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全血细胞减少的脾切除治疗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细胞减少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其原因主要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自身免疫性疾病、脾脏因素、移植失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等 ,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移植前脾脏大小对造血恢复及复发的影响 ,而移植后脾切除对造血恢复以及完全嵌合状态 (CDC)形成的影响报道很少 ,我们报告 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病例资料 患者 ,男 ,4 2岁。因左上腹包块 3个月于 2 0 0 1年 12月 7日就诊 ,脾肋缘下 17cm ,血常规WBC 2 13× 10 9 L ,Hb 112g L ,BPC 5 4 3× 10 9 L。分类 :中幼粒细胞 0 .14 ,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并分析63例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状况。方法:病例来源于1989-06/2007-04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男52例,女11例,中位年龄33.5岁。患者均经血液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确诊,并对治疗知情同意。10例行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骨髓移植,39例行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例行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6例行非血缘关系外周血干细胞移植,5例行HLA相合的同胞异基因非清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和全身放疗加环磷酰胺方案。以霉酚酸酯、环孢菌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按每3个月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63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并进入结果分析。63例患者中有39例移植后5年无病存活(61.9%)。移植后100 d内死亡11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播散性感染、复发和植入失败。移植后100d至2年内死亡12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疾病复发。1例于移植后1413d死亡,死亡原因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感染。其余移植超过2年均存活。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部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长期无病存活。 相似文献
3.
实时定量RT-PCR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 mRNA水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评价实时定量RT—PCR(Q—PCR)技术用于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疗效的意义。方法采用基于TaqMan探针的Q—PCR技术检测112例CML患者HSCT后不同时间共316份骨髓标本bcr—abl mRNA的表达。bcr—abl mRNA水平以内参基因abl进行归一化。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评估HSCT后是否达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CCyR)。结果Q-PCR实验可重复敏感度为5个拷贝。abl及bcr—abl基因CT值的批内差及批问差均〈2.0%。HSCT后1个月开始持续处于CCyR状态的101例患者,中位跟踪时问为12(6—60)个月的289份标本表现为HSCT后各时间段均有一定数量患者可检测出bcr-abl mRNA,总体上随着HSCT时间延长,中位水平逐渐降低。HSCT后1个月中位bcr—abl水平为0.035%(0~0.406%),较本室资料初治CML慢性期患者中位水平降低3个对数级,3个月时为0.006%(0~0.683%),6个月开始降至0%(0—0.225%),移植6个月后标本最高bcr—abl水平为0.068%。8例患者HSCT后未达CCyR或遗传学复发时bcr—abl水平为0.12%~13.45%,其中5例患者遗传学复发前的1份标本(复发前1—2个月)bcr—abl水平为0.09%-3.42%。9例持续CCyR患者bcr-abl水平曾经〉0.090%,但随后均下降至0。2例急变期患者HSCT后1.6和3个月内持续CCyR,但分别于1个月和1.5个月后进展为血液学复发,ber—abl水平亦从0及0.140%分别急剧增至46.900%和75.900%。结论Q—PCR技术精确、可靠,对CML患者HSCT后有必要定期系列监测ber—abl水平,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对急变期患者需要更密切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李增军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1,34(1):20-23
部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规治疗效果差,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选治疗措施.自体移植安全性好,但不能治愈该病,目前也没有证据显示延长总生存,因此仅限于敏感复发或虽然难治但对大剂量化疗仍有反应的患者,且限于作为临床试验.对于年轻、高危慢淋患者,异基因移植有可能长期控制疾病,可作为二线治疗,而对于17p-或p53突变患者则是首选治... 相似文献
5.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愈急性白血病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替代人类白细胞抗原匹配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有效手段,是治愈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使首次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获得50%左右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高春记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5,(4)
本文报告了1993年9月1日以前经欧洲骨髓移植登记处登记的9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资料。 资料与方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5例,中位年龄42岁(11~64岁)。移植的指征为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7.
