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 观察Wingspan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4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采用经血管内Gateway球囊扩张成功后,再行Wingspan支架置入术,分析大脑中动脉M1段不同形态、Mori分型、狭窄程度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6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管腔狭窄率从术前84.7%±6.9%降至术后21.2%±14.4%(P<0.05);术中出现并发症者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9例,M1段形态为S型、Mori C型及极重度狭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近期疗效差.结论 Wingspan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例临床诊断脑梗死和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大脑中动脉M1段存在不同程度狭窄,对狭窄段大脑中动脉行颅内支架成形术。结果:6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均获得成功。大脑中动脉M1段平均直径狭窄程度从92.8%降至6%(P〈0.01)。1例患者在支架置入10min后出现急性血栓形成,术中经微导管注入尿激酶接触性溶栓,25min后血栓溶解。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例临床诊断脑梗死和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大脑中动脉M1段存在不同程度狭窄,对狭窄段大脑中动脉行颅内支架成形术。结果6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均获得成功。大脑中动脉M1段平均直径狭窄程度从92·8%降至6%(P<0·01)。1例患者在支架置入10min后出现急性血栓形成,术中经微导管注入尿激酶接触性溶栓,25min后血栓溶解。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对46例经Wingspan支架治疗的症状性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症状、狭窄率改善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6个月行脑血管造影术或CTA检查明确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4.2±9.6)%,Wingspan支架置入后平均残余狭窄率为(20.2±9.1)%,手术成功率100%。术后30天、6个月同侧卒中或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6.5%和10.9%。81.4%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术后脑出血2例,其中1例死亡,亚急性期斑块脱落1例,支架处闭塞导致脑梗死1例。13例获得影像学复查,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为15.4%。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MCA狭窄的手术并发症严重,需谨慎选择病例,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的64例均为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狭窄率≥70%)、药物治疗无效、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有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合并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重度狭窄,1例合并对侧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根据置入支架的不同,将患者分为Wingspan组(25例)、CoroflexBlue组(21例)及Firebird组(18例)。术后采用TCD、DSA及电话进行随访。结果①64例患者MCA支架置人技术成功率为96.9%(62/64)。其中Wingspan组、CoroflexBlue组和Firebird组成功率分别为96.0%(24/25)、95.2%(20/21)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30d内,Wingspan组2例发生脑梗死,其中1例为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闭塞引发,1例为MCA的穿支闭塞引发;CoroflexBlue组1例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1例脑出血;Firebird组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③术后6~12个月TCD随访显示,9例出现MCA再狭窄,再狭窄率为14.5%(9/62)。其中Wingspan组为16.7%(4/24),CoroflexBlue组为15.0%(3/20),Firebird组为11.1%(2/18),Wingspan组再狭窄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例接受DSA随访,其中Wingspan组1例MCA重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CoroflexBlue组1例重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Firebird组1例支架术后中度狭窄。结论3种支架治疗MCA狭窄均安全、有效;术后再狭窄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Wingspan支架是具有弹性、自膨、微导管输送的镍金属支架,是第一个专为治疗颅内动脉狭窄(ICAD)设计的自膨支架.本文将本科收治的12例Wingspan支架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  相似文献   

7.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应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对于严重狭窄(70%~99%)者,2年内同侧脑梗死累计发生率仍高达25%,且长期应用此类治疗易致出血。颅外-颅内搭桥术也被一项大规模国际性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否定,特别是对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的症状性MCA狭窄病人年脑梗死率高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Wingspan支架成形术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自膨式Wingspan支架治疗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急性缺血、药物治疗无效的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患者和8例具备支架治疗适应证,但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未行支架治疗而应用药物治疗的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急性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架组患者经过Gateway球囊预扩后,植入Wingspan自膨式支架。药物组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和丹参针。于术后7、14、21天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4天、21天的神经功能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Wingspan自膨式支架对有症状的M1段狭窄进行成形术,可行、安全、有效性好,近期随访证实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但这是一项高技术性有创治疗,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和防止滥用,以保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症状性MCA狭窄并且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TCD、DSA随访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率。狭窄率判定标准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的方法,术后MCA狭窄率〉50%为再狭窄。按MCA狭窄长度分为〈5mm、5~10mm、〉10mm;按置入支架类型分为裸支架与药物支架。分析MCA狭窄长度、置入支架种类及危险因素与再狭窄的相关性。对有、无相关危险因素再狭窄率的差异显著性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13例患者有161处狭窄,置入支架129枚。术前MCA平均狭窄率为(80.8±8.8)%,术后即刻平均狭窄率为(3.7±8.2)%。随访89例患者(78.8%),平均随访时间为(28.7±16.4)个月(3个月至5年)。TCD随访63例;随访26例。16例(16/89,17.9%)出现〉50%的再狭窄,其中病变长度〈5mm者再狭窄4例(4/39。10.2%),5~10mm者11例(11/47,23.4%),〉10mm1例(1/3)。置入裸支架后再狭窄15例(15/80,18.8%),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1例(1/9)。16例再狭窄患者伴糖尿病11例、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高血压4例、吸烟9例、饮酒5例及冠心病2例。有、无相关危险因素的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后再狭窄原因可能与支架类型有关,不除外与糖尿病有关。其他影响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Biodiv Ysio支架成形术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Jiang WJ  Du B  Wang YJ  Jin M  Wang SX  Dai JP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4):254-257
