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测量并分析国内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股骨近端形态参数与髓腔内径曲线,为DDH股骨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进行股骨三维重建后,测量并比较分析30名正常人(30髋,男21名,女9名,平均年龄29.4岁)和64名DDH患者(74髋,男12名,女52名,平均年龄45.3岁)股骨近端形态参数和多个高度上髓腔内外径、前后径,建立不同人群的髓腔内径曲线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DH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前倾角(26.39°±14.74°vs 15.68°±7.95°)显著较大(P=0.001),颈干角(125.65°±5.73°vs 129.19°±5.80°)、峡部高度[(99.14±14.62) mm vs (110.13±11.73) mm]、髓腔开大指数[(3.63±0.77) vs (4.45±0.79)]、股骨头直径[(44.01±5.75)mm vs (47.26±3.94)mm]和偏心距[(31.80±3.82)mm vs (36.42±4.84)mm]则显著较小(P0.05)。结合测量所得的髓腔前后径、内外径与所拟合的内径曲线,DDH近端髓腔呈现的特点为内外径变狭窄、前后径向前偏移。在不同分型DDH中,股骨的变形程度随着分型增大愈发严重,CroweⅣ型DDH患者与其他分型间的股骨髓腔形态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DDH患者的平均股骨近端曲线与正常人群存在较大差异,且DDH的不同分型间也存在形态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定量了解DDH患者的股骨近端形态特征,为设计适用于DDH患者的新型股骨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中老年国人正常股骨近端形态解剖参数,为关节置换患者拟定术前计划和假体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2月~12月入住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院,髋关节正常而膝关节退变行全膝置换病例共260人,用医学影像软件测定并记录股骨近端关键解剖数据,与其他测量结果比较其统计学差异,并探讨性别、年龄对股骨近端髓腔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 :中老年国人股骨近端解剖学参数除了股骨髓腔闪烁指数(CFI)值外,其他数据与西方人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CFI分型中烟囱型髓腔比例较普通国人及西方人群高。年龄是CFI的影响因素,峡高比(峡部高度/股骨全长)均值为0.25。结论 :中老年国人和西方人群的股骨近端解剖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烟囱型髓腔比例较普通国人及西方人群高,假体选择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股骨峡部多出现在股骨全长的近1/4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414例股骨近段髓腔解剖特征的X线影像学测量,为临床合理选择股骨假体提供参数。 方法 随机选择414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05年3月~2008年12月期间股骨近端DR影像资料(DICOM格式),用Dicom viewer软件测量10项股骨近段髓腔径长参数和5项形态参数,分析各参数的特点、相关性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结果 (1)年龄因素(女性)和峡部内径显著正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小粗隆中点下方20 mm处髓腔至峡部髓腔内径变宽大,整个股骨近端髓腔呈宽而直的烟囱型。(2) MCFI集中于1.8~2.4,占总的被测人群68.08%。(3)本组所测CFI,根据Nobel分型,烟囱型髓腔占13.0%,正常型髓腔占72.5% ,漏斗型髓腔占14.5%。(4)MCFI和CFI显著正相关,MCFI和DCFI无显著相关性;CFI和DCFI、股骨远端髓腔开大角度显著正相关,CFI和峡部内径显著负相关;DCFI和股骨远端髓腔开大角度显著正相关。 结论 (1)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大小变异较大,国人之间及与欧美白种人群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2)MCFI、CFI、DCFI对描述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各有侧重,三者结合髓腔径长参数能更准确、细致地刻画髓腔形态。  相似文献   

4.
