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钴铬合金垫式义齿修复牙列重度磨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牙齿过度磨耗可以引起牙功能异常,起支持作用的后牙缺失时更加明显[1]。轻者引起牙本质过敏及食物嵌塞,重者破坏咬合平衡,造成牙体劈裂。因为咬合曲线的异常,咬合的紊乱,患者的咀嚼功能低,并可有关节痛、弹响等症状。由于多年的磨耗,缺牙部位对颌牙齿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arolina粘接桥修复单颗切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单颗切牙缺失提供一种新的临床修复方法。方法:根据适应症严格选择33例上颌或下颌单颗切牙缺失病例,行Carolina粘接桥修复,在修复后1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进行复诊,观察修复美观效果、桥体的粘接情况、桥体牙周状况等指标。结果:33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美观效果,患者较满意;其中3例粘接树脂1年后出现少量着色,立即给予抛光处理;2例在使用桥体啃咬食物时出现桥体松动,予以重新粘接。所有病例牙周状况良好。结论:Carolina粘接桥修复单颗切牙缺失可取得良好的美观效果,且不需进行基牙预备,无创伤,是修复单颗切牙缺失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下颌第二磨牙缺失单端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下颌第二磨牙缺失单端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以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为基牙,以单端固定义齿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缺失的25例患者进行临床和放射检查。结果:所修复的25例病例中有2例失败于固位力不足,1例失败于基牙折裂。其它均使用良好。结论:只要桥体设计合理,基牙牙体及牙周状况好,可以单端固定义齿的形式修复缺失的下颌第二磨牙。  相似文献   

4.
粘结桥具有切磨牙体组织少,美观,舒适等优点,如何提高粘结桥的固位力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课题。为此,作者于1994年—1995年间,采用了带钉金属背板烤瓷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单个前牙缺失,牙周组织健康,咬合...  相似文献   

5.
先天缺牙是指牙胚在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未能形成牙齿的先天性异常.根据缺牙数目可分为少数牙缺失、多数牙缺失和先天无牙[1].临床上,恒牙的先天缺失常伴有乳牙滞留,滞留乳牙长时间行使功能易出现重度磨耗,一方面导致乳牙牙髓暴露,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另一方面,垂直距离减低易引起咬合紊乱、颞下颔关节功能紊乱等,常需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咬合重建是一种对全牙列进行整体改造以重新建立适当咬合关系的口腔修复方法,使咬合关系与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的功能协调一致,消除咬合系统形态和功能紊乱,最终恢复咬合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2018年7月接诊一例罕见的全恒牙列先天缺失并伴有上颌乳牙列重度磨耗的病人,选择采用覆盖全口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进行咬合重建修复,现对该病例的临床诊断与修复设计流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用义齿式牙合板治疗伴有牙列缺损和牙体磨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 对15例由于牙列缺损、余牙严重磨损等原因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义齿式牙合板修复缺牙,以恢复正常息止颌间隙、改善咀嚼功能.结果 经1~8年临床追踪,12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消失,3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明显减轻,全部病例均恢复咀嚼功能,治疗和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义齿式牙合板可有效地治疗伴有牙列缺损和牙体磨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例.  相似文献   

7.
义齿式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伴牙列缺损磨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义齿式牙合板治疗伴有牙列缺损和牙体磨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 对15例由于牙列缺损、余牙严重磨损等原因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应用义齿式牙合板修复缺牙,以恢复正常息止颌间隙、改善咀嚼功能.结果 经1~8年临床追踪,12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消失,3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明显减轻,全部病例均恢复咀嚼功能,治疗和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义齿式牙合板可有效地治疗伴有牙列缺损和牙体磨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例.  相似文献   

8.
铸造垫式义齿修复Ⅲ°深覆患者上前牙缺失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Ⅲ°深覆(下颌前牙咬到上颌腭侧牙龈)上前牙缺失且自然牙重度磨耗[1],是修复中较常见病例,普通义齿修复因缺少基托的间隙,修复困难。桥体修复因缺牙多、桥体长,技术要求高,不易成功。临床常用磨去较多下牙来求得间隙,患者一般不易忍受。笔者通过上颌后牙垫增高,运用高频  相似文献   

