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重梅  刘克宇 《山东医药》2007,47(25):82-83
检测并比较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HIE组)及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的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显示HIE组PLT随病情加重而下降(P〈0.05,〈0.01),MPV、PDW随病情加重而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IE组急性期PLT明显降低(P〈0.01),MPV和PDW明显升高(P〈0.05);HIE恢复期PLT、MPV和PDW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检测HIE患儿血小板参数,可作为临床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张海平  万欣 《山东医药》2009,49(46):85-86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放疗前后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放疗前后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压积(PCT),观察并比较血小板参数在肝癌患者放疗前后的变化。另选3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肝癌组PLT、MPV、PCT、P-LCR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而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PLT、MPV、PCT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P-LCR、PDW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癌患者放疗后PLT、MPV、PCT下降明显。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了解肝癌放疗患者的骨髓造血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与正常健康人及化疗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x,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正常健康人、肝癌患者及化疗前后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4项参数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肝癌患者PLT结果低于正常对照组,MPV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W、P—LCR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患者化疗后PLT、MPV、PDW、P-LCR结果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可作为肝脏受损程度,肝癌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黄振华 《内科》2013,(5):459-460
目的探讨咖啡酸片对尿毒症出血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引起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咖啡酸片,0.2g/次,3;K/d,不予常规止血药;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止血药治疗,如维生素K、止血凝酶等,疗程4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周进行1次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功能检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咖啡酸片可改善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可提高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对尿毒症出血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选取60例老年ACS病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30例,另设对照组30例。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及血球计数仪对各组血小板P选择素、血小板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老年ACS病人P选择素、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P〈0.05)。ACS病人P选择素浓度与MPV、PDW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0.48,P〈0.05),与PLT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P选择素参与了ACS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6.
张辉  刘绪宏  俞集会 《山东医药》2010,50(25):76-7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PLT)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6例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49例,其他脑梗死107例)和10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并与112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PLT显著降低,MPV、PDW显著增大(P均〈0.01),恢复期MPV、PDW仍显著增大(P〈0.01);与其他脑梗死者比较,大面积脑梗死者MPV、PDW显著增大(P〈0.01);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PLT、MPV、PDW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脑血管病急性期PLT减少与其大量消耗有关,MPV、PDW增大提示脑血管病变程度严重,必须立即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Hb)及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定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者50例,无微血管病变者46例)及42名健康对照者的GHb、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分析它们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患者GHb、MPV、PDW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有微血管病变者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P〈0.01),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PLT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GHb、MPV、PDW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段国龙 《山东医药》2009,49(31):85-86
目的 探讨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67例UC患者(观察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GMP-140水平和MPV,分析两者与UC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GMP-14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观察组MP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患者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UC病情为重度、中度患者GMP-140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者(P〈0.05)、重度者明显高于中度者(P〈0.05);重度、中度患者MPV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者明显低于中度者(P〈0.05)。结论 GMP-140和MPV可反映UC的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AECOPD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检测,并与稳定期及8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稳定期及对照组比较,AECOPD患者PIT明显降低(P〈0.01),MPV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压积(PCT)降低(P〈0.05),PDW明显增加(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慢性肝炎重度42例、慢加急肝衰竭24例、慢性肝衰竭35例、肝硬化32例和健康人群50例,检测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LCR)和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Fig)。结果与对照组比,各型慢性肝炎组MPV、PDW、P-LCR升高,PLT降低(P〈0.01);慢加急肝衰竭、慢性肝衰竭和肝硬化组MPV、PDW、P-LCR高于慢性肝炎重度组,PLT低于慢性肝炎重度组(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PLT、MPV、PDW和慢性肝衰竭组MPV高于肝硬化组(P〈0.05,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与慢性肝衰竭组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型慢性肝炎组PT、APTT、TT升高,Fig降低(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慢性肝衰竭组、肝硬化组PT、APTT、TT高于慢性肝炎重度组(P〈0.01),Fig低于慢性肝炎重度组(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和慢性肝衰竭组Fig低于肝硬化组,慢性肝衰竭组APTT高于肝硬化组(P〈0.01);慢加急肝衰竭组与慢性肝衰竭组APTT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反映了患者肝脏损害程度和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35例(A组)和健康体检者82例(B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A组患者根据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C组,65例)和无上消化道出血组(D组,70例),分别比较各组参数情况。结果 A组PLT、PCT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06),其MPV、PDW均高于B组(P均=0.007)。