背景:人工关节大多根据西方人种设计,与国人股骨近段髓腔存在一定差异。 目的:通过CT测量股骨近段横断面的髓腔内径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髋关节假体提供数据。 方法:通过CT对61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成年人的健侧股骨近段进行扫描,连续扫描3层,层厚均2 mm,测量股骨颈平面、股骨小转子平面、股骨峡部平面的髓腔内径等参数。 结果与结论:股骨峡部平面的各径线之间、股骨颈平面的宽径与内侧径之间、股骨小转子平面的长径与内侧径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 0.05)。股骨颈平面的长径、宽径、内侧径及股骨峡部平面的皮质厚度在男女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所测3个平面的径线可为该类型股骨假体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股骨上段髓腔径线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设计符合国人股骨髓腔形状的人工股骨柄提供股骨上段髓腔几何形态学基础。方法:成人股骨标本共160根,每根标本分别拍照正位、侧位、45°内斜位和45°外斜位的X线片。对小转子顶点上方20mm(D)、小转子顶点(E)、小转子顶点下方20mm(F)、峡部近端(L)、峡部(G)和峡部远端(M)处各平面髓腔各径线进行测量。结果:所测结果均符合或接近正态分布。股骨头位置在小转子顶点上方(47.3±5.9)mm;各处髓腔宽度:D(40.2±4.5)mm,E(23.4±3.6)mm,F(16.8±2.8)mm,G[内径(10.0±2.6)mm,外径(24.0±2.6)mm];L及M在小转子顶点下方(68.5±12.1)mm,(144.4±17.5)mm处;G在小转子顶点下(103.9±14.3)mm处;在相同平面,各径线的相关系数为0.239 ̄0.802。结论:西方人的髓腔较国人的大,进口假体与国人有时难以匹配,或术中需要将髓腔扩大,以适应假体大小。峡部只是在正位片上显现,其前后径及双斜径并无明显变窄。同一平面髓腔各方向径线呈高度正相关,选择及设计假体时应遵循此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正常成人双侧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分析双侧股骨近端形态并测量解剖形态的相关参数,研究双侧股骨近端的对称性及解剖形态。方法选取50例正常成人双侧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4.52岁。扫描参数:扫描层厚0.625 mm,扫描电压120 kV,扫描电流100 mA。扫描范围:自双侧股骨头上10 mm至小转子中点平面下50 mm。将双侧股骨近端CT薄层扫描数据利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左侧股骨与右侧股骨镜像模型相配准,对配准后模型进行三维测量,并测量左右股骨近端的形态参数,使用SPSS 16.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近端形态和髓腔内部结构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双侧股骨近端形态及内部结构具有高度对称性。股骨头直径为(45.71±4.08)mm,股骨头高度为(53.61±5.43)mm,偏心距为(39.91±5.07)mm,股骨颈中央直径为(36.71±3.75)mm,颈干角为(127.88±6.28)°,股骨颈长度(46.61±4.74)mm,小粗隆中点所在平面的髓腔内径为(26.21±4.59)mm,其中偏心距、颈干角与白种人形态参数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供了一种验证双侧股骨对称性的新方法。结论正常成人双侧股骨内外部形态存在一定的对称性,变异较小,为股骨形态的测量提供理论依据;三维重建更利于对股骨近端形态参数的测量;新配准方法的提出对于临床中股骨近端骨折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背景:做好全髋关节置换前假体型号预测的前提是对股骨近段的充分了解和精确测量,但X射线片仅提供一个平面图像,不能了解股骨近段横断面的情况,而股骨上段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目的:观察股骨近段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中的作用。 方法:对61例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行股骨近端CT扫描,选取股骨小转子最突出处上方2 cm股骨颈平面(T20)、股骨小转子最突出点处的股骨转子区平面(T0)和股骨干髓腔最狭窄处平面(N)的横断面CT影像。测量股骨颈平面髓腔长径、宽径、内侧径;小转子平面髓腔长径、内侧径;股骨峡部平面髓腔长径、宽径、皮质厚度。 结果与结论:股骨颈T20长径40.8~63.3 mm,平均(49.6±5.1) mm;T20宽径13.3~29.1 mm,平均(22.4±3.4) mm;T20内侧径7.2~14.6 mm,平均(10.6±1.6) mm。股骨转子区T0长径20.5~40.2 mm,平均(28.7±4.4) mm;T0内侧径4.3~13.0 mm,平均(8.1±1.7) mm。股骨峡部N长径8.2~22.4 mm,平均(14.1±3.1) mm;N宽径6.1~17.9 mm,平均(10.2±2.9) mm;N皮质厚度2.7~12.7 mm,平均(7.5±1.8) mm。