染毒组与低剂量染毒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染毒组视网膜出现细胞凋亡,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剂量染毒组与低剂量染毒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2能激活视网膜组织iNOS表达,由此产生的过量的NO可损伤视网膜细胞。同时,视网膜细胞凋亡也是CS2所致视网膜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氯联苯(PCBs)153通过诱导P450酶活力对苯并(a)芘【B(a)P】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PCB153设3个剂量组(1、10、100μmol/L),B(a)P设1个剂量组(50μmol/L),DMSO为溶剂对照组,3-甲基胆蒽(3-MC)为阳性对照组。以不同浓度的PCB153(1、10、100μmol/L)染毒HepG2细胞48h后再与B(a)P联合染毒24h。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epG2细胞CYP1A1酶活力(EROD)。同时采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分析细胞的微核,计算微核率和核分裂指数(NDI)。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10、100μmol/L的PCB153和50μmol/L的B(a)V单独染毒均可诱导EROD活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0μmol/L的PCBl53和50μmol/L的B(a)V可诱导微核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a)V单独染毒组比较,B(a)V和PCB153联合染毒时,EROD活力和微核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00μmol/L的PCB153和50μmol/L的B(a)V及所有联合染毒组均使HepG2细胞ND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PCB153对B(a)P的遗传毒性作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可能与PCB153诱导P450酶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坏死性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对铝(Al)作用下的神经细胞活力及凋亡、自吞噬基因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小鼠神经细胞,通过2mmol/LAl3+作用于神经细胞制造铝损伤模型,加入不同剂量的Nec-1,用细胞活力检测(CCK-8)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观察Nec-1对染铝神经细胞的作用。[结果]细胞活力检测:以2mmol/LAl3+染毒组作为对照,30μmol/LNec-1组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90μmol/LNec-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2mmol/LAl3+染毒组caspase-3基因的表达为0.98±0.120,而Nec-160μmol/L组和Nec-190μmol/L组caspase-3的表达分别为0.50±0.077和0.44±0.050,同对照组相比,两组caspase-3的表达均下降(P〈0.01)。2mmol/LAl3+染毒组的LC3-Ⅱ基因的表达为1,82±0.047,而60μmol/LNec-1组和90μmol/LNec-1组的LC3.口表达分别为1.00±0.022和0.97±0.035,同对照组相比,两组LC3-Ⅱ的表达均呈下降(P〈0.01)。[结论]Nec-1可使铝作用下的神经细胞活力上升,并使神经细胞的自吞噬和凋亡基因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苯并[α]芘(BaP)染毒后神经细胞DNA损伤和神经元细胞周期改变,探索BaP致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新生1-3d的sD大鼠神经元细胞,培养5d。以BaP同时加入S9对细胞染毒,染毒组浓度分别为10、20、40μmol/L,并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继续培养48h。以20μmol/L BaP染毒,分别于染毒0、6、12、24、48h后处理细胞。用单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SCGE)检测DNA损伤,采用流武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SCGE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20、40μmol/L染毒组神经细胞Olive尾矩、尾DNA含量、尾长均明显增加,头DNA含量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h组相比,染毒48h组神经细胞Olive尾矩、尾DNA含量、尾长均有明显增加,头DN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0μmol/L染毒组G1期和s期神经细胞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h组相比,染毒48h组G1期和S期神经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可引起神经细胞DNA断裂,诱发细胞周期重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对雄性大鼠的睾丸毒性作用。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220~24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1.2mg/kg)、中(6mg/kg)、高(30mg/kg)剂量甲基对硫磷组,灌胃染毒,容量为5ml/kg,每日1次,连续6周。染毒结束次日处死小鼠,用流式细胞仪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进行分析。结果①高、中剂量甲基对硫磷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甲基对硫磷组1C细胞显著减少,2C细胞显著增加(P〈0.05或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毒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甲基对硫磷能够阻滞大鼠生精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染汞致大鼠肝、肾毒性的作用机制,观察沙棘油(SBO)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染汞组(皮下注射2.5mg/kgHgCl:);SBO+HgCl2组[灌胃SBO(体积分数为95%)5mL/kg,2h后皮下注射2.5mg/kgHgCl2]。染汞后12h将大鼠移入代谢笼,收集12h尿样。染汞48h后处死,采取血样和肝肾组织。测定肝脏、肾皮质和尿汞含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含量;肝、肾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gCl2组、SBO+HgCl2组的肝、肾皮质及尿汞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HgCl2组相比,SBO+HgC|2组尿汞含量增加(P〈0.05)。