背景:bcr-abl融合基因不仅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其水平的变化也是判断病情或疗效的惟一指标,尤其是bcr-abl融合基因的动态变化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评估和预后判断可能更为重要.目的: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水平的变化情况. 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2001-04/2007-01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确诊1年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2例,中位年龄31.5岁,患者对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所有同胞供者均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BU/CY联合FLU预处理方案,供受者血型不相合者于移植前7 d、1 d行血浆置换以降低血型抗体滴度.患者经深静脉输入同胞供者平均单个核细胞数为5.48×108/kg,平均CD34 细胞数为10.45×106/kg.由于移植和随访时间不同,每例患者收集标本3~14份,共130份外周血标本.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例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130份外周血标本中bcr-abl融合基因的水平.结果:移植后6个月内,bcr-abl融合基因总体水平逐渐降低,移植后1、3、6个月bcr-abl阴性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3.33%、53.33%和84.62%,bcr-abl高水平阳性(bcr-abl/abl ≥ 0.02%)患者的比例分别为58.33%、33.33%和15.38%,低水平阳性(bcr-abl/abl < 0.02%)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33%、13.33%和0.移植6个月后,多数患者连续多次检测不到bcr-abl融合基因,其中持续阴性者9例(69.23%),低水平波动者1例(7.69%),低水平持续阳性者1例(7.69%),复发2例(15.38%);复发的2例患者移植后6个月内连续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水平均未降低至0,且3次检测结果中2次属于高水平阳性.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融合基因总体水平逐渐下降,但不同患者bcr-abl变化情况各异,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可明确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惟一能根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随着移植技术的日臻完善,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年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只需冒较小的近期风险,便可获得治愈疾病的远期疗效.目的:回顾性分析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对象:选择2002-02/2007-12在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住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中位年龄35岁:慢性期30例,加速期5例,急变期5例.供者均为HLA6/6位点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方法:根据移植方式进行分组:异基因骨髓移植组3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8例,联合组29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或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全身照射2 Gy.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为环孢素A+霉酚酸酯.随访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8个月.主要观察指标:造血功能恢复,移植相关并发症,复发及治疗转归,长期生存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40例患者中,12例(30%)发牛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Ⅰ度5例(13%),Ⅱ度6例(15%),Ⅲ度1例(诱发)(3%).可评估的存活100 d以上的39例患者中.15例(39%)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上病.与联合组比较,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组慢性移植物抗宿土病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40例患者中,11例发生Ⅱ度~Ⅲ度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无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和肝静脉闭塞病发生.长期无病生存率80%,其中慢性期30例长期无病生存率为87%,5例急变期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率为20%.加速期5例患者使用伊马替尼达到2次慢性期后进行移植,至今全部无病生存.死亡8例,其中2例死于复发,5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自杀1例.结论: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尤其在慢性期移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MAC预处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 )方案预处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治疗 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例 1患者 ,男 ,42岁 ,B型血。 1995年 11月确诊为CML慢性期 (CP) ,Ph染色体阳性 ,bcr/ab1融合基因阳性。曾用羟基脲、α干扰素治疗 1个月获完全缓解 ,以后采用羟基脲维持。供者 ,女性 ,38岁。为其胞妹 ,已婚未孕 ,无输血史 ,O型血 ,供、受者间HLA A、B、C、DR、DW均完全相合 ,ABO血型次要不合。 例 2患者 ,女性 ,37岁 ,AB型血。 1996年… 相似文献
10.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手段,治愈率达到60%~80%.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存在着影响移植治疗效果的各种负性因素,我们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针对9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患者不同阶段负性因素的特点,实行心理支持;并发症的预防、观察与处理;全环境保护方案;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减轻或消除负性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身心早日康复,提高白血病患者移植后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汪声恒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79,(1)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现况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在白血病中约占15%。自50年代初应用马利兰治疗后,20多年来,进展仍然不大。马利兰虽可改善患者有效生命,但存活期仅能延长数月至20余月,其中还可能包括诊断时问较过去提前的成份,不能根治,疗效比1865年 Lissauer 氏倡用的砷剂仅稍有提高。