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中医辨证施治为主,局部配以“以无环鸟苷”眼药及“润舒”点眼为辅,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收到满意疗效,观察73例,130只眼,结果:痊愈7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26%。  相似文献   

2.
门诊浅层点状角膜炎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统计分析门诊1989年3月-1993年3月浅层点状角膜炎356例(641只眼),其中化妆品所致角膜炎106例(32.4%),居首位。其次是原因不明的干燥性角膜结膜炎75例(22.6%),沙眼性角膜炎居第3位(9.4%).再次为流行性角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角膜接触镜致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等,统计结果揭示近年化妆品所致角膜炎日趋增多,值得引起重视。还发现一些干燥性结角膜炎,见子女性绝经期及其以后,且多合并类风湿或风湿性关节炎及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3.
浅层点状角膜炎(SPK)是本基地常见的一种角膜疾病,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我们对双黄连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近年来我院门诊SPK病人31例41眼,男21例23眼,女10例18眼。初发病例11例  相似文献   

4.
张西宁  任丽娟  杨荣 《吉林医学》2013,34(22):4472-4473
目的:观察评价贝复舒眼用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浅层点状角膜炎病例82例104只眼,随机分成贝复舒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组42例,单纯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组40例。均滴眼3~4次/d,动态观察角膜上皮修复、角膜染色等指标,治疗2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贝复舒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浅层点状角膜炎的痊愈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贝复舒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组治疗浅层角膜炎的痊愈率为64.29%,总有效率为97.62%,较单纯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组的痊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72.50%高(P<0.05)。观察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局部刺激性及不良反应。结论:贝复舒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安全、有效,能促进浅层点状角膜炎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点状角膜炎是一种损害视力的常见眼病。近年来我们用双解汤内服治疗该病 ,效果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 (48只眼 )为门诊患者 ,男 2 2人 ,女1 8人 ,年龄 1 0~ 6 0岁 ,平均 3 1岁。单眼 3 2例 ,双眼8例。初发病 3 0例 ,复发 1 0例。发病时间 5~ 84天 ,平均 3 3天。病前有感冒发热 2 1例 ,熬夜过度劳累 2例 ,长期从事电脑 8例 ,戴隐形眠镜 6例 ,不明原因3例。患者自觉有干涩畏光、刺痛流泪 ,视物模糊。裂隙灯下见角膜浅层出现点状浸润 ,或聚或散 ,或连缀成片 ,浸润表面可略隆起 ,荧光素染色阳性 ,结膜可充血或不充血。2 治疗…  相似文献   

6.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静  韩宇  蒲一民 《西部医学》2011,23(8):1498-1499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对浅层点状角膜炎(SPK)患者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4例确诊为SPK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观察单眼。两组同用0.1%氟米龙眼液、玻璃酸钠眼液滴眼,观察组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3周症状改善情况、角膜上皮染色评分、视力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症状明显改善,角膜上皮染色评分、视力评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周时观察组治愈率88.7%,对照组71.0%,组间疗效亦有差异(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SPK能快速有效改善不适症状,加速角膜上皮愈合,具有修复、营养、润滑作用,能明显提高疗效。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其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表层点状角膜炎的病因复杂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自体免疫、药物毒性、少泪和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 ,病因诊断颇难 ,治疗不当则迁延时日 ,常致患者和眼科医生苦恼。 2 0 0 2年春季我院门诊眼科收治了一批这类患者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眼部异物感、怕光或视物模糊 ,裂隙灯下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斑点如针尖大小 ,散布于角膜表层 ,部分患者融合成团 ,状如面色屑碎块 ,荧光素钠染色阳性 ,病程几周~ 1年不等 ,采用鱼腥草 +贝复舒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61例中 ,男性 72例 ,女性89例 ,平均年龄 35岁。随机…  相似文献   

8.
9.
阿昔洛韦加地塞米松治疗点状角膜炎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增奎 《广西医学》2007,29(6):949-949
点状角膜炎是眼科门诊的常见感染性眼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该病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的特点,轻者忍受异物感、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重者可侵犯基质层,可以成为致盲性眼病.  相似文献   