HgCl2组尿NAG、ALP、LDH活性和尿蛋白、BUN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BO+HgCl2组NAG、ALP活性和BUN含量均低于HgCl2组(分别为P〈0.05,P〈0.01和P〈0.01)。与对照组相比,HgCl2组肝、肾GSH含量、GSH—Px活性、SOD活性均下降(P〈0.01),MDA含量增加(P〈0.05或P〈0.01);SBO+HgCl2组与HgCl2组相比,其肝GSH-Px活性明显增加(P〈0.01)。[结论]大鼠经一次染汞后可致急性肝、肾损伤。沙棘油具有促进汞从肾脏排出的作用,对汞致肝脏氧化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基汞致大鼠脑氧化损伤及牛磺酸对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染汞组、高剂量染汞组和牛磺酸干预组。周一至周五每天进行染毒,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低剂量染汞组腹腔注射4μmol/kg氯化甲基汞,高剂量染汞组和牛磺酸干预组腹腔注射12μmol/kg氯化甲基汞;每周一、三、五染毒前2h进行预处理,对照组、低剂量染汞组和高剂量染汞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牛磺酸干预组皮下注射1mmol/kg的牛磺酸;连续进行4周,最后一次染毒后,处死大鼠。取大脑皮质测定:活性氧(ROS)、巯基、羰基、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高汞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幅度降低(P〈0.05,P〈0.01);ROS分别是其1.8和3.9倍(均P〈0.01);SOD和GSH-px的活性均降低;巯基的含量降低;羰基的含量升高;MDA增加;细胞凋亡率分别升高3.4和10.0倍。牛磺酸干预组与高剂量染汞组比较,ROS的生成量降低了17%;SOD、GSH-px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巯基、羰基和MDA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细胞凋亡率为高汞组的44%。[结论]甲基汞可导致脑氧化损伤,牛磺酸对甲基汞所致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化汞对大鼠肾脏的损伤作用及原花青素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第1~4组以大豆油灌胃,第5组以原花青素450mg/kg灌胃;2h后,第1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第2~5组分别皮下注射2.2、4.4、8.8、8.8μmol/kg氯化汞。第2天重复上述步骤后,收集24h尿液测定尿汞(Hg)和蛋白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LP)、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切取肾皮质测定Hg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的尿蛋白含量、尿LDH活力、肾皮质Hg含量、GSH、MDA含量及S01)、GSH—PX活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4、8.8μmol/kg染毒组的尿汞含量、ALP、NAG活力、血清BUN含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花青素干预组与8.8μmol/kg染毒组比较,尿LDH、AIP、NAG活力降低,尿蛋白含量下降,肾皮质GSH、MDA含量下降,SOD、GSH—Px活力升高,血清BUN含量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氯化汞可蓄积于大鼠肾脏并产生损伤,原花青素对大鼠氯化汞所致肾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探讨中波紫外线(uhraviolet-B,UVB)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造成的光辐射损伤。[方法]将36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h照射组和3h照射组,每组12只,照射组用UVB(285nm)连续照射30d。照射后称其体重并将小鼠处死,取出睾丸、附睾并称重,求睾体比,检测附睾中精子活率及精子畸形率,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照射组小鼠的体重和睾体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精子活率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的畸形率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病理学变化:睾丸间质水肿与曲细精管分离;生精上皮排列疏松、脱落至管腔;管腔变窄;管腔中的精子数减少,并且3h照射组造成的辐射损伤更大。睾丸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紫外辐射能够明显降低SOD活性、增加MDA含量(P〈0.01),并且呈现剂量效应。[结论]UVB辐射可引起雄性小鼠体重和睾体比降低、精子活率下降、睾丸组织病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但对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影响不明显,损伤主要是由于紫外线辐射产生的活性氧簇(ROS)间接引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自然流产妇女蜕膜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探讨氧化应激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广州3家医院收集进行流产刮宫术的孕妇蜕膜,选取正常早孕妇女为对照组。用化学比色法对蜕膜组织中MDA、H2O2、SOD、CAT、GSH—Px进行测定。结果共收集流产刮宫术的孕妇蜕膜124例,包括62例自然流产妇女及62例正常早孕的对照组妇女。自然流产组与正常早孕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8.63±6.08)、(25.16±5.41)岁,BMI分别为20.99±3.82、19.32±2.17。在自然流产组和正常早孕组中,无流产史妇女分别占41.9%、66.1%,流产1次以上的分别占24.2%、12.9%。自然流产妇女蜕膜中MDA、H202水平分别为(1.23±0.65)、(35。68±22.48)mmol/gprot,而正常早孕妇女分别为(0.96±0.41)、(26.42±11.74)mmol/gprot,自然流产组均高于正常早孕组(P〈0.01);自然流产妇女蜕膜中SOD活力为(18.42±7.90)U/mgpro,而正常早孕组为(21.02±6.00)U/mgpro,自然流产组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2组CAT、GSH—Px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与H202、CAT呈正相关(r=0.533、0.477,均P〈0.01),而与SOD呈负相关(r=-0.199,P〈0.05)。