马利兰的近期疗效与使用方便安全,也限制了慢粒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慢粒死亡原因中,药物性骨髓抑制占5%;其它与白血病无关原因占15%;急变则占80%。预防或延缓急变的发生是提高慢粒疗效的主要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干细胞动员和净化技术的改进,支持治疗的改善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有众多研究证实了疾病早期采用AHSCT对于高危患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干细胞净化有利于减低移植后复发率,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的监测为临床复发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与传统化疗相比,AHSCT能明显延长高危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定量检测bcr-abl mRN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确切了解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 mRNA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早期复发提供实验依据。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78份外周血和骨髓标本的bcr-abl mRNA水平。结果表明,移植前患者的bcr-ablmRNA水平较高,中位数为29.303%;移植后1个月时检测bcr-abl mRNA水平较移植前大幅度降低,中位数为0;移植后1年内,连续多次检测bcr-abl mRNA水平,变化模式不一致,但6个月后的总体水平较6个月前明显降低,移植1年以上的受者绝大多数bcr-abl mRNA检测不到,或偶可检测到,但水平极低(0.007%、0.004%和0.021%),所检测受者的骨髓和外周血像均正常;同期骨髓与外周血bcr-abl水平无明显差异,且变化趋势一致。结论:CML患者移植后早期bcr-abl水平变化起伏较大,连续动态检测可明确其变化趋势,有助于判断移植效果、指导临床治疗,但6个月前检测到bcr-abl存在并不提示疾病复发;检测外周血bcr-abl或许更适于临床上对患者的随访。 相似文献
15.
Xu LP Liu DH Liu KY Chen H Han W Zhang XH Chen YH Wang Y Qin YZ Huang X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1):758-762
目的 了解免疫调节治疗和伊马替尼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预防复发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8年11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CML患者64例,根据bcr-abl监测结果,在移植后早期进行了干预治疗,方案为免疫调节、伊马替尼单独及与免疫调节联合.免疫调节干预包括减停免疫抑制剂和采用改良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mDLI).伊马替尼干预组13例,免疫凋节治疗组20例、联合治疗组31例.比较不同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伊马替尼治疗组、免疫调节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转阴率分别为86.0%、90.0%和83.9%(P=0.126);4年累计白血病血液学复发率分别为32.3%、0和16.1%(P=0.130),单独应用伊马替尼组比免疫调节治疗组复发率有增高的趋势(P=0.052);三组患者4年存活率分别为90.0%、89.7和83.0%(P=0.696).三组间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伊马替尼治疗组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免疫调节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相近(分别为30.8%、5.0%和38.7%,P=0.001),而GVHD发生率在三组患者中的任意两组间均有差异,免疫调节治疗组、伊马替尼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5.0%、0和67.7%(P=0.000).减停CsA患者中1例发生排斥,2例死于重度GVHD或GVHD后感染,治疗相关死亡率10%.其他两组无治疗相关的直接死亡者.结论 三种治疗方案可以达到相似的疗效,但不良反应不同,应权衡并进行个性化选择,减停CsA对早期患者风险较大不宜作为初始治疗的首选,单独采用伊马替尼治疗的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治疗方案的细化和优化有待进一步前瞻性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2007-01/2008-04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患者9例,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3例慢性髓系自血病;供者中6例为HLA完全相合的同胞,2例为HLA 9/10相合的无关供者,1例为半相合供者:预处理采用经典的BU/CY方案或GIAC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氨喋呤方案或环孢菌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氨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 L-1,血小板>20×109-1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1,15 d;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1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随访3~16个月无病生存率为77.8%.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的心理状态,以便为其心理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了32例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第2年、第3年和第5年3个不同时期内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并用单项社会支持度调查表(the single-item measure of social support,SIMSS)分析了社会支持对患者产生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大部分白血病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主要发生在移植成功后2年内,以后逐渐减少;随着疾病的康复,虽然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总与低社会支持度相关.结论 对白血病患者应加强心理疏导,尤其在移植后2年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的心理状态,以便为其心理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了32例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第2年、第3年和第5年3个不同时期内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并用单项社会支持度调查表(the single-item measure of social support,SIMSS)分析了社会支持对患者产生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大部分白血病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主要发生在移植成功后2年內,以后逐渐减少;随着疾病的康复,虽然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总与低社会支持度相关。结论对白血病患者应加强心理疏导,尤其在移植后2年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