9.
5000例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了解近两年口腔患者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及牙体缺损的特点及修复状况。方法:对北京口腔医院近两年诊治的5000例口腔修复病例设计卡和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发病率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缺牙数目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上颌牙缺失明显多于下颌牙;下颌第一磨牙和上颌中切牙是发生缺失的最多部位。采用国内较先进的修复手段如圆锥型套简冠义齿、精密附着体义齿等进行牙列缺损修复的病例逐年增多。结论:口腔医生要加强做好口腔卫生宣教来提高市民的口腔保健意识;口腔修复科医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患者高品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治疗牙体磨损的全面而保守的方法.该方法以微创复合修复术为基础治疗前牙和后牙的龋病。依据组织缺失的严重程度和现存后牙修复体大小.有三种相关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实际上后牙的状况可引导临床医师做出最合适的修复选择。在组织缺失有限和充填体较小的情况下.只须考虑直接修复的方法。对于组织缺失中等和现存的修复体大小中等的病例.建议使用直接和间接复合修复体联合修复。而对于大量组织缺失和修复体较大的病例.通常选择间接修复的方法。通过粘结修复术,主要包括建立直接复合体.可重建以前牙为导向的修复体和正确的笑线;在组织破坏更严重、颊侧形态丧失或牙体变色的情况下.可使用贴面或全冠进行修复。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使用不破坏牙体硬组织的粘结修复术,从而阻止组织的破坏以及恢复牙齿的正常牙体生物力学性能、功能和美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球帽型附着体在游离牙列缺失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12个双侧游离端缺失且基牙较少的病例,应用球帽型附着体制作覆盖义齿,对其进行6个月到3年的临床效果观察。结果 12例患者使用义齿固位良好,无损坏,基牙无松动,美观舒适,咀嚼功能好。结论 球帽型附着体式覆盖义齿是一种美观、舒适、固位良好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12.
因素,精神因素,个体易感性等[1,2]是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可能因素。特别是病理性因素,不仅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也可能导致牙体、牙周组织的疾病。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进行过各种实验研究,探讨牙髓因素对颞下颌关节、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的致病作用[3~7]。作者在临床修复中发现了9例固定修复体过高,导致牙齿损伤,造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发生的典型病例。1. 病例来源及一般情况1975年、2001年有4例女性患者因固定修复体修复半个月至1个月后出现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困难和不敢咀嚼;另有3例男性、2例女性患者因牙齿松动…  相似文献   

13.
障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治疗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本组286例病例在确定有股因素以后,按照张震康等修正的Clark的治疗程序,在温和的保守治疗与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包括调、戴板166例.正畸治疗31例、修复后牙缺失71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效率84.2%)。本文就戴板的适应范围、作用原理等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ERA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35例保留残根的半口牙列缺失患者,采用ERA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结果:经过6个月至1年3个月时间随访,患者表示对该义齿的固位性能、咀嚼效能、舒适程度,以及装卸的方便程度感到满意。有1例出现ERA阳性部件老化,进行了即刻更换,其余无失败病例。结论:采用ERA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保留残根的半口牙列缺失病例,临床观察患者较满意,提示该方法是一种方便、可靠的修复方式。但ERA附着体的阳性部件需要根据老化情况,随时进行更换。  相似文献   

15.
口腔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临床口腔修复与正畸等多学科联合治疗的相关问题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临床修复正畸联合治疗病例资料23例。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11—46岁。前牙缺失15例,后牙缺失6例,前后牙联合缺失2例。用正畸方法对缺失的牙列进行调整后,再以修复的方法完成治疗。结果:经正畸、正颌外科、牙体牙髓科、牙周科、种植科等综合治疗后,最终进行修复治疗,使患者达到更满意的疗效。结论:用修复和正畸等多学科的联合治疗,才可以应对现代人们对口腔健康和美观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冠外精密附着体、磁性附着体、套筒冠作为固位装置制作可摘义齿,对游离端缺失下颌义齿和多牙缺失病例32例进行修复。随访6个月~3年,对义齿美观舒适性、固位力、咀嚼功能、摘戴适应情况及基牙松动、义齿下沉加衬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对义齿美观舒适、固位力、咀嚼功能均感满意。30例对义齿摘戴适应(93.75%),2例感到义齿摘取不便(按扣式、套筒冠义齿各1例)。结论: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兼有固定、活动义齿的优点,能达到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改良带环半冠在后牙固定修复的应用中山医科大学光华口腔医院(510060)陈清漩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卫东临床上常见一些病例,后牙缺失1-2个,余留牙牙龈萎缩,临床牙冠长、倒凹大,基牙稳固。通常采用全冠为固位体,基牙预备时磨除牙体组织较多,特别是基...  相似文献   

18.
冠、桥修复需要对基牙进行定量调磨,如何更加精准地进行牙体的定量预备是微创修复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报道1例上、下颌侧切牙先天缺失的病例,以目标修复体空间(TRS)为指导,在正畸、牙周多学科联合治疗后,制作个性化牙体预备数字化导板辅助精准牙体预备,完成固定桥修复,最终为患者恢复了上颌牙列的完整、美观和功能。该病例提示,在TRS指导下,牙体预备数字化导板能有效提高牙体预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颌面外科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以颞下颌关节的疼痛、弹响、杂音、运动受限或绞锁为主要症状的关节结构紊乱的患者,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总数的1/3;而关节盘、髁状突相对移位又是关节结构紊乱的主要表现,现将笔者对68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在颞下颌关节专科门诊进行非手术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以供口腔护理同仁探讨一、临床资料1991年至1995年在我科颞下颌关节门诊治疗病例68例;其中男20例,女48例;年龄15岁~70岁,其中30至60岁的病例占48例。所有病例均具…  相似文献   

20.
Dalbo附着体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缓冲型冠外附着体,主要应用于游离端缺失的病例。它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机械强度不断增强,能够基本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Dalbo冠外附着体分为三种类型:Dalbo-S弹性关节型、Dalbo肩台型和Dalbo迷你绞链型。本文主要应用Dalbo迷你绞链型附着体对40例游离端缺失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在功能和美观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义齿基托上附加了辅助摘卸钉,解决了患者摘卸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