H202与CAT呈正相关(r=0.475,P〈0.01),与SOD呈负相关(r=-0.324,P〈0.01)。结论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存在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增加和抗氧化酶活力减弱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孔纳米SiO2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的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方法]设4个浓度组(2.5、10、50、100I.tg/mL)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染毒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观察细胞毒性,并根据染毒后细胞的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分析介孔纳米SiO2的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结果]10、50和100μg/mL浓度组细胞存活率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100μg/mL浓度组细胞及其上清液中TP、LDH、NO和MDA含量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升高,而GSH和SOD含量降低;而且与细胞发生融解破碎、间隙加大等形态学改变情况相符。[结论]介孔纳米SiO2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株RAW264.7具有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且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高浓度矽尘接触过程中是否存在氧化应激反应。方法选4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高剂量染尘组(1 000mg/m^3)、中剂量染尘组(500mg/m^3)、低剂量染尘组(100mg/m^3)和对照组,选用自然动式染尘装置每天染尘2h。染尘49d后处死大鼠,测定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长时间、高浓度矽尘接触降低大鼠肺组织的SOD(30.25±0.49)U/ml、T-AOC活性(7.93±0.74)kU/L和GSH(2.34±0.96)g/L含量,同时MDA(5.65±0.13)nmol/ml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高浓度矽尘接触过程早期炎症反应发生可能与机体氧化应急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对高糖诱导GK大鼠肝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GK大鼠36只,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普通饮水、阳性对照组及4个干预组分别给予等量30%蔗糖饮水,干预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α-LA(25、50、75、100mg/kg)灌胃。干预9周后观察不同剂量的α-LA对高糖诱导下GK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酶活力以及肝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结果]阳性对照组大鼠丙二醛(MDA)和线粒体ROS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提示高糖饮水明显增加了GK大鼠肝脏的氧化应激水平。在高糖诱导情况下,各α-LA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给予25mg/kg和50mg/kg剂量的α-LA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肝组织MDA浓度,提高SOD、GSH-P活性以及降低肝线粒体ROS水平(P〈0.05),其抗氧化损伤的效果好于75mg/kg和100mg/kg两个高剂量干预组。[结论]25mg/kg和50mg/kg剂量的α—LA对高糖诱导的GK大鼠肝组织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并未呈现明显的剂量作用关系,高剂量的α-LA(75—100mg/kg)保护作用不如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对人源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生长状态良好的BEAS.2B,分别以含0、10、50、100、200μg/mLSWCNTs的培养液处理24、48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SWCNTs对BEAS-2B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进行活性氧(ROS)检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可见光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采用阳离子荧光染料罗丹明123测定线粒体膜电位;采用pNA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的蛋白活性;Real-timePCR测定细胞内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当处理浓度大于10p#mL时,SWCNTs可诱导BEAS-2B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减低,MDA升高,抗氧化酶系(SOD、CAT、GSH-Px)酶活性降低,caspase-3蛋白活性增加,bax在转录水平上表达量增加,bcl-2表达量降低,各实验结果均呈效应随浓度变化的趋势(P〈0.05)。[结论]SWCNTs能够诱导BEAS-2B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共轭亚油酸(CLA)对甲醛致内皮细胞株(HUVEC-12)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HUVEC-12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别用浓度为0.0、50.0、100.0.200.0μmol/L的CLA预孵12h,再经0.1mmol/L甲醛处理,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MDA和NO的含量变化。结果甲醛可致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细胞膜破裂,甲醛损伤组(0.0μmoL/LCLA)细胞LDH、MDA和NO释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甲醛损伤组比较,50.0μmol/。LCLA组内皮细胞LDH释放量低(P〈0.01),100.0及200.0μmol/LCLA组LDH、MDA和NO释放量均下降(P〈0.01),但100.0及200.0μmol/LCL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醛致内皮细胞损伤与细胞脂质过氧化有关,适当浓度的CLA可减轻这种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