10.
张萍  赵琳  洪莉 《重庆医学》2007,36(15):1532-1533
目的 观察自体血清(autologous serum,AS)点眼治疗表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36眼表层点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在眼部使用抗生素药物1周以上未见明显好转后,治疗组使用自体血清点眼,并减少或停用抗生素药物点眼;对照组点无环鸟苷、贝复舒眼液.结果 治疗组18眼中15眼治愈,3眼好转,疗程最短6d,最长19d,平均12d.对照组18眼中8眼治愈,3眼好转,7眼无效,疗程18~42d,平均30d.结论 自体新鲜血清点眼治疗表层点状角膜炎临床疗效满意、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医分型中药内服、西药滴眼治疗对例50眼点状角膜炎,结果皆于15-25天内治愈,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目的是探讨颈文感神经节注射治疗某些顽固性点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是对临床上经常规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的点状角膜炎患者,先用PCR法排除病毒感染,再用经颇多普勒(TCD)和交感神经功能定量检查提示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后,利用自行设计的颈节交感神经节注射法治疗,并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36例顽固性点状角膜炎有12例TCD提示同侧眼动脉痉挛,24例示大脑前动脉痉挛,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眶上神经压痛及眼干涩等症状,交感神经功能定量分析提示有不同程度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颈交感神经节注射治疗后第1天角膜荧光着色阴性10只眼,3次-5次注射后完合治愈32只(88.9%),随访6月-18月,复发12只眼,(33.3%),再注射一疗程随访无复发.结论,颈交感神经节注射是治疗某些顽固性点状角膜炎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推测交感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角膜缘血管网供血功能紊乱,角膜上皮细胞营养及代谢障碍可能是顽固性点状角膜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局部联合用药治疗病毒性点状角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 ,而点状角膜炎 ,作为病毒性角膜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比较多见 ,尤其是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病毒性点状角膜炎的发病率日趋增高。该病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等特点〔1〕,如不及时治疗 ,轻者长期忍受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的痛苦 ,重者病毒感染可侵犯浅、深基质层 ,甚至成为致盲性眼疾。我院眼科 1 999~ 2 0 0 2年应用干扰素及微量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并配合局部滴用抗病毒眼药水治疗 5 6例 ( 92眼 )病毒性点状角膜炎 ,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治疗病例 5 6例 ( 92眼 ) ,…  相似文献   

14.
郭翠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7,7(3):360-360,37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干扰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治疗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根据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分析更昔洛韦、干扰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的药理作用,以及联合用药的临床价值。结果更昔洛韦、干扰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用药后有效率为98.11%,经随访3个月至1年基本无复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更昔洛韦、干扰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治疗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抑制病毒,促进角膜上皮生长,提高免疫力等优点,无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用药物与烧灼配合治疗各种角膜疾病88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角膜溃疡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8岁~75岁,平均41.5岁。病毒性角膜炎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0岁~65岁,平均年龄37.5岁。细菌性角膜炎30例,男17例,女13例。发病时间最长为24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米龙和金因舒治疗浅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至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浅层点状角膜炎病例86例,年龄10~76岁,平均年龄36.3岁;大多数病人有症状,多为异物感、畏光、阵发性视物模糊、易疲劳等。所有病例排除了眼部外伤、长期使用眼药水、奠症及异物进入等可能的诱因。检查见角膜表层上皮较多、或大量小点状浑浊。根据角膜点状混浊的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重度组11例,其余归入轻度组75例。给予氟米龙眼液、金因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点眼,均为4/d。7d、14d后复查,然后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患者每次就诊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裂时间,眼底等检查并记录。结果:轻度组中有65例(86.7%)2w内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或痊愈。重度组中3例在2w内好转,其余无效。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诉药物引起的不适,角膜未见药物相关性病变。结论:氟米龙治疗轻度浅层点状角膜炎,效果确切,安全;对重度浅层点状角膜炎病人,则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角膜炎的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眼科住院的化脓性角膜炎180例(180只眼),所有患者全身联合运用抗真菌药物及抗生素药物静脉滴注。结果:治愈16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2%,无失明患者。本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视力明显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9.632,P〈0.05)。结论:角膜炎的联合药物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提高预后视力,但是随着抗菌性的增加,要合理选择药物搭配。  相似文献   

18.
真菌性角膜炎作为常见眼科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明确,但是该病治疗棘手,预后差。迅速及时诊断和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是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5例43眼,均给予联合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5例43眼中,36例角膜溃疡痊愈,占83.72%;5例病情好转,占13.89%;2例无效,转行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根据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病情的不同,联合应用氟康唑及那他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SK)是严重致盲眼病之一。从 1997年 7月~2 0 0 0年 7月 ,我院用高浓度的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HSK 4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把门诊诊断为浅层HSK的患者 45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 2 8例 ,女 17例 ;年龄 10~ 73岁 ,平均为 39岁 ;初发 11例 ,复发 34例。1 2 诊断分型 :根据炎症反复发作史和典型的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溃疡与盘状角膜混浊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根据病变深浅分为 :浅层型与深层型。浅层型炎症主要发生于角膜上皮层 ,当成为溃疡后则侵及前弹力层和浅层基质 ,最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