C组PLT、PCT、MPV、PDW均低于D组(P均〈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对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C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清脂蛋白(LP)a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64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对照组36例,检测血浆Fg、PLT、MPV和血清LP(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结果:冠心病组Fg、LP(a)、MPV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LT两组问无显著差异。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明,Fg、LP(a)、MPV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有意义的回归关系(P〈0.01)。结论:冠心病是多因素疾病,联合应用Fg、LP(a)、血小板指标评价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玉才 《山东医药》2010,50(35):45-46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同期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32例(肝硬化组)及一般资料与其匹配的健康查体者45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g).结果 肝硬化组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PCT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加重PLT、PCT逐渐降低,而MPV、PDW逐渐升高(P均<0.05);肝硬化组APTT、PT、T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ig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加重APTT、PT、TT逐渐升高,而Fig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指标均有异常变化,且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此对临床了解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判断出血倾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严重程度与血小板降低及子宫动脉异常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妊高征重度患者(重度组)、轻度患者(轻度组)和正常妊娠者(对照组)各80例。比较三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 S/D)、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分析血小板与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的关系。结果轻度组和重度组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PV、PD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轻度组与重度组S/D、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度组PLT与子宫动脉S/D呈反比(r=-0.78,P<0.05),轻度组PLT与子宫动脉S/D呈正比(r=0.80,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的血小板降低与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均可以反映妊高征的病情程度,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博锋 《内科》2009,4(2):207-20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CELL-DYN1800)检测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4项参数,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降低;血小板压积(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测定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室依据,临床应重视血细胞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勤  王恩  林敏华  颜小丹  张玉 《胃肠病学》2012,17(7):430-432
背景:研究发现凝血机制活化在炎症性肠病(IBD)的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选择素(CD62P)参与介导凝血和炎症反应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与活化的血小板或内皮细胞的黏附。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以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疾病活动度评估的价值。方法:纳入65例活动期UC患者、31例缓解期UC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P-选择素阳性率,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MPV,分析三者与UC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外周血CD62P阳性率、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P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UC患者三项指标的变化均较缓解期UC患者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62P、PLT与UC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MPV与UC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UC患者的机体处于高凝状态。P-选择素、PLT、MPV能反映UC疾病活动度,对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指标的测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肝病患者血小板功能与肝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采用日本东亚SysmexF-800型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检测了150例肝炎肝硬化(LC)、150例重型肝炎、11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107例慢性肝炎和50例健康成人的血小板功能4项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显示:肝炎肝硬化组和重型肝炎组患者的PLT和PCT值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特别是两组中的明显出血者降低更显著。提示血小板的4项指标除问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外,对评估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出血倾向有重要的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明  刘顺英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2):826-827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及生长抑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轻症急性胰腺炎 (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容积 (PC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结果 与MAP组比较 ,SAP患者入院时外周血PLT、PCT明显下降 (P <0 .0 0 1) ,MPV和PDW显著升高 (P <0 .0 5 ) ;SAP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 ,PLT、PCT明显下降 (P <0 .0 1) ,MPV和PDW明显升高 (P <0 .0 1)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生长抑素治疗组SAP患者PLT和PCT明显上升 (P <0 .0 1) ,MPV和PDW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程度明显不同。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升高 ,血小板的活性降低 ,提示生长抑素对SAP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的调查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0~2006年我部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选50例年龄为50~72岁的老年人,排除有血液性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血3次,测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对所得结果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参数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对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临床研究糖尿病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焕星  陈梅 《山东医药》2010,50(23):20-22
目的 探讨增龄对血小板参数及其活化指标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400例,其中年龄25~44岁156例(成年组)、45~59岁144例(老年前组)、〉60岁(老年组)100例,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水平,三组各随机选择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水平,对年龄与上述指标间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加PLT、PCT、PDW下降,MPV增大,CD62P、PAC-1增多;PLT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MPV、PAC-1、CD62P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其活化指标均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此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