目的 研究Biodiv Ysio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段)狭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3例病人45处症状性M1段狭窄被纳入研究。狭窄位于M1主干19处、开口部12处、分叉部14处。结果 技术成功率97.8%(44/45);颅内出血并发症率7.0%(3/43例),其中1例死亡(2.3%)。临床随访(中位期7个月)41例,均未再发生缺血性神经事件。6个月的造影随访6例,共7支血管,6支显示了支架段良好开通,1支发生再狭窄。结论 在严格的方案下,采用。Biodiv Ysio支架对症状性M1段狭窄进行成形术是可行、安全和有效方法,但对于C型病变进行支架成形术和使用串联双支架需要慎重。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症状性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0年在我院行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的1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病人,就手术安全性及术后近远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例病人,手术成功率达100%,8例病人术后症状消失,2例术后症状好转。随访4个月~18个月,所有病人无卒中临床复发,支架内均无血栓形成或内膜增厚。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比较安全,近期疗效较好,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继续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经颅多普勒(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大脑中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方便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对经TCD检查确诊为大脑中动脉狭窄的60例患者行DSA检查,对2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TCD确诊为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病例,病变侧狭窄处的血流速率均明显高于健侧1倍以上,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多伴有“海鸥鸣”或“铁锅炒沙”样杂音,且频谱形态呈圆钝或搏动指数值增高的阻力波形。该60例在DSA检查中均发现不同部位的不同狭窄。结论TCD检查具有快速、方便、安全、经济和确诊率高的优点,可作为脑血管病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中应用脑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时,12例应用脑保护装置(滤网型),16例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结果: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释放31枚自膨式支架。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1次(6.2%),无一例后扩;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4次(33.3%),后扩6次(50%)。CAS治疗中,7例(25.0%)患者出现短暂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回收的脑保护装置中2例(16.7%)肉眼可见组织碎片。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在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无神经并发症;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围手术期发生1例(6.3%)脑梗死,随访期发生1例(6.3%)脑梗死。结论:脑保护装置的使用有助于减少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的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应用.方法 在中西药结合治疗基础上,对临床诊断分水岭脑梗死15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大脑中动脉M1段存在不同程度狭窄,对狭窄段大脑中动脉行颅内支架成形术.结果 25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均获得成功.大脑中动脉M1段平均直径狭窄程度从90.8 %降至10%~20%(P<0.01).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 采用中西药结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致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进行扩容治疗,提高患者平均动脉压,观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43例大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应用药物升高平均动脉血压,按升高平均动脉压幅度的不同,设立两组,A组:平均动脉压升高10%~15%;B组:平均动脉压升高15%以上。行MRA检查观察大血管狭窄状况,按狭窄责任大血管部位的不同,设立颈内动脉狭窄组及大脑中动脉狭窄组两个亚组。通过TC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责任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变,评估患者升压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与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B组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TCD测定脑血流速上升值较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容升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分水岭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We herein report an 84-year-old woman with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stenosis who presented with persistent left hemichorea preceding cerebral infarction. She visited our hospital on day 9 after the hemichorea onse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howed no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revealed right MCA stenosis. Her hemichorea persisted for 19 days and subsequently disappeared. On day 21, she developed left hemiplegia. Repeat MRI revealed a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right putamen. MCA stenosis can present with persistent hemichorea, even in the abs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ersistent hemichorea with MCA stenosis may presage cerebral infarction.  相似文献   

18.
恶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占所有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的15%~20%。一些患者会出现占位性脑水肿而导致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通常在症状出现后2~5d内意识水平下降和出现脑干体征而恶化。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60%~80%,而积极手术治疗却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