提示股骨近端CT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和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对全髋关节置换前计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测量正常国人老年股骨近端的相关形态参数,为设计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0位老年国人的股骨近端进行CT扫描,利用自带的医学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标定相关解剖标志,测量指标包括股骨小转子、股骨颈干角、股骨头偏心距以及股骨髓腔等相关解剖参数。结果所有测量参数左、右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小转子纵径为(26.80±2.53) mm,横径为(16.09±1.72) mm,小转子高度为(8.41±1.50) mm,小转子体积为(727.15±165.18) mm3,拟固定小转子最短螺钉长度为(46.77±2.70) mm,应用上倾角为(16.83±2.06)°,股骨颈干角为(131.42±8.03)°,股骨头偏心距为(37.85±7.02)mm。结论 CT三维重建图像可精确识别股骨相应的解剖标志并进行解剖学测量,测量数据对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和新型解剖锁定钢板的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股骨近端参数统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股骨近端参数的特点,为人攻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拍摄100张成人髋关节X光片,测量其主要参数,用峡部漏斗指数和干骺端漏斗指数来描述股骨髓腔的形状。并将中国人股骨的参数与欧洲人股骨的参数进行对比,同时我们还将年龄、体重以及股骨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国人股骨的干骺端漏斗指数和峡部漏斗指数大于欧洲人(P<0.01),颈干角和偏心距小于欧洲人(P<0.01);年龄对股骨形状影响较小,而身高对股骨的影响较大。结论:根据中国人股骨近端参数设计的人工假体用于国人是相匹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量股骨偏心距的大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正常双髋关节X线片进行影像学测量,测量参数包括股骨偏心距、颈干角、股骨头直径、外展肌力臂、体重力臂、小转子中点及其上下20mm的冠状径、峡部直径和髓腔闪烁指数等,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股骨偏心距与外展肌力臂、体重力臂、股骨髓腔各解剖参数的相关关系及男女各参数间的差异,并将测量结果与国内外学者的测量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股骨偏心距大小为(36.64±5.31)mm;股骨偏心距与外展肌力臂呈明显的正相关(r=0.73,P0.01),与股骨颈干角呈负相关(r=-0.46,P0.01),与其它股骨近端解剖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男女两性间股骨偏心距、颈干角、股骨头直径、外展肌力臂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股骨偏心距、颈干角与白种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股骨偏心距大小为(36.64±5.31)mm,重建股骨偏心距有利于恢复外展肌力臂,重建正常髋关节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人正常锁骨的曲度和髓腔形态学CT影像解剖学参数,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和锁骨固定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1年3月—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影像科行胸部螺旋CT扫描的成年国人中锁骨形态正常且完整的92例CT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4例、女48例,年龄20~87(51±17)岁,按年龄分为<60岁组(61例)和≥60岁组(31例)。应用Calculate 3D工具重建出锁骨CT三维影像模型;应用“Inertial Axes”功能建立锁骨的惯性轴及其两端坐标;应用“Reslice Objects”功能重新分割锁骨CT三维影像模型,生成调整后的锁骨三维视图,并基于此观察锁骨的一般形态。依据惯性轴长度将锁骨八等分后,可得到7个等距的矢状面髓腔截面,自锁骨远端向近端依次命名为S1~S7。使用“Measure”工具,在冠状位及水平位视图上分别测量和计算锁骨体积、表面积、长度、内外两侧曲率半径和深度、远近两端关节面宽度和高度;在矢状位视图上分别测量7个截面的皮质厚度、髓腔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各指标测量结果进行不同性别、年龄和截面间的比较。结果 本组92例92侧正常成人锁骨CT测量结果显示,锁骨体积(29 518.4±7 049.2) mm³,表面积(8 271.8±1 291.2) mm2,长度(143.7±11.5)mm,内侧曲率半径为(128.3±28.0) mm、深度为(16.4±2.6) mm,外侧曲率半径为(56.7±19.4) mm、深度为(11.4±2.6)mm,近端关节面的宽度为(20.5±3.8)mm、高度为(21.8±3.4)mm,远端关节面的宽度为(15.4±3.5) mm、高度(12.8±2.3) mm。