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薇  刘凤玲 《现代医院》2009,9(1):52-53
目的研究经大肠镜高频电切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高频电切治疗,息肉总计56枚,直径<0.5cm的息肉,用热活检钳;直径>0.5cm的山田Ⅲ~Ⅳ型息肉,用圈套器;直径>0.5cm的无蒂息肉,采用注射法。结果10枚小息肉用高频电热活检钳凝除,44枚用高频电圈套一次切除,未发现复发。其中2例腺瘤患者,6个月后复查发现再发小息肉,予以高频电切除。术后出血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余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频电切法是目前根治息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82-1182,1167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的方法治疗消化道大息肉,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内镜检查确诊的直径〉20mm的消化道息肉(30枚),先行尼龙绳套扎,再行高频电凝切除;2周后内镜复查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30例中28例一次性套扎并切除成功,成功率为93.3%;2例无法套扎而改其他方法治疗。术中发生渗血2例,均微波止血成功,无大出血及穿孔病例。2周后复查发现22例创面完全愈合,4例创面处浅溃疡,2例创面仍有残留组织。结论内镜下尼龙绳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是一种疗效与安全兼顾的好方法 。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高频电切电凝经内镜切除消化道息肉56例.结果:共切除息肉65枚,60枚进行病理检查,所有病例均一次手术完成.结论:高频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璧倩  李肖 《现代保健》2014,(5):122-123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内镜下发现的食道、胃、大肠息肉227例(共301颗息肉),应用圈套器圈套后通过高频电凝电切仪进行内镜下切除,并随访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本组电凝电切227例,共301颗息肉,其中仅1例(1颗息肉)残根血管断端大出血行外科手术治疗止血,余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无1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术在治疗消化道息肉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加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息肉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良性肿瘤,常用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有高频电凝切除、微波、激光等.但对直径≥2cm的粗蒂息肉镜下电切除易发生出血穿孔,风险较大,以往大多采用手术切除.我院采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加高频电凝切除的方法,成功治疗了直径≥2cm粗蒂息肉31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等,内镜下用高频电凝电切除息肉。结果:所有息肉全部切除,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效果显著,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内镜治疗结直肠大息肉中的并发症预防价值。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80例直径大于2.0cm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钛夹治疗。对于有蒂或亚蒂息肉先用钛夹钳夹蒂根部后进行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对于广基或者无蒂息肉先进行黏膜下注射,息肉隆起后行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再用钛夹封闭创面。结果:80例结直肠大息肉经圈套电凝电切联合金属夹治疗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所有治疗病例术中、术后未见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金属钛夹联合经圈套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结直肠大息肉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预防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陈爱芹 《现代保健》2010,(21):27-2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对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微波烧灼、套扎器套扎、热活检钳钳取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情况。结果本组48例(62颗)消化道息肉患者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息肉19颗(30.6%),微波烧灼息肉16颗(23.5%),热活检钳钳取息肉22颗(35.4%),套扎器套扎息肉5颗(8%)。其中44例一次性治疗成功,4例治疗2次治愈。结论消化道息肉较为常见,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简单、安全,可反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金属夹结扎后高频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的临床效果,总结胃肠大息肉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本院收集的临床资料,设治疗组(高频电凝切除法)25例,观察组32例,进行对照性研究分析。结果治疗组25例患者均一次治愈,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术中及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本手术方法简便、安全、痛苦少、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预防术中和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儿结肠息肉内镜下电切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岳 《工企医刊》2007,20(6):33-34
目的:探讨内镜下利用高频电流治疗小儿肠息肉。方法:应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对184例结肠息肉患儿应用电子结肠镜行高频电凝电切灼除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184例患儿结肠息肉183例经电子结肠镜行高频电凝电切,全部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肠镜下高频电灼除术是治疗儿童结、直肠息肉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48例肠息肉患儿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采取针对性护理配合进行经验总结。结果:148例患儿均经内镜治疗成功,全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行小儿肠息肉切除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地沟通交流、娴熟专业的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是获得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3月该院收治的142例经胃镜活检确诊的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2例,对r≥1.0项cm广基或带蒂息肉先用圈套器电凝电切摘除,后用氩离子凝固术烧灼残余病灶;对于r<1.0cm的息肉直接用氩离子凝固术烧灼。对照组70例均采用高频圈套器电凝电切摘除。记录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治愈率,术后一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息肉均成功切除,治愈率为100.00%;一个月后随访,内镜检查发现试验组复发率(2.78%)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χ2=7.344,P<0.05)。试验组术中、术后并发症中局部烧灼感发生率为11.11%、腹胀13.89%、消化道穿孔0.00%、出血为1.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29%、25.71%、11.43%、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9、7.899、9.342、9.211,P<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治愈率高、术后复发少,安全、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林亚雪 《现代保健》2009,(25):87-87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病,以结肠息肉最为常见。高频电凝电切术因其简便、安全、痛苦小而成为基层医院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电子内窥镜完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已多年,效果满意,现将2008年常规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109例156枚,其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高频电切消化道息肉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我院自2006年引进了高频电切治疗仪,行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27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秀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31-1432
目的 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切大息肉(2-5cm)的配合方法、护理要点、治疗效果.方法 对65例72枚大肠息肉行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果 72枚息肉顺利切除,其中术后第二天1例穿孔后行手术治疗,术后3天迟发出血2例,嘱卧床休息,禁食,予静脉止血抗炎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17.
结肠息肉泛指结肠管腔黏膜表面向腔内凸出的隆起性病变,是消化道常见疾病,部分息肉可发展为肿瘤.随着消化道内镜技术的高速发展,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结肠息肉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使用电子内镜完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手术589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息肉的病理类型。方法通过分析自2009年1月至今在我科住院的293例结肠息肉患者,了解经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疗效及其息肉的病理类型。结果经电子结肠镜介入治疗结肠息肉效果良好,其中7例轻度出血,无穿孔、感染。息肉病理类型以增生性、炎性和腺瘤性息肉为主,其中直径〉1cm和多发性息肉多为腺瘤性息肉:有蒂者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缩论经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方法简单,安全,效果良好;息肉的病理类型与其形态及分布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岜山万杰医院收治的18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治疗,试验组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后均随访2个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波凝固术、射频电凝术和高频电切术对胃肠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胃肠道息肉病人521例(871颗息肉),全部病例检出息肉后均经病理活检确定病理类型,其中采用微波凝固术治疗153例(269颗),射频电凝术治疗149例(250颗),高频电切术治疗219例(352颗)。结果微波、射频、高频电凝电切术3种方法治疗胃肠息肉均取得较好效果,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79.9%、94.8%、95.7%。结论3种方法治疗效果均可靠、安全,关键是需根据息肉的形态选择合适的方法,术中应避免造成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并注意术后处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