锁骨皮质厚度从S2向两端递减,其中S2皮质最厚[(3.5±1.1) mm],S7皮质最薄[(2.6±0.7) mm]。髓腔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在S4处最小并向两侧扩大,其中S4髓腔面积为(24.7±11.0)mm²、最长径为(6.7±1.7) mm、最短径为(4.6±1.2) mm。7个截面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上各指标中:近端关节面宽度和外侧曲率半径测量值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指标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锁骨远端关节面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各截面的髓腔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较大,而皮质较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不同截面处,锁骨的皮质厚度及髓腔面积、最长径和最短径等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术者需要考虑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以及骨折部位和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汉族青年鼻底亚单位的测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汉族青年鼻底形态学特点,为鼻的美容整形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观察165名19~30岁的汉族青年外鼻形态,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鼻底及亚单位的鼻小叶宽、鼻宽、鼻深和尖下小叶高4项指标进行测量,并计算鼻底相关指数。结果鼻小叶宽:男(21.81±2.36)mm,女(20.49±2.00)mm;鼻宽:男(40.19±3.19)mm,女(36.03±2.77)mm;鼻深:男(19.58±2.32)mm,女(18.26±2.24)mm;尖下小叶高:男(7.86±2.13)mm,女(7.14±2.03)mm。结论通过对汉族青年鼻底及亚单位的测量及对鼻底相关指数计算,初步了解了其形态特点,为鼻美学评价和美容整形手术设计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测膝关节半月板的断面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为诊断膝部病变提供更为详尽的形态学资料。  方法    正常成人尸体膝关节片厚5 mm的连续断面标本27例,其中矢状断面标本9例,冠状断面标本12例,横断面标本6例。通过三维断面标本,观察膝关节半月板的断面形态特征。  结果    内侧半月板矢径(40.36±4.73)mm,横径(33.99±3.77)mm;外侧半月板矢径(34.51±2.18)mm,横径(34.51± 3.25)mm。内、外侧半月板前、后角厚度分别为(4.98±1.83)mm和(4.45±1.44)mm、(3.54±1.24)mm和(6.15±1.43)mm。半月板后角高度外侧大于内侧,外侧半月板后角高度大于前角。内侧半月板后角宽度大于前角。板股韧带出现率为75%。  结论    ①半月板前、后角部在矢状面上,体部在冠状面上显示最好,横断面可见半月板全貌。②由于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紧密相连,且后角宽度大于前角,致使其易受损伤。③外侧半月板后角高度大于内侧半月板后角及同侧前角,可能是导致外侧半月板后角较易受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正常成年人股骨上段X线解剖特征.方法拍摄36例正常维吾尔族成年人双侧股骨上段标准正位片,对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股骨头高、小转子上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小转子处髓腔宽度、小转子下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狭窄处位置、狭窄处髓腔左右宽度8项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股骨上段各项指标间无侧别差异(P〉0.05);男、女性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高、小转子下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等指标存在性别差异(P〈0.05);与汉族相比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狭窄处位置、狭窄处髓腔宽度等指标存在种族差异(P〈0.05),与外国人相比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小转子上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小转子处髓腔宽度、狭窄处髓腔左右宽度等指标存在种族差异(P〈0.05).结论维吾尔族正常成年人骨股上段结构有其特点,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设计逆行缝匠肌皮瓣转位修复小腿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40侧缝匠肌的动脉来源、走行、外径、分布及吻合。取4侧新鲜成尸下肢标本进行动脉造影,观察缝匠肌内动脉吻合。结果营养缝匠肌的动脉为6~7支,呈节段性分布,缝匠肌的上1/5段动脉来源于旋髂浅动脉、旋股外侧动脉或股深动脉,中2/5段动脉来源于股动脉,下2/5段动脉来源于隐动脉。隐动脉起点位于内收肌结节上(10.2±1.0)cm处,外径(1.5±0.2)mm,向下发出3~5个分支入缝匠肌,隐动脉终末支在膝下内侧参与膝关节网。缝匠肌的各节段动脉在肌内分为4~7支沿缝匠肌纵轴走行,相邻动脉的分支在肌内形成链型吻合,吻合处外径0.3mm左右。深筋膜表面有皮动脉和肌皮动脉形成的链式血管吻合网,营养缝匠肌表面的皮肤。结论缝匠肌内动脉链型吻合为逆行缝匠肌皮瓣供血,扩大了该肌皮瓣的切取长度,故以隐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逆行缝匠肌皮瓣可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大鼠迷走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的膈肌功能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 方法 10只健康雌性SD大鼠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双侧膈神经、迷走神经及其分支。用数显卡尺测量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在“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锁骨上平面”、“入膈肌平面”的相对距离,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各平面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直径。 结果 在颈部,迷走神经直径为(0.3284±0.0247)mm,膈神经直径为(0.2267±0.0164)mm,二者的相对距离很接近,无论是在“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还是“锁骨上平面”,平均都不超过2.5 mm;在“入膈肌平面”平面,迷走神经直径为(0.2912±0.0326)mm,膈神经直径为(0.2794±0.0282)mm,二者的相对距离较颈部远,左侧为(8.71±0.804)mm,右侧为(6.203±0.952) mm。 结论 (1)在颈部,迷走神经与膈神经的直径相差不大,相对距离很接近,二者可直接无张力缝合。(2)在入膈肌平面,迷走神经与膈神经的直径大致相同,相对距离稍远,但将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向上游离一段距离后仍可实现二者的直接无张力缝合。  相似文献   

17.
正常股骨近端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CT测量正常国人股骨大体形态参数,为假体设计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60例国人进行股骨近端CT扫描,利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股骨头直径、offset、头位置、颈干角、皮质厚度及闪烁系数(canal flare index,CFI)等参数进行测量、比较。结果:①小转子区域,均可见到自后内侧股骨距部突出的皮质骨样板状结构,对于维持生物固定型假体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②股骨参数与白种人相比较,在offset、股骨头中心位置及颈干角等参数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③截骨平面股骨内径与股骨近端及峡部内径有很强的相关性;④年龄与皮质厚度有强的相关性(r=0.6601,P<0.01),随着年龄增长,髓腔内径逐渐增大;⑤干骺闪烁系数(metaphyseal canal flare index,MCFI)对于股骨近端形态变化的描述更为合理。结论:股骨形态复杂多样,有必要设计符合国人的假体,提出与假体相关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三维立体可视化测量国人肱骨近端骨解剖参数,为手术中骨折端复位、内植物放置及设计匹配我国患者的内植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3-2019年肩部外伤患者90例,根据有无肱骨近端骨折诊断设置为骨折组和正常组。使用E-3D数字医疗软件对60例骨折组模拟复位后,测量90例患者肱骨近端骨骼的肱骨头参数、肱骨干髓腔参数、肱骨头干间参数和肱骨头及大、小结节垂直距离参数:肱骨头高度(HH)、肱骨头关节面直径(ASD)、肱骨头关节面曲率半径(ROC)、颈干角(NSA)、向内偏心距(MO)、向后偏心距(PO)、多层面肱骨干髓腔直径(L0、L20、L40)。 结果 在冠状面和轴位面上,正常组HH为(15.5±2.0)mm和(15.7±2.3)mm;ASD为(42.0±3.5)mm和(40.0±3.5)mm;ROC为(22.3±2.0)mm和(20.8±1.9)mm;L0为(26.0±3.1)mm和(23.3±2.9)mm;L20为(15.2±2.5)mm和(13.3±2.0)mm;L40为(12.0±2.4)mm和(10.6±2.1)mm;NSA在冠状面角度为(132.1±4.9)°;MO在冠状面距离为(4.2±1.2)mm;PO在矢状面距离为(3.4±1.4)mm。骨折组与正常组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通过三维立体可视化测量肱骨近端解剖参数的方法精准、可靠;E-3D数字医疗建模软件在骨骼三维重建、骨折块模拟复位、骨骼参数测量功能方面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